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应该立足自身定位,重科研但不轻教学;尚“精细”但保留“粗放”余地;用实力也挖掘“潜力”。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教学
作者简介:陈萍(1979-),女,湖北广水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编号:SM20101077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9-01
一、重科研但不轻教学
这里的地方高校指主要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院校。从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和关系角度讲,除国家列为“211工程”的极少数院校属研究型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属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要不要重视科研?反言之,教学型高校不重视科研行吗?从理论上讲,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使命之一(另外两个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就实践而言(准确地讲,是就现实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政府投资政策导向和大学评价导向下,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尤其是有生存之虞的地方高校都无法做到不重视科研。
先说政府投资政策导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均衡投入成为我国政府所采取的高校投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政府对各高校的投入分配跟科研密切相关:“211工程”、“985工程”、各种级别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基地、××示范中心、创新团队等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成为政府推动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抓手,同时意味着大笔的投资经费,对高校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高校要想得到这些建设项目,首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技实力;高校只有得到政府的这些重大支持项目,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规模和实力,进而提升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声誉又能吸引优秀的生源。由此可见,高校只有重视科研,才有可能最终在政府投资、高校科技实力、高校社会声誉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再说大学评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已逐渐从过去那种大学门前的入学乞求者转变为受大学欢迎的顾客,大学也逐渐开始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生源争夺战。高校争夺生源凭借的是综合实力(也可以说是社会声誉),学生挑选大学依据的是大学评价,而无论是哪一种大学评价——社会组织的大学排行亦或政府开展的高校评估,论及大学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意味着社会声誉),科学研究都处于核心地位。以科技为取向的排名结果对学校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配置、优秀生源流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没有一所高校能逃避评价。
然而,地方高校始终不应忘记自身作为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对科研的重视还须在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当前,科研篡夺教学中心地位在地方高校相当普遍:由于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大大高于教学,相当多的教师承担教学是为完成工作量,得到一定的报酬,至于教学质量则无暇顾及,课堂外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科研使教师感到心累,科研压力使教师无心向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殊不知,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全力以赴,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钻研教学。从这个角度讲,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技管理政策应侧重奖励教师紧紧围绕教学活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从事的科研,将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落到实处。
二、尚“精细”但保留“粗放”余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强调对大学的科学管理,管理涉及大学作为一个庞大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工作也不例外。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相应地就会制定配套的政策。高校科技管理思想有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两极。“粗放”与“精细”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由粗放到精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结果,后者注重过程。
精细化管理是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强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都要制订相应完整、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去落实,且配有完善的监督检查及奖罚激励机制和措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粗放式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粗放式管理长期改进的结果,它注重细节、细致、细化,是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表现。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观点。[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科学管理思想,吸收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华,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对于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工作科学发展的确大有裨益: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一方面使热衷科技工作的教师能够有“备”而来,减小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彰显科技工作竞争的公平、公正,保护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科学研究的不可组织性。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马克斯·佩鲁茨把科学发现比喻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奇妙的小精灵,往往“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他曾说:“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2]科学研究的本源是人类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驱动而从事的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它是一个思维跳跃的过程,它可能是好长时间的思想积聚如河流拥堵,也可能是瞬间的顿悟如清泉汩汩涌现。鉴于此,建立在平稳的、连续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程式化管理诸如检查、监督等,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打扰、一次不够全面的诊断。
