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教育阶段,一方面学生已经逐渐形成自我认知,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实践;另一方面,面对近在眼前的大学升学压力,他们不可避免地表现出焦虑情绪。作为班主任,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就是在其中起到释压和润滑的作用,因而沟通的艺术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与学生的沟通过程中要体现代入感,想其所想,忧其所忧,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的心理焦虑问题,保证其身心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成长
作为德育的重要主体,教师教育效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沟通的效果,而作为班主任,起初在与学生沟通时,我却往往陷入“事倍功半”的困惑:一问一答中,明明关键的信息都一五一十传递给学生了,但却收效甚微——负面情绪非但无法消除,师生间的距离反而愈发加大,导致学生有困难不敢也不愿与我交流,隐患就此埋下。问题出现在哪里?直到后来在与L同学的沟通中我深受启发,找到了答案。
一
在申请大学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学生都较为紧张和焦虑,特别是在递交申请材料时,由于学校的递交系统与大学招生系统之间的对接存在延迟,导致一些同学成功递交材料之后却被告知仍未收到相关材料,大学要求尽快提交,否则就会错过申请。在经过了数次无望的页面刷新之后,L同学终于坐不住了,找我询问相关事项。由此,我们之间产生了跨越十余天两种模式的对话。
记得最早是10月12日这一天,L同学在微信上询问我:“老师,想问一下您,我的申请材料的邮件,您已经发了吗?另外,我的成绩统计出问题了,所以是不是也没上传?”
我回复她:“我已经发了。统计结果出来后,我会传的。”
L同学当时没有再问了。我也认为这件事就先告一段落了,没多想。
第二天,她又给我发了信息:“老师,打扰了,再问一下学校是直接把成绩传过去,对吧?我就不用在自己操作了吧?还有,学校昨天发到我邮箱里的成绩单只是确认吧?”她一连问了三个问题,焦虑的心可见一斑。
但我只简单地回答道:“是的。”
到了10月14日,她第三次发消息问我:“老师,我的申请材料和成绩单还没送达。是我的操作出了什么问题吗?”
我跟她解释:“之前说了,会有延迟。今天是递交申请材料的最后一天,负责这件事的相关老师在加班加点上传中。”
过了一会儿,同事打电话给我,跟我说该学生的材料已经发送出去了。我挂完电话
就给学生发了一段话:“你的材料都已经发了。你查一下,如果显示是‘已发送’就可以了。你去看看……”
“我看了,是‘已发送’的状态。那应该没问题了。谢谢老师!”
在这次的沟通中,我做了本末倒置的处理,“理”跑在了“情”前,道理先行,事实先行,并没有首先将L同学的情感需要考虑进去,我的事实道理与她的焦虑不安是南辕北辙了。一记钢铁重拳打在在了情感的棉花墙上,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之下,再多的正确的道理和准确的事实也显得苍白无力。零度的表述之下,L同学无异于与机器对话;而我只是尽到了最基本的义务,就事论事地给出了答案,却失去了就此深入下去,解决递交材料这件小事背后心理焦虑大问题的教育契机。这样以来不仅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更谈不上给予其所亟需的心理支持,沟通之路被堵上了。
二
于是,时隔几天,当她再次问及申请问题时,我改变了说话风格和语言策略,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进行相应的情感回应,起到一定的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我们又有了一轮对话。
10月18号这天,她发来信息问我:“老师,不好意思又打扰您!我要是后面再申请其他学校的资格时,是不是也来得及?”
我尽量宽慰她:“没事,是这样的,根据具体学校要求的不同,会给出不同的时间节点。只要在你要求的时间内上传就可以了,放心吧!”
到了第二天,即10月19日,L同学跟我说:“老师,我今天收到对方的邮件,让我11月1号前把相关材料尽快提交。学校已经上传了吗?我担心影响申请!”
于是,我赶紧给她回复:“先别慌,我马上去问负责这件事的老师。”
之后,我立刻给学校的相关老师打了电话,了解情况。当得到回复后,我又联系了L同学:“我问过相关老师了,确定已经上传成功!只是系统会有延迟,所以没问题的,稍安勿躁,不要担心!”
经过一番安慰后,L同学确实放松了下来,没有像之前那么紧张。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到了10月21号,她发来消息说:“我的状态还是显示为不成功。我觉得肯定出了点什么问题。”
这倒出乎我的意料。我跟她说:“这样啊,应该还是延迟的问题,明明都发出去了啊。保险起见,我们分两头行动:你持续关注邮箱,看看有没有回复;我这边也接着跟进,再问问。另外,我待会把相关负责的老师的联系方式给你,有问题也可直接联系他。另外,放宽心!听你妈妈讲,这几天你们一家人挺紧张的,她甚至比你更焦虑,吃不好睡不好的。这都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之前也没有经验,对吧?但是,以老师以往的经历来看,还没有不成功的。你也不会,我们一起应对!”
过了一会儿,她回复我说:“谢谢老师!我会坚强的!”
10月22日,我终于接到了她的好消息:“老师,我收到了邮件。成功了!这几天打扰您了!”
