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大港王徐庄油田歧五断块为厚层不均质砂岩油藏 ,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断块内的不均质性更加突出。因此为提高该区断块油藏的开发水平,针对歧五断块水驱效果变差,油井含水上升,递减加快的实际问题,通过加强地质研究和井间监测工作 ,在搞清了断块内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断块内的水道情况的基础上 ,对断块的多口注水井实施了整体深部调驱技术,调驱后见到了明显的效果 ,使日产水平明显增加,液量综合含水出现了较显著下降,自然递减率达下降40%,累计增油效果明显。
[关键词]王徐庄油田;歧五断块;深部调剖技术;累油增效
中图分类号:TE3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042-01
0 前言
大港王徐庄油田歧五断块油藏由于油层物性差异大, 非均质性严重, 注入水沿大孔道及高渗透带突进, 含水上升快, 曾先后多次采取过小剂量、单井点调剖, 随见到一定效果, 但随着调剖次数增加, 近井地带水洗程度增大,效果逐年变差, 递减加快。为了提高水驱效率, 减缓递减, 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和井间化学示踪剂监测, 在搞清剩余油分布和水道变化情况前提下,进行了大剂量深部调驱技术应用,断块开发状况取得了明显改善。
1.地质概况
歧五断块油藏位于大港王徐庄油田东南端,是南大港主断层下降盘的一个断鼻半背斜构造油藏,含油面积1.3 km2,石油地质储量347×104 t,可采储量94×104t,含油层系主要为Es1和Es3,其中Es1呈零星分布状态,含油相对较差;Es3为主力开发层系,油层埋深2771~3 062m,油层温度113.4℃,含油层段集中,断块发育,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孔隙接触式胶结,平均孔隙度17.5%,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65%,平均空气渗透率42×10-3μm2,有效渗透率14×10-3μm2,具有油层厚度大,含油饱满,油层非均质严重,低渗等特点。
2.目前油藏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2.1 油层厚度大,但物性差异大
歧五断块油藏主力油层Es3油砂层厚度40-70m之间,共发育4个砂体,砂体间隔层发育不稳定,受层间物性差异及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注水主要沿3号砂体底部单层突进,物性较差的1、2号砂体注水效果差。
2.2 长期注水高强度开采导致矛盾加剧
歧五断块子1978年开始投注,长期注水形成高渗透带及大孔道,部分油井长期使用电泵高强度开采,导致注入水沿高渗透带及大孔道突进,向中、低渗透层对应油井推进比较困难,注采矛盾加剧。
2.3 调剖效果逐年变差,含水上升快
近些年来采油厂先后在歧五断块4口注水井上实施了7井次调剖,调剖剂有木质素、榆皮粉、水玻璃一氯化钙溶液、聚丙烯酰胺和ZYC-940高温复合颗粒,调剖后增油量低,效果逐年变差,仅短短几年的时间,油藏综合含水率由2000年左右的79.1%上升到2010的95.3%,日产油水平也明显下降。
3.深度调驱技术的应用
3.1 开展精细油藏研究,搞清剩余油分布
要进行深度调驱技术应用,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就是要搞清歧五断块剩余油的分布,通过重建地质模型、精细油藏研究认为,靠近断层的地方剩余油饱和度值高,控制面积较大;离注水井较远、水洗程度差的地区剩余油饱和度高;1、2号砂体吸水量少,水淹程度低,油层动用程度低,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低渗透带饱和度较高;ES3是主要潜力层,剩余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低;砂体沉积以正韵律为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顶部。同时可以采取井间监测技术,摸清水道变化情况,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示踪剂等测试技术可以准确认识储层剩余油潜力、渗透性、大孔道、油水分布、油水井连通状况等情况, 可提高调堵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深部调剖技术
3.2.1 深部调剖技术定义
深部调剖技术就是将封堵强度较高的堵剂注入到油层深部。堵剂在油层中的高渗透部位形成堵塞后, 一方面可使注入水在油层深部改变流向, 流经原未波及的区域, 驱动油层深部死油区的原油流向生产井; 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改善水井的吸水剖面, 使水井各层吸水量的分配更为合理。
