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分立观带来的认识局限

来源 :雕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元论是主张世界有精神和物质两个独立本源的哲学观。二元论机械地割裂了物质与精神的关系,是一种试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观。在一定层面上二元论也是一种认识问题的有效方法,因为它来源于实际经验,如对善与恶、美与丑、好与坏的区分等等。在认识事物的态度上,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习惯于运用二元分立的方法,这种态度反映在对艺术问题的认识上,表现出的则是理性与感性的二分、不同派系的二分、不同学统的二分等等。往往是各据一理,相持不下。对事物的认识坚持自我立场固然是必要的,但却不能偏执一端,唯我自恃。若不能够跳出物象之表,却分别执著,常常会导致对问题认识的偏颇。
  一、上世纪初中国曾有过多元并存的学术状态
  说起来,注重思维的辩证与整体性原则,是中国传统哲学观的主导。“物生有二”之说,“反者道之动”之观,注意到的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关注到的是事物的转化。中国传统学术有经学、子学、理学等,并无哲学一词。到了近代,哲学一词由日本传入,遂被梁启超、王国维等视为“宇宙人生根本之学”。在此。有必要简述一下中国近代思想观,以知晓我们在上世纪初曾有过多元并存的学术状态。
  晚清至民国初,经世致用之说又兴,康有为的今文经学“喜以经术作政论”“轻古经而重时政”。他开辟新学,是中国传统经学的终结人物。至新文化运动时期,“重新估定一切价值”成为这个时代的思想前提,西学之观念、方法逐渐进入到中国的学术领域,乃至成为焦点。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想、生命哲学、实证主义、唯意志论、马克思主义等学说,在中国学术领域中并存。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启蒙救亡,起衰振弊的历史背景下,学术思想针对的是现实社会问题,因而在学术上尚未进入到对纯哲学问题的研究。哲学思想处在一种伸张政治主张的非哲学化的状态,如以胡适、蔡元培、李大钊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社会主义等等。
  上世纪30、40年代在建构中国学术方法论中,熊十力、冯友兰、张东荪、金岳霖、贺麟成就显著。创立了自己的分类、框架、方法之学说体系。如,熊十力的“新唯识论”之本体论学说。冯友兰的“新理学”,将中国哲学,特别是宋明理学思想精华,用现代哲学术语加以阐释。张东荪的“多元认识论”是仿照西方哲学而创立的新哲学系统方面的探索。金岳霖创造了中国现代哲学对知识论系统,是用逻辑论证方法来归纳和分析中国形而上的思想。这个时期可谓是思想多元并存的时期,并非二元分立,这是有利于学术长足发展的。
  二、在中国二元分立观出现在上世纪中叶
  但自上世纪40年代末,原本在中国传统甚至是在20世纪早期并不突出的诸如:唯心对唯物、主体对客体、革命对反革命之二元分立范畴,成为中国哲学观的主导方法论。这显然是受西方传统“二元分立”观的影响所致。这与当时中国社会背景以及解决中国问题的方式有关。这种思想方法一直贯穿至今,即使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批评领域也显露出其影响。高名潞对此有言:“不少对中国当代艺术的讨论,在我看来,依旧保留了二元论基础上的阐述方式,用两级对立对概念,如官方对非官方、政治对审美、集体主义对个人主义等等,来阐释中国当代新艺术现象。这类二元对立的现代和前卫理论方法,显然在如今的后现代主义现实中已经失色,可依旧在非西方的艺术领域中占一席之地,比如在中国。这并不意味着运用这一方法讨论中国当代艺术的全部是西方批评家,也包括中国人自己。因为,毛泽东时代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曾影响我们几代人。”1
  三、二元分立方法带来的不自觉
