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首相小泉的政治生命今年9月结束,日本执政党自民党9月20日开始选举新的领导人,虽然参加竞选的有3人,但从一开始此次竞选就是一次一边倒的没有悬念的竞选,小泉苦心栽培的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早已稳操胜券。由于小泉几年的经营,日本右翼势力强大,右倾化思潮不断在日本整个社会蔓延。为此,日本有媒体指出,未来日本政府虽然会因首相换了新人有所改变,但仍会执行固有政策,不会发生实质性变化。
目前日本国内民众最关心的是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的选举,参加竞选的有3人——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和财务大臣谷垣祯一, 8月22日选举战拉开帷幕后,3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及政治主张,日本主要媒体更是进行连篇累牍的追踪报道,日本民众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对一个政党领导人选举给予不同寻常的重视,是因为日本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因为自民党在国会中处于多数地位,而日本法律规定,多数党领导人就是当然的日本首相。
鹰派姿态迎合 民族主义情绪
根据日本有关规定,自民党总裁由该党国会议员和地方党员投票选举产生,共计703票,赢得过半数的352票者即可当选。根据选举规则,403名国会议员人手一票,地方代表300票。如果在第一轮投票中无人得到半数以上选票,将由自民党议员通过第二轮投票选出。分析人士认为,事实上,此次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还没有进行,其结果就已经很明朗,因为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总裁选举。日本主要媒体评论说,9月20日的选举,与其说是一场竞选,不如说是自民党在显示其政治实力。自民党想通过选举表明,自民党总裁选举,实际上就是日本首相的直接选举。
日本舆论指出,从安倍晋三9月1日正式宣布决定参加竞选自民党总裁后,未来日本首相就基本已定,非安倍莫属,其原因有四。一是他的支持率很高。据报道,截至8月底的调查结果,党内九大派阀中大多数派阀表明支持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据报道,支持安倍的除了他本身所属的党内最大派阀“森派”(86名党籍参众两院国会议员)之外,还包括48名“丹羽·古贺派”、32名“伊吹派”和15名“二阶俱乐部”。此外,15名“高村派”也倾向于支持安倍,75名“津岛派”和36名“山崎派”虽让派阀成员自行决定投票对象,但多数也倾向于支持安倍,不属任何派阀的70名国会议员也以支持安倍的居多,使自民党403张国会议员选票中的70%以上支持安倍。九派之中只有两派由于本身有角逐者而不支持安倍。它们分别是将出马竞选的谷垣祯一领导的“谷垣派”(15名)和外相麻生太郎所属的“河野俱乐部”(11名),即使能得到其他派系部分议员的支持,也远不是安倍的对手。据《读卖新闻》8月公布的民调显示,安倍在一般选民中的支持率也遥遥领先。45%的人认为安倍最适合出任新首相,另两名候选人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和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分别到9%和7%的支持率。
二是鹰派形象。伴随日本政治右倾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抬头,对外立场强硬的鹰派人物相对得势。安倍能得到较高的支持率,与当前日本社会风潮有关,其强硬的”维护国家利益”的鹰派姿态极大地迎合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日本社会右倾化趋势不仅是自民党内,在整个政界、文教界、大众传媒,右倾化思潮均在不断蔓延,而反对这种历史性倒退的和平民主力量却处于劣势。“新编历史教科书”事件就是这种政治气候的集中体现。由一批御用文人组成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在恢复“历史与传统”的幌子下,为了宣扬所谓日本民族的“优越性”,不惜编造历史,否定和美化过去历次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朝日新闻》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即使在战后,日本也没摆脱战前恐怖事件阴影。