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王新友,1966年生于哈尔滨。自幼爱好书画,曾受教于李可染等名家。少年时开始收藏古董和字画作品,迄今已收藏大量名家名作。2006年成立“偏锋新艺术空间”画廊,签约并扶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
站在二楼悬空玻璃窗旁边的台阶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正在给王新友拍照片。玻璃窗外,路过的男男女女陆续停下脚步,仰着头围观。剃着短寸头,穿着黑色外衣、牛仔裤的王新友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活力,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很多。
这是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偏锋新艺术空间”,被业内媒体称为2012年中国十大影响力画廊之一。作为主人和老板的王新友,现在大概每一个半月举办一次画展,每次都要把墙壁重新粉刷,这让“偏锋”干净得像雪洞一样,身处其中有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苍凉与静谧感。会客室桌子上是成堆的书法与国画卷轴,旁边的瓷杯却是欧洲设计风格,这里的一切都在告诉记者,东方与西方,艺术与商业,可以和谐地融为一体。
“只代理能打动我的作品”
有人把王新友称为“画廊操盘手”,言下之意,他对画廊经营和画作价值有着敏锐的把控力。他并不讳言自己的商业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当时他没有想到,一直作为业余爱好的艺术品收藏,有一天会“喧宾夺主”,成为他的主业。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节衣缩食的年代,王家有很多祖上传下来的金条、首饰,“那时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于是,王新友的父亲就用这些东西去换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小学四年级时,王新友阴差阳错地拿着五毛钱去书店买了一本《黄胄新疆速写集》,然后就描红一样开始了画画。父亲带着他去拜访李可染、黄胄、何海霞等大师,还到南京、上海、沈阳寻找艺术品。这种爱好延续到王新友的中学、大学,除了艺术品外,他还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书籍、画册和杂志。
大学毕业后,学经济的王新友进了国家机关,不久就下海搞起了软件开发公司,但并没有中断艺术品收藏。他家里现在还挂着一幅周思聪的作品,当时是他跑到画家家里花几百元买下的,现在的估价已经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
2003年,艺术品市场突然出现井喷。“以前三四万元的作品突然变成了十几万、二十几万。”王新友收藏的一些画作开始大幅升值。2005年,他接触到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走访了不少工作室后,被其作品中呈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
“当时去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常问我,是画廊(收购)还是个人(收购)?我听出里面是有价格差距的,于是就说自己是开画廊的。后来买得多了,就真的开了画廊。”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偏锋”,名字取“剑走偏锋”之意,画廊展出的也几乎都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的作品。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很多画廊难以为继,王新友却认为机会来了。他停掉了其他生意,开始专职经营“偏锋”。对于画廊,他有鲜明的定位:“我只收藏和代理能打动我的作品,当然有一些标准,比如作品不能过于概念化,要能看到画家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签约的艺术家要有持续创作的能力,等等。”几年间,他陆续推出康海涛等艺术家的作品,也为“偏锋”在业内赢得了口碑。现在画廊的影响力已经到了海外,王新友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国外跑,推介中国新艺术和年轻艺术家成了他的新方向。
投资,也要投入感情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外的接受度怎么样?
王新友:接受度很高。不过我们也要看清,这种接受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外国人对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肯定和接纳,其实是由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这块蛋糕太有吸引力了,外国人会抱着宁愿先混个脸熟的心态进来,与我们合作。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一些艺术品经常拍出天价,有人质疑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价格脱离了实际价值,你怎么看?
王新友:人们关注的往往只是最顶尖的那一部分艺术品。但它们只占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艺术品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从整体上看,它们仍然是与其价值相符的,而且还有一部分作品被低估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投资艺术品时秉持什么原则?
王新友:单纯从投资的角度看,其实跟持有股票类似。我早年购买的一些画家作品,后来市场认识到其价值,便开始升值,这个时候我还是会继续购藏,但是,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我就不再买了,转而寻找其他仍然被低估的画家作品。我认为艺术品是应该长期持有的,至少要5年,要有耐心等待市场的认可。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环球人物杂志:你对艺术品的衡量标准是怎样的?如何判断其价值空间?
王新友:我当然也会考虑投资升值的因素,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衡量一个作品首先是看艺术价值,是否让我有“感觉”,产生审美认同。如果是我喜欢的,即使它的作者并不知名,价格并不高昂,我也会买下。从画廊建立之初,我就不断地看展览,看作品,从某一类画家中选定某个人的作品收藏。
环球人物杂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今天是否更加商业化了?
