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也能“宅”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belief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节小学的科学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利用好这四十分钟的时间完成质疑、预测、探究、发现等确实不易,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后,而课后作业正是对学生在课堂掌握情况的一种了解和检阅。如果能利用好这课后的时间,自觉完成好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助于孩子巩固和接受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用于生活,形成学生自己的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和提高孩子们自主获取知识的动力和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
  一、家庭科学探究式作业理解
  作业是构成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学生在课后的拓展和延续,是学生真正把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好場所。对于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充分了解学生,有意识调整自己教学的切入点。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组成的另一个重要的部分,要全面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家庭的这一环节是不可忽视,也是不容忽视的。科学的学习不应只单纯局限于常规的课堂教学,科学学习应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中去,这就是说,生活的范围有多大,学习的范围就有多大。
  与语数外等学科作业不同,科学作业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科学知识点的掌握,更应当注重本学科的特点,发挥开放性、探究性和整合性的特点,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给予学生更多挑战的空间,激发出孩子们潜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发挥学生对于求知的“内需力”。通过科学探究式的作业,引导学生切身体会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这样探究式的作业形式才是科学课后真正需要的。
  二、家庭探究式作业设计原则
  1.练习联系生活实际,简单可行。回到家中的孩子们,接触更多的是生活,只不过由于孩子在生活中没有意识注意到一些现象,或是一带而过没有进一的研究,失去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探究的机会。另外对于科学探究的器材选择也应该更简单易操作,这样容易从身边获得器材,比如,纸杯、筷子、锅铲、梳子、瓷碗等都可以作为学生研究的工具或器材,更能激发学生们对于科学家庭探究的主动性,也使得原本的作业变得不再是学生心中的一种“负担”。
  2.练习设计多方位,多角度。所谓的“多方位”就是要求设计作业时要考虑到各种不同的方面,可以从种植饲养型、实验探究型、调查型、趣味型、操作型作业等角度进行设计,也可以设计与时代相结合,社会热点关注的问题等类型,防止学生作业习惯机械的模仿,随便给予应付,而要着眼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3.练习具有层次与挑战性。对于作业的设计既不能过难,也不过太简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关照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把两者有机结合,使布置作业内的容能够让大部分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从而不断促进和激发学生思维、智力、兴趣等方面的健康成长。否则,学生会从失败中失去信心,失去完成作业的动力和信心。
  三、家庭探究式作业设计形式
  既然是家庭式的科学探究作业,那么就一定要用利用好家庭场所的特点和优势,既要与学校有区别也要有联系。以下就介绍一些符合家庭开展的作业形式:
  1.饲养种植。对于动植物的观察和探究是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活动,科学课更应该在课后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机会,让他们进行力所能及的饲养种植活动,从中直接获得知识、技能的发展。而饲养和种植的过程普遍都比较长,正适合学生在家中进行。其实对于动植物的研究,科学家们也是通过长期的观察活动而得到,让学生自己去种植,去观察、测量、记录,然后研究记录到的科学事实、科学数据。这就是孩子们自己的科学成果。对于学生来说从中更直接地感受到大自然的丰富和神奇之美,获得直接感知和技能、乐趣等方面的发展,使学生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产生珍爱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2.动手制作。科学源于生活,更应当用于生活。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小难题或现象,其实都是可以用课中所学到的知识进行解释的。因此课后的小制作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某一個教学知识点进行。比如,让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和自己需要的材料制造一艘可以运载货物的小船;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小车,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辆像“火箭一样快”的小车;鼓励学生用最少的材料做一个“鸡蛋保护器”等等。这些小制作活动不仅把科学课上所学习到的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还能鼓励孩子们利用身边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或废旧物品进行,引导孩子们利用相同的材料制作不同的东西,引领着学生理解科学与技术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学会使用恰当的工具进行创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资料收集。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速度惊人,更新非常快。而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和课本内,孩子们得到的这些知识和信息是非常少的,现在孩子们得到信息的方式也早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教师的传授,网络、报纸、课外读物都是孩子们得到信息的好方式。把得到的各种信息加以整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教师可以针对在课堂上出现的某一个问题或争议比较大的地方,让学生自己收集各种相关的信息和资料,加以整理,得到一个比较完善的论述,长期积累下来,就可以形成对某一种问题的系统研究。
  4.日记小论文。孩子们总是对未知的事情和世界充满的好奇,总是有问不完、问不清的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疑问正是科学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这就是质疑。质疑就是科学探究的起点。不过这些问题来得快,去得也更快,如果学生能将自己的这些疑问记录下来,这将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的机会。
  家庭科学探究的作业形式,应当随着教学的内容和教学期望做出相应的调整。对于孩子来说科学学习,课堂是主线,课后家庭更是不能忽视的地方,家庭探究式作业的合理设计,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尽享作业的乐趣,尽可能地拓展学生的参与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独特个性……多角度、多方位设计科学家庭作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自主、生动、充满创新与情趣的个性化、多样化作业中来,让每一次科学作业都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让每一次科学作业都能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的主体思维和潜在的创造力,让每一个学生轻轻松松参与、快快乐乐体验成功,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真正地让孩子们把科学从课堂带回家,带回到实际的生活中去。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形势的变化,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全面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促进小学科学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现今,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地应用到小学科学课堂的日常教学中。多媒体信息技術的普及与广泛应用,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
小学生不敢写作文,不爱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怎样才能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呢?在“快乐生活,快乐作文”的实践研究中,我不断进行着探索,总结出快乐生活,快乐作文四部曲,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习作,从而体验到作文的乐趣。  一、快乐生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的写作素材主要来自生活。在习作教学实践中,我注重从生活入手,还作文以本真,改变过去一味躲在教室内模仿范文,闭
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数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保证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简略的探讨并提出了有效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教育环境与实际教学需求也不断变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有必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完成教学任务,实
依据幼儿阅读特点,阐述营造幼儿阅读环境的内容,以及开展幼儿阅读指导的几个主要方面。提出实施幼儿阅读指导既是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图书馆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改革后,教学活动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音乐教学中采用“双课堂”的模式,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音乐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健康成长。本文主要针对音乐教学中采用“双课堂”模式应该注意的地方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更好地实施“双课堂”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后,音乐课程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经过不断的实践表明,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