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提到了某油田储层低渗,裂缝极其发育,多年来通过调堵水治理取得较好的治水效果。为提高油田最终采收率,针对裂缝性油藏,开展了深部调驱技术研究;针对不同裂缝发育区域,进行了多种调驱剂的深调试验,形成了针对不同窜流通道的调驱技术以及应用深部调驱、液流改向来提高水驱效率的技术。现场实施后,油田剖面动用程度提高,地层亏空减小,能量得以补充,综合含水保持稳定,改善了油田开发效果,为油田的稳产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油藏;裂缝;调驱技术;
中图分类号:P618.1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86-01
前言
某油田储层裂缝广泛发育,由于固井质量差及垂向裂缝的作用,层间被裂缝连通,在开发单元的广泛区域内形成裂缝连通体,加剧了储层平面、纵向的非均质程度,化学示踪剂试验证实的水推速度可达266m/d。
1.深调技术研究
该油田是裂缝性油藏,封堵裂缝首先需要认识裂缝,该油田储层内裂缝发育,据岩芯观察和FMS与SHDT测井资料表明全区均有裂缝分布。岩芯观察裂缝高度最大为19.6m,平均0.57m,以高角度(大于79°)直劈缝为主,小于60°的只占9%,宽度一般在0.1~0.01mm之间,最大可达8~10mm。据取芯、试井和动态资料看,裂缝相当数量为显裂缝,基质渗透率(0.32~10)×10-3μm2,有效滲透率(43.7~251)×10-3μm2,说明裂缝在渗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以特高导流裂缝系统和特低渗流基质共存为特色。
通过裂缝水驱油机理的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认为,注入水驱油过程中有两个推进速度,一个是裂缝或大孔道中部水驱油的推进速度,另一个是束缚水剥离油膜向前推进的速度。
2、存在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的开发后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而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注水挖潜难度大。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平面、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注入水单层突进,造成注水效率低,难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3、治理对策
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冲刷后,形成了水流优势通道。根据井区生产动态上表现出的差异,利用系统模糊判别理论方法,将油藏优势渗流通道分为三种类型:无窜流、窜流发育区和窜流较严重区域。
针对不同窜注类型制定相应治理对策:即无窜流区表示油水井间不存在窜流现象,水驱均匀,直接实施深部调驱;窜流发育区表示油水井之间存在一定的窜流通道,适量封堵优势通道后再实施深部调驱;窜流严重区表示油水井之间已经存在严重的窜流通道,需应用高强度堵剂封堵优势通道后,再实施深部调驱。
4.现场实验调驱方案
针对不同储层裂缝发育特点,选取不同类型的调驱剂,开展了多项现场试验。
4.1 H3层控水稳油区“2+3”试验
4.1.1 调驱剂选择
根据试验区的地层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选择不同强度的冻胶体系形成组合调剖剂,弱冻胶用于封堵远井地带的高渗透层,强冻胶用于封堵近井地带的高渗透层。还适当加入高强度颗粒型堵剂以增加封堵强度,保证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控制在1.5MPa~2.5MPa范围。
4.1.2 现场实施
选择了H3层控水稳油试验区的四个井组进行“2+3”试验,进行了2次决策实施,注入调驱剂总用量17126m3。试验区措施后井口注入压力普遍升高,平均上升1.5MPa,证明近井地带裂缝得到有效封堵,剖面吸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驱效率提高。典型井如H1254井,该井通过治理,层数动用提高57%,原来不吸水的小层开始启动,原来的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注入水水窜得到遏制。其井组H1288A日产油量由10.8t升至18.3t,含水比从70%降至56%,累计增油1020t,明显高于以往的近井地带调剖效果。
4.2 复合调驱剂段塞式深调试验
4.2.1 调驱剂选择
采用复合调驱剂,将凝胶与颗粒堵剂相结合,复合发挥作用,凝胶堵剂形成面封堵,颗粒堵剂形成点封堵,点面结合,使凝胶与颗粒在地层形成一种结构,增大堵剂强度,延长有效期。
4.2.2 段塞式注入
采用平板模型进行驱油流动试验,先一次注入调剖剂,计算原油的累积采收率;再采用分两次注入调剖剂的方法,计算注入前后的累积采收率。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一次注入和分两次注入等量的调剖剂,采收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两次注入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比一次注入的效果更好,说明分多次注入堵剂对液流方向的改变比一次注入效果更明显,使波及系数有更大的提高。?
