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少儿水墨画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当产生学习兴趣后,如果能适当地运用技能,少儿就会更加流畅地进行创作了。因此,我尝试用儿童化的语言、游戏化的方式引导少儿主动学习水墨画技能。
关键词:少儿;水墨画;技法
1、自编儿歌学握笔。
正确掌握握笔姿势是中国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掌握技能的重要因素。我在区域活动中和少儿进行比赛,看看谁能用毛笔画出更大的圆,结果我“赢”了。他们纷纷模仿我的握笔姿势,通过对握笔姿势的推敲,我将握笔的方法编成儿歌,便于少儿掌握。
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兄弟靠一起;
笔中间紧紧靠,走路顶天又立地;
无名、小指最轻松,时时追着笔杆动;
手腕忽提忽下压,花鸟虫草顶呱呱。
2、记清代号认色彩。
中国画颜料的名称是很有特点的,比如:藤黄、花青、酞青蓝、赭石、朱砂等。有的取自于植物的汁液,有的取自于矿石的粉末。这些奇怪的名称和汉字对少儿来讲过于抽象,不易辨认区别。我发现,颜料管包装上虽然有彩色标识供少儿辨认,但是仅红颜色就有六七种之多,就深浅来说又分胭脂、朱砂、朱镖、曙红、大红等等。而水墨画对颜色的要求又非常的严谨。比如《樱桃》一画中,果实部分是将曙红与藤黄调和,笔尖蘸胭脂勾画,但如果将曙红和胭脂两种红色混淆的话,那么画出来的樱桃就不鲜嫩,就失去了水墨画特有的神韵了。
那么绘画中如何保证少儿认准这些颜色名称并且正确使用呢?我使用了“代号认色彩”这种方法,代号恰好是各种颜色名称的代号,比如:胭脂是117、朱砂是118、朱镖是119、曙红是2、大红是3等等。在绘画《樱桃》之前准备颜色时,我请少儿找出2号曙红、117号胭脂,他们就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了。为了巩固对颜色名称的认识,在益智区域中,我将颜料名称、颜料代号分别写在牌子上,请少儿玩对号入座的游戏。他们逐渐掌握了颜料与代号的对应,最终使少儿能取到正确的颜色,画面色彩的准确性也保证了。
3、参照谷粒大小取用量。
画中国画要求少儿自己挤取颜料,那么怎样才能让少儿在颜料量的取用上,既要够用又避免浪费呢?我用各种谷粒的大小来形象比喻所需颜料的多少。比如:取量多的与花生米大小一般;取量少的与黄豆大小相当。这样少儿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准确地取出用量。
4、深入浅出,尝试体验。
(1)出示范画,欣赏分析。
教师可以从范画欣赏过程中提高少儿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分析、欣赏作品应将画面的色彩、内容、技能、构图等要素作为要点,比如:作品中笔锋的运用体现在哪些内容上?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色彩?如果顏料盒中没有的色彩却出现在作品中,该怎样调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使少儿在欣赏范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经验分析作品的能力。
(2)用趣味性的语言示范讲解。
教师的现场演示有助于少儿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技法的运用。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趣味性、少儿易懂易接受的语言。我采用儿歌的形式进行技法的讲解,使少儿爱听、爱看、爱学、易懂,从而激发起少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如中国画《樱桃》:
●一支毛笔真神气,跳到水里把脸洗
――毛笔蘸水,荡掉多余水分
●见到橙子草莓酱,一起把它尝一尝
――整笔调藤黄和曙红
●见红红番茄酱,舌尖轻轻把它尝
――笔尖蘸胭脂
●挺直腰板进广场,侧身转头围半圆
――侧锋转折法,画出果实的一半
●回头再次转过身,两笔围圆把歌唱
――侧锋转折法,相反两笔成圆,果实部分完成。
●毛笔脱下彩衣裳,连忙把汗都擦光
――涮笔,吸掉笔上的水分
●转眼换上黑衣裳,走起路来细又长
――蘸浓墨,用焦墨中锋画樱桃柄
少儿在老师的示范和儿歌的提示过程中,对笔锋、色彩等技能的应用逐渐领会了。一只只水嫩新鲜的樱桃立刻跃然纸上了。
但是,少儿只学绘画单个樱桃是不够的,他们还缺乏对整个画面构图的组织能力,学会怎样组织画面并合理构图是写意水墨画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示范的过程中,我将每一笔的落脚都给予相应的定位,并且解释定位的原因及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如:画面的遮挡关系能够表现画面的空间感,以樱桃为例,在一只樱桃的左右侧面添画半只樱桃,就可以表现出三只樱桃前后的空间关系。
归纳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根据以往少儿的学习情况,在演示的过程中,结合实物,我还特别强调了:樱桃不能像排队一样在盘子中间规则摆放,那样不自然,缺乏立体感。我指导少儿将樱桃画成个数不同、方向不同的几组樱桃,画面的层次感就油然而生了。另外,还可以在盘子外面添画几个或一组樱桃使画面更加生动,体现画面的情趣感。
(3)分享交流促进步。
分享交流环节是对少儿进行成功经验和成果分享的最好时机。也是丰富少儿的审美经验、提高绘画技能的关键。
