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天保工程的实施与加快民生工程建设是相结合的,在实现天保工程目标管理的同时,脚踏实地推进五立足民生工程建设,改善民生,就能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森林资源保护 民生工程建设
吊罗山林业局自1998年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十多年来,坚持“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基本国策[1]。把天保工程的实施与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进行天保工程目标管理的同时,脚踏实地地推进五立足民生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取得显著成就,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一、立足森林资源保护,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吊罗山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天保工程方针政策,把天保工程的实施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将天保工程区管护责任目标分解到林班、地块,实行“管护人员、责任、地块、标志、奖惩”五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场乡共管区实行“按规划统一实施,按权属范围落实管护,按管护面积核拨经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办法。建立起森林公安、木材检查站、护林员队伍三道防线。通过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全面覆盖,天保工程区101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蓄积量从1998年的815万m3增加到2011年的1034万m3,覆盖率从1998年的84.64%增加到2011年的95.48%,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立足住有所居,构建诗意栖居。
住有所居是人的基本权利,诗意栖居是人的渴望。
吊罗山林业局从2000年开始,把职工危房改造作为构建和谐林区的一项具体措施,率先打响了林区危房改造的攻坚战。为了加强协调,制定了危房建设规划,统筹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步实施,保证危房改造协调有序进行。
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我们采取“单位出一点、银行贷一点、职工交一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截至2006年年底,投入900万元,建起188套,共15000m2的职工集资楼,安置188户职工入住,同时结合国家的房改政策,为188户户主办理了房产证。
2008年至2010年底,结合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加快推进职工安居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共投入140万元,共建有156套面积1250m2的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60套,面积32400m2,投入资金共4763万元,基本解决吊罗山林区职工住房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职工居住环境。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园林绿化、道路、水电、排污等配套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时施工。至2010年,共投入210万元,修建林区道路33.5km,投入179万元,建起日生产55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20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实施电网改造,现在林区职工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经过整理改造的吊罗山林区,一幢幢别致秀丽的楼房、别墅拔地而起,整洁美丽,犹如小家碧玉,顾盼之间,可以不时领略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那种清新雅致的景象。
三、立足劳有所得,大力发展森林特色产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致富之源、和谐之基。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蓄水能力增强。吊罗山林区常年流水潺潺,平均径流量达到1.07m3/秒,落差达1400m。吊罗山林业局利用林区水资源优势,建起四座总装机量达10,000千瓦的水电站,年经济收入3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50人。
依托森林环境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旅游产业。吊罗山群峰奇特、山高林密、谷幽洞深、山清水秀、四季花草飘香、空气清新凉爽、气候宜人,拥有海南第一瀑布——枫果山瀑布群,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吊罗山林业局加快林区景点开发建设,旅游度假设施日臻完善,吊罗山度假村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00人次,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旅游收入150万元,安置职工就业30多人,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利用林区土地资源优势,引导、鼓励、支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目前林区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人数达到569人(户),利用荒山荒地开发种植槟榔、橡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200亩,年产值达400万元。通过天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妥善安置富余职工216人,减轻了企业和社会压力,确保林区的社会稳定。
四、立足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林区和谐的重要保证。在省林业局和市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吊罗山林区等全省11个天保工程区职工养老等五项社会保险全部纳入省级或县级统筹管理,天保工程区各单位长期拖欠的社会保险金1523.93万元,职工医疗费1056.8万元,以及2169名职工应补缴的社会保险费784万元,全部通过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解决[2]。天保工程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率达到100%。
吊罗山林区非职工居民参加社区基本医疗保险906人,参保率达98%。有46名困难职工、群众纳入陵水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养老金逐年提高,按月足额发放,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目标。
五、立足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林区发展的智力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林区办中小学校,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为解决林区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由企业自筹资金办教育,林区中小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停止天然采伐,企业断了经济来源,投入教育的经费有限,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差,管理落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师资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把中小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是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要求。省林业局积极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于2009年将海南天保工程区4所学校、4所职工医院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实现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使林区职工子弟享受到国民教育待遇,得到了林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生态就是实力,生态就是品牌,生态就是民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海南实施天保工程,不仅对推动我省林区、农村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维护海南岛生态安全是一个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积极探索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1:72-74.
[2]《热带林业》编辑部.海南实施天保工程一期取得八大成效.2011,3p(2):1.
[3]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退耕还林的决策与实践.国内外经济社會发展实例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1:94-96.
