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不同应答率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研究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slymx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CRT-D)后不同应答率对室性心律失常(VA)发生风险的影响。

方法

我们纳入2014—2017年间住院的51例接受CRT治疗并随访的患者,根据对CRT的反应分为3组,超反应组、正常反应组和无反应组,随访1年分析CRT应答率与VA发生率间的关系。

结果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0.3±9.6)岁,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32.3%。各组间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随访6个月时,较其他两组,超反应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增加,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降低(均为P<0.05)。随访1年时,较治疗前,超反应组和正常反应组患者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和左房内径显著降低,室性期前收缩发生率显著降低(均为P<0.05)。

结论

具有超反应的CRT患者的VA发生最少,且有更好的左室逆向重构。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芬太尼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心肌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阜阳市人民医院择期行体外循环(CPB)下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以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及麻醉维持。观察组在麻醉诱导前10 min予以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h)维持至手术结束。采集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标本,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T0)、术中(T1)、术后24 h(T<
目的分析CHA2DS2-VASc评分为高危风险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采用不同药物组合双联抗栓治疗方案的临床获益和出血风险,探究抗凝剂和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最佳搭配方案及优先选择药物。方法纳入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科诊治的符合研究标准的老年患者共590例,根据双联抗栓药物组合方式非随机分为利伐沙班+氯吡格雷组1
目的对成人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危险因素进行Meta分析。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Science,收集2010年1月—2020年1月公开发表的关于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危险因素的文献,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篇文献,其中英文文献3篇,中文文献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