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教育现象的“懂事”与“听话”评析

来源 :安家(校外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f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懂事”、“听话”是中国父母,中国教师普遍喜爱的一种教育期待,蕴含着父母、教师对孩子成长的期许。但这从外在注视下美好的表现却不一定使孩子快乐,容易忽视孩子本身的内心世界,使“懂事”、“听话”教育变成了一种教育期待的担忧。因此,本文对现今中国父母、教师眼中所谓的“懂事”、“听话”教育论述其影响,化解其教育隐忧而得出结论,孩子的天性不可被埋没,用孩子喜欢可理解的语言使其明白事情的道理,学会判断是非,在被尊重被关心的教育环境下实现自我建构。
  关键词:“懂事”教育;“听话”教育;孩子;教育期待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现今社会可能会有这样一种认知,以前小时候听话懂事的孩子比调皮跳脱的孩子更难在社会上有所成就,生活过的更加艰辛,这是什么原因?“听话”、“懂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对外表现的最直接的评价,在这样的现象中隐藏着的是父母、教师对孩子的教育期待。这种教育期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意义,却对孩子来说不一定美好,孩子在这种期待下被迫长大,将使孩子在探索世界,构建自我的重要阶段被迫转为“听话”、“懂事”,最后演变成教育的附属品。若要消除对“懂事”、“听话”教育的担忧,我们还是要得从中国的教育現象进行剖析。
  1、“懂事”、“听话”的基本含义
  有一个孩子端水为母亲洗脚的视频至今仍让人印象深刻,这则视频为孩子树立了“懂事”的榜样,“懂事”意味着明白事情的道理,能够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意识。“听话”意味着顺从,遵守既定的规则,而不愿或不敢去打破。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好孩子,应该是乖巧懂事的,不会给父母、老师添麻烦,在家庭中,“懂事、听话、乖巧”便是父母要求的好孩子标准。同时,在学校里,教师也会以各种教育标准向孩子传达做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在班级生活中,“懂事”、“听话”的孩子更加重视与朋友间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这也间接通过“懂事”、“听话”的回馈使其本身得到一定的自我满足。
  2、“懂事”、“听话”积极影响
  2.1有益于培养孩子正确的三观
  每个孩子刚开始接触这个世界时,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没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而在这个时期,父母所说的每一句话将成为他们认识这个世界的重要方式,孩子在父母积极有益的引导下,可以更快更好的去学习和生活。
  2.2有益于孩子学会听取他人的建议
  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身上总会有或这或那的缺点,对于处在萌芽期的孩童来说,心智还没有完全成熟,有时会遇到无法独立解决、超越自身能力的事情,而这恰恰需要听取父母、老师的建议,毕竟父母、教师他们有着更多的社会阅历。同时懂事的孩子会意识到自己需要听取比自己年长的人建议,尤其是听取父母、教师的意见,因此在这种“听话”教育下,孩子会更加明白听取他人的建议将会更好得帮助自己解决难题。
  2.3 有益于减少犯罪行为
  近年来,许多未成年人、在校学生屡次发生犯罪事件,而造成这种原因的便是从小没有接受一个良好的教育,父母没有做好生活上的教育,教师未能给学生在校做好一个正确的引导,“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当错误的行为一点点累积,量变形成质变,等到出现无法挽回的结果时便为时已晚。因此从小教育孩子“懂事”、“听话”确实有一定的必要性。
  3、“懂事”、“听话”消极影响
  3.1不利于孩子个性的发展
  在中国传统教育观念下,棍棒之下出孝子是中国的一种传统教育方式,为了让孩子明白事情的道理,吸取教训,便用痛苦来使之铭记在心,因此,绝大多数的孩子都将被分成两类,一类是被“懂事”“听话”教育所征服,自愿接受父母的教诲,顺从老师的教导,另一类便是反抗无果而被迫接受父母的教悔,顺从老师的教导。不管过程怎么样,结果都是孩子一步步成为了父母想要成为的人,变成了父母手中的作品,而失去了自我个性。
  3.2不利于促进孩子与父母、教师间的关系
  其实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孩子、父母及教师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平等的。并没有想过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而绝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只是一味的强调孩子要懂事和听话,可能也并没有想过孩子在听话的情况下去倾听孩子的想法。其实只要求孩子要听话和懂事,而不懂得去倾听的家长和教师是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的。
  3.3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
