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已成为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的口头禅。但是,真正做到校园安全全掌控,就必须全方位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围”“追”“堵”“截”。
围,就是进行拉网式排查,不漏掉一个隐患,不错过一条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的线索。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仅仅依靠为数极少的安保人员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只有全员参与,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不漏掉每一个安全隐患。比如,各科室、各功能室的设备设施安全问题,可以依托科室、功能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线索;班级内部的矛盾纠纷,可以发动师生提供线索;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重点人群(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的分布情况,可以向学生及家长征集线索……凡此种种,既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更有助于及时把控或消除隐患。
追,就是对安全意识、行为及制度的审视、反省和完善。这个环节既涵盖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唤醒和强化,也涵盖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科学性、实效性建议。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实际把控,不能仅仅做到知其然,还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并不断对安全管理的各环节进行审视,不断总结提升,方能在固本求源的基础上稳妥地固本求新。作为学校或班级的管理者,要洞悉本校或本班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就要经常性地观察、走访,多了解情况,多发现线索,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本校或班级安全工作形势进行研判并制定防范措施。比如,发现安全网络管理中某一节点有工作不力、工作不实、工作脱节甚至工作缺位现象,就应该及时追问、追查,若是思想问题,应及时交心谈心;若是能力问题,可“结对子”进行帮扶;若是思想、能力双重问题,应当机立断,进行岗位调整。学校或班级管理者要善于借助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在剖析案例的同时,不妨多追问几个为什么,诸如案例中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些环节,事故究竟可不可以避免,怎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从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防范等多维度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
堵,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已经形成的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并整改;另一方面是对后续发展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这种堵,不是简单的阻或拦,而是着眼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正如给电脑安装杀毒软件一样。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只意味着电脑具备了漏洞扫描、漏洞修复、病毒查杀、安全更新等方面的基本功能。而这些功能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得启动相关程序,适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换代。不断更新的杀毒软件,就好比一个学校或班级不断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实,好的制度体系,也需要管理者、被管理者在各层级、各环节间的默契配合和完美执行来体现,反之,则会沦为一纸空文。一旦安全管理有了长效机制,形成了常态,安全管理的漏洞便会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被发现和修复。堵的最高境界是将隐患化解于无形,即使有形,也会止步于萌芽状态。
截,就是截断隐患生成的各种渠道。也就是说,不给隐患的生成、生长提供土壤和空间。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对于学校或班级而言,学会借势就是一个好办法。借势安全宣传,既可进一步普及安全法律法规,也可进一步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可形成震慑作用,让少数有非分之想者断了制造事端的念想;借势安全教育,可以把潜在的一些隐患消灭于无形;借势安全演练,可以让师生掌握应急避险、应急疏散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借势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既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还可以此为凭借,及时对师生进行安全再教育和安全意识再强化。