5.现场实施的效果评价
(1)增油效果:进行深部调驱试验37井次,当年累积增油8300吨,投入产出比达到1∶1.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深调措施更重要的是对油田的稳产作用,主要表现在。?
(3)油田含水稳定:由于封堵了主要的水窜通道,剖面动用程度提高,遏止了注入水的短路循环,提高了油田注水效率,油田年注水量逐年增加,而含水保持稳定。
(4)前置段塞采用常规调剖泵注入,施工注入强度低于正常注水强度,减小调驱体系对弱动用层的污染。主段塞采用在线注入,注入强度与正常注水强度一致,使调驱剂能随注入水进入油藏深部,充分发挥深部调驱作用。?
6.结论
(1)经过多次调剖堵水措施后,地下油水分布、渗流状况发生变化,近井区域残余油饱和度相对低,需要向深部处理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
(2)深部调驱可以改变深部液流方向,改善油藏层内和层间矛盾,最终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水驱油效率和最终采收率。
(3)通过多种调驱剂试验,证明针对裂缝性油藏,需要提高调驱剂的强度,对裂缝形成有效封堵,才能取得好的驱油效果。
(4)选择合适的调剖时机对措施效果的影响巨大,分多次进行段塞式调剖的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 卡尔J.埃克诺米德斯,肯尼斯G.诺尔特.油藏增产措施(第三版).张保平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2] 陈铁龙,周晓俊等.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
[关键词]油藏;裂缝;调驱技术;
中图分类号:P618.130.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386-01
前言
某油田储层裂缝广泛发育,由于固井质量差及垂向裂缝的作用,层间被裂缝连通,在开发单元的广泛区域内形成裂缝连通体,加剧了储层平面、纵向的非均质程度,化学示踪剂试验证实的水推速度可达266m/d。
1.深调技术研究
该油田是裂缝性油藏,封堵裂缝首先需要认识裂缝,该油田储层内裂缝发育,据岩芯观察和FMS与SHDT测井资料表明全区均有裂缝分布。岩芯观察裂缝高度最大为19.6m,平均0.57m,以高角度(大于79°)直劈缝为主,小于60°的只占9%,宽度一般在0.1~0.01mm之间,最大可达8~10mm。据取芯、试井和动态资料看,裂缝相当数量为显裂缝,基质渗透率(0.32~10)×10-3μm2,有效滲透率(43.7~251)×10-3μm2,说明裂缝在渗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以特高导流裂缝系统和特低渗流基质共存为特色。
通过裂缝水驱油机理的真实砂岩微观模型实验研究认为,注入水驱油过程中有两个推进速度,一个是裂缝或大孔道中部水驱油的推进速度,另一个是束缚水剥离油膜向前推进的速度。
2、存在问题
经过30多年的注水开发,油藏已进入特高含水的开发后期,主要存在两方面的矛盾:一是剩余油主要集中在主力油层,而主力油层水淹严重,剩余油高度分散,注水挖潜难度大。二是储层非均质性强,注水开发过程中平面、层间和层内矛盾突出,注入水单层突进,造成注水效率低,难以进一步提高采收率。?
