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刈割期对饲用小黑麦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来源 :草地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_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筛选湖南地区饲用小黑麦(Triticale Wittmack)的最佳刈割时期,本试验研究了2个小黑麦品种(\'中饲1048\',\'冀饲2号\')和2个小黑麦新品系(\'中饲3297\',\'中饲1257\')在3个刈割期(拔节期,灌浆期,成熟期)的农艺性状、草产量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不同刈割期小黑麦的株高、分蘖数、绿叶数、鲜草和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灌浆期的鲜草和干草产量(46.92和12.97 t·hm-2)最高,拔节期的绿叶数(4.10片)最多,成熟期的株高(176.76 cm)最高,分蘖数(329.17万个·hm-2)最多.不同刈割期小黑麦的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中(酸)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木质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随着刈割期的推迟,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逐渐下降,中(酸)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木质素含量逐渐增加,可溶性糖含量逐渐下降.综合分析表明,饲用小黑麦的最佳刈割时期为灌浆期,此时鲜(干)草产量最高,营养品质较高.
其他文献
为确定北方寒冷地区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适宜的秋播时间及适种品种,本研究选取4个紫花苜蓿品种,通过对其在不同温度(-5℃,-10℃)及播种后不同生长时间(45,60和75 d)下的生长特性及抗寒生理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龙牧801”的根重、根体积显著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P<0.05).低温条件下,“龙牧801”与“WL343”的游离脯氨酸与可溶性糖含量明显高于其它紫花苜蓿品种.紫花苜蓿的主根直径、根重和根体积与成活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模拟-10℃越冬时,“龙牧801”的抗
为了区分不同金鸡菊的种质,明确目前广为栽培的金鸡菊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特征,采用常规压片法,以60个不同的金鸡菊种质为材料,鉴定其根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并选取其中18个籽播系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表明:60个金鸡菊的染色体数目包括12个类型,染色体数目24~52不等,18个核型分析的材料全部为二倍体,染色体基数存在x=10,12,13,14四种.在6个材料中发现了随体,未发现B染色体,染色体类型包括s,sm,st三种.核型全部为2A,核型整体上较为对称,核型不对称系数为58.56% ~64.93%,一
为研究1998—2018年申扎县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的变化及其驱动力,本研究基于申扎县NDVI、地形和气象等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残差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申扎县NDVI年际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申扎县NDVI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595%;年均NDVI随高程和坡度的增加呈现单峰曲线状的变化趋势,峰值分别位于4900~5200 m和10°~15°;NDVI与气温的正相关性(r=0.556,P=0.00
研究以位于黄土丘陵区的固原、定边、神木、安塞为研究区域,以各区20年以上封禁草地(G0)为对照,分析了不同放牧强度(以羊粪球密度计:G1,0~10个·m-2;G2,10~20个·m-2;G3,>20个·m-2)下生物结皮层及0~2 cm土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及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结果表明:放牧仅降低安塞藓结皮盖度,对各地区的藻结皮盖度和生物量均无影响;从各区域来看,除神木生物结皮层和0~2 cm土层SOC、T N、N:P、C:P在G3下降低以外,其余地区各放牧强度下SOC
为探究油莎豆(Cy perus esculentus)在极端干旱风沙环境中适宜种植行距,本研究在塔里木盆地南缘风沙活动强烈地段设置30 cm,60 cm,90 cm,120 cm等4个种植行距,分析了行距对油莎豆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莎豆饲草与块茎产量随行距增加均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株密度与饲草、块茎及根系生物量均在30 cm行距下最大,在90 cm行距最低,但在60 cm与120 cm行距之间没有明显差异;在30 cm行距下,块茎和根系的氮、磷、钾吸收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相应的其在0~2
为了探索甘肃农牧交错带影响农牧业生产的关键因素——降水的变化规律,本研究利用1971—2019年甘肃农牧交错带30个气象站点的降水量时间序列,研究了区域49 a来降水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M 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和小波分析法分析了区域降水量变化的突变特征和周期特征.结果表明:近49 a来,研究区年平均降水量为442.24 mm,以5.39 mm·(10a)-1的速率增加,并分别于1973,1980,1984和2018年发生了突变;就季节而言,夏季降水量最多,但呈微弱减少趋势
为探讨封育和氮添加对退化高寒湿地恢复的影响,本研究在青藏高原东部轻中度退化高寒湿地设置生长季禁牧和氮添加处理试验,并测定了群落结构和生产力、物种丰富度、土壤水分和氮、磷元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生长季禁牧能够显著提高退化湿地土壤水分含量、土壤速效氮含量和群落净初级生产力,提高禾草类物种在群落中的占比,而降低杂类草物种的占比;氮添加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退化湿地植物群落上述指标的影响不显著,但是氮添加处理有增加地上生物量和提高土壤含水量的趋势.本研究还提出了一个围栏封育和氮添加对退化高寒湿地恢复(以土壤水分含量为
尼洋河作为工布江达县的“母亲河”,探究流域植被变化特征及其与水热的关系对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尼洋河流域为研究区,采用了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eneral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GRNN)计算模型来反演叶面积指数(Leaf area index,LAI)和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数据集,分析LAI和FVC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水热因子的响应.结果表明:2001—2019年以来,尼洋河流域植被总体呈现轻微改善趋势,植被集中
为探讨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青贮发酵品质与体外消化率的影响,试验设对照组(CK)、添加纤维素酶组(CE)、添加木聚糖酶组(XE)和组合添加酶组(CX,纤维素酶+木聚糖酶).青贮7,30,60,90 d后开窖取样,测定相关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CE,XE和CX组显著提高了乳酸含量(P<0.05),降低了pH、氨态氮/总氮和干物质损失;添加酶处理组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
白花草木樨(Melilotus albus Medic.ex Desr.)是草木樨最常见的栽培用种之一,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固氮能力.为了开发一套高效的草木樨转化体系,本研究以白花草木樨为材料,以结瘤基因M aR O P6为目的基因,建立了发根农杆菌(A grobacterium rhizogenes)介导的高效白花草木樨毛状根转化体系.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可以在两周左右获得毛状根,其发生率可达78%,MaROP6基因的毛状根转化率可达70.8%.qRT-PCR鉴定结果表明,M aRO P6转基因毛状根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