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狮子和鹿》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选自《伊索寓言》。故事讲述了一只鹿在池边,面对自己的倒影,一边欣赏它那高耸漂亮的角,一边却抱怨它那纤细丑陋的腿,这时,捕食它的狮子出现了,它那丑陋的腿帮它把狮子远远地甩在了后面,而漂亮的鹿角却被树枝挂住,差点送了自己的命。
这个故事选作教材,最早是以课文《牡鹿》(“牡鹿”即雄性的鹿)的形式出现在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中,全文如下:
牡鹿就饮于池。自顾其影。见两角权橱。意甚得也。既而俯视其足。叹日。吾有美丽雄伟之角。而足小若是。殊不足于称之。
方郁伊间。有虎骤至。鹿大惊。奔走绝速。虎不能及。迨入深林。角梗于树枝。几为虎所获幸而得免。鹿乃自悔日。吾重吾角:吾角几杀我。吾轻吾足。吾足实生我。故天下之物。惟适用者。斯可贵。
作为教材,这个寓言故事的教育本义有两方面:第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认识人或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第二,不要光图外表美丽,要讲求实用。此后,这个故事选作小学课文时,基本上是围绕这一教育本义进行编写。
不过,不同时代、不同编者对同一寓言故事有不同的期望,因此,故事的呈现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1923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力求让课文适应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于是把这则故事改写为课文《鹿的角和脚》,并采用接近儿童口语的白话文形式:
一只鹿走到池边去喝水。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桠枝分歧,自以为很好看。后来,又望见自己的脚,叹道:“我的角那样雄伟,我的脚却又这样纤小,怎样配得上呢?”
鹿正在那里埋怨自己的脚;不料“呼呼的”一阵风声,一只老虎跳过来要捉他!鹿大惊,赶忙逃走,走得非常之快。老虎落在后面,追不着他。一会儿,那鹿钻到林子里,两只角被树枝钩住了;幸喜老虎还没有追到;他急忙侧着头把角拔出来,逃到隐僻的地方去。
鹿叹道:“我以为角好,那知我的角几乎害死我?以为脚不好,那知我的脚倒使我逃出虎口来?可见天下各种东西,不在乎好看,只在乎实用!”
建国之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的初级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继续选了这个故事,沿用“鹿的角和脚”的标题,但在语言表达和情节构思上做了较大改动。尤其在语言表达上,相当重视与日常口语一致,以及与新社会时代氛围一致:
一只鹿走到池边喝水。它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四只脚又瘦又细,非常难看。它就叹一口气,说:“我的角那样好看,我的脚可又这样难看,怎么配得上呢!”
鹿正在那里埋怨自己的脚为什么这样小,不料“呼呼”的一阵吼声,一只老虎跳过来要捉它。它大吃一惊,慌忙逃走,跑得非常快,老虎落在后面,追不上它。一会儿,它就钻进树林里,可是两只角被树枝挂住了;幸喜老虎还没有追到,它急忙侧着头,把角拔出来,逃到隐蔽的地方去。
鹿又叹一口气,说:“我以为角好看,哪知道我的角几乎害死我;以为脚难看,哪知道我的脚倒使我逃出了虎口。可间世界上各种东西,不在乎好看,只在乎实用。”
2003年,这个寓言故事再次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时,已有近百年的历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编者对故事做了较大的修改。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2003年版与其他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期对语文教材编写有所启发。
(一)故事角色
2003年版的故事角色是狮子和鹿,而其他三种版本则是老虎和鹿。这种变化对展示故事的寓意来说无所谓好坏。1906年版强调了鹿是牡鹿,即雄鹿、公鹿,而其他三种版本都笼统地说一只鹿,不区分雌雄。从科学角度来说,区分雌雄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帮助的。在鹿科动物中,基本上都是雄鹿有角,雌鹿无角,因此,欣赏并陶醉于自己高耸鹿角的唯有雄鹿。教材编者及教师都应该清楚这一点。
(二)鹿对自己的角和脚的认识
1对角的认识
鹿到池边喝水,看到自己倒影中的角,前三种版本都强调了鹿角的分立高耸,如:
见两角权析。意甚得也。(19t16年版)
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桠枝分歧,自以为很好看。(1923年版)
