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人语
语文课程有没有必需的语文知识?小学生学语文,应该学哪些语文知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需要哪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厘清这些问题,不探寻出语文知识教学的最佳路径,就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雾里之花、空中之阁。
小学阶段,面对语文知识随文编排的特点,我们选择了探索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话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展开讨论:“语文现场”板块,聚焦淮安市实验小学老师们对于“语文知识”教学的一次真实探究;“教学视点”板块,呈现了三位名师从实践层面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专家视线”板块,上海师范大学高晶博士、王荣生教授则从理论层面对语文知识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期待本期专题能够给予关注“语文知识”教学的老师们以启示和帮助。
【语文现场】
常态课堂中语文知识教学探究
——《三亚落日》“语文知识”教学之辩
主持人:淮安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李居亮
研 讨:淮安市实验小学学科研究中心语文组成员
主持人:
《三亚落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今天,围绕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教学的话题,凌星华和李竞老师用他们精彩而富有个性的课堂诠释了自己的理解。今天我们仅以凌星华老师的《三亚落日》这节课为例展开讨论,教师教了哪些语文知识?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其中哪些知识是值得教的?哪些是不用教的?还可以教哪些语文知识?等等。期待大家能就这些问题谈一谈你的观课感受及由此带来的关于“语文知识”的思考。
执教者:
凌星华:《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类散文。作者通过对三亚落日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向我们展现了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和意境美。它的独特性在哪儿?我认为在于作者选择了夕阳下落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歪在西天—悬在海天之间—挨在海面上—落入水中),通过几个动词,准确而富有诗意地表达出来。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性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就成为这节课设计的主线与灵魂,也正是我这节课要教的语文知识。课堂上,围绕动词,通过找动词、品动词、用动词等教学环节,让这一知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我想,教师教得清晰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白。
研 讨:
主持人:首先,我们需厘清“语文知识”的概念。作为主持人,我先谈谈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
在小学,教语文知识,必须把概念进行形象化,让学生可触摸。我以为这篇文章必须教的知识:一是词语表达的情感,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课后练习3也有明确的要求;二是文本语言特色,主要是叠词的运用和拟人的手法。
跳出这篇课文,回到阅读教学中,我觉得教语文知识,应该有三点:(1)所有概念必须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2)语文知识很多,一定要突出重点;(3)不能脱离教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刘须锦:凌老师的课,让我有这样两点感受:(1)知识是可以示范的,如读课题时,学生读不好,教师示范:“听我读,三亚——落日”,一学就会,很好;(2)知识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如“诗意”这个词语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意思,教师一句“不着急回答”,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学生对于这个词内涵的理解,有了新的收获,教学效果大家也看到了。
主持人刚才提到跳出这节课谈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怎么教的话题。那么跳出来的话,我也谈两点:一是教语文知识要善于调用学生的“经验知识”,在读与想的多轮转换中实现轻松地教;二是语文知识的掌握有聚焦,才有裂变。聚焦会使课堂有向心力,裂变才能创生新知。
刘萍:通过今天的课堂,我看到了语文知识是可以教得清晰而巧妙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夕阳入水”的教学环节,老师将原文中的“落日”换成“你”,这一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其实,这也是教知识,教阅读方法的知识—角色互换体验。这比“三亚落日真美”这一陈述性知识更重要。
寇阳:这节课,凌老师选择了“动词”来教,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合适的。就凌老师前期的备课而言,你认为这篇课文还有哪些语文知识可以教,但你没有教?
凌星华:梳理一下本课的语文知识,我觉得可以教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词语(叠词和动词)的表达效果,这篇课文语言清新活泼,读起来舒缓、柔美而富于变化,原因在于此;二是文本的结构,文中的总分、承接和平行结构,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三是拟人化的手法,我感觉选择其中任何一点教都可以,但全教的话,做不到。
寇阳:“教”和“提到”是两个概念。一节课,我们可以提到很多语文知识的概念,但这仅仅是提到,而不是教。教,就该一次教清楚,让学生学明白。比如凌老师说到的“拟人”,我们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提到“拟人句”,但谁也没有真正“教拟人句”。所以我赞同你对于这节课语文知识取舍的行为及态度——取其一点,扎下根去。
刘须锦:我认同寇老师说的“教,就该一次教清楚”,这里我要补充一点:一个语文知识可以多次教,但每一次教,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能体现出一种提升感和序列感。
顾琴:刚才大家谈的是语文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本身的取舍问题,我觉得,语文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还应该考虑教学方式的取舍。在教学策略选择时,是渗透,还是统领?今天的课包括我们平时的课都是渗透,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更能突显知识力度的一种教学,使知识的教学更有效?是不是可以用一个语文知识统领我们的教学?比如这篇文章,只教“文章结构”的话,给学生思维的冲击力是否会更大些,教学方向是不是更明晰?
