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背后的痛——浅析《寒夜》中的人物形象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1977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寒夜》是巴金在四十年代中期达到的又一个创作高峰。这是一部家庭题材的小说,书中的三个主人公汪文宣、曾树生、汪母都承担着多重家庭身份,他们在日常生活的琐碎中发生着碰撞与摩擦,在混乱与繁琐中消耗着生命。在这部小说里,由于三位主人公各自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做的不尽善的地方,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着小人物的生存状态,让主人公自己用不同的家庭身份为各自的合理性进行辩解,同时又对各自的局限性予以揭示,赋予人物形象深刻的内涵。小说中的三位主人公都看重别人的生命,但却以爱——这种世界上看似最无私的方式对彼此进行着伤害。
  关键词:孝顺;自卑;新女性;慈母;寒夜
  《寒夜》是巴金创作后期的著作,作品以汪文宣在寒冷的夜晚寻找妻子开篇,在母亲、儿子、儿媳三者的矛盾、争吵中进行。儿子汪文宣和儿媳曾树生是一对接受了高等教育的青年,儿子在生活的重压下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变的懦弱,对母亲“孝顺”,对妻子“哀求”。儿媳曾树生是一个个人主义者,她向往充满激情的生活,当她面对自己毫无生气“枯庙似的家”时她在无奈下选择了逃离。汪母爱儿子,“恨”儿媳,使儿子两面为难。因此,这个小家庭中充满了争吵、碰撞。他们都“爱”对方,但也正是这种“爱”彼此伤害着对方。现就《寒夜》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
  一、“孝顺”的儿子,自卑的丈夫:汪文宣
  汪文宣是小说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在这个小家庭中他承担着多重身份,它既是儿子又是丈夫,同时还是父亲,这就使得它处于家庭中的顶梁柱地位。他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但自从他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中国的传统观念便一直在他的耳边萦绕,“百善孝为先”这句古训已成为了他的口头禅。既然对父母要“孝顺”那首先就不能让父母生气,其次要让父母有充足的物质生活,最后就是要让父母安享晚年。这是做儿子应有的责任,中国传统的孝便在他的脑海里烙下了深深的印迹,基于此,汪文宣从不敢违背母亲的意愿。
  汪文宣受过高等教育,怀抱着社会理想,有过办教育的梦想,他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他对生活充满信心和勇气,但是,抗战时国统区的现实、战争的残酷、民生的凋敝、人心的失落,使他的理想化为泡影,他没有了理想中的工作,没有了可观的收入,这使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使年迈的母亲吃苦受累。这深深触动了他心中的“印迹”;母亲很早就守寡,一生受苦,在年老时甚至沦为“二等老妈子”,这又一次刺痛了他心中的“孝”。因此,汪文宣对母亲一直怀着一颗愧疚之心,他想通过它的忍让、顺从尽一点孝道。例如:当他和妻子吵架后,曾树生离家出走,他的内心是极其痛苦的,一方面希望妻子能尽快回家,另一方面他却不愿母亲知道他内心的真实想法,不愿让母亲伤心。于是他压抑住内心的情感,给妻子回了一封冷淡的信。小说中这样描述“儿子不知道母亲的这种心理,他等着她给他出主意,只要她一句话,他就会另外写一封热情的信,恳切地要求他的妻子回来。他很想写那样的一封信,可他并没有写”。他没有写一封热情的信要求他的妻子回来,是因为他的母亲没有让他这样做,如果他执意这样做了,那他的母亲就不高兴就生气了,他就没有尽到孝道。
