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促进“三个”(学生、教师、学校)发展。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佳木斯市第十六中学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依法从教、以质兴校、管理创新、办咱百姓满意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加强了制度建设,规范了办学行为,促进了“三个”发展。
结合新的办学理念,学校确定并“实施‘三三三二’工程,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加强勤俭、勤学、勤奋的“三勤”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化,学校可持续的“三个”发展,实现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标准化学校的“两个”目标) 。促进“三个”发展的渠道很多,其中“三风”建设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为了提高制度管理的实效性,学校申报了省“十一五”教育厅规划课题:“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探索”,经过3年的实验与研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包含岗位职责篇、教育篇、教学篇、行政管理篇和党群工作篇共5篇11类64项制度、要求、考核细则、管理办法及36项岗位职责,现已汇编成《管理创新手册》,该项课题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验收合格。
通过教代会向全校教师征集的校风是:“团结、协作、务实、创新”,这是学校班子工作作风建设的指南,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要遵循的宗旨,是促进“三个”发展的重要纲领性制度。首先,团结协作,凸显表率作用是落实这一工作的首要表现。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三项制度”,找准工作的落脚点。执行每周一领导班子例会、学习制度,执行领导包学年制度,执行领导值周带班制度。其次,是以人为本,规范师生行为。《管理创新手册》首项制度就是十六中学教师8条标准, 这也是教师的发展目标要求,是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的8条标准,通过教师节全体教师签名宣誓遵照执行。新建的各方面奖励、考核、评价制度特别关注教师、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力争使师生心情愉悦,工作学习有动力,以体现现代人文管理的精髓。最后,是民主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在“以人为本,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施政水平。
因为教风建设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主导性制度建设,所以为培养和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博学的知识内涵,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作风,并达到上述几方面的和谐统一,我们力求抓以下几个工作重点:第一,通过建立和制订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精神。第二,定期开展教研月(现已开展四届)活动,在活动中安排专题讲座、理念论坛、思想碰撞、教学研讨、班会大赛、经验交流、才艺展示等,立足校本,突显个性,注重实效,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和满足自我专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师校本教研,积极促进博学成才。第三,着力规范教学行为,不断端正严谨态度。以学生、家长、伙伴和管理者等互评、自评相结合多角度的办法,以师德、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研、质量分析、参加培训等为内容开展评价工作,切实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第四,发挥教研组作为教研工作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借助“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等课题研究,促进研究质量的提升,把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新理念、好做法加以推广,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从学校的功能上讲,学风建设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学风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良好校风形成的支撑,也是学校主体性制度建设,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加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是:从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入手,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而使之“乐学”;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入手,不断促进心理过程优化,而使之“善思”;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入手,不断加强行为习惯训练,而使之“勤奋”;从培养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入手,不断增强超越自我的意识,而使之“进取”。其主要做法有:
加强人生观教育,从思想上激发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评选勤俭标兵、勤学标兵、勤奋标兵入手,加强“三勤”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形成乐学、善思、勤奋、进取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加强荣辱观教育,从管理上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从班级常规考核入手,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竞赛,对学生文明礼貌、课间纪律、卫生状况、间操情况、学习质量等多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抓班风,建学风。强化常规管理力度,促使学生遵守规范,文明有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因上启迪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课和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班会竞赛、板报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和人格,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加强习惯养成教育,从行为上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立《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手册》,并制订相应的《学生日常规范管理及考核细则》,树立典型。对学生反复进行文明行为训练和考核,做到有记录、有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制度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学校以班子管理为核心,处室管理为主体,学年、教研组管理为单位,班级管理为基础分层管理,突出班子的决策与指导作用,强化处室的组织管理功能,细化年级、教研组的管理责任,狠抓班级管理的具体落实。强化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终结管理“三环节”的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三个”发展。