张慧:用语文知识统领教学,会不会让语文教学太理性,甚至回到一切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时代? 顾琴:我说的“知识统领教学”是这堂课的教学策略,并非整个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知识统领教学,对文本的处理带来一些冲击。如突出重点、颠倒顺序。这样,不断地对比表达效果,会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冲击和创造,改变按部就班,就会达到“用教材教”。当然,语文知识不能回到繁琐的分析上,要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前提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凌星华:教学语文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渗透性知识教学,会带来哪些问题?
顾琴:知识的教学,都是采用渗透性的方式,知识是不是只能停留在文本内容理解的层面,或者仅仅为人文服务,还是为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结构有更好的服务?渗透性使满天星斗改为一条线。以知识目标统领,是不是可以更清晰一些?
戴兴荣:我还是想回到“语文知识”这个概念本身问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语文知识的概念如何厘清?每天都教,到底是语文的知识,还是语言的知识?是不是过分关注了语文知识的量,有没有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侧重知识了,会不会淡化了人文?知识储备为了什么,最终还应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李竞:我不赞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人文就弱了,这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其实,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必然同时接受人文的熏陶,对文字的推敲必然同时带来对心灵的雕琢。
朱从浩:语文知识话题要把握自身位置,不能过分放大,否则会陷入知识训练的尴尬境地。另外,就这节课而言,六年级整体上应该是一个篇章的教学,语文知识的点也应该着眼于此。
柏安芹:小学阶段,虽然不提语法,但我觉得形象化、变通性的语法知识还是要教的,比如学生对于句子概念的建立。另外,知识的学习,要转化为能力,“新基础教育”的“教结构用结构”就是这样的一种转化。
戴兴荣:要把语文知识变成学生自然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强加的。小学生学知识,真的不能脱离课文。要是我上这节课,我会进行这一类文章的拓展,知识的类化也是很有必要的。
刘萍:大家讨论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知识的指向问题,教知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磨砺学生的语感。
凌星华:不仅仅是语感,也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形成的依托。
主持人:今天的讨论,大家在“语文知识需要教、语文知识可以教”的共识下,谈了自己对于“教什么、怎么教”的理解,希望大家今后还能在“教的效果”上多一些关于评价的思考。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是将知识与主题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野。事实上,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够真正被理解和掌握。透过课堂,穿越思维,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庞杂、界限不清,“知识教学”争辩难息,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是触摸到了一些“真理”,或者说明晰了一些“方向”:知识开发的儿童立场,“语文知识”教学的形象化、情境性,以及知识渗透与统整互为补充的教学策略选择等等。更可贵的是,这样的研讨,这样的探索,也留给我们诸多需要继续思考的话题,归结为两类:一是对已经纳入学校课程的“语文知识”的考察;二是对应该纳入而未纳入语文课程的知识开发问题等。相信就像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说的那样,这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从自己的一堂课、一个教案、一次作业的批改、一回活动、一点体会等等,来加入“语文知识”的讨论,把它当作语文教师切身的问题、当作自己专业知识发展的问题、当作培养你所教班级的学生语文素养问题来讨论,这样,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
语文课程有没有必需的语文知识?小学生学语文,应该学哪些语文知识?不同类型的语文知识需要哪些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不厘清这些问题,不探寻出语文知识教学的最佳路径,就不可能真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这样,学生的“语文素养”就只能是雾里之花、空中之阁。