它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1953年版)
而2003年版大概出于课标中要求的教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认识,改变了对高耸的鹿角的描写,突出经验和想象的内容:
鹿忽然发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
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已是多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的自言自语、摆动身子,欣赏自己的美丽,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似乎不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雄性形象,而是一个妖冶多姿的雌性形象。尽管“珊瑚”的比喻能够让人感受到鹿角的分权形态,但是,珊瑚是长在海底的,很难与高耸的形象相联系。没有突出高耸的鹿角,就会影响到“不要光图外表美丽,要讲求实用”寓意的揭示。
2.对脚的认识
四种版本都强调了鹿脚的纤细、瘦小,与美丽漂亮的角不般配。
所谓般配,是从审美角度来说的。四种版本都采用了对比手法来揭示这种不般配。1906年版是“美丽雄伟之角”与“足小若是”的对比,1923年版是“角那样雄伟”与“脚这样纤小”的对比,1953年版是“角的好看”与“脚的难看”的对比,而2003年版却是“腿的纤细”与“美丽的角”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为揭示“不要光图外表美丽”服务的。不过,其中的措辞和叙述却带来了寓言意旨的乖离和超越。前三种版本都用“脚”,2003年版却用了“腿”。腿是指人和动物用来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腿的指称范围大,而脚只是指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从鹿的身体结构来看,细小部分应该是鹿的脚,而不是鹿的整条腿;从功能来看,人们都习惯说“用脚走路”“用脚跑步”,因此,后面描写鹿跑得快应该是得益于脚。脚更多是作为做事的实用工具,如脚踏实地、一脚定乾坤,而腿则更多是作为欣赏、审美的对象,如修长的小腿。可见,用“脚”,能凸现寓意“不要光图外表美丽”,用“腿”却淡化了这一寓意。同时,“角”和“脚”读音一样,也便于联系起来识记。
此外,四种版本在描写鹿看见自己的角和脚时,有的是同时发现,如1953年版:
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四只脚又瘦又细,非常难看。
有的有时间先后,如1906年版“既而俯视其足”,1923年版“后来又望见自己的脚”。不过这里的时间先后是紧凑的,中间没有插入任何其他内 容的描写,这有利于呈现寓言意旨,但2003年版却在鹿发现自己脚小前插进了两旬环境描写: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
对“同时发现”与“先后发现”的选择处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是倾向于突出故事的寓意还是倾向于突出故事的情节。前者追求寓意的浅显清晰以利于理解,后者追求情节的跌宕生动以利于激趣。对激趣的过分关注会掩盖寓意的清晰呈现,使儿童的思想为滑稽性所蒙蔽。比如,鹿是在池水的层层波纹中看到了自己的腿。从文学角度来说,增加这一环境描写可以给后面狮子的出现作铺垫,但从科学角度来说,鹿在波纹中看到自己的腿应该是不清晰、变了形的。这一滑稽的情景描写会把儿童引向虚伪。
(三)对狮或虎出现场景的描写
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脚小、丑陋难看时,狮或虎不知不觉地出现在它的面前,这对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被抱怨的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被赞赏的角却险些送了它的命。因此,把狮或虎的出现描写得越是神不知鬼不觉,就越能体现鹿脚的作用。四种版本都重视了这一点。
不过,相比较而言,1906年版用一个“骤”字,1953年版用“呼呼”的吼声,都把情况描述得相当紧迫、危急,其他两种则好像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如1923年版先写鹿听到了风声,然后才看见一只老虎要来捉它,2003年版却先写鹿听到了脚步声,甚至还有时间支起耳朵来细听,然后才发现狮子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营造“紧迫、危急”的气氛是这一节的重点,越是紧迫,越能凸显脚的价值,也越有利于深化故事的寓意。因此,不同的字眼也会影响到寓言教育本义的实现。
(四)对鹿脱险过程的描写
鹿两次遇险,第一次是在细小的脚被抱怨时,第二次是在美丽的角被挂住时。