  母亲憎恨儿媳,在儿子面前总是说儿媳的不是,甚至骂儿媳是儿子的“姘头”,树生怒不可遏,但是身为儿子和丈夫的他只能只能痛苦的哀求道:“妈、树生,你们都不要说了,都是一家人,彼此多少让点步就没有事了。”这又是一次为尽“孝”而让步。
  当他生病时,母亲相信中医,痛恨西医,尽管他知道可能只有西医能治好她的病,但他依然顺从他在母亲的意思吃中药。这还是为尽“孝”的又一次让步。
  汪文宣时刻恪守孝道,委曲求全,极度压抑自己的内心,保持着完好的孝子形象。传统的孝道是不论是非曲直的,要的是愚孝,正式在这种传统愚孝的影响下,他明知道自己的母亲有错,但不敢出言指责,明知道妻子的一些做法是正确的但不敢为其辩解。
  汪文宣破灭的理想、小公务员微薄的收入、生活重压下单薄瘦弱的身体,是他在妻子面前自卑、懦弱,失去了丈夫应有的尊严。汪文宣与他妻子同岁,但他妻子年轻、丰腴、富于生命力,可他自己却单薄瘦弱、精神疲乏。小说中说道“他(汪文宣)自己也觉得她同他相差的地方太多,他们不像是同时代的人。”这可以明显感觉到,汪文宣自己就产生了自卑感。在中国的传统家庭中,丈夫往往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汪文宣这一家不是。如果没有曾树生在银行当“花瓶”,承担家庭开支,汪家恐怕连勉强维持生计都不能。儿子的学费,家庭的支出都要靠妻子来承担,作为丈夫的他,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无奈与痛苦。他不能够带妻子经常去国际喝咖啡,正如她妻子所说:“拿你那一点薪水,哪里能常到咖啡店哪!”当他最终病倒后,他依然要去工作,妻赌气说:“辞职,就辞职!你不做事我可以养活你!他脸红了一下,他略略埋下头,喃喃说:“不过……”汪文宣虽然没有说下去,但相信读者已经意会了。经济的压力降低了他身为丈夫的威信,也使得他在与妻子的相处中,始终处于劣势。当他看到妻子跟另外一个男子走在一起时,他却不敢走上前去质问。他明知道妻子跟那个男子有暧昧关系,依然自我安慰,自我麻痹。他深爱着妻子,却无法承担起丈夫的义务。他显得如此自卑、懦弱,缺乏一个男人应有的阳刚与果断。
  由此可见,汪文宣的内心是极其矛盾和挣扎的,他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家之主,能够孝顺母亲,疼爱妻子,做个有尊严的男人,但是他却没有寻找到合适的方法。
  二、新女性的代表,个人主义的先锋:曾树生
  曾树生是小说中又一主要人物。她同样有着多重身份,她既是汪母的儿媳,又是汪文宣的妻子,同时还是小宣的母亲。她同样受过高等教育,也曾有过理想与抱负,她的頭脑中充满了新思想,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她藐视伦理道德,勇敢地选择自己的生活,和丈夫汪文宣因爱而同居。她的头脑中没有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等腐朽观念,这就决定了她不可能成为相夫教子的传统女性。作为儿媳,他不是传统生活中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形象,而是那个时代的“新女性”。