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耐药特征的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ig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天津市猩红热患儿A组链球菌(GAS)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特征,以便指导临床用药。

方法

连续6年采集猩红热患儿咽拭子标本进行GAS菌株分离,对276株GAS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并用PCR方法进行emm分型。

结果

276株GAS对青霉素、头孢唑啉和万古霉素敏感率均为100%,对氯霉素和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均为98.2%,对阿奇霉素耐药率最高达97.8%,其次为红霉素(97.1%)、克拉霉素和克林霉素(均为94.2%)、四环素(79.3%)。耐药模式中GAS对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联合耐药占73.2%。来源于不同年份的的GAS菌株对四环素、克林霉素、克拉霉素、红霉素和阿奇霉素的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emm12型GAS对四环素的耐药率为84.0%,高于emm1型GAS对四环素的耐药率(5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820,P=0.000)。

结论

天津市猩红热患儿分离的GAS以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林霉素和四环素为主,提示临床谨慎选择该类药物。GAS感染仍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替代。

其他文献
肠结核和克罗恩病的临床鉴别困难。本文报道1例少见的合并十二指肠内瘘、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病例,旨在强调临床需重视肠结核的鉴别诊断。
期刊
肠道菌群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生发展及其在诊治中的作用已成为关注焦点。该方面研究,取得一些进展,也存在问题。本文就目前肠道菌群与IBD发病的研究现状,包括IBD肠道细菌群组成结构、真菌及其他微生物的研究、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与其发病、预后及疗效预测进行阐述,以及改变肠道菌群的相关治疗措施,包括抗生素、益生菌以粪菌移植作用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研究肠道菌群在IBD发病及诊治方面的学者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炎症性肠病(IBD)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现有治疗手段疗效有限,国内外最新研究显示干细胞移植治疗IBD安全有效。本文对国内外该领域内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涉及临床及基础研究的诸多方面,尤其是对干细胞移植治疗IBD的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机制进行了系统述评。干细胞移植治疗IBD临床前景良好,值得继续探索完善,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
期刊
目的构建人肠上皮细胞类器官三维培养体系。方法采用含2 mmol/L乙二胺四乙酸的分离液分离肠镜活检标本或手术标本肠黏膜的隐窝,并用基质胶包埋隐窝后覆盖富含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光镜下观察记录类器官生长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荧光及核酸原位杂交分析检测肠上皮及类器官成熟细胞及干细胞标记物的表达情况。分别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嘧啶核苷染色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测定法标记增殖或凋
本文根据当前国内外炎症性肠病(IBD)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进展,从IBD病因、发病机制、诊断和鉴别诊断、肠壁损伤程度评估、内科和外科治疗6个方面对IBD研究当前的热点问题进行总结和述评。
期刊
目的了解2012—2017年杭州地区甲型H3N2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以及血凝素(HA)基因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遗传进化特征。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杭州地区流感样病例12 185例,实时RT-PCR检测甲型H3N2流感病毒,同时选取部分甲型H3N2流感病毒阳性样本,用特异性引物扩增HA和NA基因,进行基因测序并分析其遗传进化特征。结果自2012年以来,杭州地区每年都有甲型H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特异性作用于内皮细胞糖基化的细胞有丝分裂素,增强血管的渗透性、诱导血管新生,促进肝癌细胞生长和侵袭转移,且VEGF高表达患者预后差。负性调节VEGF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恶性增生,改善患者预后。本文系统综述VEGF表达及其对与肝癌细胞侵袭转移促进作用和基于VEGF靶向药物治疗拮抗肝癌患者病灶的血管新生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延缓患者病情进展提供新思路。
目的利用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白细胞介素4(IL-4)、酪氨酸激酶受体3配体(Flt3L)以及不同浓度细胞因子组合在体外诱导小鼠骨髓细胞分化为髓源树突状细胞,比较不同培养条件对细胞分化与成熟的影响。方法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分别加入含GM-CSF、IL-4、Flt3L以及不同浓度细胞因子组合的培养液,培养7 d后荧光抗体标记行流式细胞术,检测DC表面CD11c、MHC
细胞因子是具有重要生理病理功能的小分子分泌蛋白,在新药开发领域,细胞因子药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2017年全球前十位最畅销药物中有5个是细胞因子或其受体抑制剂。细胞因子研究中最具原创性和挑战性的工作是发现新的具有重要功能和药物开发前景的新细胞因子。在后基因组时代,利用反向生物学技术,国际上已经发现了一批新细胞因子,数个新细胞因子药物被批准上市。本综述重点介绍笔者实验室从人类基因组发现的10个新细胞因
目的获得球形孢子丝菌液泡分选蛋白34(vacuolar protein sorting 34,Vps34)编码基因全长序列,并探讨vps34基因在球形孢子丝菌(Sporothrix globosa)由菌丝相向酵母相转换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方法分别扩增球形孢子丝菌vps34基因3′端和5′端序列,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