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研究进展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ci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黄褐斑的病因不明,可能的致病因素有妊娠、内分泌、某些药物、遗传、肝脏疾病及紫外线等。近年来有人认为本病可能与微生态失衡有关。用伍德光检查,根据色素的深浅分为表皮型、真皮型、混合型和不确定型。口服维生素E、维生素C和外用维甲酸、氢醌霜、益生素和壬二酸治疗黄褐斑有效。N-乙酰-4-S-半胱胺酸酚是一种新的退色剂,治疗黄褐斑有极好的效果。

其他文献
1995年11月1日,作者从在金边儿童医院住院并怀疑为患结核病的5岁以下患儿中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了HIV-1抗体。截至1997年1月31日,共对9026例幼儿(占该年龄组内全部住院患儿的83%)进行了HIV-1血清学检测。结果290例(3.2%)检出阳性;236例HIV-1血清阳性的18个月以下的幼儿中,205例检测了p24抗原,结果51例(25%)阳性。
期刊
迟发性皮肤卟啉症(PCT)的特征为皮肤症状以及尿卟啉在肝脏中聚积和尿中排泄量增加。常用静脉放血疗法和口服氯喹(CQ)治疗。作者报告了应用小剂量CQ治疗PCT患者取得疗效。24例慢性肝卟啉症患者(男15例、女9例,年龄25~56岁,平均44岁),服用小剂量CQ 125mg每周2次,疗程6~27月,直到尿卟啉排泄量下降到0.5μmol/24h左右,同时要求病人避免饮酒、口服雌激素等诱发因素。
期刊
目前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BSLE)的标准是: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ARA)修订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诊断标准的病人发生全身性、非瘢痕性及大疱性皮损;组织学表现为表皮下水疱及真皮上层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浸润;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沉积在基底膜带及免疫反应物沉积在致密板或其下方。并根据BSLE靶抗原――Ⅶ型胶原纤维抗原的有无将BSLE分为两型:一型为符合上述BSLE诊断标准并具有抗Ⅶ型胶原纤维抗体的
1973年Convit等首次描述了1例少见的皮肤病,其临床表现为类似皮肤松弛症的硬性斑块,组织学表现为整个真皮内特殊的肉芽肿性浸润。Ackerman在复习这一病例后,于1978年提出肉芽肿性皮肤松弛(granulomatous slack skin,GSS)这一诊断。9年后,LeBoit等证实了GSS的淋巴增生特性,并指出GSS是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特殊类型,与蕈样肉芽肿(MF)密切相关。
近10年来,凯林因具有低的光毒性作用而被口服或外用于白癜风的光化学治疗。以前研究表明,影响凯林外用的疗效的主要因素是其浓度和剂型(霜剂或溶液)。该研究评估了外用5%凯林霜(以前所用的最高有效浓度)及3%凯林1-甲基-2吡咯酮(PYR)溶液,加UVA治疗白癜风的疗效。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性活跃成人中20%~80%有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史,绝大部分为无症状感染。HPV疫苗也许能预防生殖器疣,与HPV相关的宫颈癌以及其它少见的肛门生殖器癌的发生。生殖器疣通常由HPV6和HPV11感染引起,还有10多种HPV型别较少引起该病。可见疣的患病率在成人一般为1%~5%;宫颈癌90%~95%与HPV相关,从HPV感染至发现癌症估计潜伏期为5~25年。
期刊
该文综述了目前已经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临床应用的抗疱疹病毒药、抗HIV药、干扰素、疫苗和免疫球蛋白在皮肤科的应用现状,并介绍了几种尚待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批准的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新的抗病毒药。
CHILD综合征是一种包括了先天性半侧发育不良、鱼鳞病样红斑及肢体缺陷的疾病,作者报告了1例CHILD综合征患者,对其进行了长达3年的观察,并进行了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电镜的研究。组织病理显示角质层增厚角化不全及正角化病交替,并见大的或影子颗粒细胞。免疫组化表明染基底细胞层的AE1抗体可在基底层上方细胞内表达,电镜发现表皮上部细胞内及细胞间隙可见许多层状及膜状结构。并伴有粘接小体的存在。
生长因子在创伤愈合过程中调控细胞外基质的合成,影响创面的愈合,其生物学功能可能受到细胞外基质的影响。二者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可能影响和决定了创伤愈合的结果。
钙泊三醇治疗慢性斑块型银屑病已证明有效,比蒽林短期接触治疗的疗效更好,结合UVB治疗可提高疗效。该文报道钙泊三醇结合UVB与蒽林结合UVB在日疗门诊治疗银屑病的对照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