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球与国政,相似性不是一点两点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9日,欧洲杯再次拉开序幕。与往常一样,球迷们必然畅饮着鲜啤,品味着街头烤串,在人声鼎沸中宣泄自己的激情与希望。尽管影响力不如世界杯巨大,但纯粹考虑球队的实力和比赛质量的话,欧洲杯无疑是世界上最有看点的足球锦标赛。比赛本身是残酷的,群雄逐鹿,刀刀见血,稍有不慎,就会功败垂成甚至“身败名裂”。尤其在淘汰赛阶段,输赢就好比阴冷的海洋与热情的火焰,此时此刻的无数众生相往往成为人们永生难忘的一幕。有人说,上帝是为了阻止人类永无休止的战争才发明了足球。尽管我们似乎无法找到足球真正能够阻止战争的案例,但是我们却可以发现足球与国际政治有着很多十分有趣的相似之处。
  
  进攻防守与扩张守成
  
  足球名宿克鲁伊夫有句名言:足球是一种传球的运动,是层层推进完成射门,从而获得比赛胜利的运动。克鲁伊夫的足球哲学代表了足球界的一极,即讲求技术和以进攻为主的战术,球队可以丢球,但是只要比对手进更多的球就可以获得比赛的胜利。这种思路史称“全攻全守”,代表球队是荷兰与西班牙。他们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前锋和中场球员,攻击力十分强大,比赛也赏心悦目。足球界的另一极就是纯粹的防守反击战术,即在稳固后防的基础上,伺机进攻渔利。这种足球的代表是意大利,号称混凝土般的防御曾经无数次令那些自持有着炽烈的火与剑的对手勇士们折戟沉沙。尽管比赛场面未必好看,但总体来说一定会获得不错的战果。
  进攻与防守这对矛盾是足球哲学的核心问题,但是事实结果表明,进攻可以赢得球迷,而防守则往往可以赢得冠军。那些拥有伟大前锋,以进攻为主要手段的球队,要么彻底击溃对方的心理防线,以大比分获胜,激情四溢,万军中独取上将首级,大阵前孤入敌群肆虐;但是一旦遇到专注于防守的对手球队时,他们就经常难以打开局面,甚至金身不保、“马革裹尸”,留下许多悲情时刻。选择华美似乎就必然凄厉,这一景象无数次发生在荷兰与阿根廷被淘汰出局的记忆之中。即便是荷兰著名的三剑客时代,也没能获得世界杯的冠军。直到2010年世界杯,我们发现范马尔维克的荷兰也开始研习防反之后才开始显露出夺冠的可能。而以防守为主要战术的意大利,则数度获得世界杯和欧洲杯。简言之,在漫长的足球历史上,尽管以进攻为主的球队可以偶尔称霸,但是从长期来看,冠军总是建立在优秀的防守基础之上。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会发现国际关系历史又何尝不是如此。国际关系学者张文木教授在总结世界历史上群雄逐鹿、争相一统天下的规律时指出:“大国力量,增值于地区性守成,消逝于世界性扩张。”任何不断扩张的国家必然会遭遇扩张的瓶颈,最终使得扩张的成本逐渐大于收益,从而走向衰落。不论是崛起国还是霸权国,都没能走出这个不断循环的圈子。17世纪法国“太阳王”路易十四的丰功伟业和旷世梦想却只能与其生命同寿。几十年间他为了法国的天然疆界四处杀伐,经历过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之后,表面上看起来无比强大的法国实际上民生凋敝。最终法国的波旁王朝虽然显赫百年,却因战争债务和欧洲各国的制衡而交出了权杖。同样,拿破仑·波拿巴和阿道夫·希特勒两个战争狂人分别将法国和德国的版图扩大到了历史的顶点,却依旧没有逃脱功败身死的结局。这些崛起国家的失败不得不说是扩张政策的失败,而霸权衰落何尝不是这个原因呢?历史上的哈布斯堡王室,一心想要依靠联姻来扩大自己的版图称霸欧洲。但是正如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其名著《大国的兴衰》中指出的,哈布斯堡家族的失败正说明了霸权存在边际效益,没有休止的扩张所带来的不再是经济和政治等方面实力上的提升,西班牙为统御和管理那广袤土地所付出的代价正是其衰落的真正原因。苏联则是更明显的例子,尽管有人说如果不是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苏联还可能继续坚持十年,但是它专注于军事生产和地理扩张的对外政策依旧会让苏联经济不堪重负。英国与美国相对于其他霸权,则在一些时段遵循了这个规律,从而延长了霸权的持续时间。比如美国在经历朝鲜战争、陷入越战泥潭之后,其优势逐渐缩小并为苏联追赶,而苏联此时的上升正是在古巴导弹危机后自我克制的结果。美国很快就吸取了教训,在与其核心国家利益并不十分相关的地区开始放松了抓手,并且与中国修好,对苏联进行有限的遏制策略。而苏联在卧薪尝胆积蓄实力之后,忘记了教训,开始大规模扩张,终于陷入十年的阿富汗战争,美国对于苏联的优势再次扩大。然而,在进入21世纪之后,美国连续在伊拉克和阿富汗进行战争,其相对实力再次缩水。而当这一切与经济危机共同反噬美国时,我们发现霸权衰落的命运似乎总是逃不过的。
  进攻总是酣畅淋漓,防守却似乎让人不齿。同样,国家的扩张总是爱国主义与民族主义的抒发,而守成性策略却总是面临着巨大的国内压力。这种偏好选择似乎是人的本性,笔者认为这正好比激情与理性的碰撞,往往是选择了理性的人笑到最后。
  