评价少儿的作品时,要以有效的表扬,有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少儿在以后绘画中技能的提高,比如:有的作品中由于笔锋运用不当,使细细的树枝变成粗粗的树干,我就请少儿为它找原因。原来树枝应该用中锋反而用了侧锋,所以使树枝变粗了。再如:为什么有的果实大小不同?是因为侧锋的笔杆倾斜度不够;为什么有的果实颜色不够鲜嫩?是因为色彩选用的不当等等。通过分享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少儿的写意水墨画技能。
关键词:少儿;水墨画;技法
1、自编儿歌学握笔。
正确掌握握笔姿势是中国画活动的前提,也是掌握技能的重要因素。我在区域活动中和少儿进行比赛,看看谁能用毛笔画出更大的圆,结果我“赢”了。他们纷纷模仿我的握笔姿势,通过对握笔姿势的推敲,我将握笔的方法编成儿歌,便于少儿掌握。
拇指、食指和中指,三个兄弟靠一起;
笔中间紧紧靠,走路顶天又立地;
无名、小指最轻松,时时追着笔杆动;
手腕忽提忽下压,花鸟虫草顶呱呱。
2、记清代号认色彩。
中国画颜料的名称是很有特点的,比如:藤黄、花青、酞青蓝、赭石、朱砂等。有的取自于植物的汁液,有的取自于矿石的粉末。这些奇怪的名称和汉字对少儿来讲过于抽象,不易辨认区别。我发现,颜料管包装上虽然有彩色标识供少儿辨认,但是仅红颜色就有六七种之多,就深浅来说又分胭脂、朱砂、朱镖、曙红、大红等等。而水墨画对颜色的要求又非常的严谨。比如《樱桃》一画中,果实部分是将曙红与藤黄调和,笔尖蘸胭脂勾画,但如果将曙红和胭脂两种红色混淆的话,那么画出来的樱桃就不鲜嫩,就失去了水墨画特有的神韵了。
那么绘画中如何保证少儿认准这些颜色名称并且正确使用呢?我使用了“代号认色彩”这种方法,代号恰好是各种颜色名称的代号,比如:胭脂是117、朱砂是118、朱镖是119、曙红是2、大红是3等等。在绘画《樱桃》之前准备颜色时,我请少儿找出2号曙红、117号胭脂,他们就能够快速准确地找到了。为了巩固对颜色名称的认识,在益智区域中,我将颜料名称、颜料代号分别写在牌子上,请少儿玩对号入座的游戏。他们逐渐掌握了颜料与代号的对应,最终使少儿能取到正确的颜色,画面色彩的准确性也保证了。
3、参照谷粒大小取用量。
画中国画要求少儿自己挤取颜料,那么怎样才能让少儿在颜料量的取用上,既要够用又避免浪费呢?我用各种谷粒的大小来形象比喻所需颜料的多少。比如:取量多的与花生米大小一般;取量少的与黄豆大小相当。这样少儿能够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比较准确地取出用量。
4、深入浅出,尝试体验。
(1)出示范画,欣赏分析。
教师可以从范画欣赏过程中提高少儿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分析、欣赏作品应将画面的色彩、内容、技能、构图等要素作为要点,比如:作品中笔锋的运用体现在哪些内容上?作品中运用了哪些色彩?如果顏料盒中没有的色彩却出现在作品中,该怎样调配?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使少儿在欣赏范画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运用经验分析作品的能力。
(2)用趣味性的语言示范讲解。
教师的现场演示有助于少儿了解绘画的步骤和技法的运用。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应选择具有趣味性、少儿易懂易接受的语言。我采用儿歌的形式进行技法的讲解,使少儿爱听、爱看、爱学、易懂,从而激发起少儿主动学习的愿望。如中国画《樱桃》:
●一支毛笔真神气,跳到水里把脸洗
――毛笔蘸水,荡掉多余水分
●见到橙子草莓酱,一起把它尝一尝
――整笔调藤黄和曙红
●见红红番茄酱,舌尖轻轻把它尝
――笔尖蘸胭脂
●挺直腰板进广场,侧身转头围半圆
――侧锋转折法,画出果实的一半
●回头再次转过身,两笔围圆把歌唱
――侧锋转折法,相反两笔成圆,果实部分完成。
●毛笔脱下彩衣裳,连忙把汗都擦光
――涮笔,吸掉笔上的水分
●转眼换上黑衣裳,走起路来细又长
――蘸浓墨,用焦墨中锋画樱桃柄
少儿在老师的示范和儿歌的提示过程中,对笔锋、色彩等技能的应用逐渐领会了。一只只水嫩新鲜的樱桃立刻跃然纸上了。
但是,少儿只学绘画单个樱桃是不够的,他们还缺乏对整个画面构图的组织能力,学会怎样组织画面并合理构图是写意水墨画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示范的过程中,我将每一笔的落脚都给予相应的定位,并且解释定位的原因及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如:画面的遮挡关系能够表现画面的空间感,以樱桃为例,在一只樱桃的左右侧面添画半只樱桃,就可以表现出三只樱桃前后的空间关系。
归纳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根据以往少儿的学习情况,在演示的过程中,结合实物,我还特别强调了:樱桃不能像排队一样在盘子中间规则摆放,那样不自然,缺乏立体感。我指导少儿将樱桃画成个数不同、方向不同的几组樱桃,画面的层次感就油然而生了。另外,还可以在盘子外面添画几个或一组樱桃使画面更加生动,体现画面的情趣感。
(3)分享交流促进步。
分享交流环节是对少儿进行成功经验和成果分享的最好时机。也是丰富少儿的审美经验、提高绘画技能的关键。
评价少儿的作品时,要以有效的表扬,有针对性的建议,实现少儿在以后绘画中技能的提高,比如:有的作品中由于笔锋运用不当,使细细的树枝变成粗粗的树干,我就请少儿为它找原因。原来树枝应该用中锋反而用了侧锋,所以使树枝变粗了。再如:为什么有的果实大小不同?是因为侧锋的笔杆倾斜度不够;为什么有的果实颜色不够鲜嫩?是因为色彩选用的不当等等。通过分享评价,有效地提高了少儿的写意水墨画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