关键词: 天保工程 森林资源保护 民生工程建设
吊罗山林业局自1998年实施国家天然林保护工程,十多年来,坚持“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基本国策[1]。把天保工程的实施与加快民生工程建设相结合,在进行天保工程目标管理的同时,脚踏实地地推进五立足民生工程建设,第一期天保工程取得显著成就,改善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一、立足森林资源保护,构建生态保护体系。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吊罗山林业局认真贯彻落实天保工程方针政策,把天保工程的实施作为中心工作常抓不懈,将天保工程区管护责任目标分解到林班、地块,实行“管护人员、责任、地块、标志、奖惩”五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场乡共管区实行“按规划统一实施,按权属范围落实管护,按管护面积核拨经费,明确责任,落实到人”的办法。建立起森林公安、木材检查站、护林员队伍三道防线。通过落实森林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层层签订管护合同,实现森林资源管理全面覆盖,天保工程区101万亩天然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恢复和发展,森林蓄积量从1998年的815万m3增加到2011年的1034万m3,覆盖率从1998年的84.64%增加到2011年的95.48%,林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立足住有所居,构建诗意栖居。
住有所居是人的基本权利,诗意栖居是人的渴望。
吊罗山林业局从2000年开始,把职工危房改造作为构建和谐林区的一项具体措施,率先打响了林区危房改造的攻坚战。为了加强协调,制定了危房建设规划,统筹森林资源保护与林业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统一规划、配套建设、分步实施,保证危房改造协调有序进行。
为了解决资金困难问题,我们采取“单位出一点、银行贷一点、职工交一点”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截至2006年年底,投入900万元,建起188套,共15000m2的职工集资楼,安置188户职工入住,同时结合国家的房改政策,为188户户主办理了房产证。
2008年至2010年底,结合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政策,加快推进职工安居保障性住房建设步伐,共投入140万元,共建有156套面积1250m2的保障性住房。2011年已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360套,面积32400m2,投入资金共4763万元,基本解决吊罗山林区职工住房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改善职工居住环境。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园林绿化、道路、水电、排污等配套工程同步规划设计,同时施工。至2010年,共投入210万元,修建林区道路33.5km,投入179万元,建起日生产55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2000多人饮水安全问题基本解决。政府实施电网改造,现在林区职工生活用电实现同网同价。
经过整理改造的吊罗山林区,一幢幢别致秀丽的楼房、别墅拔地而起,整洁美丽,犹如小家碧玉,顾盼之间,可以不时领略到“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那种清新雅致的景象。
三、立足劳有所得,大力发展森林特色产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致富之源、和谐之基。天保工程实施后,森林覆盖率明显增加,森林资源持续增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蓄水能力增强。吊罗山林区常年流水潺潺,平均径流量达到1.07m3/秒,落差达1400m。吊罗山林业局利用林区水资源优势,建起四座总装机量达10,000千瓦的水电站,年经济收入300多万元,安置下岗职工再就业50人。
依托森林环境资源优势,开发森林旅游产业。吊罗山群峰奇特、山高林密、谷幽洞深、山清水秀、四季花草飘香、空气清新凉爽、气候宜人,拥有海南第一瀑布——枫果山瀑布群,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吊罗山林业局加快林区景点开发建设,旅游度假设施日臻完善,吊罗山度假村年接待国内外游客7200人次,旅游经济收入逐年增加,2010年旅游收入150万元,安置职工就业30多人,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利用林区土地资源优势,引导、鼓励、支持职工发展自营经济,目前林区从事自营经济的职工人数达到569人(户),利用荒山荒地开发种植槟榔、橡胶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6200亩,年产值达400万元。通过天保工程项目的实施,妥善安置富余职工216人,减轻了企业和社会压力,确保林区的社会稳定。
四、立足老有所养,贫有所济,病有所医。
社会保障是社会安定、林区和谐的重要保证。在省林业局和市县政府有关部门的帮助下,吊罗山林区等全省11个天保工程区职工养老等五项社会保险全部纳入省级或县级统筹管理,天保工程区各单位长期拖欠的社会保险金1523.93万元,职工医疗费1056.8万元,以及2169名职工应补缴的社会保险费784万元,全部通过省财政安排补助资金解决[2]。天保工程区职工参加社会保险率达到100%。
吊罗山林区非职工居民参加社区基本医疗保险906人,参保率达98%。有46名困难职工、群众纳入陵水县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离退休职工养老金逐年提高,按月足额发放,实现了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贫有所济的社会保障目标。
五、立足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
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也是林区发展的智力保障,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林区办中小学校,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为解决林区职工子女上学难问题,由企业自筹资金办教育,林区中小学校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模,但由于停止天然采伐,企业断了经济来源,投入教育的经费有限,学校基础设施、教学设备差,管理落后,教师工资福利待遇低,师资质量不高,教育教学水平低。把中小学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是林区广大职工群众的迫切要求。省林业局积极与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协调沟通,于2009年将海南天保工程区4所学校、4所职工医院移交给地方政府管理,实现企业办社会职能的剥离,使林区职工子弟享受到国民教育待遇,得到了林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
“生态就是实力,生态就是品牌,生态就是民生”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海南实施天保工程,不仅对推动我省林区、农村发展,统筹人和自然和谐,构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维护海南岛生态安全是一个重要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积极探索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实例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1:72-74.
[2]《热带林业》编辑部.海南实施天保工程一期取得八大成效.2011,3p(2):1.
[3]中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编.中国退耕还林的决策与实践.国内外经济社會发展实例选编.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8,11: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