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培养中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

来源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uan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动国家的法制建设,需要公民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政治素养是指一个公民表现出来的政治理想、政治信念、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还要有一定的参政议政能力,即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反映社情民意,进行协商讨论的能力。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理应关注国家大事,对国家的决策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对国家的建设建言献策。中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更应提高他们的政治素养。
  可是现实生活里,中学生家国天下的情怀状态不尽如人意,平时我们听到中学生谈论较多的话题是物质生活的享受,是游戏的冲关感受,是关于歌星的追捧,是家长里短的八卦新闻……鲜见学生谈论时政新闻。如谈到台湾问题时,笔者的课件选用了连战访问大陆的相关材料,可看完材料后竟然有好几个学生小声问同桌:“连战是什么人?”平时笔者都会选编时事资料印发给学生,可即便这样,学生考卷中的答案还是张冠李戴、笑料百出,包括本市的重大时事也不知道, 时事题材的问答题考得更糟糕。关于城乡建设问题、涉及国家方针政策需要发表个人看法,学生也谈不出个所以然来……
  显然我们的学生不够关注时政新闻。所以,笔者觉得很有必要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和习惯,逐步增强他们的政治素养,提高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兴趣。
  一、培养中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以及参政议政素养的形成非常重要,对国家的法治建设也非常有利。
  1.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教材理论,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关心时政新闻的学生,更容易联系课本理论解读并领会国家的方针政策,正确处理新问题。 比如,钓鱼岛问题一出现,有些公民就主张武力解决,还有部分公民偏激到焚烧日系车,砸毁在华日商产业。政府的态度是坚决不同意日本将钓鱼岛占为己有,希望双方和平解决疆土问题,同时制裁违法公民。关注该新闻的学生就会思考,国家和公民个人应该如何面对钓鱼岛问题呢?再联系教材“我国贯彻睦邻友好、和平共处的原则,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既不容许别人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也没有称霸世界的野心,一贯致力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我国是法治国家,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等理论,学生就能理解国家为什么要采取谈判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而公民要学会依法理性爱国。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参政议政的政治素养
  学生喜欢关注食物中毒、校车安全等新闻事件,由此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学校的饭堂建设、小卖部的管理、学校设施的安全还有社会的食品安全等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或建议,以主人翁的积极态度去参与单位、家乡、国家的建设。每年关注“两会”的学生,会主动和别人探讨自己感受到的民生问题,如读书难,就业难,看病难,买房难、环境污染、物价暴涨等问题。该不该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等基本国策?要不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符合不符合国情?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没有必要?关注更多的时政新闻,学生才更有水平地去参与国家方针政策的评论。
  3.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温岭杀医案值得深思,医者如何接受监督?患者如何维权?如果医生有错,患者就有权取其生命吗?关注温岭杀医案的报道,能让学生明白公民行使监督权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应当实事求是,以事实为依据,如实反映情况,必要时出示证据和各种证明材料。投诉和举报时,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也不能张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显然杀医不是解决医患问题的好办法,医者患者都懂法守法用法,才会减少有碍于法治建设事件的发生。关注制裁违法者的新闻,可以警醒我们遵纪守法;关注先进模范榜样新闻,可以鼓励我们弘扬和树立社会良好风气……如果学生经常关注新闻,懂得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然有利于国家的法治建设。
  二、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意识的途径
  1.班集体给学生创造机会,培养学生关注并搜集时政资料的习惯
  (1)班里开辟学习园地,定期设一个时事专栏,每期轮派几个学生收集新闻张贴到园地专栏。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人人都有机会参与,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学生积累新闻素材,提高参政议政的公民素养。
  (2)学生自己可以办一份时事手抄报放在班里的图书角里供大家阅读。每个学生都可以在里面抄写自己收集的新闻,每周一期,这样既可以增长时事见闻又可以练习书法。
