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心大戏院,英文名Lyceum Theatre,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剧场之一,同时又是西方侨民于上海成立的A.D.C.剧团(Amateur Dramatic Club of Shanghai)主要演出场所。兰心大戏院与上海A.D.C.剧团属同一董事会管理,先后经历了三代。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建于1867年,1871年因失火付之一炬;第二代兰心大戏院复建于1873年,1929年出售更名;第三代兰心大戏院于1931年再次建成,屹立至今。兰心大戏院见证了中国历史的百年变迁,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有人认为,兰心大戏院是上海乃至中国现代戏剧的起点,足以见得“兰心”在中国话剧艺术史中所占据的重要位置。
笔者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第二代“兰心”的文字记载,尽管第二代砖木混建的戏院现已不复存在,但将所寻得材料翻译整理,希望在如今已发掘有限的记录里,能丰富人们对兰心大戏院旧貌的了解认识,抛砖引玉,供后人参考。
1、兰心大戏院历史沿革
在追寻兰心大戏院的历史之前,首先要了解“兰心”两字的内涵。“兰心”是从英文Lyceum的音译结合意译而来。Lyceum是个地名,是西方先圣亚里士多德讲学的庭院。这一庭院曾是文人荟萃、英才辈出的精神家园,是学术文化自由交流的发祥地,源于这美好的含义,演剧艺术家希望剧院与哲学家庭院一样可以成为艺术文化自由发挥的地方,由此得名。因此,英国侨民的故土伦敦,就有以“兰心”命名的剧院,成为他们情感记忆的一部分。在上海的英国侨民,以“兰心”命名他们理想中的剧场,承载的是浓浓的乡愁以及对富足、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
1866年末,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在一片热盼声中动工建造,地点位于英国领事馆(今中山东一路33号)西侧临近苏州河的上圆明园路(今圆明园)与诺门路(今香港路)转角处的一块土地。1867年2月16日,《字林西报》头版刊登了一则十分醒目的广告,上海A.D.C.剧团将于3月1日在新开张的兰心大戏院进行首场演出,上演的剧目是闹剧《格林威治的银鱼(WHITEBAIT AT GREENWICH)》和滑稽戲《浮士德与玛格丽特(FAUST AND MARQUERITE)》。
随着首演一炮打响,上海A.D.C.剧团在兰心大戏院为观众接连奉献了25场演出。令人遗憾的是,四年零一天后的1871年3月2日,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因一场意外火灾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这场大火给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和上海A.D.C.剧团了带来了巨大损失。兰心大戏院原计划使用5年,但历经4年风雨,状态依然良好,这场大火使之荡然无存,仅留下一片废墟,而上海A.D.C.剧团则失去了全部家当。值得欣慰的是,这场大火没有动摇上海A.D.C.剧团重建剧场的决心,重建兰心剧场提上了日程,资金问题成为最大的拦路虎。A.D.C.剧团很快得到了其他剧团和广大侨民的鼎力支持。德国俱乐部为其提供了肯考迪亚剧院作为演出场所,①当时我国香港A.D.C.剧团专门组织了一次义演筹集善款,广大侨民也纷纷慷慨解囊。1872年5月,A.D.C.剧团终于募集了足够的重建基金,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临近英国领事馆附近买下一块地皮,重建兰心大戏院,这便是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该剧院于1873年11月落成,砖木结构。1874年1月27日,伴随着A.D.C.剧团的第37次公演,新的兰心大戏院剪彩开张,直到1929年,第二代“兰心”历经50余年,A.D.C.剧团在这里奉献了100多场演出。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上海电影放映业的兴起,戏剧业日渐萧条,兰心大戏院也不例外,剧院上座率屡创新低。1929年1月5日,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被售出。A.D.C.剧团董事会未能按预期以19万银元出售,而是以17.5万银元的低价,把第二代“兰心”的土地权和房产权一起售给一位中国人,而A.D.C.随后于当年4月迁出。此时的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虽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但仍旧状况良善。