她不堪忍受汪母的无理谩骂,大声地向汪母指出“现在是民国三十三年,不是光绪、宣统的时代了”曾树生的这种反抗精神是可贵的,其发挥的光芒却微乎其微。   在汪文宣的这个小家庭中,曾树生是全家的经济支柱,她的收入是汪文宣、汪母、小宣的生活来源。曾树生依靠自己为家人赚取了充足的金钱,虽然她的工作被汪母讥讽为“花瓶”,自己也不得不在同事好奇的目光中生存,她自己却是十分的满意的,由此可见,曾树生在家里的无知地位是排在第一位的,但从中也可以看出,她对封建传统“妇德”的藐视,她用她的新思想战败了旧观念,她自己挣钱而且还供养家庭,这是封建传统所做不到的,足以可见她不愧是这个时代新女性的代表。
  “五四”时期各种新思想纷纷登上社会,其中个人主义侵蚀着人们的头脑。 “个人主义在中国新民主主义历史进程中,具有明显的两重性特征:一方面它激发了人们奋斗的勇气热情,在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中有巨大的积极战斗作用,另一方面,它带有排他性质,极易使人为个体价值实现或个人利益获得而放弃理想、爱慕虚荣、贪图享乐,或为一己的个性自由、人格独立而逃避应承担的社会的、家庭的责任,堕入自私自利的泥潭。曾树生所处的年代正是“个人主义”盛行的时代。“个人主义”思想对她的影响日益加深。她爱动,爱热闹,她需要过热情的生活。她不能在那古庙似的家中枯死。她要把自己有限的青春投入到热情的生活中去。于是她出走了,可她逃不开内心的自责和愧疚,她与汪文宣仍保持着通信,并每月寄钱回家,但她化不开内心的自责与愧疚。她有理想、有追求,向往热情的生活这并没有错,可是她的追求过于太过于物质化她逃避了为人妻、为人母的責任,陷入了自私自利的泥潭。也想是受时代的影响,她有一个具有新思想的女性变成了一个放弃理想、贪图享乐、逃避责任的个人主义者。
  三、儿子的“慈母”,儿媳的“仇敌”:汪母
  汪母是一位可敬的母亲,可亲的祖母,也是一位“可恶”的婆婆,她是一位体现着中国传统观念的家庭妇女。
  母爱是世间最伟大、最无私的爱,母亲可以说是爱的化身。汪母也不例外她本能地爱着儿子、孙儿,为了他们,她可以忍受一切的苦,一切的罪。甚至甘心沦为“二等老妈子”,操持着家务。儿子病倒后,她日夜照顾着他,为他端水送茶。她甚至把丈夫的唯一遗物当掉,用来为儿子买药。在汪母身上体现出来的是一位母亲最质朴的,也是世间最伟大的母爱。汪母一方面爱着儿子,另一方面却用爱牢牢束缚住儿子。汪母早年守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他对儿子的爱超出了单纯的母爱,而是一种超量的爱,从某种意义上看,她把丈夫空位后的爱转移给了儿子。孤独寂寞的她于是把母亲和女人双重的爱全部倾注到儿子身上,这就产生了“恋子情节”。因此,汪母与曾树生就产生了一种感情的竞争关系。汪母无法容忍多年与自己在一起的儿子被曾树生抢走,他无法容忍另一个人女人的存在,儿子越是爱这个女人她越无法忍受。汪文宣深爱着妻子夫妻俩有点小吵小闹也不足为奇。可是作为婆婆的她,总是趁着他们的争吵试图赶走儿媳。一旦儿媳与儿子闹矛盾,她心里总会浮起一丝快意。她很少考虑过儿子的感受,儿子会有多痛苦。当她得知儿子去找妻子道歉,两人还一起喝了咖啡,“她的怒火立刻冒上来了。又是那个女人!她在家里烧好饭菜等他回来同吃,他却同那个女人去喝咖啡。她们倒会享福。她的这个没出息的儿子。他居然跑去找那个女人,向那个不要脸的女人低头。这太过分了,不是她所能忍受的。”汪母始终无法认清儿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她以为维护儿子的尊严是对儿子最大的爱,可是她的爱太沉重了!
