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人民的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事业发展迅速,无论在发电还是在配电方面与以前相比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随着城市化进行的不断加剧,城乡用电的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配电可靠性引起了更多业内人士的关注。本文就如何提高电力配网的可靠性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相应的措施。
[关键词]电网; 可靠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22-01
一、电网配电的影响因素
1、电网改造产生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已基本达到电气化,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原有的配电网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原有的配网进行改造。比如目前大多数城市电网以架空线10kV电配网为主,采用的是单电源辐射型结构,这种结构的配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网络结构薄弱,负荷转供能力差等,如果这种形式的配电网一旦投入城市供电,将会使线路的负荷越来越重,使转供能力越来越低,而且利用架空线进行电源的供给时,造成电网事故率增加,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随之下降。
2、电网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的因素。
2.1 电网运行故障因素较多,经常发生故障比如三相开关中的一相或者两相出现没有完全闭合的现象,造成运行线路中所使用的熔断器烧毁,使配网系统发生运行故障。
2.2 瓷绝缘子出现闪络放电故障,即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绝缘子和壁垒设备的外部结构被破坏,导致绝缘子的绝缘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每逢阴雨天气或者风雪天气,就会出现放电现象,造成电网运行事故的发生。
2.3 由于人为的拉扯、冲撞和自然环境影响,如恶劣天气造成的倒杆等所引起的线路断线故障,同时还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线路的松紧度没有调节到位,运行后造成的线被烧断、接触不良等故障,这些事故都会造成配网运行故障。
3、电网运行中的管理和维护产生的影响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近20-30年,我国的电力也是在这个阶段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在国内存在很多老城区的电网还没有进行改造,因此这部分城市和乡镇的电网都存在配电线路较长、分支较多、设备老化严重、低值的绝缘子多、没有安装避雷器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电网线路故障,影响配网的正常运行。虽然对这些线路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由于当时的设计不合理,同时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对原来有的电网进行合理的改造,造成事故率多,巡检困难,维修时只能抢修代替日常维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事故率高的问题。
4、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措施。
4.1在发展新城区电网建设的同时,要对原有的老城区电网逐步进行改造,增加配网设备的运行能力。在进行配网改造时,要做到对线路及相应的设备进行彻底的改造,增强配电线路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配网改造前,要对改造的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根据城市今后的发展格局、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决定如何设计才能达到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配网,通过改造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配网配电的能力,同时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都能够确保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配网企业要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线路及设备进行更新換代,还应该在终端配电房增加状态监测、数据采集等功能,以实现自动监测、故障上报、判断故障、隔离故障、自愈和实时调整、转移负荷等功能,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同时加快了配网自动化的进程。
4.2提升电网设备性能,减少电网事故故障率。结合目前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力开发智能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配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快速的处理,将隐患先灭在萌芽之中,減少电网事故的发生。同时将分段的线路进行联网,确保线路的整体性能。对线路绝缘体进行防污处理,避免闪络的发生,根据线路架设地区的不同,采用全包缘导线,降低线路故障发生。做好抗雷击和接线设置,尽可能采用新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在改善线路环境方面,重点处理“树障”问题。为避免因树线矛盾造成跳闸停电事故,供电公司要开展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加强输配电线路巡视检查,把巡视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对巡查中发现的树障隐患做好记录,统筹制订树障清理计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及时组织全县各乡镇供电所、区域配电队人员对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障进行集中清理。为确保清障工作取得实效,要成立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治理工作小组,与县政府、林业等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印发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线路通道内树障对电力设施的危害,解释说明清理线路通道内树障的必要性,提高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积极配合清障工作,构筑安全的线路走廊。
4.3 加强配网管理。线路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水平。因而,应当将线路供电可靠性列入管理工作中,并将供电的可靠性管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对指标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培训,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平时应加强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对供电可靠性概念的认识,以及可靠性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将供电可靠性纳入考核内容,将其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对各部门的停电计划做出汇总,统筹安排,尽可能的将线路施工与用户工作结合起来,减少临时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做好停送电联系,缩短停电时间,做到“停电复电零时差,开工竣工零时差,公告停电、实际停电零时差”。
4.4 提高抢修效率。线路维修人员应当配备相应的带电作业工具,一旦发生线路故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带电作业,能够有效地减少停电时间。经常对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运维部门应实行24h值班,以保证报修和抢修的及时性,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新架设的线路和新增加的电源应当全部采用可靠性较高的设备。实施“手拉手方式供电”与配网自动化结合,在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判断和隔离,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为缩短寻找线路故障时间,可以在线路分段开关处、分支处安装故障传感器,一旦发生故障,故障信号就会通过传感器将故障发生区段传到监控系统,及时安排抢修,大大提高抢修效率。
结束语
电力配网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关系到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作为电网企业一定要有计划的对原有的电网进行更新换代的同时,加速电网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方驰.关于建立配网停电服务管理体系的尝试[J].技术与市场,2013年05期.
[2] 李志杰.如何利用计划停电管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电子制作,2014年08期.