1929年12月,A.D.C.剧团在蒲石路迈尔西爱路口(今茂名南路57号)觅得一块地皮,重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第三代兰心大戏院,易居法租界。在1929年12月21日的《北华捷报》,记录了第三代兰心大戏院的新动向。该剧院由哈沙德洋行委托戴维思和勃罗克(Davies and Brooke)设计。②1931年2月5日,在新落成的兰心大戏院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该兰心大戏院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直至今日仍在上演各类剧目,成为今天可以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旧上海标志性建筑。
三代兰心大戏院薪火相继,历经风雨沧桑、社会剧变,见证着上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至今仿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为我们娓娓讲述着历史沧桑。
2、第二代兰心大戏院的建筑特点
现存有关第二代兰心大戏院室内外建筑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根据《字林西报》的详实记载,我们可以获知其设计细节。
第二代兰心大戏院从下圆明园路一直延伸到上圆明园路,距旧址仅仅100码,在1874年1月建成并首次演出。与第一代“兰心”一样,Kinder负责该戏院的设计工作。剧院分为三层:一层为正厅,二楼有楼座和包厢,三层则是顶层楼座,共可容纳700多名观众。剧院各项设施齐全,设有乐池、灯光、音响、供暖设备等,是典型的西式大剧场,砖木结构,耗资近2.4万银元,是第一代“兰心”的3倍多。剧院约146英尺长,院内一条宽敞美观的走廊一直延伸到下圆明园路的主入口。剧院宽55英尺,除建筑物占地面积本身,另在两条公路之间开辟了一个30英尺的公共空间用来停放轿子和汽车,这样既安全又方便。舞台为55×45英尺(约17×14米),与第一代兰心戏院大小基本一致,只有幕布之前的部分比原来宽了18英寸。来到入口大厅,左边是寄存处,人们可以在这里将随身物品寄存。右边则是售票处,径直向前走便是演出大厅,两侧通道均可进入。在主入口的右侧有一个宽大舒缓的楼梯,可直接通往戏院二层的包厢和前排正面座位。主入口的左边则是一个单独的楼梯通往顶层楼座。二层楼梯口处的平台很宽敞,通往女盥洗室,人们可以从这里来到二层包厢和环形观众席。顶层视觉效果非常好,俯视整个建筑,一束明亮而柔和的光从穹顶投下,均匀地洒落在戏院正厅的每一个角落。顶层楼座无疑是观赏戏剧的绝佳位置,同时也成为一个能提供至少200位社会各界名士交流的场所。戏院一层大厅占据了戏院宽大的基部,不算舞台,深50英尺,共337个座位。戏院内设有多个安全通道,且径直通往安全地带,经过精确计算,当遇到火灾时可以尽快疏散人群。照明系统非常好,声响效果也值得称赞。演员休息室、化妆间以及舞台上各项附属设备均非常完善。戏院两侧各有四个包厢,朝向舞台,装修的十分漂亮,形成了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一道分界线,包厢内设有“幕铃”,不想被打扰的观众可以将帘子拉起来。在演出大厅外设有酒吧。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一张第二代兰心剧场的图片,展示了剧场内的基本结构。图片是从舞台角度拍摄,仅可见观众席一面。但从中仍可以领略感受到剧场的秩序感和空间的纵深感。剧场设计几乎是对称布局,从观众席的座位至太平门的设计,无疑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而且不同楼层的观众席展现了由低到高的看戏者的阶层,装饰也从下至上渐渐趋于繁复到简易。天穹虽只见一隅,但清晰向上延伸的建筑线,已让人联想到古罗马建筑极具标志性的穹顶,仿佛与万神殿一样在小小的建筑中蕴含着宇宙的时空交错。
3、结语
兰心大戏院的出现,正值中国传统社会面临激烈变革、传统戏曲渐次改良的时期。尽管租界独特的文化生态、西方开放的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大相径庭,话剧艺术在中国也处于萌芽、孕育的阶段,这也无法遮盖兰心大戏院在上海文化史上的光芒。兰心大戏院正如话剧艺术领域的修道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剧场的改良运动,促使中国人建立了近代史上国人自己的第一个镜框式舞台。更重要的是,“兰心”让中国人第一次在祖国的土地上领略了欧洲原汁原味戏剧的风采,影响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话剧人。现在,我们又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刚刚过去的100年真实景象悄然成为历史的印迹。