  其实现在大多数孩子都生活的非常累,没有了他们天性的快乐与童真。在童年早期,我们并没有形成独立的是非判断观,因此,听从父母老师的意见是对我们的行为具有指导性。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会对我们的行为好坏进行评价,潜移默化中强化了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态度,而孩子的内心也是矛盾的,这些压抑可能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由于他们太“听话”“懂事”了也就不会去违背父母的意愿,只能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压抑起来,表现出父母期望的样子。然而长期的压抑只会加剧他们心里的压力,并产生不良的消极情绪。对于那些不知道如何排解压抑的人来说,他们很可能患上抑郁症或者其他心理疾病。
  4、针对“懂事”、“听话”的消极影响采取的措施
  4.1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
  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观念也在不断的发展,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并且学生也习惯于单纯的听讲,而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学生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在这种教学观念中,学生习惯了单纯听老师的话而没有自己的思考。为了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变革,在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使学生不再只会所谓的“听话”和“懂事”,而能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及时地更新教育观念,首先就要认识到单纯要求学生听话是不利于学生以后的成长的。此外,教师在更新自身教育观念的同时,也要努力改变学生固有的思维,要使学生明白一个道理,“优秀的孩子”并不等同于“听话、懂事的孩子”,每个人不管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要有自己的主观思考,而不是只会当一个听话的“提线木偶”。   4.2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的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极易导致父母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安排孩子的一切。例如,许多父母会给孩子安排好上什么样的学校,找怎样的工作,甚至连孩子穿什么衣服都会提前为他们准备。当然这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样的人生固然轻松,孩子不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做出什么选择,因为他们的人生已经被安排好了,他们只需要“听话”和“懂事”就可以了。但当他们在享受这轻松的人生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立自主的能力。当一个孩子连基本的生活能力都需要父母安排时,可以想象他们的未来会是怎样的。所以,无论是父母还是教师都应该学会放手,让他们独立自主的去解決他们所面对的问题,孩子总是要学会长大的,而学会独立自主是他们成长的必要前提。
  4.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在教师和父母的心目中,他们认为孩子懂事和听话是最好的教育,其实这是因为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当处于叛逆期的青少年,教师和父母会采取软硬兼施的措施使其听话,而并未从心理层面出发去解决问题。这种治标不治本的办法不仅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可能激化出和孩子之间更严重的矛盾,进而造成孩子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教师和父母不只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此外,教师和父母要从心理层面上改变错误的教育观念,不能为了让孩子懂事和听话就磨平他们的棱角,对孩子而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
  5、小结
  本文主要探究了在父母和教师中“懂事”和“听话”所带来的影响,并给出了一些对策。其实在看待“懂事”和“听话”这一现象时,我们应该辩证的去看待。其实他在有些情况下是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所以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教师和父母都应该要把握好“懂事”和“听话”的度,让他们懂事和听话的同时也应该给予孩子自由。因此,希望在教师和父母的共同努力下,教育现代化能够早日实现,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国家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建设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杨滢.走出教育误区:听话的孩子未必好[J].教学与管理,2007.
  [2]高艳军.家长不能陷入“听话”教育的泥潭[J].江西教育,2013.
  [3]孙正军.告别“听话教育"[J].辽宁教育,2014.
  [4]]郭利.孩子,我不想让你太懂事[N].中国教育报,2015.
  [5]程伟.“听话教育”的批判性反思[J].中国教育学刊,2016.
  [6]黄冲.懂事的孩子为何不快乐?55.9%受访者直指家长不懂事[N].中国青年报,2016.
  [7]程猛、康永久.从农家走进精英大学的年轻人:“懂事”及其命运[J].中国青年研究,2018.