小学阶段,面对语文知识随文编排的特点,我们选择了探索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的话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展开讨论:“语文现场”板块,聚焦淮安市实验小学老师们对于“语文知识”教学的一次真实探究;“教学视点”板块,呈现了三位名师从实践层面进行的分析和研究;“专家视线”板块,上海师范大学高晶博士、王荣生教授则从理论层面对语文知识问题进行了透彻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
期待本期专题能够给予关注“语文知识”教学的老师们以启示和帮助。
【语文现场】
常态课堂中语文知识教学探究
——《三亚落日》“语文知识”教学之辩
主持人:淮安市实验小学副校长 李居亮
研 讨:淮安市实验小学学科研究中心语文组成员
主持人:
《三亚落日》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一篇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风光的赞美。
今天,围绕阅读教学中的“语文知识”教学的话题,凌星华和李竞老师用他们精彩而富有个性的课堂诠释了自己的理解。今天我们仅以凌星华老师的《三亚落日》这节课为例展开讨论,教师教了哪些语文知识?怎么教的?效果如何?其中哪些知识是值得教的?哪些是不用教的?还可以教哪些语文知识?等等。期待大家能就这些问题谈一谈你的观课感受及由此带来的关于“语文知识”的思考。
执教者:
凌星华:《三亚落日》是一篇写景类散文。作者通过对三亚落日的细致观察和生动描绘,向我们展现了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和意境美。它的独特性在哪儿?我认为在于作者选择了夕阳下落时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场景(歪在西天—悬在海天之间—挨在海面上—落入水中),通过几个动词,准确而富有诗意地表达出来。有了这样一个定位,体会动词使用的准确性及其表情达意的作用,就成为这节课设计的主线与灵魂,也正是我这节课要教的语文知识。课堂上,围绕动词,通过找动词、品动词、用动词等教学环节,让这一知识在学生的心中扎根。我想,教师教得清晰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白。
研 讨:
主持人:首先,我们需厘清“语文知识”的概念。作为主持人,我先谈谈自己的观点,抛砖引玉。
在小学,教语文知识,必须把概念进行形象化,让学生可触摸。我以为这篇文章必须教的知识:一是词语表达的情感,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品味,课后练习3也有明确的要求;二是文本语言特色,主要是叠词的运用和拟人的手法。
跳出这篇课文,回到阅读教学中,我觉得教语文知识,应该有三点:(1)所有概念必须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教学;(2)语文知识很多,一定要突出重点;(3)不能脱离教材、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刘须锦:凌老师的课,让我有这样两点感受:(1)知识是可以示范的,如读课题时,学生读不好,教师示范:“听我读,三亚——落日”,一学就会,很好;(2)知识是教师教,还是学生学的问题,如“诗意”这个词语的教学,不是简单地告诉意思,教师一句“不着急回答”,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中,学生对于这个词内涵的理解,有了新的收获,教学效果大家也看到了。
主持人刚才提到跳出这节课谈阅读教学中“语文知识”怎么教的话题。那么跳出来的话,我也谈两点:一是教语文知识要善于调用学生的“经验知识”,在读与想的多轮转换中实现轻松地教;二是语文知识的掌握有聚焦,才有裂变。聚焦会使课堂有向心力,裂变才能创生新知。
刘萍:通过今天的课堂,我看到了语文知识是可以教得清晰而巧妙的。给我印象最深的“夕阳入水”的教学环节,老师将原文中的“落日”换成“你”,这一人称的转换,有利于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从而能够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情。其实,这也是教知识,教阅读方法的知识—角色互换体验。这比“三亚落日真美”这一陈述性知识更重要。
寇阳:这节课,凌老师选择了“动词”来教,我不知道是不是最合适的。就凌老师前期的备课而言,你认为这篇课文还有哪些语文知识可以教,但你没有教?
凌星华:梳理一下本课的语文知识,我觉得可以教的主要有三方面内容:一是词语(叠词和动词)的表达效果,这篇课文语言清新活泼,读起来舒缓、柔美而富于变化,原因在于此;二是文本的结构,文中的总分、承接和平行结构,为学生学习表达提供了很好的“范本”;三是拟人化的手法,我感觉选择其中任何一点教都可以,但全教的话,做不到。
寇阳:“教”和“提到”是两个概念。一节课,我们可以提到很多语文知识的概念,但这仅仅是提到,而不是教。教,就该一次教清楚,让学生学明白。比如凌老师说到的“拟人”,我们每个年级的语文老师都提到“拟人句”,但谁也没有真正“教拟人句”。所以我赞同你对于这节课语文知识取舍的行为及态度——取其一点,扎下根去。
刘须锦:我认同寇老师说的“教,就该一次教清楚”,这里我要补充一点:一个语文知识可以多次教,但每一次教,侧重点应有所不同,要能体现出一种提升感和序列感。
顾琴:刚才大家谈的是语文知识作为教学内容本身的取舍问题,我觉得,语文知识要让学生掌握,还应该考虑教学方式的取舍。在教学策略选择时,是渗透,还是统领?今天的课包括我们平时的课都是渗透,是不是还有更好的,更能突显知识力度的一种教学,使知识的教学更有效?是不是可以用一个语文知识统领我们的教学?比如这篇文章,只教“文章结构”的话,给学生思维的冲击力是否会更大些,教学方向是不是更明晰?