还有舆论指出,小泉政权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超过了战后日本任何一届自民党政府。尤其小泉“不管中韩如何反对,一定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顽固姿态及行为,不但煽动和迎合了企图抹杀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而且在否定侵略历史、反对和平主义等方面,已经与日本的右翼势力互为作用、形成合力;前者为后者的泛滥提供庇护环境,后者为前者的膨胀摇旗呐喊。
三是森喜朗派不断坐大。众所周知,自民党是各种派系的联合体。2001年小泉战胜桥本出任自民党总裁,经过几年的时间,小泉采用“道路公团问题”、“邮政大选”等各种手段和措施,彻底打败了他的死对头桥本龙太郎,极大地削弱了桥本派以及龟井派等势力,实现了在党内铲除异己的目标,使小泉和安倍晋三所在的森喜朗派不断坐大,自民党内形成了森派一枝独秀的局面。自民党内原有的“派系力学”将失去作用。而其他各派弱小涣散,缺乏有力的领军人物。
四是首相垄断组阁权。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政治改革后,自民党总裁的权力大大增加,一手掌握党的人事和财政大权,派阀的作用日渐式微。小泉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对党的改造,首相组阁权、决策权更加垄断化。党内小派面对森喜朗派的众望所归者,为确保在未来内阁中有一席之地,都“未战先降”,相继表示支持安倍。为此有媒体指出,“安倍热”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日本政治和社会的变化潮流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
自民党总裁就是首相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国会内阁制,国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首相由国会提名,由天皇任命。选民可直接选举国会议员,但对首相的产生无权参与,首相由国会中的政党势力及政党中的派系势力决定。政党势力的分化组合,派系势力的消长变化,都会影响首相的产生及去留。
日本首相以及全体内阁成员一般是从国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国会中的议席。首相由国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二战结束后,自民党在日本参众两院均占多数议席,作为执政联盟中最大的党派,自民党的总裁顺理成章地会成为首相。所以,在自民党把持政权的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选举也就是日本首相选举。
与小泉政府不会有本质区别
小泉曾向媒体说,安倍在内阁中“最接近我,帮助我推进改革”。许多日本人确信,安倍胜选,不过是小泉的翻版。
从安倍发表的竞选纲领中人们也不难看到小泉的影子。在内政方面,安倍表示将推动修改日本现行宪法,改革日本现行教育体系,在内阁组成上打破日本派阀政治,并为实现政府主导的政治领导体制而对中央部门进行彻底改革和整编。在经济上,他强调将推动日本实现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有活力的经济成长,同时为解决贫富分化加剧现象,倡导“第二次挑战”政策,由政府支持“失败者”有机会重新挑战。
在对外关系上,安倍主张把日美同盟放在轴心位置并努力加强同盟关系,提出在首相官邸设立与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类似的直属机构,强化首相在外交、安全保障等政策上的主导权,并构建“战略性”亚洲外交,即日本应与中、韩等邻国改善及构筑信赖关系,但“这种努力必须是互相的”。此外,安倍还强调要力争早日解决朝鲜核和导弹问题以及绑架日本人质问题。尽管在竞选纲领中安倍没有直接提及如何应对中韩两国强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但却表示其将继续保持对为日本战死者的哀悼之情,并称“去还是不去,这不是被外国指责的问题。如果硬是将这一问题政治化和外交化,那么即便明确表示去还是不去也没有任何用处。”
