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国家对技工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扶持使技工教育发展迎来了春天,如何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加强技工学校教师的管理?本文在分析技工学校教师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推行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的必要性,并探讨了在推行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关键词:技工学校 岗位规范 标准化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28-02
随着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正稳步推进,技工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随着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如何能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推行技工学校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是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落到实处的有力途径,是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它将促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对于提高办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技工学校教师管理的现状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性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也就是说技工教育培养的是一线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受培养目标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工作的动力,随着职业教育的遍地开花,很多民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凸现优势。而技工学校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编制核定又不能及时批复,为了满足教学所需只能外聘专、兼职人员。但是这部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而且流动性大,另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部分教师到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中做兼职,影响本职工作的开展,也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技工学校也存在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师资队伍断层现象严重,导致教师队伍,特别是那些关键岗位的教师,后继乏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中青年教师具有很多新思维,但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老年教师知识渊博,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相对来说创新意识较欠缺。
目前,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在推进规范程序管理体系,在学校管理的层面上全球通过ISO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00多所,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这样的名牌大学。ISO标准被认为是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利用ISO标准建立和实施技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目前也有很多高、中职院校也引入ISO认证对学校进行管理。但是大部分学校都存在趋同现象和模仿,造成ISO贯标现象与标准运行失真,在执行过程中质量标准与实际运行相分离。最主要的问题是一般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层面框架性的规范,分为质量、程序、教学管理作业、学生管理作业和行政后勤管理共五册,贯标的学校关于教学管理大部分依据的是制度层面的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缺乏细化的规范。建立细化的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对于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推行教师岗位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必要性
2.1 现代技工教育管理思想的创新
我国古代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也许有人会疑问标准化会禁锢老师的热情和思想进而影响到因材施教吗?我想答案的显而易见的。标准化规范的是一个秩序,一个活动,一个岗位。也许一个教师能保持5年的热情,但是能确保每个技工教育者都能保持5年的热情和自律吗?技工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工教育的市场需求空间,而在于技工教育本身的坚持和自律。而要实现依赖的不是某个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教师的师德自律,客观的依据应该是标准,是管理思想。
标准在汉语词典中是具有参照地位或功能的一般性特征、事物或事态。标准与偏离标准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构成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换而言之,标准化规范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的内涵。就如一个老师去讲授常规理论课,如何做好授课前准备,如何问好,采取什么方式回顾上次课内容和讲解本次课的课程目标,讲解课程内容过程中的案例目的,提问的数量、技巧和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标准化甚至细化到总结的过程中教员一定要走下讲台,走近发言者等教态的规范,布置课后作业的要求等等。规范的是步骤,是方法的指引,而不是说一定要怎样回顾,标准化是让工作能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坚持,“标准化要求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做事的结果、做事的过程、做事的质量标准都一样,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全力以赴的去做,完全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关键是你没有这个毅力能坚持下来。所以,教会一个人并不难,而要求他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履行职责却是一种考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2.2 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如何能发挥技工教育的特色,培养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良性的运作,最主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持之以恒的规范—— 标准化。《关于印发技工院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8号)明确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而且国家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2015年要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2020年达到2350万人。要想培养出的人才都具有同样的标准化水平,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可操作、易管理的管理制度。将理论知识深厚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经过一线大量实践的有效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教学经验、内容和方法的标准化,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包括课程体系、教案、教学进度、教学实施过程控制以及教学实践设计都固化成一个个岗位事件,同时对事件进行岗位级别分类。每个事件有固定的流程、标准以及相应的考核体系、工作文档等,以保证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从而保证了学生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上达到就业的门槛。 2.3 完善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成功的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的保障。而成功的教学管理,不仅在于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准、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督导队伍、科研队伍,更在于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正式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并不断修正的标准,能有效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事件、流程和规范的控制,以完善教学管理。
技工学校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给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如何能充分发挥各个层级之间教师的优势,形成学校统一的岗位规范标准化是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避免教师个性因素的影响,将岗位规范标准化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加了管理了可控性。另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技工学校教师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避免了频繁更换教师给教学带来的影响,而且对于技工教育经验欠缺的教师,只要教师符合基本的任职条件,按照岗位规范经过培训,按照岗位规范标准化程序和规范、实施教学过程,就可以完成教学过程,达到基本教学效果,不仅缩短新教师培养的时间,也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推进。
2.4 节约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
规范教学岗位标准,避免重复和交叉的资源浪费。教师岗位规范,能对教学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引,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而且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例如岗位规范中规范集体备课标准化,就是将开展合作研讨的有效形式引入教学中,也可以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模式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节约教学资源。
3 建立岗位规范标准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因岗设置标准,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在对外事件和基础事件上有统一个规范标准,但是在对内的授课规范中应注意技工学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特点,把握技工学校总的课程体系标准,按照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技工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理论课、实操课和一体化课程不同的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同时在具体规范标准化设置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在实操课中,设置课程目标应根据学生水平将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力图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正确掌握该知识;监控进度的时候,发现进度延迟或提前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讲解或提出新的任务,学员辅导和异常处理中可以布置一些教学内容的扩展的实操任务,真正确保学生能学懂,学好,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3.2 实践中不断修订标准
在教师岗位规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规范标准化事件的多少及其内容是标准化体系建立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一般根据已有的经验、学校人员的素质和现行教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在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的定期的进行更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我们知道,教育的魅力在于随着发展而不断创新,任何一个岗位规范标准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修正调整,以达到适应教育本身的需要。
3.3 增加执行力,完善监督机制
“标准化本身可能是99分,如果只执行了20分,那么这个标准化也不会成为核心的竞争力”。为了确保教学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的要求,学校必须依据各种标准要求,建立一个专职教学督导队伍或中介评价机构对每一过程阶段和教学环节中的教师进行测量、评价和质量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偏,形成教学质量实施组织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形成教学管理的系统化评价指标体系。
海尔的张瑞敏有一句话:“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正是将教师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加强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稳步推进技工教育的發展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孙舜.浅谈技工学校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2010(3).