那一刻,我也很高兴,给她回复道:“太好了!这下可以安心做其他事情了!祝贺你!”最后L同学也如愿以偿,顺利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在这一次的沟通中,我摒弃了之前的做法,用心说话,而不是嘴巴发声。“情”在“理”前,将情感注入互动中,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建立“我与你”的紧密共情关系,从而在沟通中给予学生正面和积极的情感回应,由“情”作为先导,营造了良好的沟通氛围,也使得“理”的传递更为柔和顺畅,情、理相依才会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
这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在师生沟通这一大题目上收获颇多。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及时实现角色转换,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利用课堂资源的引导者……”等多重复合身份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顺畅、高效的师生沟通不仅是组织、参与、帮助、引导的前提,而且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素养和人格魅力之一,老师的沟通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承诺、学习心态、学习动力乃至身心健康,也会有助于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卡尔·罗杰斯在其“以来访者中心”理论中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的三原则:倾听、真诚和爱。这三项原则对沟通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我看来要义有三:
放下架子。首先,要放下老师作为威权的角色设定。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间因身份差异引起的“位差效应”会造成沟通的障碍甚至二者间的对立关系,导致对话无法进行。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有被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因此,放下架子树立师生间平等的沟通意识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伸长耳朵。其次,要善于聆听。积极聆听,看似无言,实际上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接受,是老师真诚心理的表达,由此可以建构师生间的共情关系,建立一种生命和命运的共同体,把学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只有这样,话才能说到心坎里,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
言语选择。言语是沟通的实践部分,是在前面两个阶段基础上的输出。多用“我们”代替“你”的称谓,从而使得双方融为一体,这样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自己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解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把问题推给自己。“你去看看怎么回事”与“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就具有明显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
亲子沟通专家金纳曾说“人具有理性的潜能,这一潜能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可见“通情”是“达理”的前提条件,建立在通情基础上的师生沟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智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始终秉持发乎情、达于理的沟通原则,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奕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47
[2]张玉.一句话,一道风景,开启一个美丽的春天——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技巧[J].《成才之路》2010.04.25:79-80
[3]王立芳. 当前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06.05:90
[4]麦聪.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9期:77-78
[5]饶静怡.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功能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7-05-01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上海 200233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成长
作为德育的重要主体,教师教育效能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沟通的效果,而作为班主任,起初在与学生沟通时,我却往往陷入“事倍功半”的困惑:一问一答中,明明关键的信息都一五一十传递给学生了,但却收效甚微——负面情绪非但无法消除,师生间的距离反而愈发加大,导致学生有困难不敢也不愿与我交流,隐患就此埋下。问题出现在哪里?直到后来在与L同学的沟通中我深受启发,找到了答案。
一
在申请大学时,面对种种不确定性,学生都较为紧张和焦虑,特别是在递交申请材料时,由于学校的递交系统与大学招生系统之间的对接存在延迟,导致一些同学成功递交材料之后却被告知仍未收到相关材料,大学要求尽快提交,否则就会错过申请。在经过了数次无望的页面刷新之后,L同学终于坐不住了,找我询问相关事项。由此,我们之间产生了跨越十余天两种模式的对话。
记得最早是10月12日这一天,L同学在微信上询问我:“老师,想问一下您,我的申请材料的邮件,您已经发了吗?另外,我的成绩统计出问题了,所以是不是也没上传?”
我回复她:“我已经发了。统计结果出来后,我会传的。”
L同学当时没有再问了。我也认为这件事就先告一段落了,没多想。
第二天,她又给我发了信息:“老师,打扰了,再问一下学校是直接把成绩传过去,对吧?我就不用在自己操作了吧?还有,学校昨天发到我邮箱里的成绩单只是确认吧?”她一连问了三个问题,焦虑的心可见一斑。
但我只简单地回答道:“是的。”
到了10月14日,她第三次发消息问我:“老师,我的申请材料和成绩单还没送达。是我的操作出了什么问题吗?”
我跟她解释:“之前说了,会有延迟。今天是递交申请材料的最后一天,负责这件事的相关老师在加班加点上传中。”
过了一会儿,同事打电话给我,跟我说该学生的材料已经发送出去了。我挂完电话
就给学生发了一段话:“你的材料都已经发了。你查一下,如果显示是‘已发送’就可以了。你去看看……”
“我看了,是‘已发送’的状态。那应该没问题了。谢谢老师!”
在这次的沟通中,我做了本末倒置的处理,“理”跑在了“情”前,道理先行,事实先行,并没有首先将L同学的情感需要考虑进去,我的事实道理与她的焦虑不安是南辕北辙了。一记钢铁重拳打在在了情感的棉花墙上,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之下,再多的正确的道理和准确的事实也显得苍白无力。零度的表述之下,L同学无异于与机器对话;而我只是尽到了最基本的义务,就事论事地给出了答案,却失去了就此深入下去,解决递交材料这件小事背后心理焦虑大问题的教育契机。这样以来不仅无法进入到孩子的内心,更谈不上给予其所亟需的心理支持,沟通之路被堵上了。
二
于是,时隔几天,当她再次问及申请问题时,我改变了说话风格和语言策略,尽量站在她的角度考虑问题,同时进行相应的情感回应,起到一定的缓解心理压力的作用。我们又有了一轮对话。
10月18号这天,她发来信息问我:“老师,不好意思又打扰您!我要是后面再申请其他学校的资格时,是不是也来得及?”
