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

来源 :企业导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公共政策评估是公共政策运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而公共政策评估的核心工作则是确定评估标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前政策的评估标准进行深层次的研,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有效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实现方式以及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实现问题。
  【关键词】公共政策评估;评估标准;以人为本;实现方式
  一、政策评估标准的研究
  公共政策评估是政策评估主体对某一项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以及该政策解决问题实际效果的分析和评价,是公共政策运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政策科学和公共政策评估在世界范围内,特别是在西方国家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展。其中,外国政策研究者们对政策评估标准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萨茨曼(1967):政策评估的五项标准,即工作量、绩效、绩效的充分性、效率、执行过程。杰弗里·维克斯(2004):政策是否成功的评价标准即保持动态平衡的功能;优化自我保持功能;使资源流动最大化的功能;优化功能性绩效的功能。这四种成功和失败的维度对于所有的组织机构都是共同的,而且它们是所有组织机构管理者必须认同的成功条件。邓恩(2002):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分为六类即效果、效率、充足性、公平性、回应性和适宜性。我国公共政策评估的研究从20 世纪80 年代才开始起步,并在建立科学完善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上取得一定成绩。主要有:林水波、张世贤(1999):政策评估标准由八个方面构成即投入工作量、绩效、效率、充足性、公平性、适当性、执行力、社会发展总指标。陈振明(2003):将政策评估标准归纳为五个标准:生产力标准、效益标准、效率标准、公正标准和政策回应度。
  二、公共政策评估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现实意义
  (1)公共政策评估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政策科学化的必要因素。“以人为本”取代“以物为本”作为公共政策评估标准的价值取向,有助于促进政策制定、执行、监控和评估个环节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评估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是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动力。当前我国政府处在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过程中,服务型政府根本职责之一是满足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需求,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确立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有助于实现政策制定、执行、评估等环节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从人民群众的需求出发,解决民众期待解决的问题。
  三、公共政策评估标准实现“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方式探讨
  1.创新传统公共政策理念。创新公共政策理念,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公共政策的首要地位。一切公共政策都必须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动力、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要破除把人作为发展手段的陈腐观念,不能片面强调人民的义务、责任和奉献,而应该以实现人民的权利、利益和价值为中心。
  2.改革公共政策运行机制。(1)正确确立公共政策目标。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把有关生存和发展需要的问题优先确定为公共政策目标,把保障全体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摆在公共政策问题的首位。(2)建立开放的政策制定体系。保证政策制定主体在政策问题界定、信息收集和意见征集等方面沟通渠道的畅通,不断拓宽公共政策问题进入政策议程的渠道,最大限度地保证人民群众的参政权。
  3.创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体系。(1)确立“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价值性标准,创新公共政策理念。首要工作是要把人的全面发展放在公共政策的核心地位。(2)构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事实性标准。“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目的”,为将这一理念落到实处,需要建立一系列事实性标准。事实性标准包括绩效标准、效率标准、公平标准。(3)完善“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机制。首先,实现政策评估主体多元化。根据政策评估主体机构地位的不同,可以将政策评估主体分为内部评估主体和外部评估主体。内部评估主体包括政策制定者和执行者,政策机构中的专业评估人员。外部评估主体包括研究机构、学术团体、专业性咨询公司、大众传媒、社会团体、公民等等。其次,构建多渠道公众参与评估机制。评估渠道多样性是当前政策评估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一方面,通过健全相关法律、制度确保公众参与政策评估渠道畅通无阻。另一方面,大力发展非正式评估。
  
  参考文献
  [1]维克斯.判断的艺术:政策制定研究.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
  [2]威廉·N·邓恩.公共政策分析导论[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林水波,张世贤.公共政策[J].台湾五南图书出版社,1999
