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股份制公司的出现使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成为一种必然,这就导致了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而股权激励的营运模式也随之产生。但是我国上市公司实行股权激励的效果并不明显。这就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一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是否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股权激励能否提高公司绩效。而本文以12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股权激励对财务业绩具体的影响。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第二部分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第三部分模型构建与数据选取,第四部分实证分析,第五部分建议。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财务业绩;实证分析
一、绪论
首先,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很容易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精英阶层成为公司的股东,很容易使他们有一种为自己服务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利益被该机制和其他股东绑在了一起,使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弱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的利益趋于一致。这会促使高管们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想尽一切的办法消减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长期制度使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不仅在任期内得到应有的奖励,而且大部分奖励是在卸任后得到的,这要求管理者不能短视,弱化了管理层的短期化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远期创造力和竞争力,这些不是仅仅靠关注财务数据能完成的。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宋增基和张宗(2002)[5]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得出管理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财务业绩存在倒立方的关系。虽然ROE与托宾Q值具有较大差异,但通过独立的控制变量回归,因变量系数在10%水平下均通过检验并且DIR 和DIR3 的系数为正,而DIR2 系数为负。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Morck在1988年的研究结论即随着经理持股份额的增加,经理行为从“利益趋同”到“利益侵占”又回到“利益趋同”对于用Tobin s Q作为绩效指标得到驻点分别为0. 28%及1.5%。也就是说经营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在[0 ,0.3%]、[1.5% ,1]这样的区间内适当增加持股比例对提高企业的业绩作用较明显,而在[0.3% ,1.5%]这个区间内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1)模型的设计。 ①模型的构建。本文将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来构建股权激励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股权激励的尺度由管理层持股比例来表示。由于作为财务业绩的因变量指标有五个,故设立五个模型如下:
股权激励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回归方程。
第一ROE=a0+a1RHS+a2SIZE+a3SHARES+a4RDS+a5BOM+r1
用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RSH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SHAREA表示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其中控制变量分别用SIZE、RDS、BOM代表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
第二股权激励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回归方程。
NAPS=b0+b1RHS+b2SIZE+b3SHARES+b4RDS+b5BOM+r2
用NAPS表示每股净资产,RSH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SHARES代表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其中控制变量分别用SIZE、RDS、BOM代表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
②数据的选取。考虑到很多因素制约着数据的真实性,如新上市的公司业绩出现容易出现波动,多股上市的公司由于监管条件的不同容易造成数据的不真实等,在选取样本时对样本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ST和PT类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异常状态,为了消除消极极端值对统计结果造成的影响,将之剔除于样本之外。
第二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与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相比,面临的证券监管环境不同,在计算资产价值等方面也不可比,将之剔除于样本之外。
第三相关数据指标缺失或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将之剔除样本之外。
按照上述剔除标准,最后选取12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通过SPSS18.0和EXCEL处理数据。
四、实证分析
通过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结果如下: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为正并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拟合度均大于0.8,该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本文假设H1相符:股权激励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五、建议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个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前提条件,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机构离不开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有激励必然有约束,这就要求公司内部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应相互监督和制约,防止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操持股权激励计划,把股权激励计划当作自己谋取财富的工具。建立健全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如:增加股权激励计划的透明度、由外部独立董事担任激励计划委员会成员、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等。