鹿看到自己的脚那么瘦小,心情很不好,正在郁闷时,虎或狮的突然出现大大震惊了它,这时唯一的选择是赶快逃生,四种版本都突出了鹿的脚步快。
从描写鹿的应急状态来说
“大惊”比“不敢犹豫”更能突出情况的危险
“慌忙”也比“赶忙”更能体现应急的状态;从奔跑动作的形象性来说,“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比较具体
“奔走绝速”则比较笼统;从奔跑动作的效果来说
“甩在后面”比“不能及”“追不上”更有说服力。
这一节描写鹿的脱险过程,主要是为了凸显细小的脚的威力和价值。任何版本在这一点上节外生枝,都将对寓言意旨的揭示不利。
细小的脚把鹿带到了安全的境地,但是,美丽雄伟的角这时却出来捣乱了。
在突出奔跑动作方面,角被树枝“挂住”比“钩住”和“梗”更生动逼真。因为鹿在奔跑时是跳跃前进的,角高于平时漫步时的高度,往上跳时被“挂”住,真实地反映了奔跑时的角受到阻挡的状态,而“钩”和“梗”则可以是漫步时受阻挡的状态。
在鹿摆脱树枝阻挡的动作方面,1906年版没有具体描写,只用“几为虎所获”,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其他三种版本的描写各有千秋。一种是从骄傲、凶猛的形象出发,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一动作: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
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而其他两种版本则从狼狈、无奈的角度出发,用“侧着头把角拔出来”的描写,打掉了鹿角高耸的傲气。究竟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更有利于推动鹿对自己认识和行为的反思,值得斟酌。
=
寓言故事作为教科书中的讲读课文,与作为课外读物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前者要求严谨、精致,用词规范、准确、连贯,而后者则可以只追求故事的大致情节和基本意旨,而淡化这些要求。因此,教材编制者选用或改写寓言故事作为课文时,必须充分研究同一寓言故事的不同版本,对原文作适当删改。寓言《狮子和鹿》,民国时期的《英汉对照伊索寓言详解》中采用文言文形式,标题为“湖边之牡鹿”,与上文所举同时期的教材相比,也有较大不同。原文如下:
一日正暑,一牡鹿来饮于清澄之湖,止而视己容映于水中者。牡鹿日,善哉,余之秀丽而四张之角也,歧出于头之两侧之支。岂不强且壮观哉,惟余之足如此之细而丑,诚憾事也。
霎时间,一狮自林中寒卒有声而奔来,向牡鹿作势相扑,牡鹿遁逃,而彼所轻蔑之足,将立脱彼于危矣,但彼至茂树之间,彼所自夸之美角,挂于树枝,系令不得脱,狮来,竞捕获之。
夸无甚用处之物,而于实际足为吾人之助,而且有力之物,乃反忘致谢,此吾人时有之事也。
现在的许多《伊索寓言》版本,对这一故事的标题和文字叙述也各不相同。单就标题而论,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的标题为“鹿和狮子”;陟超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为“泉边的鹿与狮子”;王林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为“水边的野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池塘边的雄鹿”。究竟选用哪一个标题或改成一个怎样的标题,才能更有利于实现寓言教材的教育本义,减少负面影响,这是教材编制者必须斟酌权衡、严肃对待的。
这个故事选作教材,最早是以课文《牡鹿》(“牡鹿”即雄性的鹿)的形式出现在1906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最新国文教科书》中,全文如下:
牡鹿就饮于池。自顾其影。见两角权橱。意甚得也。既而俯视其足。叹日。吾有美丽雄伟之角。而足小若是。殊不足于称之。
方郁伊间。有虎骤至。鹿大惊。奔走绝速。虎不能及。迨入深林。角梗于树枝。几为虎所获幸而得免。鹿乃自悔日。吾重吾角:吾角几杀我。吾轻吾足。吾足实生我。故天下之物。惟适用者。斯可贵。
作为教材,这个寓言故事的教育本义有两方面:第一,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认识人或事物不要因为它的长处而看不见它的短处,也不要因为它的短处而否定它的长处;第二,不要光图外表美丽,要讲求实用。此后,这个故事选作小学课文时,基本上是围绕这一教育本义进行编写。
不过,不同时代、不同编者对同一寓言故事有不同的期望,因此,故事的呈现方式也出现了多样化。1923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新学制国语教科书》,力求让课文适应儿童的经验和兴趣,于是把这则故事改写为课文《鹿的角和脚》,并采用接近儿童口语的白话文形式:
一只鹿走到池边去喝水。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桠枝分歧,自以为很好看。后来,又望见自己的脚,叹道:“我的角那样雄伟,我的脚却又这样纤小,怎样配得上呢?”
