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国家的法制建设,需要公民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指一个公民表现出来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还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即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的能力。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理应关注国家大事,对国家的决策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国家的建设建言献策。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应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可是现实生活里,中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状态不尽如人意,平时我们听到中学生谈论较多的话题是物质生活的享受,是游戏的冲关感受,是关于歌星的追捧,是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鲜见学生谈论时政新闻。如谈到台湾问题时,笔者的课件选用了连战访问大陆的相关材料,可看完材料后竟然有好几个学生小声问同桌:“连战是什么人?”平时笔者都会选编时事资料印发给学生,可即便这样,学生考卷中的答案还是张冠李戴、笑料百出,包括本市的重大时事也不知道, 时事题材的问答题考得更糟糕。关于城乡建设问题、涉及国家方针政策需要发表个人看法,学生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显然我们的学生不够关注时政新闻。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提高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兴趣。
一、培养中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以及参政议政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对国家的法治建设也非常有利。
1.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心时政新闻的学生,更容易联系课本理论解读并领会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问题。 比如,钓鱼岛问题一出现,有些公民就主张武力解决,还有部分公民偏激到焚烧日系车,砸毁在华日商产业。政府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日本将钓鱼岛占为己有,希望双方和平解决疆土问题,同时制裁违法公民。关注该新闻的学生就会思考,国家和公民个人应该如何面对钓鱼岛问题呢?再联系教材“我国贯彻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既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也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一贯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是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理论,学生就能理解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公民要学会依法理性爱国。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政治素养
学生喜欢关注食物中毒、校车安全等新闻事件,由此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学校的饭堂建设、小卖部的管理、学校设施的安全还有社会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去参与单位、家乡、国家的建设。每年关注“两会”的学生,会主动和别人探讨自己感受到的民生问题,如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环境污染、物价暴涨等问题。该不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符合不符合国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必要?关注更多的时政新闻,学生才更有水平地去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评论。
3.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温岭杀医案值得深思,医者如何接受监督?患者如何维权?如果医生有错,患者就有权取其生命吗?关注温岭杀医案的报道,能让学生明白公民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也不能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显然杀医不是解决医患问题的好办法,医者患者都懂法守法用法,才会减少有碍于法治建设事件的发生。关注制裁违法者的新闻,可以警醒我们遵纪守法;关注先进模范榜样新闻,可以鼓励我们弘扬和树立社会良好风气……如果学生经常关注新闻,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二、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途径
1.班集体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关注并搜集时政资料的习惯
(1)班里开辟学习园地,定期设一个时事专栏,每期轮派几个学生收集新闻张贴到园地专栏。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新闻素材,提高参政议政的公民素养。
(2)学生自己可以办一份时事手抄报放在班里的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里面抄写自己收集的新闻,每周一期,这样既可以增长时事见闻又可以练习书法。
(3)举办时政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并鼓励学生谈感想谈看法提建议。有些学生对学校对家乡对国家多牢骚多怪话,鼓励他们参与活动,才能产生主人翁的积极性,更加懂得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现实中的不如意,走向成熟。
2. 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时政题材
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意识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政治课堂教学相关的时政题材。比如,学习挫折、逆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伟的事迹;学习环境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雾霾、沙尘暴、PM2.5等新闻报道资料;学习致富之道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北京每年召开的“两会”的资料;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时,可以请学生谈谈衣、食、住、行民生问题;讲解钓鱼岛问题、朝鲜核问题、中东局部战火、克里米亚公投时,可以请学生解读当今的时局与和平主题……
3 .学校给学生创造学习时政新闻知识的氛围
(1)国旗下的讲话可以宣传时政新闻知识。每周星期一升旗后的国旗下讲话,除了讲学校常规工作内容外也可以适当宣传一些时政消息。
(2)在学校的宣传专栏里进行时政主题资料的展览。比如在学校里做关于学习“十八大”的宣传栏,可以设计三个宣传版块:①“十八大”知识知多少(只要介绍“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报告名称等);②“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概念、热点词,代表眼中的“十八大”(介绍“十八大”代表与会的感受,还有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③前进中的中国共产党(介绍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等等。还有“两会”知识、道德模范人物学习活动、爱国纪念活动资料等等。
(3)通过学校文学社的报刊,利用学校的广播,及时通报一些国内国外大事。
(4)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给学生专门读时政新闻,尤其是当地的发展形势,还有我国的发展状态以及在国际中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幸福感。
(5)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教室里给学生收看电视新闻节目。
