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前建筑工程建设正朝着高层化发展,在这其中深基坑支护技术的运用是确保整体行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在高层建筑建设过程当中深基坑支护直接与其最终的质量挂钩,对此我们国家一直对其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并且当下的施工技术也都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在实际操作时还是会遇到很多难点,所以就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对此,本文将会重点分下当下该施工技术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以此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建设当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并且该技术的好坏将会直接与建筑最终品质的好坏相联系。在实际施工建设当中,由于该建筑本身特点的影响给施工技术的运用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支护工程本身是临时性的,所以在建设时很多单位都不够重视,使得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施工技术特点
(一)支护类型多样
由于各项技术的发展与提升使得基坑支护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其支护形式也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所以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往往需要选择两种或以上的支护形式去配合整体工程施工,以确保最终施工品质。在选取支护形式时最重要的是要以真实的工程状况以及该形式的基本特点作为基础。
(二)基坑深度变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当中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这也就导致其建筑面积不断缩小,由此高层建筑就成为当下城市建筑的基本形式。针对于此,建筑单位面积的载荷值也就变得越来越大,更多的开发商开始将建筑的地下空间当做车库,由此就更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基本深度,导致基坑的挖深日益增大。
(三)施工难度提升
在该类型的建筑当中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是与整体建筑的品质有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些与水域比较靠近的地方,由于自身土层比较松软,所以就给基坑支护的施工加大了难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并且该建筑的用地面积一般相对比较小,所以施工场地也都比较小,这就使得在场地中进行材料存放以及机械运转的区域都非常小,这些都给施工加大了难度。
二、施工技术现状
(一)土样采集缺乏真实性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先要将施工点的土样采集起来,然后再将采集起来的样本实施进一步的检测和研究,最后依据检测与研究结果规划出来与之相符的支护计划。因为土样当中往往包含着该地区地质状况,所以能够给相应作业人员提供帮助。
(二)土壤物理参数变动大
在对其实施具体的支护工作之前应先制定出来一套对应的施工计划,在此一定要保证施工点土壤检测的精准性,只有获得土壤的相应参数之后才能够对其支护结构实施进一步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当中其土壤的物理参数经常发生变动,这就给施工方案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土壤参数一般主要包含了水含量以及凝聚力等,但是在实际开挖之后这些参数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由此就使得土壤压力的计算难度增大,因此给后续支护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际的施工技术选择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空间效应预测不当
在基坑挖掘完成之后整个地基的形态就会产生变化,因此这就无法对其空间效应做出准确的预测,要是其空间效应都是向中间聚拢,那么就会使得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下降,由此产生一定安全事故,使得工程效益受损。
(四)基坑受力计算与实际有差异
整体工程的安全系数与深基坑的支护受力状况紧密相关,最后支护结构的选择都是由受力程度所决定的,一般理论受力的演算都较为理想,并具有相应的思维性,所以就导致与实际的受力情况并不相符,这就使得最终支护工程无法适应结构,使得整体工程受到影响。
三、施工技术应用
(一)深层搅拌
该支护技术就是将水泥当做固化剂,然后使用能够进入到土层当中的搅拌机去强制搅拌水泥和地基土层,使这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连接,以此发生一定的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之后硬化,以此满足支护墙本身所需要的强度需求。这样最终的支护结构除了具备相应的挡土作用,还具备相应的隔水功能。该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各种土质当中,例如淤泥、粘土等等,只要其开挖的深度不大,不管平面是何种形状都可以进行使用,并且极具经济性。
(二)钢板桩
这一技术的施工手段相对比较简便,并且整体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性,所以当下在该工程施工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是一种连续性的支护,主要被运用到基坑深度超过5m的工程施工当中。在整体技术之中使用到的材料包含有带钳口或者是锁口的热轧型钢材,并把其结合起来建设成为一个钢板桩的墙面,以起到挡土和隔水的作用。其钢板桩的截面主要是梯形,整体的形状与U型钢比较相似。其长度一般是6米到9米,在实际支护施工时先进行定位,然后再使用打桩机打定位桩,以此根据一正一反的原则沿着放线进行合扣,给基坑起到相应的支护作用。
(三)旋喷桩墙
这一技术主要使用喷嘴给整体基坑结构全面运用水泥当做固化剂实施喷洒,由此就使得其内部结构形成一道非常坚固的水泥墙。由于在这其中使用了喷嘴,因此就让支护桩与实际的墙体之间相互结合在一起,有效防止了裂缝的发生,由此便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促进整体性的支护结构进一步形成,使工程也能够实现全面性的防护。
(四)柱列式灌注桩排桩
该技术主要使用柱列示间隔的形式去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砼的挖孔布置,最后使用刚度良好的桩排桩来作为基本的挡土设施。该技术在实际施工当中操作简便,并且极具经济性,但是由于在浇筑之后其桩与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就要对其浇筑的大截面横梁实施连接。
四、结束语
由于该类型的建筑发展使得其基坑深度以及面积变得愈来愈大,其施工技术也变得愈发复杂,支护的难度也愈渐提升,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这就要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学习和总结,以此提升支护水平,确保建筑工程品质。
参考文献:
[1]付国军.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72-73.
[2]谭永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
[3]王淑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術创新,2013(15):217-217.
[4]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5(3):79-79.