鹿正在那里埋怨自己的脚;不料“呼呼的”一阵风声,一只老虎跳过来要捉他!鹿大惊,赶忙逃走,走得非常之快。老虎落在后面,追不着他。一会儿,那鹿钻到林子里,两只角被树枝钩住了;幸喜老虎还没有追到;他急忙侧着头把角拔出来,逃到隐僻的地方去。
鹿叹道:“我以为角好,那知我的角几乎害死我?以为脚不好,那知我的脚倒使我逃出虎口来?可见天下各种东西,不在乎好看,只在乎实用!”
建国之初,人民教育出版社1953年版的初级小学《语文》课本第六册继续选了这个故事,沿用“鹿的角和脚”的标题,但在语言表达和情节构思上做了较大改动。尤其在语言表达上,相当重视与日常口语一致,以及与新社会时代氛围一致:
一只鹿走到池边喝水。它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四只脚又瘦又细,非常难看。它就叹一口气,说:“我的角那样好看,我的脚可又这样难看,怎么配得上呢!”
鹿正在那里埋怨自己的脚为什么这样小,不料“呼呼”的一阵吼声,一只老虎跳过来要捉它。它大吃一惊,慌忙逃走,跑得非常快,老虎落在后面,追不上它。一会儿,它就钻进树林里,可是两只角被树枝挂住了;幸喜老虎还没有追到,它急忙侧着头,把角拔出来,逃到隐蔽的地方去。
鹿又叹一口气,说:“我以为角好看,哪知道我的角几乎害死我;以为脚难看,哪知道我的脚倒使我逃出了虎口。可间世界上各种东西,不在乎好看,只在乎实用。”
2003年,这个寓言故事再次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时,已有近百年的历程。通过比较可以发现,编者对故事做了较大的修改。下面笔者将详细分析2003年版与其他三个版本的不同之处,以期对语文教材编写有所启发。
(一)故事角色
2003年版的故事角色是狮子和鹿,而其他三种版本则是老虎和鹿。这种变化对展示故事的寓意来说无所谓好坏。1906年版强调了鹿是牡鹿,即雄鹿、公鹿,而其他三种版本都笼统地说一只鹿,不区分雌雄。从科学角度来说,区分雌雄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有帮助的。在鹿科动物中,基本上都是雄鹿有角,雌鹿无角,因此,欣赏并陶醉于自己高耸鹿角的唯有雄鹿。教材编者及教师都应该清楚这一点。
(二)鹿对自己的角和脚的认识
1对角的认识
鹿到池边喝水,看到自己倒影中的角,前三种版本都强调了鹿角的分立高耸,如:
见两角权析。意甚得也。(19t16年版)
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桠枝分歧,自以为很好看。(1923年版)
它看见自己的影子倒映在水里。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1953年版)
而2003年版大概出于课标中要求的教材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认识,改变了对高耸的鹿角的描写,突出经验和想象的内容:
鹿忽然发现自己倒映在水中的影子:“咦,
这是我吗?”