美国《时代》周刊说,安倍是“最危险的民族主义者”。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他举棋不定让邻国舆论认为他是在历史问题上打“模糊战略”。他多次发言说“可让历史家去决定历史”,这更让日本媒体难以消化,禁不住要反问他:历史家有很多种,请问,该听哪类历史家的话?日本反对党一位领导人指出,安倍晋三提出的历史观以及思维,与右翼教科书“新历史教科书”同出一撤。日本自民党前副总裁山崎拓担心,由于安倍的历史观以及战争观,恐怕将带领日本回归战前走军国主义路线。
日本舆论普遍认为,安倍的竞选纲领基本上沿袭了小泉的既定路线,他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安倍是小泉的忠实支持者,2002年他随小泉访问朝鲜时,对朝态度强硬,要求朝方就绑架日本人问题道歉并还人。安倍的强硬姿态超过小泉本人及日本外务省,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他更是在各种场合为小泉帮腔,一再攻击中韩借历史问题“干涉日本内政”。他主张强化日美同盟,修改日本宪法,承认日本拥有集体自卫权;强调在处理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中要充分考虑日本的国家利益,采取强硬立场。
不过美国美林证券东京公司首席经济师科尔却说:“安倍晋三是个务实的人,意识到日本商界反对高层参拜靖国神社。这将导致靖国神社问题逐渐淡化,中日首脑会晤也有可能在6个月内实现。” 日本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分良成也认为,安倍的政策基调,都是一些强硬的强国主张。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过程中,再强硬的主张也终归要有被软化的时候。观看安倍晋三在对中、韩等亚洲国家问题上的发言,就让人观察到他其实已经出现软化倾向。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安倍晋三是小泉的人,但他毕竟不是小泉,他会有自己的执政风格,但从总体看,两人不会有实质区别。
(责任编辑 魏敏)
链接: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出生于日本政治世家。曾祖父安倍宽曾任众议院议员,外祖父岸信介是原日本首相,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也曾担任首相;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
1977年,安倍晋三从成蹊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他进入日本神户制钢所工作,3年后辞职担任其父的外相秘书官。1991年其父病逝后,他在日本各地发起了后援会事务所,开始参加议员选举,正式涉足政界,1993年,在自民党及各后援团体大力支持下,安倍晋三高票当选众议员,至今已连续当选4次。借助家族背景和声望以及前首相福田纠夫、竹下登等政界大佬的扶持,安倍晋三在政界的崛起极其迅速。2000年安倍就任森喜朗内阁官房副长官。两年后又任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2003年9月,安倍升为自民党干事长,成了小泉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第二年因参议院选举战果不佳,安倍降为干事长代理。去年10月,他出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
今年以来,安倍一直被外界视为最有希望成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接班人。其政治作风十分强硬,经常叫嚣要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在安全议题和对华关系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鹰派”。
目前日本国内民众最关心的是执政党自民党总裁的选举,参加竞选的有3人——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和财务大臣谷垣祯一, 8月22日选举战拉开帷幕后,3人都发表了自己的竞选纲领及政治主张,日本主要媒体更是进行连篇累牍的追踪报道,日本民众也给予了极大关注。对一个政党领导人选举给予不同寻常的重视,是因为日本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因为自民党在国会中处于多数地位,而日本法律规定,多数党领导人就是当然的日本首相。
鹰派姿态迎合 民族主义情绪
