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体温相关护理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er408492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中低体温是外科患者在手术期护理的常见问题,是常见的并发症,以下介绍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发生的原因及相关护理。
  一.体温是重要的生命体征
  正常体温是机体各项机能得以维持的关键。将机体核心温度在34—36℃之间称为低体温。多发生在手术和麻醉中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的现象容易被医务人员所忽视,有研究显示大约有5%的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33.3%病人中心体温<35℃,而人体体温调节中枢通常将中心体温调节恒定在37℃,术中低体温可引起多种并发症,针对造成低体温的原因做好手术中体温患者的保温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手术中低体温对机体的影响
  1.麻醉药物作用延长:低体温时内脏血流减少,肝脏功能降低,依赖于肝脏代谢、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减少,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麻醉苏醒时间延长。
  2.出凝血时间延长:低体温时血小板滞留于肝脏,凝血因子活性降低,并且激活血纤维蛋白溶解作用系统,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严重低温可导致DIC。
  3.心脏负荷加重:低体温可导致心肌传导功能和心收缩力降低,外周血管收缩和术后高血压,尤其是复温时的氧耗量及二氧化碳增加,易导致高碳酸血症,儿茶酚胺释放,引起心率增加和肺动脉高压,加重心脏负荷。
  4.增加伤口感染率:低体温直接损害机体免疫功能,主要抑制中性粒细胞氧化作用,并减少白细胞向感染部位移动,同时减少皮肤血流和氧供,抑制组织对氧的摄取,从而增加伤口感染率。
  5.神经系统:低体温引起神经传导速度减慢。
  6.酸中毒与电解质平衡:低体温会导致酸中毒,并影响电解质平衡。
  7.寒战反应:核心温度降低1℃时就可以出现寒战,整个机体耗氧增加,寒战增加病人不适感,以及引起伤口疼痛,而需增加止痛剂用量。
  三.引起手术中低体温的原因
  1.产热不足:术前禁食使机体释放化学能减少,慢性消耗性病人的体温调控能力不足,机体代谢率下降。
  2.手术室低温环境:手术室环境的温度通常控制在22-24℃,有研究显示室温>32℃时体温>38℃,室温<21℃则体温<36℃,较长的手术过程中几层单辅料起不到保温作用。
  3.皮肤保温作用的散发:手术过程中皮肤消毒时,裸露皮肤面积较大,碘酒酒精涂擦病人皮肤上的挥发作用,使用低温或未加温的液体冲洗体腔或手术切口,大手术体腔长时间开放暴露和非手术部位的暴露等因素,引起外周血管收缩反应、热量丢失、中心体温可下降至33-35℃,这是手术导致体内热量散发的重要原因。
  4.麻醉及药物作用:全身麻醉可明显抑制体温自身调节功能,降低代谢率,肌松药降低肌肉张力和抑制寒战反应,区域阻滞麻醉可断松弛肌肉、扩张血管,阻断末梢温度感觉器,使病人术中体温不下降。
  5.输液和输血:术中输入未加温的液体和库血,据报道在室温下输入1单位4℃冷冻库血或12℃室温下的晶体可使体温下降0.25℃ ,500ml库存血在5-10min被输入人体会是体温降低0.5-1℃.
  6.年龄对体温的影响:小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健全,体温易随室温下降而下降,如1岁婴儿常温下手术1小时体温可下降0.5℃,手术2小时体温可下降3-4℃,老人基础代谢率低,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下降的发生率发生也较高。
  四.保温护理措施
  1.加强体温检测:手术室护士应当定时监测病人的体温变化。体表各部位温度相差很大,室温23℃时,手为30℃、躯干为32℃,头部为33℃,核心温度则比较均衡,核心温度可在肺动脉、鼓膜食管远端、鼻咽部、口腔、直肠等处测出,口腔测量适用于清醒合作的病人,鼻咽部温度测量在人为降温时反应体温的变化较为迅速,而直肠温度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是比较理想的测量部位,相对而言,腋温更接近核心温度,当不能测量核心温度时,可以替代之,对手术病人常规监测体温,维持体温在36℃以上。
  2.减少热丢失
  (1)保温接送患者:术前任何时候都不要暴露患者,尽可能避免通过寒冷的过道,患者在进入手术室的途中,应给予足够的包裹,使之与周围冷气隔离,最好车床上的被子每次接送患者前预先加温。
  (2)规范手术室的温度:手术时温度太高,会增加细菌繁殖,造成手术创口污染,手术时温度最好不低于24℃,相对于湿度40%-60%为宜,新生儿及早产儿手术室将温度保持在27-29℃,应预先调节室温在适宜范围。
  (3)自然复温:常用方法是术中在非手术区域的四肢和躯干用暖棉被、肩垫、手臂保暖垫等覆盖以减少散热。
  3.内部加温
  液体加温:对输入体内的液体和血液制品加温到37℃,可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目前使用输液加温对预防低体温起到了较好的疗效,研究表明,液体或血制品加温至36-37℃是安全、舒适的,且对药液成分无影响(青霉素、维生素、代血浆等不能加温),体腔冲洗可带走大量热量,应使用温箱将冲洗液加温至37℃左右,避免体内过多热量散失、防止术中体温下降。
  4.体表加温
  (1)热水袋:通过将热水袋放置在血管丰富的部位来为病人加温,这种方法简单但缺乏效率而又危险,缺乏效率是因作用面积太小,危险的是:使用不当易致局部烫死,对手术中的病人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2)电热毯:在手术前将电热毯铺在手术床上,根据需要随时调节温度,但要在电热毯上铺橡胶单和一次性中单,防止漏电。
  (3)充气式保温毯:是通过对体表施加一定温度的高对流气体,加上四肢用保温毯缠绕,一方面能提高外周皮肤温度,减少体内热量向外转移,另一方面隔出体表热量向周围环境扩散,有效预防了低体温的发生。
  (4)充气加温装置:是目前认为最有效而可行的方法。由电热充气装置和温毯组成,通过两种机制加温:屏蔽辐射和对流,充气加温可以通过皮肤表面传导30-45W热量,同时被动隔热将皮肤散热从100W降约70W,因此远比被隔热和循环水床垫有效,对四肢加温比对躯干加温更有效,充气式保温毯操作方便,重量轻,复温效率快,分4个不同温度档次,可根据不同程度的体温,给予低体温手术患者最佳保温措施,充气式保温毯的设定合理,能持续维持所设定的温度,不会造成烫伤或温度不够影响效果等不良反应。
  五.小结
  手术中低温已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手术室护士除了配合麻醉医生严密观察体温温度,及时发现低体温现象外,还应积极主动采取保温措施,并根据情况及手术特点为病人采取适当的保温措施以维持体温稳态,防止低体温的发生,以减少病人并发症的发生,从而减少部分药物的使用,降低住院费用,同时让病人感受到温暖和贴心的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服务。
  参考文献:
  1.李理 黄文莉 围手术期低体温病人保温护理研究进展(J) 护理研究 2009,23(11):952-954
  2、刘素芳 张秀英 张秀明 温度干预对围手术期低体温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0,16(27):32
  3、黄丽丽 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与预防(J) 上海护理 2004,5(4);30-31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异位阑尾炎临床诊断及手术治疗过程中的要点。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30例异位阑尾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异位阑尾炎患者术前明确诊断10例,占33.3%,可疑性诊断2例,占6.7%,其余18例患者均误诊为尿路结石、急性肠胃炎、盆腔炎,占60.0%;30例患者均进行手术切除,术中手术时间60~151min,术后住院时间7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卡式微柱凝胶试验在临床数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输血患者208例进行抽血检测,使用传统方法和卡式微柱凝胶试验方法对血液样本的血型进行鉴定。结果:使用盐水检验方法检测出一次性符合率正定型为95.19%,反定型为90.38%。使用卡式微柱凝胶检验方法检测出一次性符合率正定型为100.00%,反定型为96.15%。有18例血液样
期刊
摘要: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mxetaloProteinases,MMPs)是一组锌离子依赖性内肽酶,它们共同作用特点是可降解所有的细胞外基质成分。其中,明胶酶A(MMP-2)和明胶酶B(MMP-9)因为能够降解IV/V型胶原进而受到广大学者的瞩目,大量研究证实明胶酶和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关。乙肝是导致肝癌的重要生物因素,乙肝引起的肝癌病程进展快,肝外转移明显。本文就明胶酶A和明胶酶B在乙肝相关
期刊
按照2014年社会体制改革任务分工,去年广东省中山市司法局完成了“中山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流程图”,同时草拟了《中山市调解医疗纠纷启动专家库工作指引(征求意见稿)》。通过制度的标准化,进一步完善医疗纠纷专业人民调解组织的运行机制,让调解工作流程有章可循。1月6日记者从中山市司法局了解到,上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在2014年1-11月期间,医调委受理76宗医疗纠纷,成功调处50宗,调处成功率达6
期刊
摘要: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是纤溶酶元激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纤溶酶是丝氨酸蛋白酶的一种,可有效降解大多数细胞外蛋白,同时可对多种信号转导途径进行协调。纤溶酶在血清中大量存在,参与细胞膜蛋白构成、前胶原酶活化等过程,对细胞的增殖、生长等具有重要作用。自上世纪中期,学界对人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与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笔者对前人的观点进行小结,进一步分析人尿激酶型纤溶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二甲双胍片联合阿卡波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的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疗程为12周。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控制、糖尿病健康宣传教育以及体育锻炼等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泪道阻塞慢性泪囊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泪道穿线联合插管治疗),对照组(30例,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手术时间、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药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的方法,方法: 选择76例风寒型荨麻疹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38例采用赛庚定,桂利嗪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赛区庚定,桂利嗪,中药,生麻黄,制附片,细辛,荆芥,防风,羌活,苍术,白芷,川芎。疗程14天,一月后随访。观察两组症状,体征变化。结果: 经治疗后,两组症状体征均消失,一月后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明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麻附细辛汤加味治疗风寒型荨麻疹,疗效令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微创手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不同程度肾积水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并不同程度肾积水的患者分为三组输尿管镜下碎石术(URL)组、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组、后腹腔镜下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RLU)组,对三组结石清除率、并发症情况及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经手术治疗,URL组结石清除率为65%,术后并发症为5%;MPCNL组结石清除率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自发性气胸患者时的临床疗效与肺压缩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15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依据线段法划分肺压缩程度:≦40%患者46例,40%患者52例,≧80%患者52例,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予以胸腔闭式引流,评估治愈、并发症发生率。结论:微创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管治疗在肺压缩≦40%自发性气胸患者中有较高治愈率,且并发症较少发生。  关键词:胸腔闭式引流;中心静脉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