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强调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城市质量(包括生态环境质量、城市风貌形象质量、城市文化质量等)的逐步提高。可持续发展和科学合理的规划的实施将引导城市走向稳定、协调的发展之路,对城市进一步优化生存环境、创造发展条件、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影响力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力的保证了资源以及能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多样性以及自然资源的再生都不能够脱离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是在社会当中对于环境污染应当积极的实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地球在后期的发展中能够承受人们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济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强调的不是片面的针对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将经济效益有力的给予全面提高,有效的降低污染和消耗,全方位的进一步节约资源和利用资源,这样才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后期的发展展望。
社会的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它对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和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基础上的。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
要想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道路,就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国情,我们是中高收入国家,是面临上亿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在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发展模式以及制度约束,是我们考虑可持续发展城市路径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远近关联,将其置于一个滚动过程中,形成巨大合力的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的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和新的动力。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产业升级
例如珠三角特别是广东这个地方,现在相当多的城市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就是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升级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要把传统产业转向内地,还是吸纳农民工就地成为市民?全国很多城市都希望吸引一些高层次的人,但如果产业不升级,农民工还是存在的。产业不升级,高层次的人来不了。
(二)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程度不够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长期以来功能单一、人口稳定,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过去未曾预料和研究,法律来不及出台。现有的城建大法,不仅数量少,覆盖面窄,且普遍存在主管部门不确切、行政处罚种类单一、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不足的问题。
(三)执法不力,已有的法律法规执行效果不理想。
随意执法问题突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执法部门虽然有内部监督机构,也有内部的规定制度,但自己监督自己,没有多少实效。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加上执法不力,助长了城市建设管理中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削弱了城市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增加效益。如何增加效益,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最大的社会效益,都是可持续化根本的目标。所有的投入和产出一定是一个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
四、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一)人口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会对城市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任由城市人口无控制地增长,城市的土地将远远不够人类的使用,过多的人口将导致人们无立足之地,那时将导致混乱甚至是人类的灭亡。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的承受范围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土地使用中的可持续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把握一个度,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范围,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土地,子孙后代仍然能对其利用和开发。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是南方雨水充沛而北方雨水稀缺,而且不同季节不同年际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很多大城市都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粮食安全、能源与资源紧缺、环球污染、气侯变化、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过去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总而言之,我们想要将城市建设的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以及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更加和谐的局面,就需要全面有效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现代城市进行整体有力的进一步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劲峰,唐灿,杨柳.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9)
[2]陈银蓉,梅昀,汪如民,赵冬.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1)
[3]李颖,李永沛.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有益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一建筑混凝土公司】
一、城市可持续发展概念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有力的保证了资源以及能量的可持续利用,生物在生态环境当中的多样性以及自然资源的再生都不能够脱离完整的生态系统。人们是在社会当中对于环境污染应当积极的实行有效的控制,使得地球在后期的发展中能够承受人们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济的可持续。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强调的不是片面的针对经济的增长而是经济质量的提高。将经济效益有力的给予全面提高,有效的降低污染和消耗,全方位的进一步节约资源和利用资源,这样才是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后期的发展展望。
社会的可持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是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它对社会公平公正、文明和健康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社会的可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它是建立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基础上的。
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
要想研究中国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道路,就要认真研究我们的国情,我们是中高收入国家,是面临上亿人口的城镇化进程,在一段时间内要实现的,是世界上所有国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发展模式以及制度约束,是我们考虑可持续发展城市路径的时候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应遵循“三个面向”的准则,既要面向世界,还要面向现实,更要面向未来。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在世界经济开发、开放、可持续发展的大格局中找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地位,明确开发战略的目标和方向;只有面向现实,才能摸清都市圈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分异和组合特点,从而能够因地制宜,突出构建重点,体现和创造城市的特色;只有面向未来,才能在跨世纪的高度高瞻远瞩,远虑近忧,妥善处理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工程构筑的远近关联,将其置于一个滚动过程中,形成巨大合力的后劲。只有坚持三个面向的准则,才能从国内外可持续发展大格局和大趋势中,科学谋划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为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活力创造条件和新的动力。
三、城市可持续发展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产业升级
例如珠三角特别是广东这个地方,现在相当多的城市面临非常严峻的挑战。首先就是如何进行产业升级。升级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如要把传统产业转向内地,还是吸纳农民工就地成为市民?全国很多城市都希望吸引一些高层次的人,但如果产业不升级,农民工还是存在的。产业不升级,高层次的人来不了。
(二)城市建设管理法制化程度不够
我国绝大部分城市长期以来功能单一、人口稳定,城市建设发展缓慢,城市建设管理中的问题过去未曾预料和研究,法律来不及出台。现有的城建大法,不仅数量少,覆盖面窄,且普遍存在主管部门不确切、行政处罚种类单一、设定行政强制措施不足的问题。
(三)执法不力,已有的法律法规执行效果不理想。
随意执法问题突出。行政执法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执法部门虽然有内部监督机构,也有内部的规定制度,但自己监督自己,没有多少实效。法律法规体系不完整加上执法不力,助长了城市建设管理中急功近利短期行为,削弱了城市建设管理法律法规的权威性。
(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标是增加效益。如何增加效益,无论从哪个方面讲,最大的社会效益,都是可持续化根本的目标。所有的投入和产出一定是一个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
四、可持续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一)人口的可持续性
合适的城市人口规模会对城市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要合理确定城市的人口规模,对城市的人口增长进行有效的控制,提高城市人口素质。城市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如果任由城市人口无控制地增长,城市的土地将远远不够人类的使用,过多的人口将导致人们无立足之地,那时将导致混乱甚至是人类的灭亡。控制人口数量在城市的承受范围内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土地使用中的可持续
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是城市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城市规划的基础部分。人们根据自身的需求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但必须把握一个度,不能超过土地的承载范围,既要满足当前发展的用地需求,同时又不破坏土地,子孙后代仍然能对其利用和开发。
(三)水资源的可持续性。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总的来说是南方雨水充沛而北方雨水稀缺,而且不同季节不同年际的降水量也不同。在很多大城市都出现用水紧张的情况下,通过城市规划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城市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四、结语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共同的理念与追求。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粮食安全、能源与资源紧缺、环球污染、气侯变化、公共卫生安全、重大自然灾害等全球性挑战日益突出。过去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
总而言之,我们想要将城市建设的更加适合人类居住以及与人类生存发展有着更加和谐的局面,就需要全面有效的利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现代城市进行整体有力的进一步规划建设。
【参考文献】
[1]王劲峰,唐灿,杨柳.探析城市规划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发展[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0(09)
[2]陈银蓉,梅昀,汪如民,赵冬.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协调的思考[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01)
[3]李颖,李永沛.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的影响——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对城市规划工作进行有益探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13)
【作者单位:河南省第一建筑混凝土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