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言:“水有至柔之刚。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孔子也说过:“夫水者,绵弱而微达,似察。”石头刚硬,而水能滴水穿石。逆反心理较强的后进生,就好比刚硬的石头,如果我们对其采用“硬碰硬”的策略,最终的结果很有可能是两败俱伤。因此,教育教学中,在转化后进生时需要用柔来应对,“以柔克刚”。
“以柔克刚”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是采用粗暴、简单、强制性的惩罚或压制的方法,过度控制学生的言行,那么就会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这种不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和教育机智的方法,导致的状况往往就是学生与班主任对着干。最终的后果就是班主任又苦又累,学生变本加厉,这就偏离了最初育人的目标和路径。
“以柔克刚”的策略
“柔”而有情 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有一颗热诚的爱心。因为唯有“爱”之花朵,才会结出“情”的果实。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手段只有以情感为基础,才能迸发强大的力量。例如,某后进生平时欠交作业,一次,科任老师催交作业时竟然他对老师出言不逊。在一个寒冬的下午,他自习课时打瞌睡,班主任看到此情景后并有没有惊动或漠然视他,而是脱下自己外套轻轻地给他披上。下课后,该生很不好意思地将衣服还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讓其坐下,当着同学的面心平气和地说:“近段时间,你几乎一整天都在打瞌睡。今天你进步了,只有下午上课时才打一下瞌睡。以后要记得,别睡得太晚了。”试想,作为教师有如此宽大之心胸、爱生如子之真情,哪个后进生不会被感动?
“柔”而有理 俗话说,教育无闲日。每一天,我们除了日常的教育工作外,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因此,在处理有关后进生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理智,万万不可感情用事。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征服对方,那么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同时,绝对不能翻旧账,不能有“新账旧账”一起算的心理。必须要谨记的是——如果不犯事,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英国解剖学家麦克,上小学时曾是名扬全校的“捣蛋鬼”。有一次,他突然想看看狗的五脏六腑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和小伙伴们合力杀了一只狗。不料,这条狗正好是校长最喜欢的宠物狗。校长得知情况后,大为光火,决定从重处罚。惩罚什么呢?——罚他画一幅人体结构图。麦克知道闯了大祸,但是处罚却如此轻。他因为担心惩重罚悬着心终于放松了,于他就非常用心地画好了图交给校长。校长看完后,对麦克的画赞叹不已。一场风波就此了结了。而受到表扬的麦克,则大受鼓舞,决定改正错误,好好学习。试想,这个校长倘若感情用事,采取勒令退学等其他粗暴简单的处罚方式的话,也许就扼杀了自小就萌发的探求科学真理的嫩芽,更不会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麦克了。
“柔”而有道 道,是指规律、途径或方法。方法是过河的“桥”或“船”。对什么样后进生,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这个非常考验教育者的智慧。常用的“柔”的教育手段有: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暗度陈仓,欲擒故纵,由此及彼,“请君入瓮”,名言效应,濡养精神等。例如,笔者班上的卫生责任区是学校运动场。落叶较多,任务偏重。每天都需要要多位同学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刚开学几天,女生组长就来向笔者“告状”:有的几个平时纪律散漫的男生总是偷懒,拿着扫把光看不干。经过观察后,笔者发现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如果不制止这种行为,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受打击。于是,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利用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领悟“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二是课后经常表扬那些吃苦耐劳的同学;三是每天摘抄相关主题的名言名句。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班级里也形成一种充满正气的舆论导向,后来几乎没有再发现有同学在集体劳动中出工不出力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如水一般“柔道”教育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果当初笔者采取粗暴简单的处罚辱骂等处理方式,那么教育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柔”而有度 虽说“柔能克刚”,但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柔”不是纵容,不是放任学生不管;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良好班风的形成。古语云:“严师出高徒。”古语又云:“慈母多败儿。”所以说,班主任的刚与柔既是矛盾对立的,但又是有机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并不是严酷、严厉,也绝不是变相体罚或体罚。所以我们在管理班级的工作中,既要做到讲原则、讲纪律,又要兼顾人性的温暖,掌握“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尺度,采取刚柔相济的方法,注意教育艺术。如此,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愿景可期。
结束语
“后进生”的转化是最为棘手的班主任工作之一。后进生的成因大多相似,而转化后进生的方式方法也是有很多种。但不管何种形式、何种模式,总不能离开“情、理、道、度”这四个字。“以柔克刚”是班主任或者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掌握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秦永芳.让教育充满智慧[J].教育艺术,2003(10).
[2]张天琦.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新一代,2017(14).