  那么怎么办呢?在应对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西方的现代性的性质。西方的现代性,是分立于道德、宗教系统具有自我语义方式的一种主张,是摆脱艺术作为政治、宗教、文学附庸具有自我价值判断的艺术主张。它是中世纪的基督教的宇宙中心主义的逻辑演进,是与西方殖民主义和中心主义的形成分不开的。而中国的现代性则是希图整合不同领域的力量,以民族自强如何抗衡西方价值观。这种观念虽源起于晚清改良派,爆发于五四运动,乃至影响到现在,但这种心态追究起来也是有其深厚的历史根源的。因为,中国传统文化根植于伦理层面,这种文化特性是把理性导入社会现实而不是宗教信仰。这一点,除了上文提到的中国传统思想注重思维的辨证与整体性原则,还有一点是中国传统思想也注重理论的现实性。所崇尚的经帮济世、修齐治平之思想,是立足于人际关系、人伦道德、血亲家族的角度。在这种角度下,修身立足于实践,实践的对象首先缩小的社会关系——家庭,然后是放大的家庭关系——社会。因此,虽然中国传统讲求个人人格完善的“独善其身”,但这个个人完善最终是为“兼济天下”服务的。因此,在精神观念方面,这种思想注重的是“和与中”“崇德利用”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反映到学术上,“文以载道”是其最合适的选择。所以,不论古今,中国的学术观、艺术观总是以“文以载道”为主流,因为这样能够将政治、伦理、审美整合一体。但是在当代的中国,当这种“新文以载道”思想遭遇国际语境挑战时,往往又出现了不自信的心态。一方面,想办法在西方语境中找到自我的身份认同;一方面,又在大呼“中国气派和中国作风”。一方面,认同西方的价值标准;一方面,在遭遇“强敌”时,又急切地向传统寻求符号嫁接。如此种种状态,可视为是二元分立方法带来的不自觉。
  在学术界还有一种由于二分法导致的理解力和认识水平。认为,我们在学术上运用的是西方术语,要建构我们自己的语义方式。但我认为如果连基本的逻辑和哲学知识都含含糊糊的话,如何建立呢?笔者认为,由西方哲学家提出的,如“主观”“客观”“主体”“客体”“意识”“形态”诸多术语,它不是哪个民族的地域文化,这是对人类思维方式的总结和归纳,不属于哪个“方”,它具有广泛意义。同样中国传统哲学也有诸多对思维方式的归纳,如“一”“无”“道”“器”“阴”“阳”等等术语。我主张运用平行比较的方法,如中国的术语“意境”与西方的术语“境界”平行比较,或可更能深悟中西文化之异同和理趣。
  四、信息手段正改变着人们对认知的方式   二元分立的方法虽影响久深,但中国的当下已进入到信息时代。各种信息手段正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滕守尧先生在其译著《非物质社会》的译者前言中说道:“众所周知,在非物质社会到来之前,‘两级对立’是人们理解世界的主要方式。人们不但严格区分出真假、善恶、美丑、主客等对立二元,一旦区分开来,就用自己认为‘好’的一元作为自己认为‘坏’的一元的敌对的和克制力量,对之压服和消灭。这种思维方式在哲学、科学和艺术中都有所表现,例如,哲学把世界分成主体和客体,将意识分成主观和客观。不言而喻,主方总被视为主要的和主动的,客方总被视为次要的和被动的。科学则把人(或理性的人)和自然(或感性的人)对立起来,把自然作为研究、认识和征服的对象。艺术中则有内容和形式、美和丑、崇高与卑下的对立。在这二元中,不是前者为主、后者为次,就是后者为主、前者为次。这种思维方式重视逻辑和理性,认为人的认识只要合乎社会和自然的内在逻辑,就能征服它,人自身也就达到了‘自我实现’。这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工具理性。然而在非物质社会,随着信息的侵入,物质与精神的对立似乎正在消失,随着这种对立的消失,工具理性以及这种理性依赖的逻辑原则也正在受冷落,‘严密的逻辑原则的失落,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Marco Diani)
  结果,以往那些被人们视为相互对立的和矛盾的现象,不再呈现一种一方压倒另一方的关系,而是同时呈现,甚至相互融合。”2
  在信息时代,功能往往以非物质的形态表现,如电子邮件,电子汇款等,原有的物质形态已消失,表现出的只是功能。信息时代的许多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注重的是物的抽象关系,最为典型的是智能产品的形式和功能被统筹在人机对话的关系之中。所以,认识论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应当从当下社会的境遇,以新的逻辑关系来认识问题。在此,笔者引用一下中国古老的智慧——禅宗的方法论,来反思一下我们认识问题的态度。