综上可见,地方高校在引进精细化管理思想来规范科技管理活动的同时,仍然要部分保留粗放式管理模式,科技管理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结题、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而对于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则采用粗放式管理。
三、用实力也挖掘潜力
即使科技综合实力远远赶不上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也会有科研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这少数科研优秀人才是地方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依靠力量,因而在地方高校科技管理中备受尊崇与重用。有科研实力,能够受到重用,既是地方高校科技管理重视人才的表现,也是教师个体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得以彰显的幸事。
不过,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在重用极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科技潜力,尤其是对尚未成科研“气候”的青年工作者,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开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当前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较高,青年工作者往往有着良好的科学训练背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但与已经取得较好科技声誉的资深教授相比,他们科研资源获取通道受阻,导致科技实力发挥不畅。
事实证明,勇压重担是高校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较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具体到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方面,勇于在青年工作者身上压重担,主要指科技管理政策适当向青年工作者倾斜。常见的做法是,规定某些科研项目主要面向青年工作者,减少青年工作者科研立项的竞争,增加他们科研立项成功的几率,逐步锻炼青年工作者主持科技活动的能力。另外,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还可以鼓励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中青年教师的参与。青年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既可以增长见识,学习优秀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构思、集中攻坚以及全面协调能力,又能够丰富他们从事科技活动的经验,增强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的信心。
要想科研后继有人就应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甚至脱颖而出,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对青年工作者的扶持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在主动与学校人事政策的沟通上,适当放松职称评聘政策带给青年工作者的压力,为其创造一个专注于学术的环境。否则,迫于现实的生存压力,青年工作者即使得到科研资源,从事科技活动也很容易受功利驱动,不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独立思考,不利于杰出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喜爱.试论精细化管理思想及其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2]梁宋平.对科研异化与过度行政化的思考[N].科学时报,2011-05-30.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地方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教学
作者简介:陈萍(1979-),女,湖北广水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100192)
基金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10年度社科计划面上项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高校青年教师成长规律研究”(编号:SM201010772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07-0009-01
一、重科研但不轻教学
这里的地方高校指主要进行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普通高等院校。从教学与科研的地位和关系角度讲,除国家列为“211工程”的极少数院校属研究型高校外,大多数地方高校属教学型高校。
教学型高校要不要重视科研?反言之,教学型高校不重视科研行吗?从理论上讲,科学研究是现代大学的三大基本使命之一(另外两个是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就实践而言(准确地讲,是就现实而言),在我国现行的政府投资政策导向和大学评价导向下,任何一所公立大学,尤其是有生存之虞的地方高校都无法做到不重视科研。
先说政府投资政策导向。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非均衡投入成为我国政府所采取的高校投资指导思想。在此思想指导下,政府对各高校的投入分配跟科研密切相关:“211工程”、“985工程”、各种级别的重点实验室、重点学科、基地、××示范中心、创新团队等名目繁多的建设项目成为政府推动高校进行科学研究的抓手,同时意味着大笔的投资经费,对高校具有极大的诱惑力。高校要想得到这些建设项目,首要的是具备良好的科技实力;高校只有得到政府的这些重大支持项目,获得充足的项目经费,才能进一步提升自身的科技规模和实力,进而提升社会声誉。良好的社会声誉又能吸引优秀的生源。由此可见,高校只有重视科研,才有可能最终在政府投资、高校科技实力、高校社会声誉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再说大学评价。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与学生的角色都发生了变化,学生已逐渐从过去那种大学门前的入学乞求者转变为受大学欢迎的顾客,大学也逐渐开始从挑选学生的时代向被学生挑选的时代过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各高校展开了生源争夺战。高校争夺生源凭借的是综合实力(也可以说是社会声誉),学生挑选大学依据的是大学评价,而无论是哪一种大学评价——社会组织的大学排行亦或政府开展的高校评估,论及大学的综合实力(综合实力意味着社会声誉),科学研究都处于核心地位。以科技为取向的排名结果对学校的社会地位、教育资源配置、优秀生源流向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因而没有一所高校能逃避评价。