3、治理对策
油藏经过多年的注水冲刷后,形成了水流优势通道。根据井区生产动态上表现出的差异,利用系统模糊判别理论方法,将油藏优势渗流通道分为三种类型:无窜流、窜流发育区和窜流较严重区域。
针对不同窜注类型制定相应治理对策:即无窜流区表示油水井间不存在窜流现象,水驱均匀,直接实施深部调驱;窜流发育区表示油水井之间存在一定的窜流通道,适量封堵优势通道后再实施深部调驱;窜流严重区表示油水井之间已经存在严重的窜流通道,需应用高强度堵剂封堵优势通道后,再实施深部调驱。
4.现场实验调驱方案
针对不同储层裂缝发育特点,选取不同类型的调驱剂,开展了多项现场试验。
4.1 H3层控水稳油区“2+3”试验
4.1.1 调驱剂选择
根据试验区的地层温度和地层水矿化度,选择不同强度的冻胶体系形成组合调剖剂,弱冻胶用于封堵远井地带的高渗透层,强冻胶用于封堵近井地带的高渗透层。还适当加入高强度颗粒型堵剂以增加封堵强度,保证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控制在1.5MPa~2.5MPa范围。
4.1.2 现场实施
选择了H3层控水稳油试验区的四个井组进行“2+3”试验,进行了2次决策实施,注入调驱剂总用量17126m3。试验区措施后井口注入压力普遍升高,平均上升1.5MPa,证明近井地带裂缝得到有效封堵,剖面吸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水驱效率提高。典型井如H1254井,该井通过治理,层数动用提高57%,原来不吸水的小层开始启动,原来的高渗透层得到有效封堵,注入水水窜得到遏制。其井组H1288A日产油量由10.8t升至18.3t,含水比从70%降至56%,累计增油1020t,明显高于以往的近井地带调剖效果。
4.2 复合调驱剂段塞式深调试验
4.2.1 调驱剂选择
采用复合调驱剂,将凝胶与颗粒堵剂相结合,复合发挥作用,凝胶堵剂形成面封堵,颗粒堵剂形成点封堵,点面结合,使凝胶与颗粒在地层形成一种结构,增大堵剂强度,延长有效期。
4.2.2 段塞式注入
采用平板模型进行驱油流动试验,先一次注入调剖剂,计算原油的累积采收率;再采用分两次注入调剖剂的方法,计算注入前后的累积采收率。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一次注入和分两次注入等量的调剖剂,采收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分两次注入提高采收率的效果比一次注入的效果更好,说明分多次注入堵剂对液流方向的改变比一次注入效果更明显,使波及系数有更大的提高。?
5.现场实施的效果评价
(1)增油效果:进行深部调驱试验37井次,当年累积增油8300吨,投入产出比达到1∶1.7,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深调措施更重要的是对油田的稳产作用,主要表现在。?
(3)油田含水稳定:由于封堵了主要的水窜通道,剖面动用程度提高,遏止了注入水的短路循环,提高了油田注水效率,油田年注水量逐年增加,而含水保持稳定。
(4)前置段塞采用常规调剖泵注入,施工注入强度低于正常注水强度,减小调驱体系对弱动用层的污染。主段塞采用在线注入,注入强度与正常注水强度一致,使调驱剂能随注入水进入油藏深部,充分发挥深部调驱作用。?
6.结论
(1)经过多次调剖堵水措施后,地下油水分布、渗流状况发生变化,近井区域残余油饱和度相对低,需要向深部处理才能取得好的开发效果。
(2)深部调驱可以改变深部液流方向,改善油藏层内和层间矛盾,最终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水驱油效率和最终采收率。
(3)通过多种调驱剂试验,证明针对裂缝性油藏,需要提高调驱剂的强度,对裂缝形成有效封堵,才能取得好的驱油效果。
(4)选择合适的调剖时机对措施效果的影响巨大,分多次进行段塞式调剖的效果更显著。
参考文献
[1] 卡尔J.埃克诺米德斯,肯尼斯G.诺尔特.油藏增产措施(第三版).张保平译.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2] 陈铁龙,周晓俊等.弱凝胶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石油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