鹿摆摆身子,水中的倒影也跟着摆动起来。他从来没有注意到自已是多么漂亮!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子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的自言自语、摆动身子,欣赏自己的美丽,这些描写让人感到似乎不是一个充满力量感的雄性形象,而是一个妖冶多姿的雌性形象。尽管“珊瑚”的比喻能够让人感受到鹿角的分权形态,但是,珊瑚是长在海底的,很难与高耸的形象相联系。没有突出高耸的鹿角,就会影响到“不要光图外表美丽,要讲求实用”寓意的揭示。
2.对脚的认识
四种版本都强调了鹿脚的纤细、瘦小,与美丽漂亮的角不般配。
所谓般配,是从审美角度来说的。四种版本都采用了对比手法来揭示这种不般配。1906年版是“美丽雄伟之角”与“足小若是”的对比,1923年版是“角那样雄伟”与“脚这样纤小”的对比,1953年版是“角的好看”与“脚的难看”的对比,而2003年版却是“腿的纤细”与“美丽的角”的对比。这些对比是为揭示“不要光图外表美丽”服务的。不过,其中的措辞和叙述却带来了寓言意旨的乖离和超越。前三种版本都用“脚”,2003年版却用了“腿”。腿是指人和动物用来支持身体和行走的部分,腿的指称范围大,而脚只是指人或动物的腿的下端。从鹿的身体结构来看,细小部分应该是鹿的脚,而不是鹿的整条腿;从功能来看,人们都习惯说“用脚走路”“用脚跑步”,因此,后面描写鹿跑得快应该是得益于脚。脚更多是作为做事的实用工具,如脚踏实地、一脚定乾坤,而腿则更多是作为欣赏、审美的对象,如修长的小腿。可见,用“脚”,能凸现寓意“不要光图外表美丽”,用“腿”却淡化了这一寓意。同时,“角”和“脚”读音一样,也便于联系起来识记。
此外,四种版本在描写鹿看见自己的角和脚时,有的是同时发现,如1953年版:
两只角像树枝一样,非常好看;四只脚又瘦又细,非常难看。
有的有时间先后,如1906年版“既而俯视其足”,1923年版“后来又望见自己的脚”。不过这里的时间先后是紧凑的,中间没有插入任何其他内 容的描写,这有利于呈现寓言意旨,但2003年版却在鹿发现自己脚小前插进了两旬环境描写: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
对“同时发现”与“先后发现”的选择处理,体现了教材编写者是倾向于突出故事的寓意还是倾向于突出故事的情节。前者追求寓意的浅显清晰以利于理解,后者追求情节的跌宕生动以利于激趣。对激趣的过分关注会掩盖寓意的清晰呈现,使儿童的思想为滑稽性所蒙蔽。比如,鹿是在池水的层层波纹中看到了自己的腿。从文学角度来说,增加这一环境描写可以给后面狮子的出现作铺垫,但从科学角度来说,鹿在波纹中看到自己的腿应该是不清晰、变了形的。这一滑稽的情景描写会把儿童引向虚伪。
(三)对狮或虎出现场景的描写
正当鹿抱怨自己的脚小、丑陋难看时,狮或虎不知不觉地出现在它的面前,这对鹿是一个严峻的考验,在这场考验中,被抱怨的脚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被赞赏的角却险些送了它的命。因此,把狮或虎的出现描写得越是神不知鬼不觉,就越能体现鹿脚的作用。四种版本都重视了这一点。
不过,相比较而言,1906年版用一个“骤”字,1953年版用“呼呼”的吼声,都把情况描述得相当紧迫、危急,其他两种则好像有一定的缓冲时间,如1923年版先写鹿听到了风声,然后才看见一只老虎要来捉它,2003年版却先写鹿听到了脚步声,甚至还有时间支起耳朵来细听,然后才发现狮子悄悄地向自己逼近。