张慧:用语文知识统领教学,会不会让语文教学太理性,甚至回到一切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时代? 顾琴:我说的“知识统领教学”是这堂课的教学策略,并非整个阅读教学方式的改变。知识统领教学,对文本的处理带来一些冲击。如突出重点、颠倒顺序。这样,不断地对比表达效果,会对我们的教学是一种冲击和创造,改变按部就班,就会达到“用教材教”。当然,语文知识不能回到繁琐的分析上,要以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为前提进行语文知识的教学。
凌星华:教学语文知识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渗透性知识教学,会带来哪些问题?
顾琴:知识的教学,都是采用渗透性的方式,知识是不是只能停留在文本内容理解的层面,或者仅仅为人文服务,还是为语文素养和语文知识结构有更好的服务?渗透性使满天星斗改为一条线。以知识目标统领,是不是可以更清晰一些?
戴兴荣:我还是想回到“语文知识”这个概念本身问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语文知识的概念如何厘清?每天都教,到底是语文的知识,还是语言的知识?是不是过分关注了语文知识的量,有没有考虑学生可以接受的程度?侧重知识了,会不会淡化了人文?知识储备为了什么,最终还应回到语言文字的运用上。
李竞:我不赞成。知识的教学强化了,人文就弱了,这是一种二元对立思维。其实,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掌握必然同时接受人文的熏陶,对文字的推敲必然同时带来对心灵的雕琢。
朱从浩:语文知识话题要把握自身位置,不能过分放大,否则会陷入知识训练的尴尬境地。另外,就这节课而言,六年级整体上应该是一个篇章的教学,语文知识的点也应该着眼于此。
柏安芹:小学阶段,虽然不提语法,但我觉得形象化、变通性的语法知识还是要教的,比如学生对于句子概念的建立。另外,知识的学习,要转化为能力,“新基础教育”的“教结构用结构”就是这样的一种转化。
戴兴荣:要把语文知识变成学生自然的语文素养,而不是强加的。小学生学知识,真的不能脱离课文。要是我上这节课,我会进行这一类文章的拓展,知识的类化也是很有必要的。
刘萍:大家讨论到这儿,我突然意识到知识的指向问题,教知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我觉得是磨砺学生的语感。
凌星华:不仅仅是语感,也是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更是思维方式、价值观形成的依托。
主持人:今天的讨论,大家在“语文知识需要教、语文知识可以教”的共识下,谈了自己对于“教什么、怎么教”的理解,希望大家今后还能在“教的效果”上多一些关于评价的思考。
传统语文教学的一大弊端,是将知识与主题割裂开来,从而形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野。事实上,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够真正被理解和掌握。透过课堂,穿越思维,我们不难发现,虽然目前小学语文学科中的“语文知识”系统庞杂、界限不清,“知识教学”争辩难息,但幸运的是我们还是触摸到了一些“真理”,或者说明晰了一些“方向”:知识开发的儿童立场,“语文知识”教学的形象化、情境性,以及知识渗透与统整互为补充的教学策略选择等等。更可贵的是,这样的研讨,这样的探索,也留给我们诸多需要继续思考的话题,归结为两类:一是对已经纳入学校课程的“语文知识”的考察;二是对应该纳入而未纳入语文课程的知识开发问题等。相信就像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所说的那样,这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从自己的一堂课、一个教案、一次作业的批改、一回活动、一点体会等等,来加入“语文知识”的讨论,把它当作语文教师切身的问题、当作自己专业知识发展的问题、当作培养你所教班级的学生语文素养问题来讨论,这样,一定会守得云开见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