  五、禅的智慧
  在《坛经》行由品第一,禅宗大师惠能探究如何明心见性,即了明事物的真谛而不被障碍。惠能不提倡通过修禅习定得以解脱,认为修禅解脱之法是有分别、有对待之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惠能说:“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这是说,大千世界中一般人执著事物的差别,而有智慧的人,了解其事物之间彼有通达,是无本性差别的。这不执著差别之性,就是无上智慧。惠能这种对事理的认识观点,在《坛经》定慧品第八中进一步指出:“定慧一体,不是二。”辨证看待定与慧的关系“定是慧体,慧是定用。”主张修行之时不可定慧两分,偏执一端。惠能用灯与光的关系来喻此之理,他说:“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在这一章最后一段他指出:“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这就是说,自性生起的心念,感觉器官虽能见到、听到、觉察了解到,但都不能被事物之表面所迷惑。禅宗的智慧在于,不是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差别,而是不执著偏执于此,不能“迷人著法相”方能“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心执,通达无碍。”(般若品第二)这种思想与二元论认为宇宙的根本是二非一的观点,正好相反。3
  六、边缘之间的交叉是对立之融合、互补
  在社会的进程中,中国也已步入信息时代,在艺术的进程中,中国也从“集体主义”走向“个人主义”。因此,过去一元的变为多元的、压倒的变为并置的、体系的变为片段的。我们的认识在发生变化,所以,思想观念也得跟上,如果多从事物的内因及本源上看问题,那么,就有可能不会出现:
  当学界还纠缠在公共艺术之公共性、环境、视觉等问题时,一些西方国家已出现人与环境学科,通过公共艺术解决生活问题、人居问题。
  当学界还在纠缠“雕塑的边界问题”这个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晚期和整个60年代的问题。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西方不再理会此问题,出现了多种材料、多种手段、学科交叉的新的艺术形态。
  在近代,新事物往往连系、蕴育在不同事物的边缘,而非边界。边界是二元对立,是对事物双方的截然分开,而边缘之间的交叉是对立之融合、互补。新学科的产生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领域的知识体系间的密切联系,并借助各自的成果而发展起来的综合性科学门类。如生物物理学、生态经济学、演化证券学等。
  所以,须冲破已成定规的思维惯性,以开放性的心态,跳出事物的“形”与“相”,把握事物的原理,综合地看待问题,如此,是否可达相殊而意通的境界?
  注释
  1 见观念与拓展:首届中国雕塑学术论坛参考阅读资料 高名潞《现代和前卫的标尺是什么?》一文
  2 [法]马克·迪亚尼《非物质社会》 滕守尧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一版,第3、4页
  3 李申合校、方广錩简注《敦煌坛经合校简注》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其他文献
烟气是火灾过程中的重要物理现象。为改进早期火灾探测和预警,需要对基于图像探测的火灾烟气模式加以研究。以不同应用背景为依据,对烟气模式提出分类研究的思想。并以提高图像
一过中秋,天就要凉了,这是北方的中秋。《红楼梦》一书中写到的中秋节就是北方的中秋节,是第几回记不清了,写的实在是冷冷清清,特别的让人快乐不起来,每读《红楼梦》都想跳过
期刊
[研究目的]以许海医师多年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为基础,结合马来西亚气候、地理环境、饮食及生活习惯等特点,对许海医师临床运用柴胡陷胸汤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经验进行系统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