时政知识是积少成多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家国情怀,养成关注世界局势的全球意识。
公民政治素养越高、参政议政的意识越强,实现公平公正和人权民主就越充分,国家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而这样的素养和意识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因此请重视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
可是现实生活里,中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状态不尽如人意,平时我们听到中学生谈论较多的话题是物质生活的享受,是游戏的冲关感受,是关于歌星的追捧,是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鲜见学生谈论时政新闻。如谈到台湾问题时,笔者的课件选用了连战访问大陆的相关材料,可看完材料后竟然有好几个学生小声问同桌:“连战是什么人?”平时笔者都会选编时事资料印发给学生,可即便这样,学生考卷中的答案还是张冠李戴、笑料百出,包括本市的重大时事也不知道, 时事题材的问答题考得更糟糕。关于城乡建设问题、涉及国家方针政策需要发表个人看法,学生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显然我们的学生不够关注时政新闻。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提高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兴趣。
一、培养中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以及参政议政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对国家的法治建设也非常有利。
1.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心时政新闻的学生,更容易联系课本理论解读并领会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问题。 比如,钓鱼岛问题一出现,有些公民就主张武力解决,还有部分公民偏激到焚烧日系车,砸毁在华日商产业。政府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日本将钓鱼岛占为己有,希望双方和平解决疆土问题,同时制裁违法公民。关注该新闻的学生就会思考,国家和公民个人应该如何面对钓鱼岛问题呢?再联系教材“我国贯彻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既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也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一贯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是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理论,学生就能理解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公民要学会依法理性爱国。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政治素养
学生喜欢关注食物中毒、校车安全等新闻事件,由此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学校的饭堂建设、小卖部的管理、学校设施的安全还有社会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去参与单位、家乡、国家的建设。每年关注“两会”的学生,会主动和别人探讨自己感受到的民生问题,如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环境污染、物价暴涨等问题。该不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符合不符合国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必要?关注更多的时政新闻,学生才更有水平地去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评论。
3.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温岭杀医案值得深思,医者如何接受监督?患者如何维权?如果医生有错,患者就有权取其生命吗?关注温岭杀医案的报道,能让学生明白公民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也不能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显然杀医不是解决医患问题的好办法,医者患者都懂法守法用法,才会减少有碍于法治建设事件的发生。关注制裁违法者的新闻,可以警醒我们遵纪守法;关注先进模范榜样新闻,可以鼓励我们弘扬和树立社会良好风气……如果学生经常关注新闻,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二、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途径
1.班集体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关注并搜集时政资料的习惯
(1)班里开辟学习园地,定期设一个时事专栏,每期轮派几个学生收集新闻张贴到园地专栏。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新闻素材,提高参政议政的公民素养。
(2)学生自己可以办一份时事手抄报放在班里的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里面抄写自己收集的新闻,每周一期,这样既可以增长时事见闻又可以练习书法。
(3)举办时政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并鼓励学生谈感想谈看法提建议。有些学生对学校对家乡对国家多牢骚多怪话,鼓励他们参与活动,才能产生主人翁的积极性,更加懂得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现实中的不如意,走向成熟。
2. 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时政题材
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意识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政治课堂教学相关的时政题材。比如,学习挫折、逆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伟的事迹;学习环境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雾霾、沙尘暴、PM2.5等新闻报道资料;学习致富之道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北京每年召开的“两会”的资料;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时,可以请学生谈谈衣、食、住、行民生问题;讲解钓鱼岛问题、朝鲜核问题、中东局部战火、克里米亚公投时,可以请学生解读当今的时局与和平主题……
3 .学校给学生创造学习时政新闻知识的氛围
(1)国旗下的讲话可以宣传时政新闻知识。每周星期一升旗后的国旗下讲话,除了讲学校常规工作内容外也可以适当宣传一些时政消息。
(2)在学校的宣传专栏里进行时政主题资料的展览。比如在学校里做关于学习“十八大”的宣传栏,可以设计三个宣传版块:①“十八大”知识知多少(只要介绍“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报告名称等);②“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概念、热点词,代表眼中的“十八大”(介绍“十八大”代表与会的感受,还有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③前进中的中国共产党(介绍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等等。还有“两会”知识、道德模范人物学习活动、爱国纪念活动资料等等。
(3)通过学校文学社的报刊,利用学校的广播,及时通报一些国内国外大事。
(4)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给学生专门读时政新闻,尤其是当地的发展形势,还有我国的发展状态以及在国际中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幸福感。
(5)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教室里给学生收看电视新闻节目。
时政知识是积少成多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家国情怀,养成关注世界局势的全球意识。
公民政治素养越高、参政议政的意识越强,实现公平公正和人权民主就越充分,国家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而这样的素养和意识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因此请重视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