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小班阶段是幼儿园的开始阶段。在这个阶段,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强,对一切事物感到新鲜好奇。如果常规不好,严重点会影响到孩子日后的生活习惯,礼貌习惯,学习习惯等多方面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一生。所以在小小班进行常规教育是必须的。
关键词:常规;反复实践;持之以恒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特别是从小抓起,从幼儿的生活常规抓起。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呢?
一、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常规要求
做为新生入园,从一开始,教师就应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不管是早上入园、下午离园,还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环节,教师都应有个详实的计划,并且要理清理好。如早上入园让幼儿跟老师和同伴问早问好,晨间活动的要求,吃饭前先洗手、安静休息、分组排队有序地领取饭菜,安静就餐、不掉饭粒,饭后能收拾自己的餐具和椅子,上课时认真听讲、不随意走动、积极回答问题,做操时的要求,午睡前自觉洗脸、排尿、会正确摆放自己的衣物和鞋子,起床后自己穿衣服,简单整理床上用品,喝开水应注意的问题,户外活动时应遵守的纪律,下午离园时的要求等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按步就班,把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养成习惯,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孩子在穿脱鞋子方面,由于在家中都是由父母包办。本学期,由于看到孩子年纪小,手部的协调性还不强,冬天的时候又怕孩子着凉。所以大多数都是老师、阿姨一个一个地帮孩子脱、穿鞋子。这样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所以我开始训练孩子穿脱衣服的能力。专门利用一个户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孩子穿衣和脱衣的方法。放学的时候告诉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孩子穿脱鞋子的能力,还在这次的家长会上也特意提到在家里培养幼儿穿脱鞋子的能力。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自己尝试穿脱鞋子。当他们成功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孩子们可高兴了,到处表演给同伴看。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们一样自己穿脱鞋子。同时有个别幼儿会帮助没有学会的孩子。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穿脱衣服的方法。现在,每当到午睡时间,孩子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鞋子脱了放好,还能给鞋子宝宝排队了。现在老师只需要帮助年纪小的孩子穿脱鞋子。
三、常规教育要持之以恒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的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不可以这个老师这样要求,另一个老师那样要求;一个硬一个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个老师如果定下了一项要求,必须让另外一个老师也知道,这样,两个老师才能紧密合作。而且,当常规一但确立,就必须要天天坚持,长抓不懈。不能一看到成果就立刻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
四、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老师在向小小班孩子进行讲解规则和要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和富有情趣。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老师可以在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一边做一边说,提高语言的示范性和直观性。一次提的要求不能太多太复杂,要突出重点,语速要相对慢一点。另外,老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有情趣。要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和情景化。例如在让孩子养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时,我通常会告诉孩子,椅子喜欢爱护他的孩子。如果小朋友大力搬椅子,椅子会摔跤,会生病,他的小脚还会断呢。同时,一边说一边请平时能够轻轻放好椅子的孩子来进行示范。孩子示范以后,老师会告诉孩子,马楷鉴小朋友的椅子今天可高兴了,他说以后也要和他做好朋友。这时,其他的孩子也会像刚才示范的孩子一样轻轻放椅子了。又例如在请孩子轻轻上厕所的时候,我也要求孩子学小猫走路。小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都会模仿小猫走路时的动作轻轻去厕所。
五、注重幼儿的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
在小班,教师应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性与个别性,采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这更有利于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形成。
(一)稳住幼儿情绪
众所周知,新生刚入园,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幼儿迅速适应班集体生活,稳住情绪呢?这对于许多幼教工作者来说也许是个大难题。怎么办呢?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了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本班的谢文泽小朋友,他年龄偏小,性格又有点怪,每天早上家长来送都是又哭又闹,不肯进教室,一天哭几次("马拉松"式的,哭累了就停,想想后又哭,又停……)。针对这种情况就只能作个别教育,研究一种属于他的教育方式了。经过我们的耐心教育,这位小朋友现已有很大进步、大有改观了。
(二)日常生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个别性
谁都知道,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智商是不可能比的。同样,小孩也是一样,有些聪明点,就学得快、容易接受;反之,则反应缓慢、迟钝些。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如教幼儿学区域活动,对于小小班的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区域,从区域常规到区域操作,是挺有难度的。为此,我除了在区域时间让孩子操作,其他多余时间我也让孩子操作(如课间休息时间、离园接送时间),尽可能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幼儿也学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
六、教师的榜样教育与暗示教育尤其重要
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一群群洁白无暇的幼儿,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也极强。为此,在幼儿面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举止应显得自然大方,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具有正面的、榜样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要擅于用眼神、双手来表达情感,批评、指责时显得严厉点,表扬、赞许时面带微笑、轻轻抚摸等,给幼儿一个暗示,这样既让幼儿容易接受,又不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真是棒极了。
总的来说,常规好的班级的教师相对来说要轻松些。作为幼儿家长或老师,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听之任之,那样的话可能会害了孩子,因为,一个人一生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常规;反复实践;持之以恒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幼儿园必须重视幼儿常规的培养,特别是从小抓起,从幼儿的生活常规抓起。那么,我们该怎样去培养小班幼儿的常规呢?