制约“围”“追”“堵”“截”效果的因素很多,视界窄化便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实情况是,提到校园安全,就会有人误认为这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甚至会误认为这是学校安保人员单方面的事;而提到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也会有学校仅仅把排查面局限在校内建筑物及设备设施上。校园安全认识上的这些缺陷或误区,本身就是隐患之一。其实,对校园周边重点人群的摸排与把控,对校园及周边动态人群和静态建筑以外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对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摸排等,都应该进入学校管理者和公众的视界。校园安全不能仅仅成为全社会吐槽的热点,而应成为全社会真正关注和关心的焦点。
也就是说,只有学校、家庭、社区、职能部门等多方联动、达成默契,真正打响校园安全隐患“围、追、堵、截”歼灭战,才能真正形成校园安全的真格局。
(周继林:重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谭发礼: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
围,就是进行拉网式排查,不漏掉一个隐患,不错过一条可能成为不安全因素的线索。对校园安全隐患的排查,仅仅依靠为数极少的安保人员是不够的。也就是说,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只有全员参与,才可能最大限度地做到不漏掉每一个安全隐患。比如,各科室、各功能室的设备设施安全问题,可以依托科室、功能室的工作人员提供线索;班级内部的矛盾纠纷,可以发动师生提供线索;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及重点人群(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会闲散人员等)的分布情况,可以向学生及家长征集线索……凡此种种,既有助于及时发现隐患,更有助于及时把控或消除隐患。
追,就是对安全意识、行为及制度的审视、反省和完善。这个环节既涵盖管理者对被管理者安全意识的唤醒和强化,也涵盖被管理者对管理者的科学性、实效性建议。对于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及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实际把控,不能仅仅做到知其然,还必须做到知其所以然,并不断对安全管理的各环节进行审视,不断总结提升,方能在固本求源的基础上稳妥地固本求新。作为学校或班级的管理者,要洞悉本校或本班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实际情况,就要经常性地观察、走访,多了解情况,多发现线索,多征求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对本校或班级安全工作形势进行研判并制定防范措施。比如,发现安全网络管理中某一节点有工作不力、工作不实、工作脱节甚至工作缺位现象,就应该及时追问、追查,若是思想问题,应及时交心谈心;若是能力问题,可“结对子”进行帮扶;若是思想、能力双重问题,应当机立断,进行岗位调整。学校或班级管理者要善于借助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警示教育,在剖析案例的同时,不妨多追问几个为什么,诸如案例中问题究竟出现在哪些环节,事故究竟可不可以避免,怎样才能有效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等,真正做到举一反三,从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安全防范等多维度查漏补缺,防患于未然。
堵,一方面是对现有资源已经形成的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并整改;另一方面是对后续发展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防。这种堵,不是简单的阻或拦,而是着眼建立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安全管理长效机制的建立,正如给电脑安装杀毒软件一样。电脑安装了杀毒软件,只意味着电脑具备了漏洞扫描、漏洞修复、病毒查杀、安全更新等方面的基本功能。而这些功能要真正发挥作用,还得启动相关程序,适时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换代。不断更新的杀毒软件,就好比一个学校或班级不断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实,好的制度体系,也需要管理者、被管理者在各层级、各环节间的默契配合和完美执行来体现,反之,则会沦为一纸空文。一旦安全管理有了长效机制,形成了常态,安全管理的漏洞便会在动态的发展过程中及时被发现和修复。堵的最高境界是将隐患化解于无形,即使有形,也会止步于萌芽状态。
截,就是截断隐患生成的各种渠道。也就是说,不给隐患的生成、生长提供土壤和空间。要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多管齐下。对于学校或班级而言,学会借势就是一个好办法。借势安全宣传,既可进一步普及安全法律法规,也可进一步牢固树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还可形成震慑作用,让少数有非分之想者断了制造事端的念想;借势安全教育,可以把潜在的一些隐患消灭于无形;借势安全演练,可以让师生掌握应急避险、应急疏散的方法,最大限度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伤害;借势全方位的安全隐患排查,既可以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还可以此为凭借,及时对师生进行安全再教育和安全意识再强化。
制约“围”“追”“堵”“截”效果的因素很多,视界窄化便是主要因素之一。现实情况是,提到校园安全,就会有人误认为这是学校单方面的事,甚至会误认为这是学校安保人员单方面的事;而提到校园安全隐患排查,也会有学校仅仅把排查面局限在校内建筑物及设备设施上。校园安全认识上的这些缺陷或误区,本身就是隐患之一。其实,对校园周边重点人群的摸排与把控,对校园及周边动态人群和静态建筑以外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对学生上学放学途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摸排等,都应该进入学校管理者和公众的视界。校园安全不能仅仅成为全社会吐槽的热点,而应成为全社会真正关注和关心的焦点。
也就是说,只有学校、家庭、社区、职能部门等多方联动、达成默契,真正打响校园安全隐患“围、追、堵、截”歼灭战,才能真正形成校园安全的真格局。
(周继林:重庆市巫山县实验小学;谭发礼:重庆市巫山县南峰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