[3]陈志娟.用教育创新的理念指导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科技信息,2008(27).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金山中学)
“以柔克刚”的必要性
如果我们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只是采用粗暴、简单、强制性的惩罚或压制的方法,过度控制学生的言行,那么就会容易使学生感到压抑。这种不善于运用教育策略和教育机智的方法,导致的状况往往就是学生与班主任对着干。最终的后果就是班主任又苦又累,学生变本加厉,这就偏离了最初育人的目标和路径。
“以柔克刚”的策略
“柔”而有情 作为班主任,需要对学生有一颗热诚的爱心。因为唯有“爱”之花朵,才会结出“情”的果实。因为任何一种教育手段只有以情感为基础,才能迸发强大的力量。例如,某后进生平时欠交作业,一次,科任老师催交作业时竟然他对老师出言不逊。在一个寒冬的下午,他自习课时打瞌睡,班主任看到此情景后并有没有惊动或漠然视他,而是脱下自己外套轻轻地给他披上。下课后,该生很不好意思地将衣服还给了班主任。班主任讓其坐下,当着同学的面心平气和地说:“近段时间,你几乎一整天都在打瞌睡。今天你进步了,只有下午上课时才打一下瞌睡。以后要记得,别睡得太晚了。”试想,作为教师有如此宽大之心胸、爱生如子之真情,哪个后进生不会被感动?
“柔”而有理 俗话说,教育无闲日。每一天,我们除了日常的教育工作外,还会面对大大小小的突发事件。因此,在处理有关后进生的突发事件时一定要理智,万万不可感情用事。俄国作家契诃夫曾经说过:“如果不能用柔软的话去征服对方,那么也就无法用严肃的话去征服任何人。”同时,绝对不能翻旧账,不能有“新账旧账”一起算的心理。必须要谨记的是——如果不犯事,那他就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了。英国解剖学家麦克,上小学时曾是名扬全校的“捣蛋鬼”。有一次,他突然想看看狗的五脏六腑是什么样的,于是就和小伙伴们合力杀了一只狗。不料,这条狗正好是校长最喜欢的宠物狗。校长得知情况后,大为光火,决定从重处罚。惩罚什么呢?——罚他画一幅人体结构图。麦克知道闯了大祸,但是处罚却如此轻。他因为担心惩重罚悬着心终于放松了,于他就非常用心地画好了图交给校长。校长看完后,对麦克的画赞叹不已。一场风波就此了结了。而受到表扬的麦克,则大受鼓舞,决定改正错误,好好学习。试想,这个校长倘若感情用事,采取勒令退学等其他粗暴简单的处罚方式的话,也许就扼杀了自小就萌发的探求科学真理的嫩芽,更不会有后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麦克了。
“柔”而有道 道,是指规律、途径或方法。方法是过河的“桥”或“船”。对什么样后进生,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手段,这个非常考验教育者的智慧。常用的“柔”的教育手段有:按兵不动,静观其变,暗度陈仓,欲擒故纵,由此及彼,“请君入瓮”,名言效应,濡养精神等。例如,笔者班上的卫生责任区是学校运动场。落叶较多,任务偏重。每天都需要要多位同学齐心协力才能完成任务。刚开学几天,女生组长就来向笔者“告状”:有的几个平时纪律散漫的男生总是偷懒,拿着扫把光看不干。经过观察后,笔者发现的确存在这种现象。如果不制止这种行为,其他同学的积极性一定会大受打击。于是,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一是利用主题班会课,引导学生领悟“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的深刻道理;二是课后经常表扬那些吃苦耐劳的同学;三是每天摘抄相关主题的名言名句。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使同学们不知不觉地受到了教育,班级里也形成一种充满正气的舆论导向,后来几乎没有再发现有同学在集体劳动中出工不出力了。可以肯定的是,正是这种如水一般“柔道”教育起到了润物无声的效果。如果当初笔者采取粗暴简单的处罚辱骂等处理方式,那么教育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柔”而有度 虽说“柔能克刚”,但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度。“柔”不是纵容,不是放任学生不管;否则,必然会影响到良好班风的形成。古语云:“严师出高徒。”古语又云:“慈母多败儿。”所以说,班主任的刚与柔既是矛盾对立的,但又是有机统一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严格管理和严格要求并不是严酷、严厉,也绝不是变相体罚或体罚。所以我们在管理班级的工作中,既要做到讲原则、讲纪律,又要兼顾人性的温暖,掌握“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的尺度,采取刚柔相济的方法,注意教育艺术。如此,实现最佳的教育效果的愿景可期。
结束语
“后进生”的转化是最为棘手的班主任工作之一。后进生的成因大多相似,而转化后进生的方式方法也是有很多种。但不管何种形式、何种模式,总不能离开“情、理、道、度”这四个字。“以柔克刚”是班主任或者任何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掌握的教学艺术。
参考文献
[1]秦永芳.让教育充满智慧[J].教育艺术,2003(10).
[2]张天琦.论新时期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新一代,2017(14).
[3]陈志娟.用教育创新的理念指导后进生的转化工作[J].科技信息,2008(27).
(作者单位:广东省开平市金山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