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农业高校人才\科技优势 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teng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吉林农业大学具有62年的历史,是省属农业重点高校。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着眼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实际,充分发挥人才和科技优势,大力开展服务农村工作。通过创新服务机制、搭建服务平台、拓展服务渠道、丰富服务内涵,扎实开展服务活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1.发挥农业高校人才和科技优势,不断探索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始终坚持把办学过程融入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之中,扎扎实实地“把论文写在吉林大地上”,积极探索科技服务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1.1加强领导,制定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
  按照国家《新农村科技促进行动》、《关于“十一五”农村科技工作的指导意见》、《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和省委提出的“科教兴省、县域突破、人才兴业”战略的总体部署,为发挥科技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推进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加速农业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提升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结合实际,学校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服务计划,成立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具体任务和责任分工,从组织上保障了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的实施。
  1.2深入研究,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理论支持
  学校成立了新农村建设研究院,通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研究领域的开辟与拓展、合作研究团队的灵活组建,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大幅度提升学校在政府决策咨询中的贡献份额,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决策指导。近年来,新农村建设研究院资深专家孙立城教授向省政府的高层领导论述了“缔造发展的长效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关于吉林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再思考”、“ 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扎实稳妥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新的跨越”四个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的理论建议,为省政府的高层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1.3催生科技成果,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农业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服务主要体现在把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应用于新农村建设。学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一是制定了管理办法,制定、修订了《吉林农业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规定》、《吉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管理办法》等10个管理办法,鼓励科研成果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应用。《吉林农业大学关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暂行规定》中明确规定成果一次性转让所得收益70%由成果完成人支配,其中50%用于奖励个人;《吉林农业大学科教兴农管理办法》中明确了学校每年投入30万元,设立科教兴农专项基金,用于鼓励广大科教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推广和应用科研成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实行了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三励”政策,即政治上鼓励 ——主要是积极宣传科技人员的先进事迹;经济上奖励 ——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学校给予奖励;职称上激励 ——凡是参与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的科技人员,学校按“农业推广学”课程计算工作量,在专业技术职称晋升时优先考虑。二是成立了吉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专家服务团,不定期地深入到农村开展科技推广和技术咨询活动。2004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994项,取得科技成果414项,获奖成果109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项;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4项;省科技进步三等奖34项。连续7年获省科技进步奖数量居全省高校第二位。
