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对Pilon骨折患者行以关节镜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关节镜复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1.43%)。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实验组切口长度、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对关节镜技术在Pilon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不仅能够减少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还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关节镜;Pilon骨折;临床效果
Pilon骨折主要指的是胫距关节受到累及的胫骨骨折,通常伴有腓骨骨折,占据75%-85%,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骨折疾病,通过手术治疗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这与患者软组织的修复以及游离体的清理有关,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x线下进行复位手术的方法,但是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和不足性。近几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关节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Polin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行以关节镜手术,对于Pilon患者的愈合效果十分显著。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41.6±5.2)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42.2±5.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方法主要是经患者胫骨前侧或者是外侧作一切口,将胫骨病灶部位充分暴露,并于x线下进行复位手术,采用螺丝钉或者是钢板材料进行内部固定,最后使用石膏进行外部固定。
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关节镜复位治疗。通过关节镜技术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治疗,首先给予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帮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固定止血带,并由腓骨外侧入路,给予复位固定治疗,等到患者下肢恢复一定长度后,采用20ml的生理盐水扩张患者踝关节,并以外侧入路的方式,依次检查患者胫距关节、外侧沟、内侧沟、后关节囊壁以及后侧间室,仔细清除患者踝关节内血肿以及碎屑后,处理软骨损伤,进一步修复患者软骨和撕裂韧带,使用克氏针将患者关节面撑起,内侧入路使用克氏针、钢板或者空心钉给予内部固定,使用石膏进行外部固定。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疗效评定指标:①显效:患者踝关节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行走正常、平稳,能够独立活动;②有效:患者踝关节轻微肿胀,行走正常、平稳,活动程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善,受到轻微限制;③无效: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行为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并不能够独立完成行走和活动。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研究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1.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利用(x±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1.43%)。x2=12.974,P值=0.000,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2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
见表1。
3讨论
Pilo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病因复杂,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传统的手术治疗将会诱发额外创伤和并发症,而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对于换患者的创伤较小,极大程度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此外,关节镜技术的应用能够直视复位骨折块,由于Pilon骨折患者的关节腔间隙较小,骨折实际情况难以清晰可见,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扩张切口,利于完成手修复手术,采取关节镜技术,能够充分显示患者骨折情况,进而极大程度缩小了切口长度。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1.43%),实验组切口长度、愈合時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行以关节镜技术,极大程度缩短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提高Pilon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李攀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同。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以关节镜复位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还能够缩短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
[关键词]关节镜;Pilon骨折;临床效果
Pilon骨折主要指的是胫距关节受到累及的胫骨骨折,通常伴有腓骨骨折,占据75%-85%,伴发严重的软组织损伤。Pilon骨折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复杂的骨折疾病,通过手术治疗将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这与患者软组织的修复以及游离体的清理有关,传统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采取x线下进行复位手术的方法,但是具有一定的缺陷性和不足性。近几年来,伴随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关节镜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Polin骨折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降低患者发生其他并发症的几率,治疗效果显著。本研究通过行以关节镜手术,对于Pilon患者的愈合效果十分显著。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是在患者知情同意下开展,将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112例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抛硬币法进行分组,正面为对照组,反面为实验组,各56例。其中,实验组男性36例,女性20例,年龄为24~62岁,平均年龄(41.6±5.2)岁;对照组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为26~68岁,平均年龄(42.2±5.8)岁。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没有统计意义(P>0.05),研究可进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治疗。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方法主要是经患者胫骨前侧或者是外侧作一切口,将胫骨病灶部位充分暴露,并于x线下进行复位手术,采用螺丝钉或者是钢板材料进行内部固定,最后使用石膏进行外部固定。
实验组患者则接受关节镜复位治疗。通过关节镜技术对患者进行切开复位治疗,首先给予硬膜外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帮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固定止血带,并由腓骨外侧入路,给予复位固定治疗,等到患者下肢恢复一定长度后,采用20ml的生理盐水扩张患者踝关节,并以外侧入路的方式,依次检查患者胫距关节、外侧沟、内侧沟、后关节囊壁以及后侧间室,仔细清除患者踝关节内血肿以及碎屑后,处理软骨损伤,进一步修复患者软骨和撕裂韧带,使用克氏针将患者关节面撑起,内侧入路使用克氏针、钢板或者空心钉给予内部固定,使用石膏进行外部固定。
1.3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和手术切口长度、愈合时间。疗效评定指标:①显效:患者踝关节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行走正常、平稳,能够独立活动;②有效:患者踝关节轻微肿胀,行走正常、平稳,活动程度并未发生明显改善,受到轻微限制;③无效: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并未发生任何改变,行为活动受到严重限制,并不能够独立完成行走和活动。总体有效率=(显效+有效),研究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中的数据均需要利用SPSS11.0软件包予以核验,选择[n(%)]表示计数资料,并接受x2值核算,利用(x±s)来表示计量数据,并用t值验算。若实验对象之间的数据在计算后P<0.05,则为存在明显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临床效果
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1.43%)。x2=12.974,P值=0.000,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2比较两组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
见表1。
3讨论
Pilo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病因复杂,因此,需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对于患者的恢复十分重要。传统的手术治疗将会诱发额外创伤和并发症,而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对于换患者的创伤较小,极大程度缩短了患者的愈合时间,高于传统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此外,关节镜技术的应用能够直视复位骨折块,由于Pilon骨折患者的关节腔间隙较小,骨折实际情况难以清晰可见,因此,手术过程中需要扩张切口,利于完成手修复手术,采取关节镜技术,能够充分显示患者骨折情况,进而极大程度缩小了切口长度。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总体有效率54例(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71.43%),实验组切口长度、愈合時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行以关节镜技术,极大程度缩短切口长度、愈合时间,提高Pilon患者的治疗效果。与李攀等人的研究结论相同。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行以关节镜复位手术治疗,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还能够缩短切口长度和愈合时间,值得临床借鉴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