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物是我国历史发展的遗留产物,是我国历史的见证者,具有极高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随着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有关文物保护的工作逐渐得到了全社会的关注,政府也顺应人民的反映,制定了一大批有关文物保护的政策。但是从各地区的实施情况来看,基层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开展的效果不如人意,文物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本文将以此为背景,对基层如何做好文物保护进行分析。
[关键词]基层;基层;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284-01
引言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维护并保存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于文物保护重要性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不足,且存在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及地方建设之间的矛盾,导致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够起到其应有作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或破坏,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缺少足够的佐证。
一、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1、缺乏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
基层文物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枯燥、无趣,而且长期的工作。所以说这项工作是非常艰巨。所以在进行基层文物保护的时候,需要大力的资金支持和法律制度的支持。但是因为我国因为相关部门对其工作不够重视,在其发展中,缺乏人才和资金,最终造成了没有新鲜的、年轻的血液注入到这样的队伍之中。而且因为没有资金,也造成了文物保护工作很难进行开展。这样最终造成了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文物保护的时候,工作人手完全不够,而且老龄化非常的严重,这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够
在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基层的政府和工作人员对文物本身的价值认识不足,在很多的时候,当地的政府领导人员主要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且还觉得文物保护似乎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为在进行文物保护的时候,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其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这项在很大程度上都消耗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但是就短时间来看,并不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基层文物工作人员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同时判断能力低。专业技术人员是文物保护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文物在保护工作以及价值开发中都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文物的发掘以及修复等,进而导致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制约基层文物事业的发展。
4、文物开发和保护失衡
文物价值是通过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挖掘和利用体现出来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目标会干预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都是将经济建设作为首位,文物保护工作次之,因此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加强领导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时,文物部门还应抱着守土有责的态度,加大对《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和贯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基层文物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使之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2、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不仅要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的职责,还要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由于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存在着决策失当,严重失职、监管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要明确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努力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重视当地的经济建设,更要重视文化建设,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统筹规划,推动当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面子工程”,重视文化发展,把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切实做好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为基层文物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到严格细化文物保护工作的各个流程和各个环节,保证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做到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培养工作人员严禁、敬业的工作态度,从而做到大大促进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卓效开展。
3、增强人才培养
文物保护是一项严谨并且技术与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工作,文物保护团队的人员素质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完成质量。很多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对于文物保护意识,不能够在文物出现问题时,对文物进行合理的维护,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招收相关人才,提高文物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技术的专业性,更要对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知识培训与审核,从而提高工作水平。
4、协调好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保护文物的前提条件下,也应对文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利用与保护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将文物的内涵更好、更多的显现出来,在对文物加以保护的同时,也应将目前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有关文物方面的旅游点形成片、连成线,以更好的突出资源优势,从而既能对文物进行保护也能吸引游客,以全面的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实现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有机统一。另外,发展旅游也可以解决文物保护费用不足问题,文物古迹可以给旅游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区也有义务在经济效益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文物保护,这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5、构建健全、完善、长效的文物保护体系
其一文物保护单位应和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尤其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市建设等部门,在申报工程建设项目时,应先请文物保护部门对施工地进行勘探和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文物的监督管理与保护。其二,在修缮基层文物时,应创建长效的保护机制,明确什么环节需要改造、修复和保护,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整治和清除文物古建筑中不利用健康持久发展的因素,制定出分层次、分步骤的持续性修缮工作方案,全面完整的修缮和保护。其三,在文物管理部门内部,要细化责任,明确职责,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工作多而不乱。其四,完善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文物保护执法力度,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完善、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文物执法保护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时候,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其次才是文物资源的开发,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应当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将文物保护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传播,提高普通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宇,熊文.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华章,2014(23):325-325,331.
[2] 崔素梅.淺析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J].神州(中旬刊),2015(10):173-173.
[3] 张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卷宗,2016(3):338.