编辑/张铁辉
结合新的办学理念,学校确定并“实施‘三三三二’工程,构建和谐校园”的发展规划(开展校风、教风、学风的“三风”建设,加强勤俭、勤学、勤奋的“三勤”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教师专业化,学校可持续的“三个”发展,实现争创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标准化学校的“两个”目标) 。促进“三个”发展的渠道很多,其中“三风”建设等学校制度建设的引领和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为了提高制度管理的实效性,学校申报了省“十一五”教育厅规划课题:“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创新的探索”,经过3年的实验与研究,目前已初步建立了包含岗位职责篇、教育篇、教学篇、行政管理篇和党群工作篇共5篇11类64项制度、要求、考核细则、管理办法及36项岗位职责,现已汇编成《管理创新手册》,该项课题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验收合格。
通过教代会向全校教师征集的校风是:“团结、协作、务实、创新”,这是学校班子工作作风建设的指南,是教师工作和学生学习生活中所要遵循的宗旨,是促进“三个”发展的重要纲领性制度。首先,团结协作,凸显表率作用是落实这一工作的首要表现。领导干部带头执行“三项制度”,找准工作的落脚点。执行每周一领导班子例会、学习制度,执行领导包学年制度,执行领导值周带班制度。其次,是以人为本,规范师生行为。《管理创新手册》首项制度就是十六中学教师8条标准, 这也是教师的发展目标要求,是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订的8条标准,通过教师节全体教师签名宣誓遵照执行。新建的各方面奖励、考核、评价制度特别关注教师、学生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力争使师生心情愉悦,工作学习有动力,以体现现代人文管理的精髓。最后,是民主管理,提高决策水平。在“以人为本,管理创新”的管理理念指导下,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议事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层的决策能力和施政水平。
因为教风建设是促进教师发展的主导性制度建设,所以为培养和要求教师具有崇高的敬业精神,博学的知识内涵,严谨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作风,并达到上述几方面的和谐统一,我们力求抓以下几个工作重点:第一,通过建立和制订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提升教师的工作成就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敬业精神。第二,定期开展教研月(现已开展四届)活动,在活动中安排专题讲座、理念论坛、思想碰撞、教学研讨、班会大赛、经验交流、才艺展示等,立足校本,突显个性,注重实效,激发教师参与的兴趣和满足自我专业发展的需求,加强教师校本教研,积极促进博学成才。第三,着力规范教学行为,不断端正严谨态度。以学生、家长、伙伴和管理者等互评、自评相结合多角度的办法,以师德、备课、上课、批改、辅导、教研、质量分析、参加培训等为内容开展评价工作,切实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和监控,确保各项教学规章制度的落实,促进教师专业化不断发展。第四,发挥教研组作为教研工作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借助“研究体验式创新教学法”等课题研究,促进研究质量的提升,把教师在工作中形成的新理念、好做法加以推广,不断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从学校的功能上讲,学风建设无疑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学风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一个重要的落脚点,是良好校风形成的支撑,也是学校主体性制度建设,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有效办法。加强学风建设的落脚点是:从培养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入手,不断激发学习兴趣,而使之“乐学”;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入手,不断促进心理过程优化,而使之“善思”;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入手,不断加强行为习惯训练,而使之“勤奋”;从培养学生提高思想素质入手,不断增强超越自我的意识,而使之“进取”。其主要做法有:
加强人生观教育,从思想上激发良好学风的形成。从评选勤俭标兵、勤学标兵、勤奋标兵入手,加强“三勤”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人生观、道德观。形成乐学、善思、勤奋、进取的优良品质和精神。
加强荣辱观教育,从管理上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从班级常规考核入手,开展文明班级、文明学生竞赛,对学生文明礼貌、课间纪律、卫生状况、间操情况、学习质量等多项内容进行检查评比。抓班风,建学风。强化常规管理力度,促使学生遵守规范,文明有礼。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从内因上启迪良好学风的形成。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采取开设心理健康课和结合学科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辅导,通过班会竞赛、板报竞赛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心态和人格,增强适应社会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加强习惯养成教育,从行为上保证良好学风的形成。按《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具体要求,建立《综合素质发展性评价手册》,并制订相应的《学生日常规范管理及考核细则》,树立典型。对学生反复进行文明行为训练和考核,做到有记录、有反馈,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在学校制度建设发展的进程中,学校以班子管理为核心,处室管理为主体,学年、教研组管理为单位,班级管理为基础分层管理,突出班子的决策与指导作用,强化处室的组织管理功能,细化年级、教研组的管理责任,狠抓班级管理的具体落实。强化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终结管理“三环节”的管理模式,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从而促进学生、教师、学校的“三个”发展。
编辑/张铁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