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小学一门基础课程,《品德与社会》旨在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将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是与社会发展相结合,顺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符合新教改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特点及重要意义,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提出了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思考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社会,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栋梁。以下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阐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并探讨了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尊重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合
新课程观主张,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蕴涵丰富的学科文化并具有一定的“精典性”和“示范性”的特征;但教材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教材容易受时空和学情等条件的制约,而具有某种局限性。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使用教材,才能使之价值提升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涉猎内容广泛,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图文并茂和板块灵活的设计,既承载了一定的教育要求,又为教师弹性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空间。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合,依据教材但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但不脱离教材。尊重教材就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上的每幅图、每句话、每个活动提示,理清教材所提示的知识点和教学思路,从中了解、明确教学目标,从中了解编者意图,从中受到活动设计方面的启示。尊重教材还要做到教材中适合本班、本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可以采纳,教材中所提供的现有资料可以作为学生直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使教材中现有的资源发挥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彻底将传统严肃、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成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关爱残疾人的课文时,如果教师仅仅干巴巴地给学生讲解我们应当怎样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样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残疾人还没有明确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搜集有关残疾人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充分了解残疾人的困难、遭遇和不幸,通过视觉冲击,则势必会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让他们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主动帮助和关爱残疾人。
三、借助多媒体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受到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往往在品德与社会课教育教学当中出现学生学不懂、教师不好教的困境。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跨越社会经验障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动画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由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践。事实证明,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显著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和睦相处》教学中,虽然学生通过以往的社会认知教育已经对其含义略懂一二,但教师仅靠课本的内容很难说清什么是“和睦相处”,怎么做才有利于“和睦相处”,此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展示几组视频短片,展示几种不同人的不同做法,让学生辨别哪些人的哪些做法有利于和睦相处,哪些的人哪些做法不利于和睦相处,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看了几组视频短片后有什么体会,通过多媒体视频短片的展示,将“和睦相处”的深层内涵用视频短片展示出来,很好地解决了《和睦相处》这一节的教学难点,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睦相处的内涵,体会社区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知道邻里和睦对每一个社区成员都非常重要,并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深化“如何和睦相处”这节课的主题。
四、教师依据实际定准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为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好每一单元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的形成性目标与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目标是导向,要把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把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科书内容灵活处理,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要依据课标设定什么样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到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一节课可达到的目标。
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品德与社会》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及重要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郑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 品德與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21-22.
[2]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38.
【关键词】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思考
小学阶段的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还要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阶段开设的一门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它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感受社会,从而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的社会栋梁。以下结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阐述了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并探讨了提高课程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一、尊重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合
新课程观主张,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蕴涵丰富的学科文化并具有一定的“精典性”和“示范性”的特征;但教材并不是课程资源的全部,教材容易受时空和学情等条件的制约,而具有某种局限性。教师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地使用教材,才能使之价值提升并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涉猎内容广泛,具有很强的生活性、活动性与开放性,图文并茂和板块灵活的设计,既承载了一定的教育要求,又为教师弹性使用教材提供了更大空间。在教学中要做到尊重教材与创造性使用教材的结合,依据教材但不依赖教材,超越教材但不脱离教材。尊重教材就要做到认真研读教材,教师备课时要认真研读教材上的每幅图、每句话、每个活动提示,理清教材所提示的知识点和教学思路,从中了解、明确教学目标,从中了解编者意图,从中受到活动设计方面的启示。尊重教材还要做到教材中适合本班、本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可以采纳,教材中所提供的现有资料可以作为学生直接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使教材中现有的资源发挥作用。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二、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教学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小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情境,让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化的课堂教学彻底将传统严肃、压抑的课堂教学氛围转变成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使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学习的乐趣,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效率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给学生讲授关爱残疾人的课文时,如果教师仅仅干巴巴地给学生讲解我们应当怎样关爱残疾人、帮助残疾人,这样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是因为小学生对残疾人还没有明确概念,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教师搜集有关残疾人的视频,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播放,让学生充分了解残疾人的困难、遭遇和不幸,通过视觉冲击,则势必会让学生更加印象深刻,让他们自己明白,在生活中要主动帮助和关爱残疾人。
三、借助多媒体攻克教学重点和难点
学生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受到思维能力和认知水平的制约,往往在品德与社会课教育教学当中出现学生学不懂、教师不好教的困境。为了显著提升学生的直观认知,跨越社会经验障碍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视频、动画形象化具体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做到由抽象到具体,理论联系实践。事实证明,这种现代化的教育方式可以显著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和睦相处》教学中,虽然学生通过以往的社会认知教育已经对其含义略懂一二,但教师仅靠课本的内容很难说清什么是“和睦相处”,怎么做才有利于“和睦相处”,此时,运用多媒体播放展示几组视频短片,展示几种不同人的不同做法,让学生辨别哪些人的哪些做法有利于和睦相处,哪些的人哪些做法不利于和睦相处,然后说说自己是怎么理解的,看了几组视频短片后有什么体会,通过多媒体视频短片的展示,将“和睦相处”的深层内涵用视频短片展示出来,很好地解决了《和睦相处》这一节的教学难点,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深刻理解和睦相处的内涵,体会社区邻里和睦相处带来的快乐,知道邻里和睦对每一个社区成员都非常重要,并学会正确处理社区邻里之间的矛盾,深化“如何和睦相处”这节课的主题。
四、教师依据实际定准学习目标
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为此,教师要在把握整个课程目标的基础上,设计好每一单元和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处理好长期的形成性目标与短期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突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目标是导向,要把准,每节课的教学目标不必面面俱到,应简洁、清晰、具体,注意把握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尽可能根据本校和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和需求进行设计,避免大而空。教师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对教科书内容灵活处理,学生需要什么,教师就要依据课标设定什么样的目标,目标的设定要贴近学生生活。如:“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目标的实现需要一个长期养成的过程,“诚实守信,友爱宽容”也是要在实践中通过不断践行逐步达到的目标,因此,它们不宜作为某一节课的目标,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将目标具体化,确定每一节课可达到的目标。
作为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途径,《品德与社会》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必须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特点及重要性,注重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修养。
参考文献
[1]郑宏凤.新课改下的小学 品德與社会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4(05):21-22.
[2]陈智慧.新课改下小学 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0(0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