[2] 湛正群.ISO质量标准运行失真的制度解释与博弈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6):107-109.
[3] 梁小苗,李国柱.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0):119-121.
[4]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技工学校 岗位规范 标准化 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b)-0228-02
随着教育部“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出台,国家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方针,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也正稳步推进,技工教育的发展迎来了春天。但是随着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如何能践行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是目前技工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推行技工学校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是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落到实处的有力途径,是质量管理方式的创新,它将促进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技工学校管理上一个新台阶,对于提高办学效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技工学校教师管理的现状
技工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应用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的适用性人才,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将职业教育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规划,促使职业教育规模、专业设置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也就是说技工教育培养的是一线的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受培养目标的影响,部分教师缺乏工作的动力,随着职业教育的遍地开花,很多民办的职业教育机构凸现优势。而技工学校由于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编制核定又不能及时批复,为了满足教学所需只能外聘专、兼职人员。但是这部分人员待遇相对较低,而且流动性大,另外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部分教师到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中做兼职,影响本职工作的开展,也造成师资队伍不稳定。技工学校也存在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师资队伍断层现象严重,导致教师队伍,特别是那些关键岗位的教师,后继乏人,难以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中青年教师具有很多新思维,但是缺乏教学实践经验。老年教师知识渊博,实践教学经验丰富,但是相对来说创新意识较欠缺。
目前,世界上很多学校都在推进规范程序管理体系,在学校管理的层面上全球通过ISO认证的学校和教育机构已达500多所,其中包括哈佛、剑桥、牛津这样的名牌大学。ISO标准被认为是改进和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的有效工具。利用ISO标准建立和实施技工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也是一个有益的尝试。目前也有很多高、中职院校也引入ISO认证对学校进行管理。但是大部分学校都存在趋同现象和模仿,造成ISO贯标现象与标准运行失真,在执行过程中质量标准与实际运行相分离。最主要的问题是一般学校质量管理体系是学校层面框架性的规范,分为质量、程序、教学管理作业、学生管理作业和行政后勤管理共五册,贯标的学校关于教学管理大部分依据的是制度层面的省技工学校教学管理工作规范,缺乏细化的规范。建立细化的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对教学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实现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系统化,对于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工作的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2 推行教师岗位工作规范标准化的必要性
2.1 现代技工教育管理思想的创新
我国古代有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孔子对自己的学生很了解,他能够说出学生的性格特点和智力水平,并且针对不同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各种不同的人才。宋代朱熹在《论语》的注解中指出:“孔子教人,各因其材。”也是我国著名的教育思想,也许有人会疑问标准化会禁锢老师的热情和思想进而影响到因材施教吗?我想答案的显而易见的。标准化规范的是一个秩序,一个活动,一个岗位。也许一个教师能保持5年的热情,但是能确保每个技工教育者都能保持5年的热情和自律吗?技工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技工教育的市场需求空间,而在于技工教育本身的坚持和自律。而要实现依赖的不是某个领导的个人魅力和教师的师德自律,客观的依据应该是标准,是管理思想。
标准在汉语词典中是具有参照地位或功能的一般性特征、事物或事态。标准与偏离标准总是相对而言的,两者构成对立统一、互相依存的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什么是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称为标准化。它包括制定、发布及实施标准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演进的动态过程。换而言之,标准化规范的是行为本身,而不是行为的内涵。就如一个老师去讲授常规理论课,如何做好授课前准备,如何问好,采取什么方式回顾上次课内容和讲解本次课的课程目标,讲解课程内容过程中的案例目的,提问的数量、技巧和控制课堂气氛的方法,标准化甚至细化到总结的过程中教员一定要走下讲台,走近发言者等教态的规范,布置课后作业的要求等等。规范的是步骤,是方法的指引,而不是说一定要怎样回顾,标准化是让工作能有效的持之以恒的坚持,“标准化要求每个人、每天做的事情、做事的结果、做事的过程、做事的质量标准都一样,每个人都要履行自己的职责。如果全力以赴的去做,完全具备这样的知识和技能,关键是你没有这个毅力能坚持下来。所以,教会一个人并不难,而要求他每天都按照同样的标准履行职责却是一种考验,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