一、教师应根据本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常规要求
做为新生入园,从一开始,教师就应注重幼儿常规的培养。不管是早上入园、下午离园,还是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方面、环节,教师都应有个详实的计划,并且要理清理好。如早上入园让幼儿跟老师和同伴问早问好,晨间活动的要求,吃饭前先洗手、安静休息、分组排队有序地领取饭菜,安静就餐、不掉饭粒,饭后能收拾自己的餐具和椅子,上课时认真听讲、不随意走动、积极回答问题,做操时的要求,午睡前自觉洗脸、排尿、会正确摆放自己的衣物和鞋子,起床后自己穿衣服,简单整理床上用品,喝开水应注意的问题,户外活动时应遵守的纪律,下午离园时的要求等等,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按步就班,把常规教育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养成习惯,利于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给孩子充分的、反复实践的机会
不断反复的实践是建立良好常规的关键。孩子在穿脱鞋子方面,由于在家中都是由父母包办。本学期,由于看到孩子年纪小,手部的协调性还不强,冬天的时候又怕孩子着凉。所以大多数都是老师、阿姨一个一个地帮孩子脱、穿鞋子。这样浪费了很多活动和游戏的时间。所以我开始训练孩子穿脱衣服的能力。专门利用一个户外活动的时间教会孩子穿衣和脱衣的方法。放学的时候告诉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孩子穿脱鞋子的能力,还在这次的家长会上也特意提到在家里培养幼儿穿脱鞋子的能力。开始的时候,我们鼓励能力强的孩子自己尝试穿脱鞋子。当他们成功并得到老师的表扬以后,孩子们可高兴了,到处表演给同伴看。我就利用这个机会鼓励其他孩子也像他们一样自己穿脱鞋子。同时有个别幼儿会帮助没有学会的孩子。很多孩子已经学会了穿脱衣服的方法。现在,每当到午睡时间,孩子都会按照老师的要求把自己的鞋子脱了放好,还能给鞋子宝宝排队了。现在老师只需要帮助年纪小的孩子穿脱鞋子。
三、常规教育要持之以恒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班上的老师和保育员的意见和方法一定要一致,要形成共识。不可以这个老师这样要求,另一个老师那样要求;一个硬一个软。这样的话,孩子会感到无所适从。一个老师如果定下了一项要求,必须让另外一个老师也知道,这样,两个老师才能紧密合作。而且,当常规一但确立,就必须要天天坚持,长抓不懈。不能一看到成果就立刻把注意力转到别的事情上。
四、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老师在向小小班孩子进行讲解规则和要求的时候,要特别注意语言的简洁,规范和富有情趣。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老师可以在向幼儿提出要求的时候一边做一边说,提高语言的示范性和直观性。一次提的要求不能太多太复杂,要突出重点,语速要相对慢一点。另外,老师要尽量让自己的语言生动有情趣。要用富有童趣的语言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和情景化。例如在让孩子养成轻轻放椅子的习惯时,我通常会告诉孩子,椅子喜欢爱护他的孩子。如果小朋友大力搬椅子,椅子会摔跤,会生病,他的小脚还会断呢。同时,一边说一边请平时能够轻轻放好椅子的孩子来进行示范。孩子示范以后,老师会告诉孩子,马楷鉴小朋友的椅子今天可高兴了,他说以后也要和他做好朋友。这时,其他的孩子也会像刚才示范的孩子一样轻轻放椅子了。又例如在请孩子轻轻上厕所的时候,我也要求孩子学小猫走路。小小班的孩子喜欢模仿,他们都会模仿小猫走路时的动作轻轻去厕所。
五、注重幼儿的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
在小班,教师应更加注重幼儿的全面性与个别性,采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这更有利于幼儿各项常规的培养及形成。
(一)稳住幼儿情绪
众所周知,新生刚入园,怎样在较短时间内让幼儿迅速适应班集体生活,稳住情绪呢?这对于许多幼教工作者来说也许是个大难题。怎么办呢?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了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如本班的谢文泽小朋友,他年龄偏小,性格又有点怪,每天早上家长来送都是又哭又闹,不肯进教室,一天哭几次("马拉松"式的,哭累了就停,想想后又哭,又停……)。针对这种情况就只能作个别教育,研究一种属于他的教育方式了。经过我们的耐心教育,这位小朋友现已有很大进步、大有改观了。
(二)日常生活、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个别性
谁都知道,由于受各种原因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智商是不可能比的。同样,小孩也是一样,有些聪明点,就学得快、容易接受;反之,则反应缓慢、迟钝些。在这一点上,我深有体会。如教幼儿学区域活动,对于小小班的幼儿是第一次接触区域,从区域常规到区域操作,是挺有难度的。为此,我除了在区域时间让孩子操作,其他多余时间我也让孩子操作(如课间休息时间、离园接送时间),尽可能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幼儿也学得轻松、愉快,容易接受,自然而然地学到了知识。
六、教师的榜样教育与暗示教育尤其重要
面对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一群群洁白无暇的幼儿,这个时候的孩子,模仿能力很强,可塑性也极强。为此,在幼儿面前,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言行举止应显得自然大方,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具有正面的、榜样的教育意义。同时,教师要擅于用眼神、双手来表达情感,批评、指责时显得严厉点,表扬、赞许时面带微笑、轻轻抚摸等,给幼儿一个暗示,这样既让幼儿容易接受,又不伤害到他们幼小的心灵,真是棒极了。
总的来说,常规好的班级的教师相对来说要轻松些。作为幼儿家长或老师,不能因为孩子还小就听之任之,那样的话可能会害了孩子,因为,一个人一生中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江苏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