大港油田所应用的深部调剖工艺主要有粉煤灰、粘土胶、有机凝胶等, 针对区块、井组的不同情况, 选择单一类型或复合的调剖体系进行深部调剖。从封堵能力强、性能稳定、施工简便等方面综合考虑,调驱剂的选择确定采用预交联凝胶颗粒和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调驱剂组合工艺技术。
3.2.2 调驱机理
预交联凝胶颗粒是由聚合物单体、交联剂及添加剂在地面交联后,经造粒、烘干、粉碎、筛分等加工而成,颗粒进入地层深部后发生30~80倍水化膨胀滞留,封堵高渗透带和大通道,使注入水在地层深部转向,进人正常水驱条件下不能进入的小孔道,驱替其中剩余油,在较高注水压力时水膨体产生变形在孔道内运移,迫使部分残余油启动成为可动油,起驱油作用。
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是将延迟交联剂和复合离子聚合物以低粘度形式注人地层,到达预定时间后,在油层深部交联形成凝胶处理带,封堵高渗透水流通道,防止注入水过早绕流,迫使注入水选择新的注入通道,向低渗透层推进,使原来未被水驱的原油被注入水驱替出来。
3.2.3 具体施工程序
以大剂量深部处理为出发点,处理半径15~22m,单井总剂量1000~6000m3。根据监测孔喉半径6.90~25.83μm;结合室内试验结果,粒径选择3~7 mm。调驱剂采取油管正注方式,施工管柱采用光油管,施工前起出油管检查。通过液压调剖堵水泵,配套施工数据自动监控与采集系统,随时监测施工压力、排量的变化。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调驱剂窜入对应油井,提高调驱效果,实行多段塞封堵高渗透带和大孔道,一般分3~5段塞组合复配,先注人预交联凝胶颗粒,封堵高渗透带和大通道,防止后续调驱剂流失,其次入注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再注入預交联凝胶颗粒,如此循环,直到注完设计用量调驱剂,最后正注入清水15m3,反注入清水25 m3,关井候凝72 h后恢复注水。通过在歧五断块4口注水井实施了6井次调驱,累计注入调驱剂23724 m3,单井最大注人量6000m3,平均单井次注入量为3954 m3。
4.应用效果
4.1 注水井效果
调驱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上升据统计资料对比:单井平均注水量由调前145m3/d下降到105m3/d,平均注水压力由7.75 MPa上升到13.30MPa,启动压力由6.68MPa由上升到8.33 MPa。
调驱后4口井的吸水剖面都得到改善,如歧637—2井:1号砂体的分层吸水量由29.0%上升到68.1%,2号砂体的分层吸水量由71.0%下降到31.9%。
4.2 油井效果
4口调驱注水井对应8口油井,都见到增油效果,断块产量明显上升,断块含水上升得到明显控制,产量递减明显减缓。
5.结语
大港王徐庄歧五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区块, 油层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高, 综合含水高, 区块层内、平面矛盾突出,常规措施控潜困难。对这样的区块本着集中实施的原则进行整体调堵治理,进行了整体深部调剖技术实践, 取得了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学敏.大港油田调堵技术应用现状及优化配套[J].石油化工应用.2012,11(3):26-29.
[关键词]王徐庄油田;歧五断块;深部调剖技术;累油增效
中图分类号:TE3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3-0042-01
0 前言
大港王徐庄油田歧五断块油藏由于油层物性差异大, 非均质性严重, 注入水沿大孔道及高渗透带突进, 含水上升快, 曾先后多次采取过小剂量、单井点调剖, 随见到一定效果, 但随着调剖次数增加, 近井地带水洗程度增大,效果逐年变差, 递减加快。为了提高水驱效率, 减缓递减, 开展了精细油藏描述研究和井间化学示踪剂监测, 在搞清剩余油分布和水道变化情况前提下,进行了大剂量深部调驱技术应用,断块开发状况取得了明显改善。
1.地质概况
歧五断块油藏位于大港王徐庄油田东南端,是南大港主断层下降盘的一个断鼻半背斜构造油藏,含油面积1.3 km2,石油地质储量347×104 t,可采储量94×104t,含油层系主要为Es1和Es3,其中Es1呈零星分布状态,含油相对较差;Es3为主力开发层系,油层埋深2771~3 062m,油层温度113.4℃,含油层段集中,断块发育,岩性以粉、细砂岩为主,孔隙接触式胶结,平均孔隙度17.5%,平均原始含油饱和度65%,平均空气渗透率42×10-3μm2,有效渗透率14×10-3μm2,具有油层厚度大,含油饱满,油层非均质严重,低渗等特点。
2.目前油藏开发存在问题分析
2.1 油层厚度大,但物性差异大
歧五断块油藏主力油层Es3油砂层厚度40-70m之间,共发育4个砂体,砂体间隔层发育不稳定,受层间物性差异及重力分异作用的影响,注水主要沿3号砂体底部单层突进,物性较差的1、2号砂体注水效果差。
