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虽然是从《计算机课程》发展而来的,但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训练阶段,发展成为与信息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的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传统的计算机课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讲练结合,忽视学生自主性学习能力的培养,压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忽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主体地位。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培养了学生哪些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能成为课堂的策划者、组织者、指导者、把关者,从某种角度来说,他更应该是一名“导演”,只起指导、启发、达成共识的作用。教师应该给学生留有更多的思维空间和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创新和自学的乐趣,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素质。本文试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角度谈:一、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二、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课堂操作策略;三、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功效。
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课堂操作策略
探究式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良好的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典型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激发兴趣,启迪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要因势利导,揭示探究的新问题,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做好认知情感的定向准备。例如,在上初中第二册第三章《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之前,我就给学生欣赏观看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电子报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图文并茂,声音动画齐全,版面布局色彩搭配恰当。当老师在展示这些优秀的作品时,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声音和影片怎么做的呀?” “漂亮动画效果是怎样来的?” 等等一大堆问题,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因为学生只有自己去参与学习,参与管理,参与同自己成长有关的种种活动,才能获得种种深刻的体验。才会一天天成长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思维上,行为上,情感上真正地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我就将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到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1.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驱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活动,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说;想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七节《设计节日贺卡》这一课。在上课时,我会引导学生到网易贺卡站http://cards.163.com 欣赏浏览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贺卡,每当学生看到这些精美的贺卡,都可以看出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于是我就紧接着说:“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的贺卡都很漂亮,其实你们也能够设计出好看的甚至比它们更漂亮的贺卡来,有信心吗?好,那我们打开书102页,参照课本的有关内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送给你的同学或老师。” 这时,学生就迅速的打开书,有的学生首先阅读一遍操作步骤后,将重点词划下来,再进行操作;有的学生读一步做一步;还有的学生找到软件中的“帮助”先阅读“帮助”中相应的内容再操作。总之,学生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的完成。这样就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而这种自主学习是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产生了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思维被激活了,创新意识也开始萌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相教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作用于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同时也满足每个学生的“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例如,一节《为幻灯片设置文字动画》一课,学完了基本知识点后,还要有一个知识的迁移,在知识迁移的同时,蕴含着小组合作式学习,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问题的可以问老师,还可以问自己的伙伴。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层:自由结组,商讨本组的作品主题。
第二层:自己领任务,为作品服务。
第三层:由一人牵头,想办法组合作品。
第四层: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完善作品。
第五层:展示作品。
这样设计学生只有共同创作才能完成,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而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有的小组的作品竟然将全本书的知识點几乎全用上;有的小组的作品色彩搭配的很漂亮,版面的布局很合理,真是各具特色。
小组合作开展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并提供必要帮助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学生从完成部分的探究发展到独立完整的探究。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应做到:
1.弄清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重点知道探究中的哪些方面?
2.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何时介入,如何引导,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介入过早,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介入太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有时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指导,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有时又指导不充分,以致学生束手无策。
3.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以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互相交流和质疑,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己的理解。一位好教师能敏锐发现学生理解上偏差、疑惑、学生经验中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判断决定做到怎样的指导。探究教学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展开的交流、对话,让学生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互助。
4.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学生,还要考虑到尽是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出来和活动起来,把学生的能力、天资发挥出来。
(四)进行及时的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不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怎么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功效
探究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教学重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将教材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学习动机和信心。它避免了教师代替学生思维进行单向灌输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方面,探究式课堂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转变课堂上的被动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以疑促思,以问促学,避免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被动接受,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设置从不同角度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的活跃性、独立性、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训练和体现,个性得到张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了教学相长。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旨在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由于这一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时间尚短,以上也只是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还需要在以后的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 张崇善