根据日本有关规定,自民党总裁由该党国会议员和地方党员投票选举产生,共计703票,赢得过半数的352票者即可当选。根据选举规则,403名国会议员人手一票,地方代表300票。如果在第一轮投票中无人得到半数以上选票,将由自民党议员通过第二轮投票选出。分析人士认为,事实上,此次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还没有进行,其结果就已经很明朗,因为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总裁选举。日本主要媒体评论说,9月20日的选举,与其说是一场竞选,不如说是自民党在显示其政治实力。自民党想通过选举表明,自民党总裁选举,实际上就是日本首相的直接选举。
日本舆论指出,从安倍晋三9月1日正式宣布决定参加竞选自民党总裁后,未来日本首相就基本已定,非安倍莫属,其原因有四。一是他的支持率很高。据报道,截至8月底的调查结果,党内九大派阀中大多数派阀表明支持内阁官房长官安倍晋三,据报道,支持安倍的除了他本身所属的党内最大派阀“森派”(86名党籍参众两院国会议员)之外,还包括48名“丹羽·古贺派”、32名“伊吹派”和15名“二阶俱乐部”。此外,15名“高村派”也倾向于支持安倍,75名“津岛派”和36名“山崎派”虽让派阀成员自行决定投票对象,但多数也倾向于支持安倍,不属任何派阀的70名国会议员也以支持安倍的居多,使自民党403张国会议员选票中的70%以上支持安倍。九派之中只有两派由于本身有角逐者而不支持安倍。它们分别是将出马竞选的谷垣祯一领导的“谷垣派”(15名)和外相麻生太郎所属的“河野俱乐部”(11名),即使能得到其他派系部分议员的支持,也远不是安倍的对手。据《读卖新闻》8月公布的民调显示,安倍在一般选民中的支持率也遥遥领先。45%的人认为安倍最适合出任新首相,另两名候选人财务大臣谷垣祯一和外务大臣麻生太郎分别到9%和7%的支持率。
二是鹰派形象。伴随日本政治右倾化和狭隘民族主义的抬头,对外立场强硬的鹰派人物相对得势。安倍能得到较高的支持率,与当前日本社会风潮有关,其强硬的”维护国家利益”的鹰派姿态极大地迎合了日本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日本社会右倾化趋势不仅是自民党内,在整个政界、文教界、大众传媒,右倾化思潮均在不断蔓延,而反对这种历史性倒退的和平民主力量却处于劣势。“新编历史教科书”事件就是这种政治气候的集中体现。由一批御用文人组成的“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在恢复“历史与传统”的幌子下,为了宣扬所谓日本民族的“优越性”,不惜编造历史,否定和美化过去历次发动的对外侵略战争。《朝日新闻》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即使在战后,日本也没摆脱战前恐怖事件阴影。还有舆论指出,小泉政权强烈的民族主义色彩超过了战后日本任何一届自民党政府。尤其小泉“不管中韩如何反对,一定要参拜靖国神社”的顽固姿态及行为,不但煽动和迎合了企图抹杀侵略历史的右翼势力,而且在否定侵略历史、反对和平主义等方面,已经与日本的右翼势力互为作用、形成合力;前者为后者的泛滥提供庇护环境,后者为前者的膨胀摇旗呐喊。
三是森喜朗派不断坐大。众所周知,自民党是各种派系的联合体。2001年小泉战胜桥本出任自民党总裁,经过几年的时间,小泉采用“道路公团问题”、“邮政大选”等各种手段和措施,彻底打败了他的死对头桥本龙太郎,极大地削弱了桥本派以及龟井派等势力,实现了在党内铲除异己的目标,使小泉和安倍晋三所在的森喜朗派不断坐大,自民党内形成了森派一枝独秀的局面。自民党内原有的“派系力学”将失去作用。而其他各派弱小涣散,缺乏有力的领军人物。
四是首相垄断组阁权。上世纪90年代后期日本政治改革后,自民党总裁的权力大大增加,一手掌握党的人事和财政大权,派阀的作用日渐式微。小泉经过几年的经营和对党的改造,首相组阁权、决策权更加垄断化。党内小派面对森喜朗派的众望所归者,为确保在未来内阁中有一席之地,都“未战先降”,相继表示支持安倍。为此有媒体指出,“安倍热”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日本政治和社会的变化潮流与各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
自民党总裁就是首相
日本宪法规定,日本实行以立法、司法和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国会内阁制,国会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首相由国会提名,由天皇任命。选民可直接选举国会议员,但对首相的产生无权参与,首相由国会中的政党势力及政党中的派系势力决定。政党势力的分化组合,派系势力的消长变化,都会影响首相的产生及去留。
日本首相以及全体内阁成员一般是从国会议员中产生,并在任职后保留国会中的议席。首相由国会多数党领袖担任。