2.2 长期注水高强度开采导致矛盾加剧
歧五断块子1978年开始投注,长期注水形成高渗透带及大孔道,部分油井长期使用电泵高强度开采,导致注入水沿高渗透带及大孔道突进,向中、低渗透层对应油井推进比较困难,注采矛盾加剧。
2.3 调剖效果逐年变差,含水上升快
近些年来采油厂先后在歧五断块4口注水井上实施了7井次调剖,调剖剂有木质素、榆皮粉、水玻璃一氯化钙溶液、聚丙烯酰胺和ZYC-940高温复合颗粒,调剖后增油量低,效果逐年变差,仅短短几年的时间,油藏综合含水率由2000年左右的79.1%上升到2010的95.3%,日产油水平也明显下降。
3.深度调驱技术的应用
3.1 开展精细油藏研究,搞清剩余油分布
要进行深度调驱技术应用,采取的主要措施首先就是要搞清歧五断块剩余油的分布,通过重建地质模型、精细油藏研究认为,靠近断层的地方剩余油饱和度值高,控制面积较大;离注水井较远、水洗程度差的地区剩余油饱和度高;1、2号砂体吸水量少,水淹程度低,油层动用程度低,形成剩余油富集区;低渗透带饱和度较高;ES3是主要潜力层,剩余油饱和度较高,采出程度低;砂体沉积以正韵律为主,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顶部。同时可以采取井间监测技术,摸清水道变化情况,应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示踪剂等测试技术可以准确认识储层剩余油潜力、渗透性、大孔道、油水分布、油水井连通状况等情况, 可提高调堵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2 深部调剖技术
3.2.1 深部调剖技术定义
深部调剖技术就是将封堵强度较高的堵剂注入到油层深部。堵剂在油层中的高渗透部位形成堵塞后, 一方面可使注入水在油层深部改变流向, 流经原未波及的区域, 驱动油层深部死油区的原油流向生产井; 另一方面也可有效改善水井的吸水剖面, 使水井各层吸水量的分配更为合理。
大港油田所应用的深部调剖工艺主要有粉煤灰、粘土胶、有机凝胶等, 针对区块、井组的不同情况, 选择单一类型或复合的调剖体系进行深部调剖。从封堵能力强、性能稳定、施工简便等方面综合考虑,调驱剂的选择确定采用预交联凝胶颗粒和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调驱剂组合工艺技术。
3.2.2 调驱机理
预交联凝胶颗粒是由聚合物单体、交联剂及添加剂在地面交联后,经造粒、烘干、粉碎、筛分等加工而成,颗粒进入地层深部后发生30~80倍水化膨胀滞留,封堵高渗透带和大通道,使注入水在地层深部转向,进人正常水驱条件下不能进入的小孔道,驱替其中剩余油,在较高注水压力时水膨体产生变形在孔道内运移,迫使部分残余油启动成为可动油,起驱油作用。
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是将延迟交联剂和复合离子聚合物以低粘度形式注人地层,到达预定时间后,在油层深部交联形成凝胶处理带,封堵高渗透水流通道,防止注入水过早绕流,迫使注入水选择新的注入通道,向低渗透层推进,使原来未被水驱的原油被注入水驱替出来。
3.2.3 具体施工程序
以大剂量深部处理为出发点,处理半径15~22m,单井总剂量1000~6000m3。根据监测孔喉半径6.90~25.83μm;结合室内试验结果,粒径选择3~7 mm。调驱剂采取油管正注方式,施工管柱采用光油管,施工前起出油管检查。通过液压调剖堵水泵,配套施工数据自动监控与采集系统,随时监测施工压力、排量的变化。为了防止施工过程中调驱剂窜入对应油井,提高调驱效果,实行多段塞封堵高渗透带和大孔道,一般分3~5段塞组合复配,先注人预交联凝胶颗粒,封堵高渗透带和大通道,防止后续调驱剂流失,其次入注延迟交联复合离子聚合物,再注入預交联凝胶颗粒,如此循环,直到注完设计用量调驱剂,最后正注入清水15m3,反注入清水25 m3,关井候凝72 h后恢复注水。通过在歧五断块4口注水井实施了6井次调驱,累计注入调驱剂23724 m3,单井最大注人量6000m3,平均单井次注入量为3954 m3。
4.应用效果
4.1 注水井效果
调驱后启动压力和注水压力上升据统计资料对比:单井平均注水量由调前145m3/d下降到105m3/d,平均注水压力由7.75 MPa上升到13.30MPa,启动压力由6.68MPa由上升到8.33 MPa。
调驱后4口井的吸水剖面都得到改善,如歧637—2井:1号砂体的分层吸水量由29.0%上升到68.1%,2号砂体的分层吸水量由71.0%下降到31.9%。
4.2 油井效果
4口调驱注水井对应8口油井,都见到增油效果,断块产量明显上升,断块含水上升得到明显控制,产量递减明显减缓。
5.结语
大港王徐庄歧五断块油藏注水开发区块, 油层动用程度高,采出程度高, 综合含水高, 区块层内、平面矛盾突出,常规措施控潜困难。对这样的区块本着集中实施的原则进行整体调堵治理,进行了整体深部调剖技术实践, 取得了较好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学敏.大港油田调堵技术应用现状及优化配套[J].石油化工应用.2012,11(3):2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