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新生儿微小脲原体脑膜炎一例并文献复习

来源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新生儿微小脲原体脑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新生儿科诊治的1例以持续脑脊液炎症和脑积水为突出表现的新生儿微小脲原体脑膜炎患儿的临床表现、诊治经过及预后,并检索及复习相关文献。

结果

患儿,女,生后5 h,胎龄29周,出生时重度窒息,生后因呼吸困难于当地医院给予机械通气后转入我院NICU。住院期间多次查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提示感染,住院第19天结合脑脊液常规、生化,临床诊断新生儿脑膜炎,血、脑脊液等培养均为阴性,给予经验性抗生素治疗70余天,脑脊液不能恢复正常,进一步行脑脊液mNGS检测提示脲原体属微小脲原体阳性,明确为微小脲原体脑膜炎。给予红霉素抗感染治疗3周后痊愈出院,出院后3周脑积水进展,行脑室外分流术,目前随访至1岁,运动发育良好。

结论

临床上以持续脑脊液细胞计数增高、葡萄糖水平明显降低和脑积水为突出表现的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脑膜炎,需考虑微小脲原体脑膜炎的可能;mNGS对中枢神经系统不典型病原体感染的诊断具有重要帮助。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电子支气管镜在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围手术期的应用价值及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9月至2020年11月甘肃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先天性气管食管瘘围手术期患儿的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转归等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儿经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后确诊为先天性气管食管瘘,确诊率为96.92%;54例患儿经食管造影确诊,确诊率91.53%;61例患儿经多层螺旋CT确诊,确诊率93.85%。27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发现呼吸道结构异常,发生率为41.54%,其中包括鼻咽软组织塌陷3例、喉软
目的了解联合用药治疗儿童周期性呕吐综合征(cyclicvomitingsyndrome,CVS)的临床效果,以提高对儿童CVS的治疗水平。方法选择2012至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消化科诊断CVS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治疗方案为A方案(赛庚啶 多赛平 丙戊酸),B方案(普萘洛尔 赛庚啶),C方案(普萘洛尔 阿米替林),服药时间≥3个月。共对42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出院后的治疗效果进行随访,电话随访至2020年10月。结果42例患儿中,男17例,女25例,平均发病年龄(4.65±
目的分析综合医院以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诉的住院患儿的病因及临床特征,为该类患儿的临床诊治提供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病房2016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以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为主诉收入院的56例患儿,根据年龄分为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2020年夏季流行的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临床特点及病毒血清分型特点,为本地区RSV感染的诊断、监测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8月31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呼吸科收治的509例RSV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将诊断为肺炎的患儿按照病情轻重分为轻症RSV肺炎组和重症RSV肺炎组。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临床表现、基础疾病、混合感染、临床诊断等。结果509例RSV感染患儿中,男女比1.84∶1,平均热程(3.98±3.25)d;
目的收集基层医院新生儿科收治及转诊病例并对转诊相关工作的优势和不足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大埔县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及向上级医院转诊的新生儿相关资料。结果共收治新生儿1670例,转诊新生儿128例,单程转运距离78km,转诊新生儿的中位年龄为0.5h(0h,25d),中位胎龄38 3(29 1,42 4)周,中位体重3000(1250,4800)g。转诊前新生儿危重病例24例,经上级医院治疗好转出院125例,转诊后治疗无效死亡3例。2018年、2019年、2020年转诊率
目的探讨床旁无创超声心输出量监测仪(USCOM)在指导新生儿胃肠道手术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厦门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胃肠道手术后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新生儿75例,其中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非USCOM组34例,主要根据心率、血压、血气乳酸等临床指标评估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状态;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USCOM组41例使用USCOM协助评估术后患儿血流动力学状态;另设40例为对照组,主要为病情稳定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USCOM
消化道异物是指在消化道内不能被消化且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而滞留在消化道管腔内的物体。在儿童消化道异物中,临床症状和体征常常缺乏特异性,病史有时陈诉不清,如果处理不及时,延误治疗时机,会对患儿的健康成长造成严重影响,引起各种并发症,甚至死亡。本文就儿童消化道异物的流行特点、临床表现、异物类型、嵌顿部位、辅助检查、治疗手段及预后进行阐述。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是危重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实时、动态地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是重症监护病房和手术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50年里,有创肺动脉导管热稀释法一直被公认为是监测血流动力学的"金标准"。由于该技术易对机体造成创伤、并发症多,且操作难度大,近年来在临床的使用率已经下降。因此,微创或完全无创、操作简单、且准确度与有创方法高度相关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越来越受到儿科临床医生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临床常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的测量原理及使用现状做一总结,以期为临床实践中选择合适的监测方法提供参考。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中心导管的置入在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和其他危重新生儿中广泛应用,其有效减少了频繁的静脉穿刺及刺激性药物对患儿血管的损伤。但新生儿导管通路的建立与机械性损伤、感染及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中心导管的使用是新生儿和婴儿血栓形成最常见的原因。目前相关的报道较少,国内尚缺乏导管相关血栓的管理准则。本文就新生儿导管相关性血栓的高危因素、诊断、预防及治疗做一综述。
儿童肺栓塞病例报道日益增多,多数存在相关病因或危险因素,患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目前缺乏儿童大样本临床研究数据,评估及诊治儿童肺栓塞的方法多借鉴成人经验和标准,尚无统一标准。本文就儿童肺栓塞发生的风险因素、临床诊断、评估及治疗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医师判断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