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可染,中国近代杰出的画家、诗人,齐白石大师的弟子。以山水画闻名于艺术界,对中国写意人物画亦有相当研究,喜欢画牛,也是书法家。
提到李可染,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他的“红色山水画”作品《万山红遍》。上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更莫提“红遍”了。这两大创作难点,令当时的画家普遍将其视为畏途,无从落笔。面对这种情况,李可染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
为描绘“红遍”, 李可染搞到了高品质的朱砂。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虽然红为画面主调,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輪廓衬托。积墨山水完成之后,再蘸朱砂由浅至深地逐步点染。李可染用朱砂如用墨,运用完全相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浑然天成。只见朱砂略浅处,有墨色浮上;中间色调处,则墨色相融;最为明亮处,点以厚重朱砂。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的色调效果颇有明代剔红、剔犀漆器的特点,极为庄重雄浑、古朴典雅。
此外,李可染还刻意减弱透视,强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之气势撼人。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平面感虽被刻意加强,但并非全平。一方面,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采用了类似浅浮雕的处理手法;另一方面,为营造“万山”之境界的幽深辽阔,李可染在画面左上角做足了深度的文章。
(据深圳国瀚艺术网)
提到李可染,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他的“红色山水画”作品《万山红遍》。上世纪60年代,李可染以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中的“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两句为情境,创作了七幅《万山红遍》题材的作品,每幅作品尺寸、章法和景观不一,但基本格局相同。是中国“红色山水画”的代表性作品。历来山水多以水墨描绘,仅作为点缀的红色在使用上可谓慎之又慎,更莫提“红遍”了。这两大创作难点,令当时的画家普遍将其视为畏途,无从落笔。面对这种情况,李可染却迎难而上,开始大胆尝试创作“万山红遍”。
为描绘“红遍”, 李可染搞到了高品质的朱砂。在技法上,积墨加积色,层层积染,塑造雄浑之势。虽然红为画面主调,但墨色依然是重要的背景和輪廓衬托。积墨山水完成之后,再蘸朱砂由浅至深地逐步点染。李可染用朱砂如用墨,运用完全相同的笔法和墨法,使得色、墨融合,浑然天成。只见朱砂略浅处,有墨色浮上;中间色调处,则墨色相融;最为明亮处,点以厚重朱砂。整个画面最终呈现出的色调效果颇有明代剔红、剔犀漆器的特点,极为庄重雄浑、古朴典雅。
此外,李可染还刻意减弱透视,强化了平面感:画面主景的七八层山几乎被压缩到同一个平面,像门板一样垂直地堵在观众面前。如此,通过丰碑式和门板式构图,山体造型的视觉冲击力被极大地强化,更凸显群山之气势撼人。
值得注意的是,画面的平面感虽被刻意加强,但并非全平。一方面,近、中、远景的层次关系采用了类似浅浮雕的处理手法;另一方面,为营造“万山”之境界的幽深辽阔,李可染在画面左上角做足了深度的文章。
(据深圳国瀚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