2.2 培养实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如何能发挥技工教育的特色,培养出社会和市场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实现良性的运作,最主要的不是創新,而是持之以恒的规范—— 标准化。《关于印发技工院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8号)明确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而且国家教育部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中明确2015年要培养的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2020年达到2350万人。要想培养出的人才都具有同样的标准化水平,必须有一套规范的、可操作、易管理的管理制度。将理论知识深厚和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经过一线大量实践的有效经验固化下来,形成教学经验、内容和方法的标准化,从而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包括课程体系、教案、教学进度、教学实施过程控制以及教学实践设计都固化成一个个岗位事件,同时对事件进行岗位级别分类。每个事件有固定的流程、标准以及相应的考核体系、工作文档等,以保证能够达到培养目标,从而保证了学生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上达到就业的门槛。 2.3 完善教学管理的必要手段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成功的教学管理是保证教学工作高效运行的保障。而成功的教学管理,不仅在于建设一支高质量、高水准、高素质、高效率的教师队伍、管理队伍、督导队伍、科研队伍,更在于要有一套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正式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并不断修正的标准,能有效的进行教学全过程的事件、流程和规范的控制,以完善教学管理。
技工学校教师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的情况,给教学管理增加了难度,如何能充分发挥各个层级之间教师的优势,形成学校统一的岗位规范标准化是重要途径之一。为了避免教师个性因素的影响,将岗位规范标准化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增加了管理了可控性。另外,“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技工学校教师具有流动性大的特点,避免了频繁更换教师给教学带来的影响,而且对于技工教育经验欠缺的教师,只要教师符合基本的任职条件,按照岗位规范经过培训,按照岗位规范标准化程序和规范、实施教学过程,就可以完成教学过程,达到基本教学效果,不仅缩短新教师培养的时间,也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推进。
2.4 节约教学资源的重要途径
规范教学岗位标准,避免重复和交叉的资源浪费。教师岗位规范,能对教学工作起到有效的指引,要求教师合作探究,形成研讨氛围,发挥“集团效应”的优势,而且有助于建立学习型的教师队伍。例如岗位规范中规范集体备课标准化,就是将开展合作研讨的有效形式引入教学中,也可以发挥教师团队的合作精神,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尤其是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课程体系改革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模式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集体备课可以有效地避免教师个体研究势单力薄的情况,发挥集体智慧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减少教学中的不足和失误,节约教学资源。
3 建立岗位规范标准化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因岗设置标准,注重因材施教
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在对外事件和基础事件上有统一个规范标准,但是在对内的授课规范中应注意技工学校以实践为导向的特点,把握技工学校总的课程体系标准,按照就业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技工学校专业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理论课、实操课和一体化课程不同的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同时在具体规范标准化设置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情况设置不同的任务,例如在实操课中,设置课程目标应根据学生水平将问题分配给不同的学生,力图使学生通过一定努力能正确掌握该知识;监控进度的时候,发现进度延迟或提前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讲解或提出新的任务,学员辅导和异常处理中可以布置一些教学内容的扩展的实操任务,真正确保学生能学懂,学好,各个水平的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3.2 实践中不断修订标准
在教师岗位规范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标准,如何科学合理地确定规范标准化事件的多少及其内容是标准化体系建立时遇到的实际问题。一般根据已有的经验、学校人员的素质和现行教学、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而建立。在运行过程中,应根据教学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及时的定期的进行更新,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我们知道,教育的魅力在于随着发展而不断创新,任何一个岗位规范标准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并不断修正调整,以达到适应教育本身的需要。
3.3 增加执行力,完善监督机制
“标准化本身可能是99分,如果只执行了20分,那么这个标准化也不会成为核心的竞争力”。为了确保教学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的要求,学校必须依据各种标准要求,建立一个专职教学督导队伍或中介评价机构对每一过程阶段和教学环节中的教师进行测量、评价和质量监控,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纠偏,形成教学质量实施组织的保障和监督机制,形成教学管理的系统化评价指标体系。
海尔的张瑞敏有一句话:“什么叫做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做不容易?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教师岗位规范标准化正是将教师日常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对加强技工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稳步推进技工教育的發展具有必要性。
参考文献
[1] 孙舜.浅谈技工学校一流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2010(3).
[2] 湛正群.ISO质量标准运行失真的制度解释与博弈分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1(6):107-109.
[3] 梁小苗,李国柱.中等职业学校生源结构现状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0):119-121.
[4]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5]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5版.北京:商务印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