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与科技的交融——北大语言学实验室与中华口传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数字化研究

来源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大中文系语言学实验室原名“语音乐律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早在1921年刘复先生向蔡元培校长提交了“提议创设中国语音学实验室计划书”.刊登在《北京大学日刊》(1921年11月16日)上.提出“鉴于研究中国语音.并解决中国语言中一切与语音有关系之问题.非纯用科学的试验方法不可”。1925年9月.在法国巴黎大学专攻语音学并获得博士学位的刘复回到大国文系任教后主持正式成立了北大第一个文科实验室,
其他文献
今年论坛的很多讨论都强调一个主旨,那就是在过去两百年问现代世界发展历程中“现代”与“传统”的紧张关系。而如今这一紧张关系依旧存在。现代历史也清楚地表明过去几个世纪中的诸多变化也是这两方面冲突的表现。此外,虽然有些不着边际,但这两个词却一直被用来给彼此赋予正面或负面的价值。此次论坛敦促我们重新平衡对于现代和传统的理解,旨在实现“文明的和谐”。
在当代社会,文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为了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文化建设,认真回顾与审视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文化建设,就是一个十分必要和很有意义的课题。本文的论述试图从战略层面、学术层面、社会层面这三个维度展开。
本文以两晋以前的文献为依据,梳理了“势”的字源、“势”在先秦以至汉晋时期广泛使用的例证、“势”的各种语义。在此基础上,从发生学的角度,研究书画领域内“势”的施用对象、内涵及所包含的艺术特性。本文认为:“势”进入书画等艺术领域,起初是取“势”之“样式”、“格式”之义作为书论著作的书名,而“势”所包含的“力”及后起的“变动”、“趋势”等语义,因为适合表现书画之笔触、笔势变化及形态布局等,而被书画理论家逐步采用,成为一个使用广泛且特别契合中国艺术传统的理论范畴。
中国历史上的中心城市多分布于大陆内地,但自19世纪以来的两百年间,在海岸线上出现了众多的中、大及特大城市,构成为一条蔓延1.8万公里的海岸城市集合群。中国海岸城市带的形成,不仅带来了国内社会经济文化全方位的深刻变化,刷新了中华传统文明中的海洋篇章,也将对于21世纪的东亚地缘政治以及全球化国际关系诸方面,发挥出越来越巨大的影响,值得从多重角度加以研究。
医疗服务的一种新范式正以“个体化医疗”的名义逐渐显现。支持者宣称,运用遗传学手段明确机体特性并为个体制订相应的疗法,已使针对个体特性制订医疗计划成为可能。他们还认为医学的重点将由治疗前移到预防。据称,遗传学近期研究成果的遗传检测技术,可以使医生在病人出现先兆前获知某些常见疾病易感性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制定预防计划、减少个人和社会的疾病负担。此外,遗传信息将为药物和药物用量大小的选择提供依据,避免药物副作用、减少浪费、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与其他科学进步一道,医学的未来被认为应当且将成为“个体化的、可预测的和
脉意象浮现于人的视野,实关乎土壤肌理和蚕丝系络,川源河派和人身气血,并呼应于天地生气。由此联类感推,物理人文皆饶有脉络连贯、文理吐发之象,而生命脉动涌通不息。循乎脉理以游观万象,物情人境浑成一派脉感之网。游于艺而造乎道,人生行程宛如泳游于脉,体现为即身融入的偕行。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其远缘可溯史前的原始宗教及巫术,近缘直达先秦的道家学说、神仙方术等。就历史之悠久来说,当今世界上几种主要宗教可能均难望其项背。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可见道教对中华民族影响之深远。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好几次“灭佛”的大事件,然而,“灭道”的事却从未发生过。不仅从没有灭道之事,
期刊
中国俗文学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滥觞于20世纪初,一个多世纪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但因为“俗文学”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使得学者们的研究最终集中于古典小说和戏曲.“俗文学”反而渐渐失落了。
吐火罗语官私文书在数量上远逊于其他古代西域语言。然而仔细研究龟兹语(吐火罗B语)佛寺账簿等出土文书可以发现,唐代龟兹也广泛发行作为税收凭证的“抄”,这个现象与已知西州、于阗等地情况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