王新友:商业化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艺术品的经营方式可能会更加市场化一些,但艺术家本身与以往相比,在精神层面上仍然是一脉相承的。理想主义在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我接触的很多年轻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始终如一,不会轻易向商业妥协。从事艺术和艺术品收藏都需要投入情感,绝不仅仅是靠商业利益驱动就能做好的。对于我签约代理的艺术家,我会考虑要对他们负什么样的责任,要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平台和成长空间。我更愿意怀着开放的心态看待他们的想法,包括有争议的作品。
拥有艺术品本身并不代表成功
环球人物杂志:收藏和投资艺术品常常与成功联系到一起。你怎么看?
王新友:按照世俗的标准,可能是吧,就像人们常说成功的男人必须要配一辆好车。但我并没觉得拥有很多艺术品,或者开一辆好车就代表成功了。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一个数字,还可能是一个虚的数字,市场一变就不存在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如何定义成功?
王新友:物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取物质沉下心来,感受人生的精彩与丰富。我现在开着一辆沃尔沃,买车的时候我看中他们宣传的一句话,“细节之中,智享从容”,我要的就是这个从容。除了外观,它的安全性是我最需要的,然后是驾驶体验和性能。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听说你还建了一个私人会所?
王新友:我坚持正常作息。8点起床,然后健身、工作、见朋友,晚上11点睡觉。建会所主要是为了回馈画廊的客户,因为“偏锋”这几年得到很多藏家的支持,通过这个会所,我能和更多艺术圈的朋友打交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一开始走偏锋的人,在得到想要的东西后都回归了主流,你未来也会选择这条路吗?
王新友:我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无法获得的东西而故意走偏锋的。一直以来,我就是喜欢保持一种“偏锋”的状态,因为可以从另一种视角看待世界。这是我对人生的看法。世界是多元的,永远会有人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这是我的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独立,艺术需要不同的声音,世界也是。
王新友,1966年生于哈尔滨。自幼爱好书画,曾受教于李可染等名家。少年时开始收藏古董和字画作品,迄今已收藏大量名家名作。2006年成立“偏锋新艺术空间”画廊,签约并扶植了一批年轻艺术家。
站在二楼悬空玻璃窗旁边的台阶上,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正在给王新友拍照片。玻璃窗外,路过的男男女女陆续停下脚步,仰着头围观。剃着短寸头,穿着黑色外衣、牛仔裤的王新友举手投足间散发出活力,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了很多。
这是位于北京798艺术区的“偏锋新艺术空间”,被业内媒体称为2012年中国十大影响力画廊之一。作为主人和老板的王新友,现在大概每一个半月举办一次画展,每次都要把墙壁重新粉刷,这让“偏锋”干净得像雪洞一样,身处其中有种上穷碧落下黄泉的苍凉与静谧感。会客室桌子上是成堆的书法与国画卷轴,旁边的瓷杯却是欧洲设计风格,这里的一切都在告诉记者,东方与西方,艺术与商业,可以和谐地融为一体。
“只代理能打动我的作品”
有人把王新友称为“画廊操盘手”,言下之意,他对画廊经营和画作价值有着敏锐的把控力。他并不讳言自己的商业背景,上世纪90年代初就赚到了第一桶金。但当时他没有想到,一直作为业余爱好的艺术品收藏,有一天会“喧宾夺主”,成为他的主业。
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都节衣缩食的年代,王家有很多祖上传下来的金条、首饰,“那时也没有太大的用处”。于是,王新友的父亲就用这些东西去换自己喜欢的书画作品。小学四年级时,王新友阴差阳错地拿着五毛钱去书店买了一本《黄胄新疆速写集》,然后就描红一样开始了画画。父亲带着他去拜访李可染、黄胄、何海霞等大师,还到南京、上海、沈阳寻找艺术品。这种爱好延续到王新友的中学、大学,除了艺术品外,他还收集了大量的相关书籍、画册和杂志。
大学毕业后,学经济的王新友进了国家机关,不久就下海搞起了软件开发公司,但并没有中断艺术品收藏。他家里现在还挂着一幅周思聪的作品,当时是他跑到画家家里花几百元买下的,现在的估价已经是几十万乃至上百万元。
2003年,艺术品市场突然出现井喷。“以前三四万元的作品突然变成了十几万、二十几万。”王新友收藏的一些画作开始大幅升值。2005年,他接触到中国当代年轻艺术家的作品,走访了不少工作室后,被其作品中呈现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吸引。
“当时去年轻艺术家的工作室,他们常问我,是画廊(收购)还是个人(收购)?我听出里面是有价格差距的,于是就说自己是开画廊的。后来买得多了,就真的开了画廊。”2006年,他在北京成立了“偏锋”,名字取“剑走偏锋”之意,画廊展出的也几乎都是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艺术家的作品。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很多画廊难以为继,王新友却认为机会来了。他停掉了其他生意,开始专职经营“偏锋”。对于画廊,他有鲜明的定位:“我只收藏和代理能打动我的作品,当然有一些标准,比如作品不能过于概念化,要能看到画家对生活和艺术的热情,签约的艺术家要有持续创作的能力,等等。”几年间,他陆续推出康海涛等艺术家的作品,也为“偏锋”在业内赢得了口碑。现在画廊的影响力已经到了海外,王新友每年有一半时间在国外跑,推介中国新艺术和年轻艺术家成了他的新方向。
投资,也要投入感情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国外的接受度怎么样?
