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景 析文 悟情

来源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bajba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景类散文是以描绘景物、抒发情感为主的散文。作者通过调动自己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觉来描绘景物的色彩、声音、形状等特点;通过发挥想象,虚实结合,来表达独特的内心体验,烘托人物的思想感情。阅读写景散文时,应从以下三点入手。
  一、赏景,品味手法
  写景散文展现了色彩斑斓、多姿多彩的画面。我们阅读时首先要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学习《雨的四季》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在反复诵读中逐渐掌握节奏,演绎抑扬顿挫的具有和谐美的音韵。通过读,使画面浮现于学生脑中,让他们思维活跃,慢慢感悟情感。
  其次,写景类散文的表现手法灵活,从写作角度看,可以兼用多种表达方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对同一景物变换观察角度来写。如《紫藤萝瀑布》,作者运用夸张、比喻,写出了紫藤萝的形状、光彩。作者把紫藤花比作帆、舱和花的河流,各比喻句之间相互连接,喻体间的某种联系构成意境,丰富了想象范围,增加了语言内涵。教师引导学生品读散文的优美语段,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二、析文,感受情感
  阅读散文要抓住文章的思路。理清文章思路可以从文章的取材、线索、顺序、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关系等方面入手。读写景散文要抓住写景的线索,重视关键语句,点出“文眼”。一般来说,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总是有迹可循的。从内容上看,要抓住能揭示文章题意、主旨的语句。从表达方式上看,要注意文章中那些抒情、议论的句子。从结构上看,要注意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语句,有重要指示代词的语句等。
  如《济南的冬天》一文,写景时层次分明,或由近而远、由细而大,或由远而近、由大而细,互相衔接。这种写法既符合叙述的逻辑顺序,又适应读者的视觉需要。随着观察点的变换,风景摇曳,各显其妙,各见其神,各展其情。
  三、悟情,提炼主旨
  “一切景语皆情语。”凡是写景散文,都要采用借景抒情、寄情于物或情景交融等写作手法,来含蓄、形象、具体地表达作者的情意。情與景的契合是关键。鉴赏时,我们不能单靠理性的思索来赏析景物描写,而是要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调动生活积累,将作者描绘的景物再现于脑海中,并投入足够的感情。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作品的真谛。
  梁衡的《壶口瀑布》结尾写道:“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这个小小的壶口,怎么一下子集纳了海、河、瀑、泉、雾所有水的形态,兼容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种感情。造物者难道是要在这壶口中浓缩一个世界吗?”作者通过具体的景物描写赋予壶口瀑布人的各类情感,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就在对黄河之水的描写中表现出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文章的主旨,至此一目了然。
  我想,只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体味,一定能真正领悟散文的妙处。
其他文献
摘要  “指向写作”,就是指向文本的言语形式。在指向写作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教授学生运用比较法,让思维更清晰;运用聚合思维,让思维更深刻;运用发散思维,让思维更灵活。  关键词  阅读 写作 文言文阅读教学 《〈世说新语〉二则》  一直以来,读与写的关系是语文教学探讨的重点。阅读是学生深入研究表达技巧和方法的过程,写作则是迁移运用这些技巧和方法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找到读与写之间的结合点,
期刊
摘要  问题是师生、生生思维碰撞的导火索,有效的问题是课堂真正有价值的学习资源。因此,通过“真问题”获知、理解、促进学生的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结合教学实践,著眼于设问的来源、深广度和实践性,通过设计具有真实度、层次化和生活性的问题,让课堂上思维可见,让学习真正发生。  关键词  真问题 真实度 深广度 生活性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旨在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联的真实的生活情境,设置真实的问题,引导学
期刊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新授课已经把酸碱反应实验现象、原因分析、反应实质、反应的应用等介绍给学生,但对解决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形成思路和方法。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后进行应用和提升,使其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分析和验证的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三个层次  初级目标:学会对中和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进行猜想的方法。  中级目标:能根据所学酸碱盐相关知识设计
期刊
本节课是苏科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四节的第一课时。本章内容从生活中引入代数式,以代数式的认识、运算以及应用为主线展开研究。合并同类项是本章的重点,其法则的应用是整式加减的基础,也是以后学习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另外,合并同类项其实是有理数运算的延伸与拓展,是简化数学运算的常用方法,对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和进一步学习有着深远的意义。因此,这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一、从整体到部分,感受知识
期刊
摘要  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旅游资源由时空演化而来,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以学生熟悉的旅游景点作为研学旅行目的地,以地理学科为中心,对其成因、影响等方面开展跨学科的研究,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与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地理中心 跨学科 研学旅行 地理核心素养  一、选题背景  我们生活的世界奇妙而有序,无数的自然现象与规律等
期刊
摘要  文言文教学应指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识解、继承与发扬,注重对文言文文化内涵的挖掘与赏析,引导学生深层吟诵文章,体验文言文字里行间的情感起伏:由言悟文,挖掘文言字词句背后的多层文化内蕴;重点关注文本细节,明晰故事传达的多元价值取向。以此为路径,实现文化的有效渗透。  关键词  文言文 文化渗透 传承发扬 教学路径  王荣生教授在《文言文教学教什么》一书中指出,“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载体,在文言文
期刊
一、变换“观者角色”,唤醒学生的评改热情  大部分学生,习惯在课堂中做听众,忽略了自己的参与者身份。教师在以学生的习作为评讲样本时,要注意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唤起他们对写作的热情,这样,我们的写作教学也就会越来越有效。  接下来,笔者以一篇题为《天晴了》的学生习作为例,谈谈习作评改教学中“观者角色”的实际运用。  又是阴天。  黑云翻滚,在天际,密密地斜织着,似要织出一块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就文本“沟通”的过程,而“沟通”的主要方式就是课堂提问。针对课堂上存在不少低效提问的状况,教师应追求得体有效的提问方式,做到简洁清晰,紧扣教材内容重点,科学把握时机,给学生留足思考余地,及时正确地点评反馈。  关键词  语文课堂 低效提问 举例剖析  在课堂上,教师提问的精准与否决定着学生思考的方向、深度,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提问的目的是要引起学生的深度思考。课堂
期刊
摘要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掘当地课程资源,从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环境艺术四个方面,选择与教材紧密相关的内容进行开发和利用,可以丰富美术课堂的文化性、传承性、欣赏性、实用性,大大提高美术课堂的内涵。  关键词  资源 课堂 内涵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新的美术课程将更注重课程的开放性,课程的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实施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环节。”“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
期刊
摘要  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教师应该关注深度阅读的四个方面,注重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 深度阅读 学习能力  深度阅读能提升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和迁移能力,使学生具备对知识归纳、重组、类比和整合的能力。我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培养学生深度阅读能力的方法,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扩展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