  足球恩怨与政治恩怨
  
  欧洲杯的足球版图以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荷兰和英格兰五强为最。这与欧洲历史上的国家强弱似乎也有着冥冥之中的联系。而且足球豪门的恩怨与国际关系的历史恩怨多少有着那么点小小的雷同。比如看过英德之间的比赛历史,我们或许可以说,从未有哪两个国家之间在球场上的恩怨能像德国和英格兰那么悠远而神秘,两国在足球历史上有着太多仇怨,以至于甚至有一个专门的词条叫做“英德足球对立史”。两队在历史上共直接交手23次,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之前的22次交手中双方各自9胜4平9负,刚好打成平局。而在两年前的南非,德国人4∶1血洗英格兰,也算报了之前在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上被英格兰5∶1横扫的一箭之仇。而我们在回顾历史时,却发现这一结果居然也是有“先兆”的:我们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法国早早败降,大国中只剩下英格兰独扛德国,后来美国加入盟军并于诺曼底登陆,改变了二战的进程和结果。在南非世界杯,法国也是早早出局,美国人多诺万在补时阶段绝杀阿尔及利亚,帮助球队历史性拿到小组头名。这一结果直接导致获得小组第二名的英格兰不得不在1/8决赛与德国相遇,于是美国大兵再一次成为了英德大战的导演。历史与足球,居然这样重叠在了一起,让人不禁莞尔。
  英德两队第一次结下梁子是在1938年5月14日,两队在德国柏林进行了一场友谊赛,当时希特勒正野心勃勃,英国却一直执行绥靖政策,所以授意球员在比赛中放水,以免激怒纳粹狂人。但是英格兰球员尽管在赛前被迫敬了纳粹军礼,在比赛中却完全没有给希特勒面子,狂进六球,延续了对德国的不败纪录。多年后,英德又在1966年世界杯的举办权上展开争夺,最终,英格兰人又一次击败了德国人——国际足联选择了现代足球的发源地英格兰,作为庆祝英足总百年华诞的贺礼。巧合的是,1966年世界杯的决赛,就是在英格兰和德国之间展开。率先取得进球的德国人并没有笑到最后,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的帽子戏法让雷米特杯有了第五个主人。四年后的墨西哥世界杯上,德国人终于迎来了报仇的机会。1970年6月14日,英德在1/4决赛相遇。当场比赛,卫冕冠军英格兰队取得了两球的领先,然而坚韧不拔的德国人并未放弃抵抗,在常规时间内扳平了比分。第108分钟,德国“轰炸机”盖德·穆勒攻入制胜球,完成逆转。上世纪90年代,点球决胜成为了双方恩怨的关键词。1990年的世界杯半决赛以及1996年的欧洲杯半决赛,英格兰和德国120分钟内平分秋色,只有依靠点球来分出胜负。1990年,我们记住了英国人加斯科因的眼泪;1996年,双手叉腰、昂首踏步的德国人安迪·穆勒的骄傲形象在我们的记忆中挥之不去。随后便是前文所说的两国互爆大比分的两场比赛。
  然而,在欧洲谁说了算的问题上,自19世纪后期德国的威廉二世皇帝上台到二战结束,英德两国争霸欧洲的冷战和热战就一直在持续。第一次世界大战,协约国与同盟国就分别以英德为核心而构建、对峙,欧洲相对实力最接近的也是英德两国。德国在陆军方面获得了一定优势,但却无法解决战斗,持续在凡尔登和索姆河等地肉搏;在海军方面德国赢得了战术上的胜利,击沉了多艘英国军舰,但却被后者封锁在港口,在战略上完败。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与轴心国也是以英德为核心而构建,德国闪击波兰,并于一年内攻占了14个国家,1940年7月德国发动海狮计划,对不列颠岛持续轰炸,并发动潜艇战。最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大背景下,丘吉尔领导下的英军打破了德国的不败金身。在今天,英德两国在欧盟的看法上也存在相当分歧,卡梅伦与默克尔的数度交锋依旧在延续。有趣的是,在不久前结束的G8峰会上,两国领导人一起观看了欧洲冠军杯的决赛,比赛的双方分别是英格兰的切尔西和德国的拜仁,最终切尔西终结德国球队点球不败的历史,卡梅伦兴高采烈,默尔克满怀遗憾。
  本刊发稿时,欧洲杯还未开始,但是波兰与乌克兰的舞台业已搭好,这对东欧的兄弟在举办过程中也并不顺利。传统上的地域和意识形态观念无不影响着本次欧洲杯的顺利举行,此前就爆出了几大国领导人因反对季莫申科的待遇而拒绝出席开幕式的消息,人都说体育不应掺杂政治因素,但是政治就是这样一个绕不开的、如影随形的事物。正如前文所述,足球与国际政治的相似性真的不是一点两点而已。
  在本刊的下一期,笔者会继续戏说足球与国际政治领域相似或相关的话题。
其他文献
研究性学习可以加深对专业知识中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激光原理”中光纤激光器为主题的实验研究性学习专
“双一流”战略为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必须有一流的管理做支撑.分析编制管理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论述目前地方高校编制管理改革的
教师教学语言是连接教师和幼儿的桥梁。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语言的应用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反映幼儿教育的规律。 Teachers’ teaching language is the bridge between teache
期刊
网络课程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在当今的高等教育教学中越来越普遍,如何把网络课程做出特色和新意就显得尤为重要.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现代化气象业务最为发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