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类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wei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传统的软件类课程教学模式是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分开进行,学生接受知识较被动,且不利于学生及时将理论付诸于实践。针对上述问题探讨了一种“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移入机房,即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一起进行。这样借助机房先进的管理软件,学生学习知识主动化,及时化,教师管理教学方便化。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软件的兴趣,方便了老师的教学和管理,学生编写软件的动手能力显著提高。
  关键词:软件类课程;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3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已经配备了很高端的电脑和设备,这样高校大学生除了在具备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常用的软件编程技术才能顺利进入企业工作,软件类课程在整个高校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软件类课程是一系列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不断上机实验,调试才能把课堂知识融会贯通。为此,现在很多高校都调整了软件类课程的学时数,如在压缩课堂教学的同时将上机实验课时增加,用以提高学生对软件的实际动手水平。然而,由于上机实验多滞后于课堂教学,学生在上机时由实验老师指导,不能很好地将课堂上学的知识和实验内容衔接上,导致学生在实验的时候缺乏主动性和兴趣,只是把程序在计算机上验证一下,无法真正解放学生的大脑和双手,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
  一、传统教学模式应用在软件类课程上的一些弊端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理论教学+上机实验,即学生先在教室接受课堂教学,过若干周后再被安排到机房或者实验室进行实验。这种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在高校的各类课程中。但是软件类课程是一门知识点很多且实践性很强的一门课程,[1]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软件类课程上是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1.课堂教学的被动性
  课堂教学都是在教室进行,一般情况下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课件和软件的编写过程,学生坐在下面只有课本没有电脑,只能被动地接受老师的授课。由于学生无法及时实践操作,无法验证老师在黑板和多媒体上演示的程序,也就不敢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看法,也不能主动探究自己不懂的问题,对教师的口误和错误也不能提出自己的质疑。
  2.上机实验的滞后性
  软件类课程的一大特点是大小知识点繁多,学生只有自己亲自操作了以后才能掌握。如果间隔若干时间后再去上机,势必会导致课堂上教授的知识点已经忘却了一部分,而软件只要任何地方有问题,程序调试都不能通过,这样学生在上机的时候会因为一些小程序都不能正确调试通过而产生严重的挫败感,进而对软件类课程失去兴趣,导致不能学好后面的软件知识。
  3.教学管理的复杂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进行课堂教学的老师和实验教学的老师不是同一人:课堂教学的教师的任务就是把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有什么问题,教师全然不知;而实验教学的教师也只是把安排的几个实验指导学生来做,至于为什么学生做不好实验,缺乏什么知识点,上课过程中有哪些问题没有讲好,实验老师也不会去思考。这样在进行实验教学时因为授课教师和授课内容不一样,而且课堂教学往往超前于实验教学,学生会产生落差感,甚至感到衔接不上。
  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软件类课程中的实践与体会
  从新学期开始学院在软件类课程上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即将软件类课程的理论教学和上机实验合并,理论教学直接在机房进行,这样学生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边在机房接受理论教学边进行上机实验。[2]笔者进行了C语言课程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实践,主要有如下体会:
  1.教学管理的灵活性和方便性
  借助实验室机房安装的“极域电子教室”软件,理论课教师和实验教师都认为极大地方便了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很大程度上防止学生开小差,因为“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可以监控机房的每一台电脑,如果有学生在电脑上做一些其它的事情,如打游戏等,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并制止。第二,方便了理论课的教学,由于在机房教学,每个学生都有电脑,这样理论课老师在讲授一段理论知识后,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如果学生调试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教师不用下讲台到学生的座位上去,借助于“极域电子教室”软件老师可以控制该学生的电脑,并把该电脑的问题演示在多媒体上,并解决这个问题。第三,有利于实验教师和理论教师的教学配合,当理论课教师在机房教学时,实验教师也在下面观看同时也了解了理论教学的内容和知识点,这样实验教师在安排实验和指导实验时就会有侧重点和方向,如果理论课和实验内容有什么出入,实验教师也可以及时和理论课老师沟通,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都可以进行相应的调整,更加促进学生实践知识的掌握。第四,方便了理论课教师对学生上机作业的接收和检查。传统对上机作业的检查都是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将自己的作业发送到教师的邮箱,然后教师再在自己的电脑上接收邮件,并在自己的电脑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并运行学生的作业,这样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而借助于机房的“极域电子教室”软件,学生在机房就可以将作业直接传到教师的电脑上,教师也可以在机房直接运行并给出成绩。
  2.学生学习主动化、兴趣化
  软件类课程的实践特点,决定了要想把软件类课程学好,学生必须要有足够的钻研精神,而获得钻研精神的关键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足够的兴趣。“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一个重大改变就是将理论教学放在机房进行,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讲授知识点并演示软件的编写和运行之后稍停一下,让学生在电脑上及时编写、调试、运行程序。这样学生在上机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随时反馈到教师那里,教师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消除了学生对软件类课程的畏惧感和思想包袱;同时,学生还可以把教师的程序稍加改进,学生会产生自己也能编程序的兴奋感和满足感。