  1.4 培训新型农民,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新农村最缺的就是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最根本的标志就是培养出一代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培养新型农民就是科技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教育资源优势,通过信息网络、校外基地、示范区、专家大院以及设在学校的吉林省农村基层干部培训中心等机构,采取举办百村支部书记、村长培训班,农民技术学习班,现场会及专题讲座等形式对全省广大农村干部、农民及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培训,继续加大农业科技能人的培训力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储备农业人才,通过建立农村实用技术数据库和专家智能系统提高培训水平。同时,积极开展送科技文化下乡等活动,围绕新农村示范基地所在区域的产业需求,编印实用技术手册10万册;选派专家500余人次深入示范基地,使所在村镇80%以上的农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为提高广大农民和科技人员的科技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为农村培养了一批的科技人才和致富能手,为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智力支持。
  1.5培育创新人才,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学校全面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才规模和能力的新要求,结合自身的特色和优势,明确定位,找准重点,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是调整了人才培养目标,提高对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服务于发展战略,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全面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村技术、管理、文化等各类人才;二是优化了人才培养结构,培养了一大批懂专业、具有解决实际生产问题能力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师队伍,以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村职业教育的需要。
  1.6 搭建平台,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载体
  搭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平台,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科技服务,引领农民脱贫致富。学校以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为纽带,先后在全省建立了17个农业科技示范区,构建了中、东、西部及城郊四种不同生态区域的技术模式。围绕吉林省发展玉米、大豆、畜牧和特产特色经济,学校在全省不同产业带建设了35个星火科技专家大院,选派了17名科技专家作为首批省级科技专家特派员在农村建立科技示范基点,重点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技术咨询服务、农民科技培训、农业项目研发及特色产业引导孵化工作。“十一五”以来,共推广实用技术200余项,引进推广新品种150余个,培训当地科技人员和农民160余万人次,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学校的技术支撑下催生了一批支柱产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累计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约80余亿元。
  1.7合作共赢,为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运行模式
  新农村建设,农业高校不能仅限于单纯的技术服务,而要找到学校与农村合作共赢的最佳契合点,这样才能使双方实现良性互动,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学校按照“项目启动、互惠互利”原则,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与相关县(市、区、企业)在科研开发、成果转化与推广、人员培训等方面开展共建活动。如与安图县签订长期共建协议,优先选送优秀毕业生到安图县工作,支持当地新农村建设工作,双方围绕轮叶党参深加工、主要中草药病害防治等方面进行了实质性合作,创立了校县合作的“安图模式”。
  按照开放式办学思路,学校在国内农业院校中率先建立了院级董事会办学体制,与政府部门、企业、事业单位等联合办学。目前,食品工程学院和动物科技学院董事单位已分别发展到24个、27个,实现了校企联合,取得了校企双赢的丰硕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省农产品加工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加快了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几年来,两个学院累计为董事单位输送300余名优秀科技人才;开展科研合作项目60余项,为董事单位开发新产品、提供新技术70余种(项),为企业创收7000余万元。
  2.创新新农村帮扶工作方式,不断提升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
  学校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新农村帮扶工作,成立了以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有关处长为成员的吉林农业大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多次帮扶工作会议,明确了由科研处负责联系和协调工作,确定了驻村指导员,研究创新新农村帮扶工作方式,做好科技帮扶工作;学校累计建设新农村帮扶点33个。
  2.1积极开展对接,落实帮扶工作
  根据帮扶责任分工,学校一是配合牵头部门做好与所帮扶的县(市、区)的对接工作,做好帮扶对接工作安排,进一步落实帮扶责任,明确任务、目标、内容和要求;二是采取了电话联系、人员互访等方式积极与帮扶村镇对接,共同研究帮扶工作的有关事宜,严格落实帮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2.2根据调研制定科技帮扶方案,稳步推进帮扶工作进程
  针对帮扶点的实际情况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开展调研,对新农村园、田、路的规划提出合理化建议,参与村屯的规划设计,指导村镇环境治理,研究经济发展目标,监督检查施工建设等。