二战结束后,自民党在日本参众两院均占多数议席,作为执政联盟中最大的党派,自民党的总裁顺理成章地会成为首相。所以,在自民党把持政权的日本,自民党总裁的选举也就是日本首相选举。
与小泉政府不会有本质区别
小泉曾向媒体说,安倍在内阁中“最接近我,帮助我推进改革”。许多日本人确信,安倍胜选,不过是小泉的翻版。
从安倍发表的竞选纲领中人们也不难看到小泉的影子。在内政方面,安倍表示将推动修改日本现行宪法,改革日本现行教育体系,在内阁组成上打破日本派阀政治,并为实现政府主导的政治领导体制而对中央部门进行彻底改革和整编。在经济上,他强调将推动日本实现以技术革新为基础的有活力的经济成长,同时为解决贫富分化加剧现象,倡导“第二次挑战”政策,由政府支持“失败者”有机会重新挑战。
在对外关系上,安倍主张把日美同盟放在轴心位置并努力加强同盟关系,提出在首相官邸设立与美国国家安全保障会议类似的直属机构,强化首相在外交、安全保障等政策上的主导权,并构建“战略性”亚洲外交,即日本应与中、韩等邻国改善及构筑信赖关系,但“这种努力必须是互相的”。此外,安倍还强调要力争早日解决朝鲜核和导弹问题以及绑架日本人质问题。尽管在竞选纲领中安倍没有直接提及如何应对中韩两国强烈反对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但却表示其将继续保持对为日本战死者的哀悼之情,并称“去还是不去,这不是被外国指责的问题。如果硬是将这一问题政治化和外交化,那么即便明确表示去还是不去也没有任何用处。”
美国《时代》周刊说,安倍是“最危险的民族主义者”。在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他举棋不定让邻国舆论认为他是在历史问题上打“模糊战略”。他多次发言说“可让历史家去决定历史”,这更让日本媒体难以消化,禁不住要反问他:历史家有很多种,请问,该听哪类历史家的话?日本反对党一位领导人指出,安倍晋三提出的历史观以及思维,与右翼教科书“新历史教科书”同出一撤。日本自民党前副总裁山崎拓担心,由于安倍的历史观以及战争观,恐怕将带领日本回归战前走军国主义路线。
日本舆论普遍认为,安倍的竞选纲领基本上沿袭了小泉的既定路线,他之所以如此,根本原因在于安倍是小泉的忠实支持者,2002年他随小泉访问朝鲜时,对朝态度强硬,要求朝方就绑架日本人问题道歉并还人。安倍的强硬姿态超过小泉本人及日本外务省,在小泉参拜靖国神社问题上他更是在各种场合为小泉帮腔,一再攻击中韩借历史问题“干涉日本内政”。他主张强化日美同盟,修改日本宪法,承认日本拥有集体自卫权;强调在处理日本与周边国家关系中要充分考虑日本的国家利益,采取强硬立场。
不过美国美林证券东京公司首席经济师科尔却说:“安倍晋三是个务实的人,意识到日本商界反对高层参拜靖国神社。这将导致靖国神社问题逐渐淡化,中日首脑会晤也有可能在6个月内实现。” 日本庆应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分良成也认为,安倍的政策基调,都是一些强硬的强国主张。然而在错综复杂的政治过程中,再强硬的主张也终归要有被软化的时候。观看安倍晋三在对中、韩等亚洲国家问题上的发言,就让人观察到他其实已经出现软化倾向。分析人士指出,尽管安倍晋三是小泉的人,但他毕竟不是小泉,他会有自己的执政风格,但从总体看,两人不会有实质区别。
(责任编辑 魏敏)
链接:安倍晋三
安倍晋三1954年9月21日出生于日本政治世家。曾祖父安倍宽曾任众议院议员,外祖父岸信介是原日本首相,外叔祖父佐藤荣作也曾担任首相;安倍的父亲安倍晋太郎官至外相。
1977年,安倍晋三从成蹊大学法学部政治学系毕业,后赴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留学;1979年他进入日本神户制钢所工作,3年后辞职担任其父的外相秘书官。1991年其父病逝后,他在日本各地发起了后援会事务所,开始参加议员选举,正式涉足政界,1993年,在自民党及各后援团体大力支持下,安倍晋三高票当选众议员,至今已连续当选4次。借助家族背景和声望以及前首相福田纠夫、竹下登等政界大佬的扶持,安倍晋三在政界的崛起极其迅速。2000年安倍就任森喜朗内阁官房副长官。两年后又任小泉内阁官房副长官。2003年9月,安倍升为自民党干事长,成了小泉最得力的助手之一。第二年因参议院选举战果不佳,安倍降为干事长代理。去年10月,他出任小泉内阁官房长官。
今年以来,安倍一直被外界视为最有希望成为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的接班人。其政治作风十分强硬,经常叫嚣要对朝鲜进行经济制裁,在安全议题和对华关系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鹰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