  [8]耿兆瑞.浅析“要听话”的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发展的影响[J].科技文汇,2020.
  [9]徐玉婷.为何听话的孩子只“听话”[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0.
  [10] 张婷婷、郑航.“懂事”——成长期许中的教育意蕴[J],2020.
  作者简介:王媛媛(1998—)女,汉族,湖北恩施人,绍兴文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数字技术教育;
其他文献
摘要:当代我国经济发展迅速,铁路已经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但从实际上来看,铁路隧道拱頂时常出现掉块、脱空等情况,导致列车安全受到严重影响,也就需要积极采用合理的整治措施予以处理。本文对铁路隧道拱顶病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治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铁路隧道;拱顶病害;整治措施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具有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随着我国铁路网的持续完善,铁路隧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习党史,坚定理想信念和学校办学理念,振奋精神、奋发有为,立足本职岗位创先争优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使命要求。本学期,我阅读了中国共产党简史和习近平治国理政第三卷,期间有幸认真聆听了清华大学解安教授,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教授
期刊
摘要:儿童是充满无限生命可能的个体,教育即关注儿童的生命成长。其目的就是要以审慎的态度重启儿童的自然生命,呵护儿童成长的内在秩序,保护儿童生命的纯真和自然!基于此,我们以师幼为双主体,共同建构出本园的自然体验课程,开启了让儿童在户外自然环境中体验学习的课程探索之路。  关键词:儿童;尊重兴趣;自然发展;价值探究;自主建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众里寻他,找到树朋友  故事展
期刊
摘要:在核心素养被广泛探讨的大背景下,专家学者们开始将核心素养聚焦到某一学科领域,其中语文核心素养主要是指语言、思维、审美和文化等方面的有机结合。主题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围绕某个主题将多篇文本进行融合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有利于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本文所探析的小学主题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就是基于语文核心素养而提出的,主要包括:谨慎确定主题、强化教学目标、丰富教学策略。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
期刊
内容摘要:学历史只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历史学习一定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学好历史?我长期从事初中历史教学,总结学好历史四字诀:多、快、好、省。  关键词:多快好省;兴趣;历史材料;习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正文:  很多同学认为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甚至“谈史色变”。其实是没有理解历史学科的特点,没能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爱因斯坦说过:“成功就
期刊
摘要:学习焦虑对学生学习效果、考试成绩及综合素质培养等均有重要影响,它是造成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学习焦虑是个人心理,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多方面共同产生的。对此,建构家校协同,社会支持的制度体系,才能有效长效的缓解和消除学习焦虑。  关键词:学习焦虑;焦虑原因;焦虑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学习焦虑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考试成绩、学业水平发挥及综合素质培养等均有
期刊
摘要:不同的语言观会指引不同的教学主张,但不少教学模式也已过时或不妥。本文将从土化的体认语言学出发,结合该语言观的三种知策略--“互动体验”、“转隐喻”、“象似性”,拟探讨体认视角下的外语语法教学新招,以期为英语语法教学注入新鲜血液。  关键词:体认语言学;英语语法教学;认知语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1.认知语言向体认语言学转变  认知语言学自20世纪80年代90至年代提出后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通过梳理2010-2020十年间关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文献发现,文献研究的范围主要集中在中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原则、专业设置影响因素方面。  一、中等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原则  专业设置原则指的是在专业设置方面应秉持的价值观念、遵循的基本宗旨,中职学校的专业设置体现院校的办学特色,决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发现,关于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则基本包括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也是我国伟大民族的象征。将中华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一方面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另一方面也利于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围绕二者整合教学的意义展开分析,并指出了将传统文化与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整合的建议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初中历史;教学整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
期刊
摘要: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是初中开展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行,我国更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初中开展课余时间体育锻炼是有效的措施之一。但是,为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锻炼,需要对其进行精细化管理,使体育锻炼运动有序开展。基于此,本文将从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意义展开论述,而后讲述影响初中生体育锻炼的因素,最终提出初中生课余时间体育锻炼的精细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初中生;课余时间;体育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