6 参考文献
[1]Morck, R. Sheleifer,A.Y Vishny,R.W.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Corporate Contro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vol.79,no 4),842—852
[2]J.McConnell and H.Servaes.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595—613
[3]Himmelberg, Hubbard, Palia,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link between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y,1999,Vol.53,353-384
(作者單位:四川農业大学)
关键词: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财务业绩;实证分析
一、绪论
首先,实施股权激励机制很容易使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或精英阶层成为公司的股东,很容易使他们有一种为自己服务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利益被该机制和其他股东绑在了一起,使他们自己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绑在一起,弱化了他们之间的矛盾,使他们的利益趋于一致。这会促使高管们进行管理和技术的创新想尽一切的办法消减成本,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和企业的竞争力。其次,股权激励机制作为一种长期制度使企业的高级管理层不仅在任期内得到应有的奖励,而且大部分奖励是在卸任后得到的,这要求管理者不能短视,弱化了管理层的短期化行为,有利于提高企业远期创造力和竞争力,这些不是仅仅靠关注财务数据能完成的。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宋增基和张宗(2002)[5]通过构建回归模型得出管理经营者的持股比例与财务业绩存在倒立方的关系。虽然ROE与托宾Q值具有较大差异,但通过独立的控制变量回归,因变量系数在10%水平下均通过检验并且DIR 和DIR3 的系数为正,而DIR2 系数为负。他们的实验结果也支持了Morck在1988年的研究结论即随着经理持股份额的增加,经理行为从“利益趋同”到“利益侵占”又回到“利益趋同”对于用Tobin s Q作为绩效指标得到驻点分别为0. 28%及1.5%。也就是说经营管理层的持股比例在[0 ,0.3%]、[1.5% ,1]这样的区间内适当增加持股比例对提高企业的业绩作用较明显,而在[0.3% ,1.5%]这个区间内效果不是很明显。
三、模型建立与数据来源
(1)模型的设计。 ①模型的构建。本文将采用多元回归模型来构建股权激励与财务业绩之间的关系,股权激励的尺度由管理层持股比例来表示。由于作为财务业绩的因变量指标有五个,故设立五个模型如下:
股权激励与净资产收益率之间的回归方程。
第一ROE=a0+a1RHS+a2SIZE+a3SHARES+a4RDS+a5BOM+r1
用ROE表示净资产收益率,RSH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SHAREA表示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其中控制变量分别用SIZE、RDS、BOM代表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
第二股权激励与每股净资产之间的回归方程。
NAPS=b0+b1RHS+b2SIZE+b3SHARES+b4RDS+b5BOM+r2
用NAPS表示每股净资产,RSH表示管理层持股比例,SHARES代表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其中控制变量分别用SIZE、RDS、BOM代表公司规模、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董事长与总经理兼任情况。
②数据的选取。考虑到很多因素制约着数据的真实性,如新上市的公司业绩出现容易出现波动,多股上市的公司由于监管条件的不同容易造成数据的不真实等,在选取样本时对样本处理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ST和PT类上市公司处于财务异常状态,为了消除消极极端值对统计结果造成的影响,将之剔除于样本之外。
第二既发行A股又发行B股或H股的公司,与仅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相比,面临的证券监管环境不同,在计算资产价值等方面也不可比,将之剔除于样本之外。
第三相关数据指标缺失或数据异常的上市公司,将之剔除样本之外。
按照上述剔除标准,最后选取120家上市公司的样本通过SPSS18.0和EXCEL处理数据。
四、实证分析
通过SPSS软件做回归分析,并进行数据处理,得到结果如下:管理层持股比例、管理层人均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的系数为正并通过10%的显著性检验,并且拟合度均大于0.8,该结果表明管理层持股比例与净资产收益率显著正相关,与本文假设H1相符:股权激励与净资产收益率存在正相关关系。
五、建议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一个公司实施股权激励机制的前提条件,一个好的公司治理机构离不开公司内部的监督机制,有激励必然有约束,这就要求公司内部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应相互监督和制约,防止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操持股权激励计划,把股权激励计划当作自己谋取财富的工具。建立健全对经营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如:增加股权激励计划的透明度、由外部独立董事担任激励计划委员会成员、增加董事会中独立董事的比例等。
6 参考文献
[1]Morck, R. Sheleifer,A.Y Vishny,R.W.Alternative Mechanisms for Corporate Control[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9(vol.79,no 4),842—852
[2]J.McConnell and H.Servaes. Additional Evidence on Equity ownership and Corporate valu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0(27),595—613
[3]Himmelberg, Hubbard, Palia, Understanding the determinants of managerial ownership and the link between ownership a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y,1999,Vol.53,353-384
(作者單位:四川農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