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正五聚蛋白3(PTX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63例初发型AMI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初发型AMI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PTX3、NT-ProBNP浓度;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
【机 构】
:
257091山东省东营,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57091山东省东营,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57091山东省东营,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57091山东省东营,东营市人民医院心内科,257091山东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2型糖尿病(T2DM)患者长正五聚蛋白3(PTX3)、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及在预后判断中的意义。
方法选择63例初发型AMI合并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外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初发型AMI未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PTX3、NT-ProBNP浓度;观察患者住院期间及出院12个月内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对观察组中PTX3、NT-ProBNP浓度与MACE发生情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PTX3、NT-ProBNP浓度[(8.95±5.06)ng/mL,(1 609±1 049)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7.03±3.70)ng/mL,(1 198±809)pg/mL](P=0.010,P=0.009);观察组发生MACE的例数(26例)显著高于对照组(15例)(P=0.003);观察组中MACE患者的PTX3、NT-ProBNP浓度[(10.98±5.45)ng/mL,(2 007±1 097)ng/mL]显著高于未发生MACE患者[(7.53±4.28)ng/m L,(1330±930)ng/mL](P=0.007,P=0.010),MACE患者中死亡者的PTX3、NT-ProBNP浓度[(13.88±6.84)ng/mL,(2 596±1 333)ng/m L]显著高于未死亡者[(9.18±3.52)ng/mL,(1 639±751)ng/mL](P=0.029,P=0.023)。
结论AMI合并T2DM患者较未合并糖尿病患者可能发生了更为强烈的炎性反应及心肌损害,有着更差的预后;PTX3、NTProBNP联合检测在患者的心肌损害程度及预后判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改良序贯疗法联合微生态制剂、单纯改良序贯疗法、标准三联疗法对幽门螺杆菌(Hp)感染根除率的作用,探讨改良序贯疗法联合微生态制剂用于根除Hp能否获得更理想的根除率。方法选取证实存在Hp感染且需要根除治疗的初治患者24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0例。第1组为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第2组给予改良序贯疗法治疗,第3组给予改良序贯疗法+微生态制剂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三组的Hp
目的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心脑血管疾病(CVD)的相关性。方法根据MS的诊断标准,以健康查体中筛查出的1 457例MS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测量腰围,坐位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跟踪随访3年,并经颈动脉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1 457例MS
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与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T2D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晨尿微量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分为两组,即A组(早期DN组)和B组(非早期DN组),比较两组动脉僵硬度的差异。结果A组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值为(1 827.3±450.2)cm/s,B组baPWV值为(1 634.5±285.8)cm/s,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水平对老年人重度肺部感染的诊断和预后指导中的价值。方法选择老年重症肺部感染患者60例,作为感染组,其中细菌性感染45例,非细菌性感染15例;另外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60例排除感染性疾病的老年人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和白细胞计数(WBC)。将细菌感染组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治疗组22例,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而指导治疗组(23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曲美他嗪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扩张型心肌病患者90例,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其心功能情况进行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同时口服曲美他嗪,随访6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心功能改善情况,以及心房颤动发生率。结果治
目的探讨高频双向喷射通气对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呼吸循环的影响。方法15例择期肺癌需行气管隆突重建术患者,麻醉诱导插入双腔气管导管且静脉复合麻醉,气管隆突重建时行健侧主支气管高频双向喷射通气,连接一根Hunsaker喷射通气导管插入健侧主支气管内3 cm,呼吸频率(RR)120次/min,吸呼比(I︰E)1︰1,驱动压力0.2~0.25 MPa。且在麻醉前、开胸单肺通气后15 min、高频通气10、2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三角吻合术的可行性、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采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D2)+三角吻合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78±43)min,三角吻合时间(32±8)min。术后病理检查远、近切缘均阴性,淋巴结清扫数目(27±8)枚/例。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3.8±1.7)d,进食流质时间(3.9±1.8)d。术后1例患者出现脐部切口脂肪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