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出一种综合预测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最佳评分指标死亡预警评分,为临床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评分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12月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4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临床结局分为存活组(330例)和死亡组(64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入院后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入院24 h内血肌酐(SCr)、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比容(Hct)的最差值;确诊24 h内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4 h内是否行急诊手术或急诊插管;病程中是否发生脓毒症,以及临床结局。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对导致死亡的相关因素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予以赋值,总分为死亡预警评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死亡预警评分对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
结果与存活组比较,死亡组患者年龄大(岁:51.50±18.31比45.54±14.70,t=-2.456,P=0.016),SCr升高(μmol/L:94.18±65.51比72.42±28.22,t=-2.611,P=0.011),APACHEⅡ评分(分:24.30±6.23比16.38±6.19,t=-9.353,P<0.001)和SOFA评分(分:7.84±3.68比4.43±2.75,t=-7.049,P<0.001)升高,进行急诊插管〔79.7%(51/64)比42.7%(141/330),χ2=29.309,P<0.001〕和发生脓毒症的比例〔48.4%(31/64)比30.3%(100/330),χ2=18.512,P<0.001〕也显著升高,PLT(×109/L:112.75±59.85比144.12±68.28,t=3.428,P=0.001)和GCS评分(分:6.44±4.20比11.02±3.93,t=8.449,P<0.001)则显著降低;而两组性别、呼吸频率、心率、收缩压、WBC、Hct、SIRS评分、ISS、行急诊手术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入回归模型的指标分别为年龄≥65岁〔95%可信区间(95%CI)=0.176~1.974,P=0.019〕、APACHEⅡ评分≥21分(95%CI=0.121~2.725,P=0.032)、GCS评分<6分(95%CI=0.201~3.221,P=0.026)、发生严重脓毒症(95%CI=0.421~2.735,P=0.008)或脓毒性休克(95%CI=0.430~3.636,P=0.013),并将其分别赋值为1.0、1.5、1.5、1.5、2.0分,以这5个指标的总分作为死亡预警评分。ROC曲线分析显示:死亡预警评分预测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明显高于APACHEⅡ评分(AUC为0.812,P=0.022)和GCS评分(AUC为0.783,P=0.001)。当死亡预警评分的诊断阈值为1.5分时,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85.40%,阳性预测值为50.0%,阴性预测值为94.6%,阳性似然比为5.16,阴性似然比为0.29,约登指数为0.605。
结论年龄≥65岁、APACHEⅡ评分≥21分、GCS<6分、发生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是危重创伤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以这5个指标作为危重创伤患者的死亡预警评分,用它可以更加全面地评估危重创伤患者的预后,其预测效果优于单用任何一种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