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教育的内容是对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重要补充,是保证思想政治课教材相对稳定的重要环节。思想政治课要显示它应有的吸引力、说服力和教育力,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就必须正确处理好与时事教育的关系。围绕这个问题,结合教学实践,我简要地谈谈自己的一点认识。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思想政治课和时事教育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思想政治课侧重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常识,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系统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特点;时事教育课则侧重于讲授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形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等,而且能及时生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实效性、零散性和灵活伸缩性的特点。
2.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知识范围、能力要求等具体操作方面受《课程标准》的约束和规范,教师备课、讲课相对容易一些;而时事教育课,课程标准只是在课时上做了具体要求,但由于时事内容的广泛性、灵活性,加上没有统一的教材和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上难度较大。
3.思想政治课侧重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时事教育课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人类命运。
4.思想政治课侧重解决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思想认识问题;时事教育课则着重解决学生在当前形势和政策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
(二)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课又是相辅相成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和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新认识、新观点对教材基础知识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为此,应该通过时事教育课,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去充实修正相应的教材基础理论。这样做,一是有利于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可以保证教材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三是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时事教育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条重要渠道。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不但要系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了解我国复杂的国情,认识开放的世界,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时事教育正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条便捷有效的渠道。由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信息的时事内容,能借助于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汇集成高效、丰富、生动的知识宝库。由于时事内容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学生距离比较近,信度高,感染力、影响力强,大多数时事材料一般能与中学政治理论相联系,能用教材有关知识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学侧重于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常识;而时事教育内容大多数是以会议事件、典型人物、数字等形式出现的,是具体而生动的。时事材料中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如从党十七大的召开这一政治事件可以去认识党的领导问题;从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连续八次上调存贷利率这一经济现象,有利于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4.通过时事教育,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政治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看不到应试教育的弊端是错误的,但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而全盘否定过去,否定近十几年的政治课教学和政治考试命题改革的成果也是不科学的。十几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政治考试命题坚持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迎着热点、重点问题上,这些改革成果今后应予以继承和发展,搞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这一手段。在每个年度纷繁复杂的时事资料中总会集中体现出几个人们普遍关注的主题,也就是通过所说的社会热点问题。把握社会热点对于学生抓住教材知识中的重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几年来,中考高考政治试题把社会热点与教材重点,考试考核的重点统一起来,为中学政治课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在时事学习中把握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时事教育的关系
1.在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同时,各年级都应按要求开设时事教育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时事教育课都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二者在中学教学工作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各种课型的具体操作等方面日趋完善,而时事教育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般只是在毕业年级开设,且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受中考的左右。这显然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称。
2.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时事教育形式。时事内容覆盖面广、伸缩性强,许多内容与教材联系密切,因此时事教育必须符合学生实际,不能片面追求多、全、深。同时,时事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人们摸索并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时事教育形式:
(1)课前五分钟时事报道。课后发动学生积极收集时事材料,利用政治课授课前五分钟,由学生做新闻报道,教师做简要评论。这体现了时事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2)时事综述。一些重大时事事件的变化发展往往体现为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必要的时事背景材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了解时事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时事的方法。
(3)教师平时的联系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用时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材理论,把时事材料作为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的“桥梁”。
(4)时事评论课。针对某一重大时事问题,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运用这种形式能够引导学生把教材基本理论与时事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较高层次的时事教育形式。
(5)时事热点专题课。综合复习阶段是把时事教育课与教材基础知识复习课结合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时事教育教学形式,是以某一社会时事热点为线索,多角度、大跨度地组织相关基础知识,全方位地把握时事与教材的结合点。这种形式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
(6)时事教育的课外活动形式。包括组织时事竞赛、形式报告、参观访问、时事园地、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等。
3.要加大管理和督导力度,把时事教育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时事教育仍是当前中学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广大政治教师高度重视时事教育课,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注重时事信息的积累和加工,为上好时事教育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督导和调控,进一步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不断明确时事教育的课时要求,而且鼓励编写几套建议性教材,如国家教育部委托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杂志。因为,任何一项活动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都可能改变其本来面目,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