其他文献
摘要:如何克服过度重视专业教育所造成的弊病,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高等工程教育共同关心与探讨的问题。结合佳木斯大学电气工程专业实际教学现状,探讨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意义,并从课程设置、师资培训和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给出了一些研究体会,开发学生的潜能,从而探索了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电气工程;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人才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
期刊
摘要:掌握与运用专业知识并与从事的相关职业之间实现有效衔接,是需要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实现的。针对毕业设计,基于设计命题合理性与新颖度的要求,要对毕业设计完成质量的监控和毕业设计提交成果的制度化要求等一系列环节进行完善并实现规范化管理。对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层面的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学校、指导教师和学生三位一体的方式,为提高工科学校及工科专业毕业生就业能力提出了规范化的管理方案。  关键词:就业能力培养;毕
期刊
摘要:电路作为电气信息类最重要的传统的专业基础课,它的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是值得深思的。分析了电路教学困境产生的原因,重点从课程教学的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以及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等方面做了电路教学改革的探讨,实践结果表明,改革成效良好。  关键词:电路教学;教学改革;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08-02  作为高
期刊
一、“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特点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为军械工程学院(以下简称“我校”)新开设的一门基础性课程,其有别于其他院校的同名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设置的不同。为了提高我校学员的信息化素质与能力,本课程在内容编排上以信息技术的管理为主线,共分为信息的基本概念、信息的获取技术、信息的传输与交换技术、信息的存储技术、信息的处理技术以及信息安全技术等相关内容。  从内容编排上可以看出,该课程内容
期刊
摘要:针对“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将任务驱动式教学法引入课堂—实验—课后三个环节,并给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最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非计算机专业;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3-0080-0
期刊
摘要:根据国家创新创业型工科專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对工科专业课教学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教学改革方案。在教学内容上,既要讲授基础理论,又要介绍专业前沿新技术和发展动态,并把教学内容分为基础层和提高层;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教学、创新设计、项目训练等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程特点适时地选择项目法、案例法等;在考核方式上,增加具有实践性的考核内容,采用理论闭卷考试和开放性考试相结合的形式。
期刊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电气化程度要求的不断提高,电工电子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也日渐突显,而基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的电工电子学的教学与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极不适应,更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突出教学实践性,利用计算机软件平台,多渠道培养学生设计与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等,为电工电子学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持。  关键词:电工电子;教学模式;
期刊
摘要:培养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的高质量工程人才,是卓越工程培养计划的目的所在,也是以工科为特色的专业进行课程改革的方向。“先进制造技术”课程作为机械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培养计划中的专业课程,其改革十分必要,主要阐述了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改思想以及改革实施的途径,以期通过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和完善考核体系等方面提高先进制造技术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先进制
期刊
摘要:MATLAB/Simulink大学师生和研究人员普遍使用的学习和研究工具,由于强大的计算和仿真能力,在课程学习和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依据重庆大学MATLAB/Simulink有关课程的设置以及实际的教学实践和研究经验,阐述了该软件课程的开设背景,分析了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面向创新实践的课程改革方案。  关键词:MATLAB;创新实践;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要:针对机械类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中“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课程建设的需要,从教学内容改革、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突出了工科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工程测试;课堂教学;实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58-02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面向工业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