营造“紧迫、危急”的气氛是这一节的重点,越是紧迫,越能凸显脚的价值,也越有利于深化故事的寓意。因此,不同的字眼也会影响到寓言教育本义的实现。
(四)对鹿脱险过程的描写
鹿两次遇险,第一次是在细小的脚被抱怨时,第二次是在美丽的角被挂住时。
鹿看到自己的脚那么瘦小,心情很不好,正在郁闷时,虎或狮的突然出现大大震惊了它,这时唯一的选择是赶快逃生,四种版本都突出了鹿的脚步快。
从描写鹿的应急状态来说
“大惊”比“不敢犹豫”更能突出情况的危险
“慌忙”也比“赶忙”更能体现应急的状态;从奔跑动作的形象性来说,“撒开长腿就跑,有力的长腿在灌木丛中蹦来蹦去”比较具体
“奔走绝速”则比较笼统;从奔跑动作的效果来说
“甩在后面”比“不能及”“追不上”更有说服力。
这一节描写鹿的脱险过程,主要是为了凸显细小的脚的威力和价值。任何版本在这一点上节外生枝,都将对寓言意旨的揭示不利。
细小的脚把鹿带到了安全的境地,但是,美丽雄伟的角这时却出来捣乱了。
在突出奔跑动作方面,角被树枝“挂住”比“钩住”和“梗”更生动逼真。因为鹿在奔跑时是跳跃前进的,角高于平时漫步时的高度,往上跳时被“挂”住,真实地反映了奔跑时的角受到阻挡的状态,而“钩”和“梗”则可以是漫步时受阻挡的状态。
在鹿摆脱树枝阻挡的动作方面,1906年版没有具体描写,只用“几为虎所获”,留给读者自己去想象;其他三种版本的描写各有千秋。一种是从骄傲、凶猛的形象出发,具体、生动地描写了这一动作:
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
从树枝中挣脱出来。
而其他两种版本则从狼狈、无奈的角度出发,用“侧着头把角拔出来”的描写,打掉了鹿角高耸的傲气。究竟从哪个角度去描写更有利于推动鹿对自己认识和行为的反思,值得斟酌。
=
寓言故事作为教科书中的讲读课文,与作为课外读物的文章是有区别的,前者要求严谨、精致,用词规范、准确、连贯,而后者则可以只追求故事的大致情节和基本意旨,而淡化这些要求。因此,教材编制者选用或改写寓言故事作为课文时,必须充分研究同一寓言故事的不同版本,对原文作适当删改。寓言《狮子和鹿》,民国时期的《英汉对照伊索寓言详解》中采用文言文形式,标题为“湖边之牡鹿”,与上文所举同时期的教材相比,也有较大不同。原文如下:
一日正暑,一牡鹿来饮于清澄之湖,止而视己容映于水中者。牡鹿日,善哉,余之秀丽而四张之角也,歧出于头之两侧之支。岂不强且壮观哉,惟余之足如此之细而丑,诚憾事也。
霎时间,一狮自林中寒卒有声而奔来,向牡鹿作势相扑,牡鹿遁逃,而彼所轻蔑之足,将立脱彼于危矣,但彼至茂树之间,彼所自夸之美角,挂于树枝,系令不得脱,狮来,竞捕获之。
夸无甚用处之物,而于实际足为吾人之助,而且有力之物,乃反忘致谢,此吾人时有之事也。
现在的许多《伊索寓言》版本,对这一故事的标题和文字叙述也各不相同。单就标题而论,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7年版的标题为“鹿和狮子”;陟超译,中国妇女出版社1997年版为“泉边的鹿与狮子”;王林译,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版为“水边的野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是“池塘边的雄鹿”。究竟选用哪一个标题或改成一个怎样的标题,才能更有利于实现寓言教材的教育本义,减少负面影响,这是教材编制者必须斟酌权衡、严肃对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