[关键词]电网; 可靠性 ;措施
中图分类号:TM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2-0022-01
一、电网配电的影响因素
1、电网改造产生的因素。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加剧,我国农村已基本达到电气化,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原有的配电网已无法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对原有的配网进行改造。比如目前大多数城市电网以架空线10kV电配网为主,采用的是单电源辐射型结构,这种结构的配网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问题,如网络结构薄弱,负荷转供能力差等,如果这种形式的配电网一旦投入城市供电,将会使线路的负荷越来越重,使转供能力越来越低,而且利用架空线进行电源的供给时,造成电网事故率增加,电网供电的可靠性随之下降。
2、电网运行过程中故障产生的因素。
2.1 电网运行故障因素较多,经常发生故障比如三相开关中的一相或者两相出现没有完全闭合的现象,造成运行线路中所使用的熔断器烧毁,使配网系统发生运行故障。
2.2 瓷绝缘子出现闪络放电故障,即在电网的运行过程中,绝缘子和壁垒设备的外部结构被破坏,导致绝缘子的绝缘能力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每逢阴雨天气或者风雪天气,就会出现放电现象,造成电网运行事故的发生。
2.3 由于人为的拉扯、冲撞和自然环境影响,如恶劣天气造成的倒杆等所引起的线路断线故障,同时还存在施工质量不合格,线路的松紧度没有调节到位,运行后造成的线被烧断、接触不良等故障,这些事故都会造成配网运行故障。
3、电网运行中的管理和维护产生的影响因素。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只是近20-30年,我国的电力也是在这个阶段发展壮大起来的,因此在国内存在很多老城区的电网还没有进行改造,因此这部分城市和乡镇的电网都存在配电线路较长、分支较多、设备老化严重、低值的绝缘子多、没有安装避雷器等众多问题,这些问题都可能引发电网线路故障,影响配网的正常运行。虽然对这些线路每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但由于当时的设计不合理,同时这些年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电力企业跟不上经济的发展速度,不能对原来有的电网进行合理的改造,造成事故率多,巡检困难,维修时只能抢修代替日常维护,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事故率高的问题。
4、提高电网运行可靠性措施。
4.1在发展新城区电网建设的同时,要对原有的老城区电网逐步进行改造,增加配网设备的运行能力。在进行配网改造时,要做到对线路及相应的设备进行彻底的改造,增强配电线路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配网改造前,要对改造的方案进行认真的论证,进行科学的设计,如根据城市今后的发展格局、发展情况、发展趋势,决定如何设计才能达到与之发展相适应的配网,通过改造不仅能够有效的增强配网配电的能力,同时在今后10年甚至20年都能够确保配网运行的可靠性。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对电力企业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适应我国现代化工业的发展,配网企业要朝着自动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除了原有的线路及设备进行更新換代,还应该在终端配电房增加状态监测、数据采集等功能,以实现自动监测、故障上报、判断故障、隔离故障、自愈和实时调整、转移负荷等功能,如果出现故障,能够及时的发现,及时的解决,同时加快了配网自动化的进程。
4.2提升电网设备性能,减少电网事故故障率。结合目前先进的自动化管理系统,大力开发智能管理模式,这样可以及时发现配网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快速的处理,将隐患先灭在萌芽之中,減少电网事故的发生。同时将分段的线路进行联网,确保线路的整体性能。对线路绝缘体进行防污处理,避免闪络的发生,根据线路架设地区的不同,采用全包缘导线,降低线路故障发生。做好抗雷击和接线设置,尽可能采用新的设备进行质量检测。在改善线路环境方面,重点处理“树障”问题。为避免因树线矛盾造成跳闸停电事故,供电公司要开展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治理工作,全面加强输配电线路巡视检查,把巡视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对巡查中发现的树障隐患做好记录,统筹制订树障清理计划,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及时组织全县各乡镇供电所、区域配电队人员对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树障进行集中清理。为确保清障工作取得实效,要成立线路通道树障专项治理工作小组,与县政府、林业等部门沟通,争取支持。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印发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宣传线路通道内树障对电力设施的危害,解释说明清理线路通道内树障的必要性,提高群众保护电力设施的意识,积极配合清障工作,构筑安全的线路走廊。
4.3 加强配网管理。线路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保证用户用电的可靠性,提高供电设备的供电可靠水平。因而,应当将线路供电可靠性列入管理工作中,并将供电的可靠性管理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同时对指标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加强培训,进一步完善考核管理。平时应加强基础业务知识培训工作,提高管理人员对供电可靠性概念的认识,以及可靠性管理水平和业务素质,将供电可靠性纳入考核内容,将其指标完成情况与绩效工资挂钩,提高相关人员的积极性。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对各部门的停电计划做出汇总,统筹安排,尽可能的将线路施工与用户工作结合起来,减少临时停电时间,杜绝重复停电。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做好停送电联系,缩短停电时间,做到“停电复电零时差,开工竣工零时差,公告停电、实际停电零时差”。
4.4 提高抢修效率。线路维修人员应当配备相应的带电作业工具,一旦发生线路故障,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行带电作业,能够有效地减少停电时间。经常对线路进行检修和维护,能够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维修,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同时运维部门应实行24h值班,以保证报修和抢修的及时性,提高供电可靠性。促进新技术的应用。为保证供电的可靠性,新架设的线路和新增加的电源应当全部采用可靠性较高的设备。实施“手拉手方式供电”与配网自动化结合,在线路出现故障时自动判断和隔离,保证供电的可靠性。为缩短寻找线路故障时间,可以在线路分段开关处、分支处安装故障传感器,一旦发生故障,故障信号就会通过传感器将故障发生区段传到监控系统,及时安排抢修,大大提高抢修效率。
结束语
电力配网的可靠性不仅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也关系到用户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因此作为电网企业一定要有计划的对原有的电网进行更新换代的同时,加速电网企业现代化的发展,以适应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邱方驰.关于建立配网停电服务管理体系的尝试[J].技术与市场,2013年05期.
[2] 李志杰.如何利用计划停电管理提高配电网供电可靠性[J].电子制作,2014年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