  汪母与儿媳有着太大的差异,汪母是封建传统女性的代表,曾树生是新女性的先锋,这就决定了她们之间是不会和谐的。汪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接受了比较正统的封建文化的教育,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她自然要用旧的文化规范来要求曾树生,她看不惯曾树生的打扮和整日在外跑的样子,从而不自觉的充当了父权社会的代言人,诅咒同是女人的儿媳“不规矩”,常常骂儿媳是“花瓶”,是儿子的“姘头”也许是她的封建思想在做怪,也许是出于嫉妒吧。汪母也有年轻的时代,她也曾是昆明的“才女”,也有姿容丰茂的年华,但现实粉碎了一切,她失去了自身的价值而曾树生总保持着清脆的声音、丰腴的体态,此时此刻汪母想想自己已逝的年华难免有嫉妒之心,嫉妒儿媳的才能,也嫉妒她在儿子心中的位置。小说中多次写到汪母是不愿意用她的钱的,汪母宁愿用自己的双手节省用度,汪母的执拗使整个家庭充满火药味。她不想看见儿媳,她对儿子说:“我宁肯死,宁肯大家死,我也不要看见她。”
  可见,汪母在对待儿媳的态度上丝毫没有表现出长辈的宽容与慈爱,这使得她与儿媳犹如“仇敌”一般。
  作品中的每个灵魂都在痛苦挣扎,懦弱生病的丈夫,富于生命活力、充满生活渴望的妻子,固执、对儿媳充满“仇恨”的婆婆,生活是灰色的,看不到转机,只有一天天向黑暗中沉下去。在这个乱世,家也不能给人安慰,那里是永无休止的争执、叹息,家的内外都是昏暗凄凉的灯光、无处不在的寒气……!
  《寒夜》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乱世中平常家庭的大门,将被物质、精神的双重挤压的平常人的琐碎的生活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从中了解“爱的公式”!
  参考文献:
  [1]《巴金中篇小说选(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1月版
  [2]《速读中国现当代文学大师与名家丛书.巴金卷》.蓝天出版社,2004年版
其他文献
绝大多数的儿童家长会认为发热都为感冒引起,是一种很常见的症状.但其实很多疾病均可引发儿童发热,且发热分为很多类型,若儿童出现发热症状时,需引起家属重视,因为极有可能是
期刊
今年3岁的毛毛是幼儿园小班的学生,然而最近家长发现毛毛连续咳嗽已经长达两个月了并且还伴随着鼻塞的情况,开始家长认为毛毛是由于体质太差在幼儿园受到感染患上了感冒,因此
期刊
高血压对于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阶段中患有高血压病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与习惯都有着非常直接的联系.但是除了中老年高血压以外,
期刊
剖腹产是产妇分娩的主要方式之一,虽可避免分娩时的疼痛,但与自然分娩相比,剖腹产的产后护理难度较大,恢复较慢,需要细心护理.那么,剖腹产后妈妈们都要经历什么? 如何护理可
期刊
摘 要:《狼图腾》是一部动物题材电影,改编自姜戎的同名小说。电影拍摄过程中多处借用纪录片拍摄的手段,如真实再现、长镜头、交友拍摄等等。通过这些手段真实的表现了蒙古人民以狼为图腾的信仰、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也表现出了狼这种动物的智慧、执着和自由。将纪录片的拍摄手段融入电影中,使电影极具真实感和表现力。  关键词:纪录片;电影;真实  电影《狼图腾》改编自姜戎同名小说,是国内第一部用真狼拍摄的动物题材影
期刊
妊高症是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简称,是女性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具体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和子痫前期、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rn1 妊高症产生原因rn至今
期刊
摘 要:2012年,我国实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国家财政性经费达到占GDP4%比例水平的目标,财政投入的增加为推动高等教育的发展转型提供了更好的契机。本文首先对我国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和突出问题进行概括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如何提高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优化投入来源结构、健全管理机制、强化制度约束四个方面,提出了一套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具体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费投入;财
期刊
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宝妈们最头疼的问题了,尤其是刚出生的宝宝患病率极高,对其发育、成长均有极大影响,大多数妈妈在生完宝宝后担心宝宝会出现此类疾病,想要预先实施防范策略,
期刊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女性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乳腺癌已经成为常见的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是由皮肤、乳腺腺体、纤维组织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工程的建设情况的分析,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电影;放映;放映员;培训  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工程是在全国县级以下农村地区开展的、面向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数字电影放映和胶片电影放映活动。如何确保广大农村群众看到电影、看好电影,如何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让广大人民群众看到、看好电影,是广大电影放映工作者要完成的艰巨而崇高的任务。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