  [4]陈振明.公共政策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5]苏立宁,黄卉.论以人为本的公共政策评估标准[J].决策咨询通讯,2008(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中小企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如何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降低企业的产品成本,尤其是降低材料成本,已成为中小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实现有效的生产成本控制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方面,文章主要以Z公司为例,为解决企业在成本费用会计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降低磁性材料厂各种产品的成本费用,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文章在分析查找存在问题原因基础上,提出几点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相关工作者参
期刊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中小企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技术创新模式选择问题,参照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两种创新模式,结合生命周期理论,以H公司为例,探讨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模式选择。  关键词: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生命周期  中图分类号:F2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01-02  1 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研究回顾  熊彼特(J.A.Schumpe
期刊
摘要:2013年国家明确提出发展家庭农场,最根本的目的就在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提高粮食自给率。在此前提下,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甚至以后的产业化经营来实现农业发展的突破,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进而改善农村经济面貌,提高农民收入。  关键词:家庭农场;农业产业链;市场角色  中图分类号:F325.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23-02  1 “家庭农场”的背景及
期刊
摘要:新疆特色果品最近几年发展较快,但是在营销策略运用上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文章以新疆红枣为例,在对新疆红枣营销环境分析的基础之上,针对新疆红枣的市场营销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疆红枣的市场营销策略。  关键词:新疆特色果品;市场营销策略;新疆红枣  中图分类号:F2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08-0022-01  1 新疆红枣的市场营销环境分
期刊
【摘要】激励策略一直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焦点。中小企业越来越注重建设激励机制以开发和挽留人才,但往往遇到一些问题和难点。通过以H公司营运部门生产管理人员为研究对象,探讨H公司激励策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期为中小企业开展相应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生产管理人员;激励策略;绩效;胜任力  中小企业要在未来日趋激烈的竞争中获取一席之地,必须要面对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注重员工需求,提升员
期刊
【摘要】事实上质量成本是衡量质量的一把尺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顾客的满意,本文重点阐述质量成本的内部构成要素对顾客满意产生的影响,从而使企业认识到应把质量成本的各个要素合理的搭配,才能使质量达到最优,赢得顾客的满意,实现企业的价值。  【关键词】质量成本;顾客满意  20世纪60年代,美国质量管理专家菲根堡姆(A.V.Feigenbanm)最早提出了质量成本的概念:质量成本是指要把质量预防和鉴定
期刊
【摘要】高校参与大型体育赛事的志愿者组织管理已经成为惯例。本文以大型体育赛事志愿者管理为例,通过志愿者管理系统的特点,运用系统科学理论,提出增加志愿者管理系统传输信息的明确性、建立志愿者管理工作的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构建开放的志愿者管理系统、优化系统结构,提升志愿者服务功能等建议。  【关键词】系统科学;志愿者管理;信息反馈;信息传输;系统结构  大学生志愿者是大型体育赛事的重要人力资源,在200
期刊
【摘要】本文试图用实证的方法分析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探讨其效应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得出中国房地产的财富效应对于消费和投资都具有正的影响效应,说明了中国的房地产经济具有明显的投资甚至投机性质。  【关键词】房地产;财富效应;消费;投资;实证分析  一、房地产财富效应的含义  所谓房地产财富效应,具体是指由于房产价格上涨(或下跌),导致房产所有者财富的增长(或减少),其资产组合价值增加(或减少),进
期刊
【摘要】本文想要研究的是:运用已有的历史数据,在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下,对我国内部经济的传递效应以及汇改前后传递效应大小的变化,利用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来研究汇率对价格传递效应,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传递效应;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  一、向量自回归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  VAR模型把系统中每一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滞后值的函数来构造模型,从而将单变量自回归模型推广到有多元
期刊
【摘要】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颁布,企业内部控制被提上了另一个高度。但是现行的内部控制理论已经跟不上实践的需要,侧重于硬性控制和制度控制的传统控制方法导致内部控制缺乏灵活性。因此,基于企业文化角度研究内部控制显得十分重要。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角度;管理角度;企业文化角度  一、从审计会计的角度研究内部控制  财务会计和审计角度一直是内控研究的主要逻辑起点。阎达五、杨有红(20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