可喜的是,兰心大戏院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不但国内学者纷纷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此,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日本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研究。例如日本井口淳子、榎本泰子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整理的《20世纪40年代上海租界兰心大戏院的艺术活动——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报〉)为主要史料》、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整理的在日本参加有关兰心大戏院的研讨会的文章《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舞台:兰心大戏院——记在大阪音乐大学举办的“兰心”学术研讨会》、赵骥的《“兰心”的前世今生》等。文章所发掘的外文资料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第二代剧场特点的新史实,希望这一努力能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笔者在查找史料的过程中,发现有关第二代“兰心”的文字记载,尽管第二代砖木混建的戏院现已不复存在,但将所寻得材料翻译整理,希望在如今已发掘有限的记录里,能丰富人们对兰心大戏院旧貌的了解认识,抛砖引玉,供后人参考。
1、兰心大戏院历史沿革
在追寻兰心大戏院的历史之前,首先要了解“兰心”两字的内涵。“兰心”是从英文Lyceum的音译结合意译而来。Lyceum是个地名,是西方先圣亚里士多德讲学的庭院。这一庭院曾是文人荟萃、英才辈出的精神家园,是学术文化自由交流的发祥地,源于这美好的含义,演剧艺术家希望剧院与哲学家庭院一样可以成为艺术文化自由发挥的地方,由此得名。因此,英国侨民的故土伦敦,就有以“兰心”命名的剧院,成为他们情感记忆的一部分。在上海的英国侨民,以“兰心”命名他们理想中的剧场,承载的是浓浓的乡愁以及对富足、高尚精神生活的追求。
1866年末,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在一片热盼声中动工建造,地点位于英国领事馆(今中山东一路33号)西侧临近苏州河的上圆明园路(今圆明园)与诺门路(今香港路)转角处的一块土地。1867年2月16日,《字林西报》头版刊登了一则十分醒目的广告,上海A.D.C.剧团将于3月1日在新开张的兰心大戏院进行首场演出,上演的剧目是闹剧《格林威治的银鱼(WHITEBAIT AT GREENWICH)》和滑稽戲《浮士德与玛格丽特(FAUST AND MARQUERITE)》。
随着首演一炮打响,上海A.D.C.剧团在兰心大戏院为观众接连奉献了25场演出。令人遗憾的是,四年零一天后的1871年3月2日,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因一场意外火灾结束了自己的历史。
这场大火给第一代兰心大戏院和上海A.D.C.剧团了带来了巨大损失。兰心大戏院原计划使用5年,但历经4年风雨,状态依然良好,这场大火使之荡然无存,仅留下一片废墟,而上海A.D.C.剧团则失去了全部家当。值得欣慰的是,这场大火没有动摇上海A.D.C.剧团重建剧场的决心,重建兰心剧场提上了日程,资金问题成为最大的拦路虎。A.D.C.剧团很快得到了其他剧团和广大侨民的鼎力支持。德国俱乐部为其提供了肯考迪亚剧院作为演出场所,①当时我国香港A.D.C.剧团专门组织了一次义演筹集善款,广大侨民也纷纷慷慨解囊。1872年5月,A.D.C.剧团终于募集了足够的重建基金,在博物院路(今虎丘路)临近英国领事馆附近买下一块地皮,重建兰心大戏院,这便是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该剧院于1873年11月落成,砖木结构。1874年1月27日,伴随着A.D.C.剧团的第37次公演,新的兰心大戏院剪彩开张,直到1929年,第二代“兰心”历经50余年,A.D.C.剧团在这里奉献了100多场演出。
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上海电影放映业的兴起,戏剧业日渐萧条,兰心大戏院也不例外,剧院上座率屡创新低。1929年1月5日,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被售出。A.D.C.剧团董事会未能按预期以19万银元出售,而是以17.5万银元的低价,把第二代“兰心”的土地权和房产权一起售给一位中国人,而A.D.C.随后于当年4月迁出。此时的第二代兰心大戏院虽已经经历了50多年的风雨,但仍旧状况良善。