  一是深入到伊通县伊通镇新四村和小营城子村等帮扶村镇进行实地调研、现场咨询及座谈,对道路建设、上下水、厕所、生活垃圾处理、秸秆处理等问题做了详尽的了解。调研后,制定、完善了吉林农业大学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帮扶方案,并上报省政府及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经过各方努力,小营城子村已经投入资金128万元,建设一栋236平方米的村农民活动中心;打深水井一眼,铺设自来水管线4400米,让91户农民用上自来水;修4.5米宽的水泥路2300米;修建卫生厕所100个;修下水管道700米;整修村文化体育广场3000平方米;村内柴草垛全部移出村外,对村屯卫生进行了彻底清理,全村居住、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
  二是针对白山市八道江区七道江村、白山市八道江区张家村、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幸福村等帮扶村的实际情况,学校帮助谋划农业项目和联合开发农业项目,带动村办企业,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促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的主导产业格局形成。其中,协助七道江村立项2个,张家村已经在学校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600亩林下人参和细辛种植基地,100亩五味子仿生态种植基地,100亩玉竹和桔梗的种植基地,200亩人工栽培人参基地。
  三是2010年由于省委、省政府调整了学校新农村帮扶点后,学校与帮扶点牵头单位省人民检察院等及时和被帮扶单位靖宇县对接,深入到帮扶村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实地踏察和调研,就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同行的县领导及村干部在一起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并于2010年8月12日在靖宇县召开了吉林省人民检察院、吉林农业大学新农村建设座谈会。靖宇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来自受帮扶的11个村镇的主管农业的镇长、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50多人参加了座谈会,大家围绕本村实际,提出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当前在发展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技术;二是缺信息;三是缺项目拉动;四是缺资金扩大生产规模。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立足村镇的现有条件,遵循帮扶项目要有“基础优势、区域优势、科技资源优势和周期短、见效快”的原则,学校与牵头单位将进一步细化制定帮扶方案,稳步推进靖宇县新农村建设帮扶工作的开展。
  2.3开展农民科技培训,指导农民抗灾夺丰收
  学校围绕农民素质提高,组织相关专家到新农村帮扶点开展了科技咨询、科技培训活动,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如水稻病虫害防治、玉米和水稻品种改良、玉米螟生物防治问题等,大力提高农民素质,为当地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2010年8月23日,学校与省人民检察院等单位组织靖宇县新农村帮扶点的种养殖大户参观农博会。校长秦贵信在农博馆吉林展馆吉林农业大学成果展区向靖宇县15个镇(村、屯)的30名村党支部书记、种植(养殖)大户讲解了学校在农博会上展示的成果和技术。学校还安排种植、养殖专家分组带领农民参观并讲解种植、养殖技术,回答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灾后自救,指导农民对受灾作物加强田间管理,促进苗情升级,防止病虫灾害和动物疫病、加快恢复生产,减少灾害损失。
  根据农业部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抗灾自救工作的安排部署,学校突出抗灾自救,做好抗灾自救夺丰收科技服务工作。一是成立了由主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孙爱军为组长、抗灾实践经验丰富的多名科研专家组成的抗灾自救科技服务队,与包保市县一起开展抗灾自救技术服务。二是以减少灾害损失,促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根据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利用学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专家大院、科技示范区等平台,收集、汇总、反馈抗灾减灾及农业生产技术需求,针对不同的受灾程度、种植模式、农时季节,研究制定分区域、分品种、针对性强的抗灾保秋粮丰收技术方案。三是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深入生产一线、接听“12316”咨询热线等方式,发放技术资料,开展技术咨询和指导帮助农民恢复和发展生产。
  多年来,学校广大科教人员坚持为农村农民服务,涌现了一大批先进典型。其中有全国模范教师、“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把生命献给“三农”事业的陈学求研究员;吉林省优秀共产党员标兵、被誉为“农民科技致富的启明星”“踏遍青山人未老的科技大侠”园艺专家胡全德教授;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得者、奠基吉林省食用菌产业化的李玉教授;长期服务农村、领办专家大院、受到回良玉副总理称赞的大豆专家吴春胜教授;在敦化、安图两地挂职科技副县长、构建“安图模式”的董然教授;全国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先进个人、带领农民走上致富之路的青年专家车永顺副教授、全国科普工作先进工作者尹春梅等一大批老中青科教人员,他们为解决“三农”问题做出了突出贡献。其中,2009年,胡全德、张广臣教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吉林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新闻媒体对学校进行了广泛报道。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特派员先进单位、全国星火计划先进集体、国家科技扶贫先进集体、国家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全省科教兴农先进单位,吉林省农业综合开发先进单位,吉林省高校为振兴老工业基地服务先进单位、吉林省高等院校与地方科技合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实践中,吉林农业大学面临着十分难得的发展机遇,学校将立足我省新农村建设实际,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与推广力度,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撑。
  (省新农村办供稿)
其他文献