一、思想政治课教学与时事教育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
(一)思想政治课和时事教育课各有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1.思想政治课侧重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常识,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系统性和抽象概括性的特点;时事教育课则侧重于讲授当前党和国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国内外重大事件、形势和我国经济、文化建设成就等,而且能及时生动地反映社会现实,具有实效性、零散性和灵活伸缩性的特点。
2.思想政治课教学在知识范围、能力要求等具体操作方面受《课程标准》的约束和规范,教师备课、讲课相对容易一些;而时事教育课,课程标准只是在课时上做了具体要求,但由于时事内容的广泛性、灵活性,加上没有统一的教材和知识范围,因此教师在具体操作上难度较大。
3.思想政治课侧重于引导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时事教育课则着重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祖国的前途和人类命运。
4.思想政治课侧重解决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思想认识问题;时事教育课则着重解决学生在当前形势和政策方面的思想认识问题。
(二)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教育课又是相辅相成的,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党和政府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新认识、新观点对教材基础知识具有补充和完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是《课程标准》和与之相配套的教材。教材内容具有相对稳定性,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党和政府对实际问题的认识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深化。为此,应该通过时事教育课,用体现在时事中的党和政府的新认识、新观点、新政策去充实修正相应的教材基础理论。这样做,一是有利于让学生及时了解当前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二是可以保证教材知识的科学性和严密性;三是可以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活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时事教育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条重要渠道。时事教育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能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是世纪之交的中学生,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视野,不但要系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而且要了解我国复杂的国情,认识开放的世界,掌握一定的社会科学知识。时事教育正是拓宽学生知识面的一条便捷有效的渠道。由于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涵盖了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体育等方面信息的时事内容,能借助于广播、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多种媒体汇集成高效、丰富、生动的知识宝库。由于时事内容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学生距离比较近,信度高,感染力、影响力强,大多数时事材料一般能与中学政治理论相联系,能用教材有关知识去分析,在一定程度上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3.时事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相结合,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中的抽象理论知识。思想政治课教学侧重于讲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常识;而时事教育内容大多数是以会议事件、典型人物、数字等形式出现的,是具体而生动的。时事材料中体现着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寓于时事材料之中。要理解基本理论,必须从具体材料出发,遵循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规律。如从党十七大的召开这一政治事件可以去认识党的领导问题;从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连续八次上调存贷利率这一经济现象,有利于认识我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职能。
4.通过时事教育,能帮助学生能动地把握政治教材理论知识的重点。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当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革命。应试教育把考试作为教学目的,忽视了学生个性发展。看不到应试教育的弊端是错误的,但高举素质教育的旗帜而全盘否定过去,否定近十几年的政治课教学和政治考试命题改革的成果也是不科学的。十几年来思想政治课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政治考试命题坚持知识、能力、觉悟三者的统一,迎着热点、重点问题上,这些改革成果今后应予以继承和发展,搞素质教育离不开考试这一手段。在每个年度纷繁复杂的时事资料中总会集中体现出几个人们普遍关注的主题,也就是通过所说的社会热点问题。把握社会热点对于学生抓住教材知识中的重点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近几年来,中考高考政治试题把社会热点与教材重点,考试考核的重点统一起来,为中学政治课教学发挥了良好的导向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在时事学习中把握热点和重点问题,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正确处理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时事教育的关系
1.在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同时,各年级都应按要求开设时事教育课。思想政治课教学和时事教育课都是中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实际上二者在中学教学工作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各种课型的具体操作等方面日趋完善,而时事教育课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一般只是在毕业年级开设,且课程的内容和形式也受中考的左右。这显然与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极不相称。
2.从学生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时事教育形式。时事内容覆盖面广、伸缩性强,许多内容与教材联系密切,因此时事教育必须符合学生实际,不能片面追求多、全、深。同时,时事教育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人们摸索并大致归纳出以下几种时事教育形式:
(1)课前五分钟时事报道。课后发动学生积极收集时事材料,利用政治课授课前五分钟,由学生做新闻报道,教师做简要评论。这体现了时事教育的及时性和经常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
(2)时事综述。一些重大时事事件的变化发展往往体现为一个过程,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必要的时事背景材料,以帮助学生了解时事的来龙去脉。这种形式容易激发学生了解时事的兴趣,有利于帮助学生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时事的方法。
(3)教师平时的联系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用时事材料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教材理论,把时事材料作为学生理解教材理论的“桥梁”。
(4)时事评论课。针对某一重大时事问题,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教师做最后的归纳、总结。运用这种形式能够引导学生把教材基本理论与时事相结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较高层次的时事教育形式。
(5)时事热点专题课。综合复习阶段是把时事教育课与教材基础知识复习课结合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时事教育教学形式,是以某一社会时事热点为线索,多角度、大跨度地组织相关基础知识,全方位地把握时事与教材的结合点。这种形式加大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力度。
(6)时事教育的课外活动形式。包括组织时事竞赛、形式报告、参观访问、时事园地、收听广播和收看电视等。
3.要加大管理和督导力度,把时事教育逐步纳入规范化轨道。时事教育仍是当前中学思想教育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要扭转这种局面,一方面,需要广大政治教师高度重视时事教育课,转变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质,注重时事信息的积累和加工,为上好时事教育课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还需要教育主管部门加强督导和调控,进一步提出具体操作规范,不断明确时事教育的课时要求,而且鼓励编写几套建议性教材,如国家教育部委托时事报告杂志社编辑出版的《时事》杂志。因为,任何一项活动如果没有与之配套的监督制约机制,都可能改变其本来面目,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