一、问题的提出:什么是探究式课堂教学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说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探究式课堂教学特别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为终身学习和工作奠定基础。教师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导师,其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学生作为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自然是根据教师提供的条件,明确探究的目标,思考探究的问题,掌握探究的方法,敞开探究的思路,交流探究的内容,总结探究的结果。由此可知,探究式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双方都参与的活动,他们都将以导师和主人的双重身份进人探究式课堂。
二、探究式教學模式的课堂操作策略
探究式课堂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学生主动参与为前提,自主学习为途径,合作讨论为形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教师导、学生学的教学程序。在教学中,创设一个类似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等步骤,使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获得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良好的情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习者特征,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相应的典型化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充分经历感性认识活动,激发兴趣,启迪情感,唤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要因势利导,揭示探究的新问题,为新的知识的学习做好认知情感的定向准备。例如,在上初中第二册第三章《制作多媒体演示文稿》之前,我就给学生欣赏观看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大赛电子报刊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都是图文并茂,声音动画齐全,版面布局色彩搭配恰当。当老师在展示这些优秀的作品时,强烈的视觉冲击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一下子就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学生心中,立刻产生了探求新知的欲望:“声音和影片怎么做的呀?” “漂亮动画效果是怎样来的?” 等等一大堆问题,这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创设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的教学除了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特别是探究能力。因为学生只有自己去参与学习,参与管理,参与同自己成长有关的种种活动,才能获得种种深刻的体验。才会一天天成长起来。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让每个学生在思维上,行为上,情感上真正地参与,在参与中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挑战,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我就将教学情境的创设融入到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1.在情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驱动力。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所学知识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活动,进行行之有效的学习。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说;想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我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在初中信息技术第一册第七节《设计节日贺卡》这一课。在上课时,我会引导学生到网易贺卡站http://cards.163.com 欣赏浏览一些图文并茂、生动活泼的贺卡,每当学生看到这些精美的贺卡,都可以看出学生有一种跃跃欲试的感觉,于是我就紧接着说:“同学们,刚才你们欣赏的贺卡都很漂亮,其实你们也能够设计出好看的甚至比它们更漂亮的贺卡来,有信心吗?好,那我们打开书102页,参照课本的有关内容,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一张新年贺卡送给你的同学或老师。” 这时,学生就迅速的打开书,有的学生首先阅读一遍操作步骤后,将重点词划下来,再进行操作;有的学生读一步做一步;还有的学生找到软件中的“帮助”先阅读“帮助”中相应的内容再操作。总之,学生在想尽一切办法,尽快的完成。这样就给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空间,而这种自主学习是在一种情境中学习。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产生了进一步探求新知识的欲望。思维被激活了,创新意识也开始萌动。
2.在情境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是同学之间互相教学,彼此交流知识的过程,也是互爱互助,相互沟通情感的过程;学习的过程不仅作用于学生的认知发展也作用于非认知品质的提高,同时也满足每个学生的“影响力”和“归属”方面的情感需求。
例如,一节《为幻灯片设置文字动画》一课,学完了基本知识点后,还要有一个知识的迁移,在知识迁移的同时,蕴含着小组合作式学习,同心协力共同完成。在操作过程中,学生有问题的可以问老师,还可以问自己的伙伴。我是这样设计的: 第一层:自由结组,商讨本组的作品主题。
第二层:自己领任务,为作品服务。
第三层:由一人牵头,想办法组合作品。
第四层: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完善作品。
第五层:展示作品。
这样设计学生只有共同创作才能完成,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因而学生的参与率达到了百分之百。有的小组的作品竟然将全本书的知识點几乎全用上;有的小组的作品色彩搭配的很漂亮,版面的布局很合理,真是各具特色。
小组合作开展探究,不仅使学生“学会”、“会学”,而且使学生“乐学”、“好学”,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了更多锻炼的机会。
(三)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并提供必要帮助
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不能忽视教师的指导。应该特别强调教师适时的、必要的、谨慎的、有效的指导,使学生真正从探究中有所收获,包括增进对世界的认识和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学生从完成部分的探究发展到独立完整的探究。教师在探究教学中应做到:
1.弄清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重点知道探究中的哪些方面?
2.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思考何时介入,如何引导,介入多少,哪些指导是必要的,怎样指导才算充分。何时需要提供背景资料或有关信息,何时传授相应的准备性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常常介入过早,阻碍了学生自主发现的机会;有时介入太晚,让学生过久地处于无助状态,有时常常根本不必要,不应该指导,剥夺了学生尝试错误的机会,有时又指导不充分,以致学生束手无策。
3.在探究教学中,教师应以研讨者的身份,适时地、平等地参与学生讨论,了解他们的想法,洞察这些想法的由来,鼓励互相交流和质疑,引导学生丰富、调整自己的理解。一位好教师能敏锐发现学生理解上偏差、疑惑、学生经验中拥有和仍然缺乏的东西,判断决定做到怎样的指导。探究教学是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之间展开的交流、对话,让学生学会相互接纳、分享、赞赏、互助。
4.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案不仅要考虑到如何适应学生,还要考虑到尽是让学生的思想、观点充分体现出来和活动起来,把学生的能力、天资发挥出来。
(四)进行及时的激励评价,引深探究
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给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结论,为学生今后解决类似或相关问题导向指路。这是探究式课堂教学活动继往开来的一步,其作用在于进一步让学生牢记探究的方法,养成自主探究的习惯,把学习探究变成自己生活的第一乐趣。这一步激励评价可由教师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评、互评,大家总结,教师补充。另外,由于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要把局限于课堂的时间与空间扩大到课堂之外,引导学生到图书馆、阅览室,到社会生活中去探究,不给学生更多读书、动脑、动手、实践、探究的机会,怎么能培养出更多有思维有能力的创造型人才?
三、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功效
探究式课堂教学有利于教师角色的转变。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指出:“一个坏的老师奉送真理,一个好老师教人发现真理。” 实施探究式课堂教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做到自己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教学重心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将教材的现成结论交给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的学习动机和信心。它避免了教师代替学生思维进行单向灌输的教学行为,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论证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科学精神。
另一方面,探究式课堂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学生转变课堂上的被动学习方式。它重在学习过程,强调自主探究式学习,以疑促思,以问促学,避免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被动接受,大大提高了学习质量。设置从不同角度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他们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在感受、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思维的活跃性、独立性、多样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创新性得到训练和体现,个性得到张扬,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启发,实现了教学相长。
总之,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旨在通过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但由于这一探究式教学的课堂实践时间尚短,以上也只是自己的一些浅薄之见,还需要在以后的地理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提高。
参考文献:
《探究式:课堂教学改革之理想选择》 张崇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