我尽量宽慰她:“没事,是这样的,根据具体学校要求的不同,会给出不同的时间节点。只要在你要求的时间内上传就可以了,放心吧!”
到了第二天,即10月19日,L同学跟我说:“老师,我今天收到对方的邮件,让我11月1号前把相关材料尽快提交。学校已经上传了吗?我担心影响申请!”
于是,我赶紧给她回复:“先别慌,我马上去问负责这件事的老师。”
之后,我立刻给学校的相关老师打了电话,了解情况。当得到回复后,我又联系了L同学:“我问过相关老师了,确定已经上传成功!只是系统会有延迟,所以没问题的,稍安勿躁,不要担心!”
经过一番安慰后,L同学确实放松了下来,没有像之前那么紧张。然而,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顺利。
到了10月21号,她发来消息说:“我的状态还是显示为不成功。我觉得肯定出了点什么问题。”
这倒出乎我的意料。我跟她说:“这样啊,应该还是延迟的问题,明明都发出去了啊。保险起见,我们分两头行动:你持续关注邮箱,看看有没有回复;我这边也接着跟进,再问问。另外,我待会把相关负责的老师的联系方式给你,有问题也可直接联系他。另外,放宽心!听你妈妈讲,这几天你们一家人挺紧张的,她甚至比你更焦虑,吃不好睡不好的。这都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之前也没有经验,对吧?但是,以老师以往的经历来看,还没有不成功的。你也不会,我们一起应对!”
过了一会儿,她回复我说:“谢谢老师!我会坚强的!”
10月22日,我终于接到了她的好消息:“老师,我收到了邮件。成功了!这几天打扰您了!”
那一刻,我也很高兴,给她回复道:“太好了!这下可以安心做其他事情了!祝贺你!”最后L同学也如愿以偿,顺利进入了理想的大学。
在这一次的沟通中,我摒弃了之前的做法,用心说话,而不是嘴巴发声。“情”在“理”前,将情感注入互动中,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建立“我与你”的紧密共情关系,从而在沟通中给予学生正面和积极的情感回应,由“情”作为先导,营造了良好的沟通氛围,也使得“理”的传递更为柔和顺畅,情、理相依才会更好地解决问题。
三
这是一件小事,但却让我在师生沟通这一大题目上收获颇多。新一轮的教育课程改革中明确提出,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师应及时实现角色转换,由过去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组织者、共同建构学习的参与者、学生成长的帮助者、学生利用课堂资源的引导者……”等多重复合身份转换。在这一过程中顺畅、高效的师生沟通不仅是组织、参与、帮助、引导的前提,而且是教师最为重要的业务素养和人格魅力之一,老师的沟通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承诺、学习心态、学习动力乃至身心健康,也会有助于学生表现出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卡尔·罗杰斯在其“以来访者中心”理论中提出了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的三原则:倾听、真诚和爱。这三项原则对沟通工作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在我看来要义有三:
放下架子。首先,要放下老师作为威权的角色设定。真正的沟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的,师生间因身份差异引起的“位差效应”会造成沟通的障碍甚至二者间的对立关系,导致对话无法进行。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拥有独立的人格,有被尊重、被理解的心理需求,因此,放下架子树立师生间平等的沟通意识是有效沟通的第一步。
伸长耳朵。其次,要善于聆听。积极聆听,看似无言,实际上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情感接受,是老师真诚心理的表达,由此可以建构师生间的共情关系,建立一种生命和命运的共同体,把学生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把学生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来解决。只有这样,话才能说到心坎里,工作才能做到点子上
言语选择。言语是沟通的实践部分,是在前面两个阶段基础上的输出。多用“我们”代替“你”的称谓,从而使得双方融为一体,这样一方面拉近了师生距离,另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老师和自己肩并肩,站在一起共同解決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把问题推给自己。“你去看看怎么回事”与“我们一起看看怎么回事”就具有明显不同的情感表达效果。
亲子沟通专家金纳曾说“人具有理性的潜能,这一潜能在温暖、接纳、支持的环境中才能发展。”可见“通情”是“达理”的前提条件,建立在通情基础上的师生沟通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教师的职责不仅是提升学生的智识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与学生的相处中始终秉持发乎情、达于理的沟通原则,并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黄奕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语文课程标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探索[J].《江西教育》2008年第36期:47
[2]张玉.一句话,一道风景,开启一个美丽的春天——浅谈班主任与学生的沟通技巧[J].《成才之路》2010.04.25:79-80
[3]王立芳. 当前高中班主任与学生沟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才智》2020.06.05:90
[4]麦聪.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与心理沟通的重要性[J].《课程教育研究》2018年第49期:77-78
[5]饶静怡.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德育功能研究[D]. 华中师范大学,2017-05-01
上海世界外国语中学 上海 200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