2月25日,全省农机推广站长会议在长春召开,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局副局长翟延华、吉林省农业机械监理总站站长杨海波、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站长艾青瑞、吉林省农业机械鉴定站站长陈树才、吉林省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徐莉及副站长彭飞出席会议,各市(州)、县(市、区)主管农机推广的领导及推广站站长参加会议。会议由吉林省农机推广总站站长徐莉主持。省农委副主任于文波在会上作重要讲话。   “十一五”
期刊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省农委市场信息处积极启动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推动农村流通现代化,促进经济发展。到“十二五”末,力争初步形成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现代物流带动的连锁超市、集贸市场和便民超市为补充的功能完善、高效畅通、覆盖全省、辐射全国乃至国际的市场流通体系。“十二五”期间总体工作思路及安排是:  1.加强农村市场建设  一是引导扶持农产品物流园区创建工作。按照全国大型农产品批发市
期刊
为全面推进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农资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元宵节前夕,吉林省农委召开了由法规处、科教处、质量监督处、省种子管理总站、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省土壤肥料总站、省绿色食品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参加的打击侵权假冒伪劣农资专项行动督查汇报会。  会议由省农委法规处处长郑建东同志主持,各成员单位及专项行动督查组对前段时间督查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了汇报,分析了当前我省农资市场的情况,研究了下步打击侵犯假冒伪劣农资专项
期刊
2月11日,省农委与省科技厅在榆树市联合启动了吉林省棚膜蔬菜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省科技厅张伟汉副厅长出席启动仪式。吴晓光宣布吉林省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暨吉林省棚膜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启动仪式正式开始。   该项目由吉林省蔬菜花卉科学研究院、吉林农业大学、榆树市园艺特产办共同实施。利用三年的时间,通过技术攻关,选育出棚室蔬菜专用品种4~5个,推广棚室3~4种,技术攻关6项,申请
期刊
2011年,吉林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紧紧围绕稳定粮食生产这个中心任务,以提高科学施肥技术入户率、到位率、覆盖率,提升耕地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一是按照农业部和省政府要求,进一步扩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实施范围,做到全覆盖。充分利用好所取得的技术成果,加快技术转化应用,确保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工作有新突破。  二是继续完善施肥指标体系建设,在建立氮、磷、钾大量元
期刊
2月22~23日,省农委副主任刘丰艳带领省农委园艺特产处和长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前往榆树市调研棚膜经济发展情况,听取专题汇报,深入棚室进行实地考察,并与部分乡镇负责人及棚户进行座谈,共同研究探讨推动我省棚膜经济发展的良策。   榆树市是全国的产粮大县之一。近年来,榆树市不断加大棚膜经济发展力度,在资金上、政策上、技术上都进行扶持,创新推进模式,因地制宜发展棚膜蔬菜产业。到2010年末,全市蔬菜大棚
期刊
2010年11月中旬,省政府启动了全省2010~2011年度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以“大学习、大总结、大培训、大提高”为主题的大培训。2011年2月23日,省农委在长春召开全省冬春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情况调度会。会上,34个技术包保单位负责同志依次汇报了大培训活动开展情况及培训情况。省农委副主任吴晓光出席会议,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大培训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会议由省农委科教处副处长秦吉主
期刊
本刊讯:作为农业大省、产粮大省,吉林省“三农”工作在国家大局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中央2011年“一号文件”出台后,吉林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分析水利改革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研究出台《关于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明确要率先在产粮大县进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中小河流整治、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及长吉
期刊
走进农民朋友的家里,会发现有些东西不多见了:铁锨、铁镐、镰刀、锄头……这些曾经常用的农具,正逐渐从农民朋友的生产生活中消失。当我们突然注意到这个现象时,才发现那些现代化的大、中、小型农业机械正逐步融入农民朋友的生活,这标志着吉林省逐渐进入了农业机械化大发展的全新时代。  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农机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机械管理总站紧紧围绕全省农业发展需求和工作目标,以服务“
期刊
延边州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立足实际、培育典型、突出特色、加大措施,全州农村面貌变化显著、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1.立足实际,谋划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  新农村建设是系统工程。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延边州遵循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规划先行,扎实推进。  1.1科学谋划,加强组织领导 州委、州政府制定并下发了《延边州2006~2020年社会主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