然而,地方高校始终不应忘记自身作为教学型高校的定位,对科研的重视还须在确保教学中心地位的前提下。当前,科研篡夺教学中心地位在地方高校相当普遍:由于科学研究在学校的地位大大高于教学,相当多的教师承担教学是为完成工作量,得到一定的报酬,至于教学质量则无暇顾及,课堂外精力主要放在科研上。科研使教师感到心累,科研压力使教师无心向教,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殊不知,要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需要教师全力以赴,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更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钻研教学。从这个角度讲,地方高校应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科技管理政策应侧重奖励教师紧紧围绕教学活动(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改革、教材编写、指导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指导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而从事的科研,将科研为教学服务、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落到实处。
二、尚“精细”但保留“粗放”余地
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强调对大学的科学管理,管理涉及大学作为一个庞大组织运行的每一个环节,科技工作也不例外。有什么样的管理思想,相应地就会制定配套的政策。高校科技管理思想有粗放式管理和精细化管理两极。“粗放”与“精细”都只是相对的概念,由粗放到精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持续改进过程。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结果,后者注重过程。
精细化管理是指管理活动的精确化,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理念贯彻到管理各个环节的一种全面管理模式和思想,强调对每一项管理活动都要制订相应完整、规范的制度,并严格按照制度去执行、去落实,且配有完善的监督检查及奖罚激励机制和措施,使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都得到有效控制和规范管理,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1]一般认为,精细化管理是粗放式管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粗放式管理长期改进的结果,它注重细节、细致、细化,是高标准、高质量、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管理表现。因此,近年来有学者提出“将精细化管理思想引入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的观点。[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引入科学管理思想,吸收精细化管理思想的精华,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迈进,对于加强科技管理创新,提高科技服务质量,推动科技工作科学发展的确大有裨益:科技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常规化建设,一方面使热衷科技工作的教师能够有“备”而来,减小心理压力;另一方面能够彰显科技工作竞争的公平、公正,保护教师从事科技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科学研究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创新”是它的本质特征。这一本质特征决定了科学研究的不可组织性。诺贝尔奖得主、英国科学家马克斯·佩鲁茨把科学发现比喻为莎士比亚戏剧中奇妙的小精灵,往往“会在一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里突然出现”。他曾说:“科学上的创新是不能够组织的,从上而下的指引将抹杀创新。”[2]科学研究的本源是人类出于对未知世界的好奇驱动而从事的追求真理的探索行为,它是一个思维跳跃的过程,它可能是好长时间的思想积聚如河流拥堵,也可能是瞬间的顿悟如清泉汩汩涌现。鉴于此,建立在平稳的、连续性假设基础之上的程式化管理诸如检查、监督等,对教师从事科学研究活动本身可能是一种打扰、一次不够全面的诊断。
综上可见,地方高校在引进精细化管理思想来规范科技管理活动的同时,仍然要部分保留粗放式管理模式,科技管理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管理思想:精细化管理主要运用于科研项目的组织申报、立项、审批、结题、科研经费的使用等方面,而对于科研活动的具体开展过程则采用粗放式管理。
三、用实力也挖掘潜力
即使科技综合实力远远赶不上中央部属的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也会有科研方面的拔尖创新人才,诸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等。这少数科研优秀人才是地方高校开展科技活动的重要支撑力量,尤其是重大科研项目立项的依靠力量,因而在地方高校科技管理中备受尊崇与重用。有科研实力,能够受到重用,既是地方高校科技管理重视人才的表现,也是教师个体自我价值、自我实现得以彰显的幸事。
不过,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在重用极少数拔尖创新人才的同时,还应充分挖掘教师队伍中的科技潜力,尤其是对尚未成科研“气候”的青年工作者,为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开展培养人才,储备人才。当前高校引进人才的“门槛”较高,青年工作者往往有着良好的科学训练背景,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力,但与已经取得较好科技声誉的资深教授相比,他们科研资源获取通道受阻,导致科技实力发挥不畅。
事实证明,勇压重担是高校培养人才、储备人才较为有效的一条途径。具体到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方面,勇于在青年工作者身上压重担,主要指科技管理政策适当向青年工作者倾斜。常见的做法是,规定某些科研项目主要面向青年工作者,减少青年工作者科研立项的竞争,增加他们科研立项成功的几率,逐步锻炼青年工作者主持科技活动的能力。另外,地方高校的科技管理政策还可以鼓励重大科研项目立项中青年教师的参与。青年教师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既可以增长见识,学习优秀科研工作者从事科技活动过程中的整体构思、集中攻坚以及全面协调能力,又能够丰富他们从事科技活动的经验,增强申报高水平科研项目的信心。
要想科研后继有人就应帮助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甚至脱颖而出,地方高校科技管理政策对青年工作者的扶持还可以进一步体现在主动与学校人事政策的沟通上,适当放松职称评聘政策带给青年工作者的压力,为其创造一个专注于学术的环境。否则,迫于现实的生存压力,青年工作者即使得到科研资源,从事科技活动也很容易受功利驱动,不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独立思考,不利于杰出科研成果脱颖而出。
参考文献:
[1]张喜爱.试论精细化管理思想及其在高校科技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1).
[2]梁宋平.对科研异化与过度行政化的思考[N].科学时报,2011-05-30.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