1929年12月,A.D.C.剧团在蒲石路迈尔西爱路口(今茂名南路57号)觅得一块地皮,重建起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第三代兰心大戏院,易居法租界。在1929年12月21日的《北华捷报》,记录了第三代兰心大戏院的新动向。该剧院由哈沙德洋行委托戴维思和勃罗克(Davies and Brooke)设计。②1931年2月5日,在新落成的兰心大戏院里举行了隆重的开幕仪式。该兰心大戏院新中国成立后收归国有,直至今日仍在上演各类剧目,成为今天可以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旧上海标志性建筑。
三代兰心大戏院薪火相继,历经风雨沧桑、社会剧变,见证着上海文化的发展与变迁,至今仿佛一位精神矍铄的老人,为我们娓娓讲述着历史沧桑。
2、第二代兰心大戏院的建筑特点
现存有关第二代兰心大戏院室内外建筑的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字记载少之又少,根据《字林西报》的详实记载,我们可以获知其设计细节。
第二代兰心大戏院从下圆明园路一直延伸到上圆明园路,距旧址仅仅100码,在1874年1月建成并首次演出。与第一代“兰心”一样,Kinder负责该戏院的设计工作。剧院分为三层:一层为正厅,二楼有楼座和包厢,三层则是顶层楼座,共可容纳700多名观众。剧院各项设施齐全,设有乐池、灯光、音响、供暖设备等,是典型的西式大剧场,砖木结构,耗资近2.4万银元,是第一代“兰心”的3倍多。剧院约146英尺长,院内一条宽敞美观的走廊一直延伸到下圆明园路的主入口。剧院宽55英尺,除建筑物占地面积本身,另在两条公路之间开辟了一个30英尺的公共空间用来停放轿子和汽车,这样既安全又方便。舞台为55×45英尺(约17×14米),与第一代兰心戏院大小基本一致,只有幕布之前的部分比原来宽了18英寸。来到入口大厅,左边是寄存处,人们可以在这里将随身物品寄存。右边则是售票处,径直向前走便是演出大厅,两侧通道均可进入。在主入口的右侧有一个宽大舒缓的楼梯,可直接通往戏院二层的包厢和前排正面座位。主入口的左边则是一个单独的楼梯通往顶层楼座。二层楼梯口处的平台很宽敞,通往女盥洗室,人们可以从这里来到二层包厢和环形观众席。顶层视觉效果非常好,俯视整个建筑,一束明亮而柔和的光从穹顶投下,均匀地洒落在戏院正厅的每一个角落。顶层楼座无疑是观赏戏剧的绝佳位置,同时也成为一个能提供至少200位社会各界名士交流的场所。戏院一层大厅占据了戏院宽大的基部,不算舞台,深50英尺,共337个座位。戏院内设有多个安全通道,且径直通往安全地带,经过精确计算,当遇到火灾时可以尽快疏散人群。照明系统非常好,声响效果也值得称赞。演员休息室、化妆间以及舞台上各项附属设备均非常完善。戏院两侧各有四个包厢,朝向舞台,装修的十分漂亮,形成了舞台与观众席之间的一道分界线,包厢内设有“幕铃”,不想被打扰的观众可以将帘子拉起来。在演出大厅外设有酒吧。
上海图书馆馆藏的一张第二代兰心剧场的图片,展示了剧场内的基本结构。图片是从舞台角度拍摄,仅可见观众席一面。但从中仍可以领略感受到剧场的秩序感和空间的纵深感。剧场设计几乎是对称布局,从观众席的座位至太平门的设计,无疑体现了这一设计理念,而且不同楼层的观众席展现了由低到高的看戏者的阶层,装饰也从下至上渐渐趋于繁复到简易。天穹虽只见一隅,但清晰向上延伸的建筑线,已让人联想到古罗马建筑极具标志性的穹顶,仿佛与万神殿一样在小小的建筑中蕴含着宇宙的时空交错。
3、结语
兰心大戏院的出现,正值中国传统社会面临激烈变革、传统戏曲渐次改良的时期。尽管租界独特的文化生态、西方开放的社会生活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社会大相径庭,话剧艺术在中国也处于萌芽、孕育的阶段,这也无法遮盖兰心大戏院在上海文化史上的光芒。兰心大戏院正如话剧艺术领域的修道院,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剧场的改良运动,促使中国人建立了近代史上国人自己的第一个镜框式舞台。更重要的是,“兰心”让中国人第一次在祖国的土地上领略了欧洲原汁原味戏剧的风采,影响了中国最早的一批话剧人。现在,我们又进入一个新的世纪,刚刚过去的100年真实景象悄然成为历史的印迹。可喜的是,兰心大戏院已逐渐引起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不但国内学者纷纷将研究目光聚焦于此,并取得了一些成果,日本也有不少学者开展了研究。例如日本井口淳子、榎本泰子等人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整理的《20世纪40年代上海租界兰心大戏院的艺术活动——以Le Journal de Shanghai(〈法文上海日报〉)为主要史料》、上海音乐学院赵维平教授整理的在日本参加有关兰心大戏院的研讨会的文章《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容忽视的舞台:兰心大戏院——记在大阪音乐大学举办的“兰心”学术研讨会》、赵骥的《“兰心”的前世今生》等。文章所发掘的外文资料给我们带来了关于第二代剧场特点的新史实,希望这一努力能对后来的研究者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