王新友:接受度很高。不过我们也要看清,这种接受的背后是整个中国经济。外国人对中国艺术家及其作品的肯定和接纳,其实是由于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这块蛋糕太有吸引力了,外国人会抱着宁愿先混个脸熟的心态进来,与我们合作。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一些艺术品经常拍出天价,有人质疑艺术品投资市场的价格脱离了实际价值,你怎么看?
王新友:人们关注的往往只是最顶尖的那一部分艺术品。但它们只占整个艺术品投资市场的很小一部分,大部分艺术品的价格并没有那么高,从整体上看,它们仍然是与其价值相符的,而且还有一部分作品被低估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投资艺术品时秉持什么原则?
王新友:单纯从投资的角度看,其实跟持有股票类似。我早年购买的一些画家作品,后来市场认识到其价值,便开始升值,这个时候我还是会继续购藏,但是,当价格涨到一定程度时,我就不再买了,转而寻找其他仍然被低估的画家作品。我认为艺术品是应该长期持有的,至少要5年,要有耐心等待市场的认可。当然,这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环球人物杂志:你对艺术品的衡量标准是怎样的?如何判断其价值空间?
王新友:我当然也会考虑投资升值的因素,但这并不是最重要的。我衡量一个作品首先是看艺术价值,是否让我有“感觉”,产生审美认同。如果是我喜欢的,即使它的作者并不知名,价格并不高昂,我也会买下。从画廊建立之初,我就不断地看展览,看作品,从某一类画家中选定某个人的作品收藏。
环球人物杂志: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在今天是否更加商业化了?
王新友:商业化看你从哪个角度看了。艺术品的经营方式可能会更加市场化一些,但艺术家本身与以往相比,在精神层面上仍然是一脉相承的。理想主义在任何时代都不缺乏。我接触的很多年轻画家对艺术的追求始终如一,不会轻易向商业妥协。从事艺术和艺术品收藏都需要投入情感,绝不仅仅是靠商业利益驱动就能做好的。对于我签约代理的艺术家,我会考虑要对他们负什么样的责任,要给他们提供怎样的平台和成长空间。我更愿意怀着开放的心态看待他们的想法,包括有争议的作品。
拥有艺术品本身并不代表成功
环球人物杂志:收藏和投资艺术品常常与成功联系到一起。你怎么看?
王新友:按照世俗的标准,可能是吧,就像人们常说成功的男人必须要配一辆好车。但我并没觉得拥有很多艺术品,或者开一辆好车就代表成功了。钱到了一定程度就是一个数字,还可能是一个虚的数字,市场一变就不存在了。
环球人物杂志:你如何定义成功?
王新友:物质当然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通过获取物质沉下心来,感受人生的精彩与丰富。我现在开着一辆沃尔沃,买车的时候我看中他们宣传的一句话,“细节之中,智享从容”,我要的就是这个从容。除了外观,它的安全性是我最需要的,然后是驾驶体验和性能。
环球人物杂志:现在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听说你还建了一个私人会所?
王新友:我坚持正常作息。8点起床,然后健身、工作、见朋友,晚上11点睡觉。建会所主要是为了回馈画廊的客户,因为“偏锋”这几年得到很多藏家的支持,通过这个会所,我能和更多艺术圈的朋友打交道,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很愉快的事。
环球人物杂志:很多一开始走偏锋的人,在得到想要的东西后都回归了主流,你未来也会选择这条路吗?
王新友:我不是为了得到什么无法获得的东西而故意走偏锋的。一直以来,我就是喜欢保持一种“偏锋”的状态,因为可以从另一种视角看待世界。这是我对人生的看法。世界是多元的,永远会有人选择与众不同的角度。这是我的生活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保持独立,艺术需要不同的声音,世界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