(作者身份证号:130724199111170010)
关键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建设当中深基坑支护技术是其最重要的一项组成部分,并且该技术的好坏将会直接与建筑最终品质的好坏相联系。在实际施工建设当中,由于该建筑本身特点的影响给施工技术的运用带来了一定难度,再加上支护工程本身是临时性的,所以在建设时很多单位都不够重视,使得工程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一、施工技术特点
(一)支护类型多样
由于各项技术的发展与提升使得基坑支护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并且其支护形式也都处在不断地变化当中。所以在实际工程建设时往往需要选择两种或以上的支护形式去配合整体工程施工,以确保最终施工品质。在选取支护形式时最重要的是要以真实的工程状况以及该形式的基本特点作为基础。
(二)基坑深度变大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当中的土地资源日益紧张,这也就导致其建筑面积不断缩小,由此高层建筑就成为当下城市建筑的基本形式。针对于此,建筑单位面积的载荷值也就变得越来越大,更多的开发商开始将建筑的地下空间当做车库,由此就更增加了建筑结构的基本深度,导致基坑的挖深日益增大。
(三)施工难度提升
在该类型的建筑当中地基土层的承载能力是与整体建筑的品质有最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些与水域比较靠近的地方,由于自身土层比较松软,所以就给基坑支护的施工加大了难度。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处理很多技术上的难点,并且该建筑的用地面积一般相对比较小,所以施工场地也都比较小,这就使得在场地中进行材料存放以及机械运转的区域都非常小,这些都给施工加大了难度。
二、施工技术现状
(一)土样采集缺乏真实性
在实际的建筑施工过程当中先要将施工点的土样采集起来,然后再将采集起来的样本实施进一步的检测和研究,最后依据检测与研究结果规划出来与之相符的支护计划。因为土样当中往往包含着该地区地质状况,所以能够给相应作业人员提供帮助。
(二)土壤物理参数变动大
在对其实施具体的支护工作之前应先制定出来一套对应的施工计划,在此一定要保证施工点土壤检测的精准性,只有获得土壤的相应参数之后才能够对其支护结构实施进一步的设计。但是在实际的检测过程当中其土壤的物理参数经常发生变动,这就给施工方案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土壤参数一般主要包含了水含量以及凝聚力等,但是在实际开挖之后这些参数都会发生一定的改变,由此就使得土壤压力的计算难度增大,因此给后续支护方案的制定以及实际的施工技术选择带来了一定影响。
(三)空间效应预测不当
在基坑挖掘完成之后整个地基的形态就会产生变化,因此这就无法对其空间效应做出准确的预测,要是其空间效应都是向中间聚拢,那么就会使得基坑边坡的稳定性下降,由此产生一定安全事故,使得工程效益受损。
(四)基坑受力计算与实际有差异
整体工程的安全系数与深基坑的支护受力状况紧密相关,最后支护结构的选择都是由受力程度所决定的,一般理论受力的演算都较为理想,并具有相应的思维性,所以就导致与实际的受力情况并不相符,这就使得最终支护工程无法适应结构,使得整体工程受到影响。
三、施工技术应用
(一)深层搅拌
该支护技术就是将水泥当做固化剂,然后使用能够进入到土层当中的搅拌机去强制搅拌水泥和地基土层,使这两者之间能够相互连接,以此发生一定的物理反应或者化学反应之后硬化,以此满足支护墙本身所需要的强度需求。这样最终的支护结构除了具备相应的挡土作用,还具备相应的隔水功能。该技术可以被运用到各种土质当中,例如淤泥、粘土等等,只要其开挖的深度不大,不管平面是何种形状都可以进行使用,并且极具经济性。
(二)钢板桩
这一技术的施工手段相对比较简便,并且整体也具有极高的经济性,所以当下在该工程施工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这一技术是一种连续性的支护,主要被运用到基坑深度超过5m的工程施工当中。在整体技术之中使用到的材料包含有带钳口或者是锁口的热轧型钢材,并把其结合起来建设成为一个钢板桩的墙面,以起到挡土和隔水的作用。其钢板桩的截面主要是梯形,整体的形状与U型钢比较相似。其长度一般是6米到9米,在实际支护施工时先进行定位,然后再使用打桩机打定位桩,以此根据一正一反的原则沿着放线进行合扣,给基坑起到相应的支护作用。
(三)旋喷桩墙
这一技术主要使用喷嘴给整体基坑结构全面运用水泥当做固化剂实施喷洒,由此就使得其内部结构形成一道非常坚固的水泥墙。由于在这其中使用了喷嘴,因此就让支护桩与实际的墙体之间相互结合在一起,有效防止了裂缝的发生,由此便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护效果,促进整体性的支护结构进一步形成,使工程也能够实现全面性的防护。
(四)柱列式灌注桩排桩
该技术主要使用柱列示间隔的形式去进行钻孔灌注桩以及砼的挖孔布置,最后使用刚度良好的桩排桩来作为基本的挡土设施。该技术在实际施工当中操作简便,并且极具经济性,但是由于在浇筑之后其桩与桩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就要对其浇筑的大截面横梁实施连接。
四、结束语
由于该类型的建筑发展使得其基坑深度以及面积变得愈来愈大,其施工技术也变得愈发复杂,支护的难度也愈渐提升,相应的技术要求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这就要在实际的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学习和总结,以此提升支护水平,确保建筑工程品质。
参考文献:
[1]付国军.探讨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现代物业(上旬刊),2012(1):72-73.
[2]谭永虎.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四川水泥,2015(10).
[3]王淑珍.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術创新,2013(15):217-217.
[4]钟世鸣.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5,5(3):79-79.
(作者身份证号:13072419911117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