[关键词]基层;基层;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G2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31-0284-01
引言
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是维护并保存我国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历史文物的重要手段,但由于对于文物保护重要性与基础知识的普及与宣传力度不足,且存在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及地方建设之间的矛盾,导致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不能够起到其应有作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困境,导致大量的文物流失或破坏,中华文化几千年的发展缺少足够的佐证。
一、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
1、缺乏对文物保护工作的支持
基层文物的保护工作是一项非常枯燥、无趣,而且长期的工作。所以说这项工作是非常艰巨。所以在进行基层文物保护的时候,需要大力的资金支持和法律制度的支持。但是因为我国因为相关部门对其工作不够重视,在其发展中,缺乏人才和资金,最终造成了没有新鲜的、年轻的血液注入到这样的队伍之中。而且因为没有资金,也造成了文物保护工作很难进行开展。这样最终造成了相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在进行文物保护的时候,工作人手完全不够,而且老龄化非常的严重,这都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对文物价值的认识不够
在现代的文物保护工作中,基层的政府和工作人员对文物本身的价值认识不足,在很多的时候,当地的政府领导人员主要把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而且还觉得文物保护似乎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到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因为在进行文物保护的时候,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面积,其中还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多方面的投入,这项在很大程度上都消耗了一个地区的经济资源,但是就短时间来看,并不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
基层文物工作人员队伍的组成比较复杂,这些人员的文化水平较低,业务能力也存在较大的差距,使得基层工作人员无法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同时判断能力低。专业技术人员是文物保护的中坚力量,但是由于专业技术人才的缺乏,使得文物在保护工作以及价值开发中都存在很多的问题,比如文物的发掘以及修复等,进而导致文物的保护管理工作存在很多的限制条件,不利于文物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制约基层文物事业的发展。
4、文物开发和保护失衡
文物价值是通过文物保护管理部门的挖掘和利用体现出来的,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地方政府为了实现经济目标会干预文物保护工作的开展,很多时候都是将经济建设作为首位,文物保护工作次之,因此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二、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对策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对文物及其重要性的认识,这是搞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基础;二是提高领导干部对文物工作的认识水平,加强领导是搞好基层文物管理工作的关键;三是加强对文物工作者自身业务水平和素质的提高,增强责任感,培养敬业精神,这是做好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保证。同时,文物部门还应抱着守土有责的态度,加大对《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条例》的宣传和贯彻,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基层文物工作者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将文物保护单位的有效管理与经济建设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在矛盾中找到共同点,使之能互相促进,和谐发展。
2、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
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要求不仅要明确文物保护工作中政府的职责,还要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由于在基层文物保护工作中,地方政府存在着决策失当,严重失职、监管不严、责任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成效。因此,必须要明确政府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职责,努力将基层文物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各级地方政府不仅要重视当地的经济建设,更要重视文化建设,把二者放在同等重要地位,统筹规划,推动当地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地方政府一定要注意,不要搞“面子工程”,重视文化发展,把文化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起来,切实做好文化建设方面的工作,为基层文物保护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还要注重明确每一位文物工作者的岗位职责,切实将责任落实到人;要做到严格细化文物保护工作的各个流程和各个环节,保证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分工,从而做到提高文物保护管理水平。除此之外,还要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人员对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培养工作人员严禁、敬业的工作态度,从而做到大大促进我国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卓效开展。
3、增强人才培养
文物保护是一项严谨并且技术与专业知识要求高的工作,文物保护团队的人员素质会影响到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完成质量。很多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缺少对于文物保护意识,不能够在文物出现问题时,对文物进行合理的维护,所以相关部门需要招收相关人才,提高文物保护队伍的整体素质与技术的专业性,更要对工作人员不定期进行知识培训与审核,从而提高工作水平。
4、协调好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在保护文物的前提条件下,也应对文物进行合理的利用,将利用与保护进行完美的融合。为了将文物的内涵更好、更多的显现出来,在对文物加以保护的同时,也应将目前相互之间存在联系的有关文物方面的旅游点形成片、连成线,以更好的突出资源优势,从而既能对文物进行保护也能吸引游客,以全面的提升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实现发展旅游与文物保护的有机统一。另外,发展旅游也可以解决文物保护费用不足问题,文物古迹可以给旅游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那么,旅游区也有义务在经济效益中抽取一部分进行文物保护,这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都是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5、构建健全、完善、长效的文物保护体系
其一文物保护单位应和区域内各部门、各单位之间加强合作,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尤其是交通、国土资源和城市建设等部门,在申报工程建设项目时,应先请文物保护部门对施工地进行勘探和审查,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文物的监督管理与保护。其二,在修缮基层文物时,应创建长效的保护机制,明确什么环节需要改造、修复和保护,通过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整治和清除文物古建筑中不利用健康持久发展的因素,制定出分层次、分步骤的持续性修缮工作方案,全面完整的修缮和保护。其三,在文物管理部门内部,要细化责任,明确职责,确保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工作多而不乱。其四,完善与创新管理体制,提高文物保护执法力度,结合当地情况制定出完善、严密、科学的管理制度,健全文物执法保护体系。
结语
总而言之,在开展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的时候,要坚持以保护为主,其次才是文物资源的开发,将文物保护工作作为地方文化建设发展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应当加大文物保护的宣传与推广力度,普及文物保护知识,将文物保护对于中华民族、对于子孙后代的重要意义进行广泛传播,提高普通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宇,熊文.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及对策探讨[J].华章,2014(23):325-325,331.
[2] 崔素梅.淺析基层文物保护工作现状及解决对策[J].神州(中旬刊),2015(10):173-173.
[3] 张杰.基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卷宗,2016(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