  (3)举办时政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全国各地的建设发展,并鼓励学生谈感想谈看法提建议。有些学生对学校对家乡对国家多牢骚多怪话,鼓励他们参与活动,才能产生主人翁的积极性,更加懂得通过自己的能力去改变现实中的不如意,走向成熟。
  2. 教师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时政题材
  政治学科是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意识的主阵地,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多接触与政治课堂教学相关的时政题材。比如,学习挫折、逆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查阅“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伟的事迹;学习环境的相关内容时,可以指导学生联系雾霾、沙尘暴、PM2.5等新闻报道资料;学习致富之道的相关内容时,可以布置学生搜集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案例;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时,可以要求学生上网查阅北京每年召开的“两会”的资料;学习党的基本路线时,可以请学生谈谈衣、食、住、行民生问题;讲解钓鱼岛问题、朝鲜核问题、中东局部战火、克里米亚公投时,可以请学生解读当今的时局与和平主题……
  3 .学校给学生创造学习时政新闻知识的氛围
  (1)国旗下的讲话可以宣传时政新闻知识。每周星期一升旗后的国旗下讲话,除了讲学校常规工作内容外也可以适当宣传一些时政消息。
  (2)在学校的宣传专栏里进行时政主题资料的展览。比如在学校里做关于学习“十八大”的宣传栏,可以设计三个宣传版块:①“十八大”知识知多少(只要介绍“十八大”召开的时间、报告名称等);②“十八大”报告中的新概念、热点词,代表眼中的“十八大”(介绍“十八大”代表与会的感受,还有民众关心的热点问题);③前进中的中国共产党(介绍中国共产党取得的成就)等等。还有“两会”知识、道德模范人物学习活动、爱国纪念活动资料等等。
  (3)通过学校文学社的报刊,利用学校的广播,及时通报一些国内国外大事。
  (4)安排一定的读书时间给学生专门读时政新闻,尤其是当地的发展形势,还有我国的发展状态以及在国际中的影响,从而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幸福感。
  (5)有条件的话可以在教室里给学生收看电视新闻节目。
  时政知识是积少成多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家国情怀,养成关注世界局势的全球意识。
  公民政治素养越高、参政议政的意识越强,实现公平公正和人权民主就越充分,国家的文明程度就越高,而这样的素养和意识需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培养,因此请重视培养学生关注时政新闻的意识。
  (责任编辑 袁 妮)
其他文献
中央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工作领导小组10月8日在北京召开第五次会议。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纪委副书记、中央工程治理领导小组组长何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
2010年5月23日,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部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城乡居民住房、学校、医院及寺院单体设计,清墟工作及地震遗址选址等工作。省玉树地震灾后重建现场指挥
“十一五”期间.天津报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的发展势头.多项经济指标增势强劲,报纸出版能力不断提高。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应充分利用天津市的资源优势,探索繁荣天津报业的新思路和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11月25日在省人民会堂举行会议,就河南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等情况进行专题询问。省政府及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
本文以四川省建设恒业行政许可事项网上申报审批为例,分析总结了网上申报审批的经验,阐述了网上申报审批的意义。
对目前预拌混凝土主要使用的聚羧酸系和萘系两类减水剂与回收水的适应性进行初步的试验探索,通过对比不同含固量下混凝土的常规性能比较,界定回收水含固量的适宜使用范围。
为贯彻落实全国安置帮教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效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天津大港司法局、财政局、民政局、残联共同建立刑释解教人
9月28日,云南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举行联组会议,就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有关问题,向省政府及省住房城乡建设厅有关部门进行专题询问。这是该省人大常委会首次采用“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高中政治课越来越注重对学生政治综合素养的培养。在一些较为大型的政治考试中,考查学生政治素养的题目如材料分析题的分值比例明显增加。然而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对很多学生来说,材料分析题往往成为他们“失分”的重要因素。很多学生在答题时存在着“下笔千言,跑题万里”的现象。为改善这一情况,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笔者在教学当中做出了适当的调整。  一、传授解题技巧  材料分析题不同于一般的
信息化已经往前推进了十多年,“十一五”期间,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从无到有,解决了业务流程信息化等问题,下一步的趋势是将已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整合与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