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米格-25歼击机叛逃事件最新内幕

来源 :海事大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an049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久前,一份未曾公布过的最新解密文件表明,1976年9月6日,苏联防空军第11独立集团军第23军第513歼击航空兵团军事飞行员维克多·别连科上尉,驾驶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5歼击机,从索科洛夫卡机场起飞,在执行计划飞行任务期间叛逃日本,原计划在日本北海道军事机场着陆,与事先等候的西方间谍秘密交接,因躲避不明真相的日本歼击机拦截导致迷航及飞机燃油即将耗尽等原因,被迫在日本函馆民用机场着陆。苏军事后调查证明,这是西方间谍机关蓄谋已久、精心策划的事件,苏军高层事先对此一无所知,非常尴尬。
  
  苏军元帅最初以为是普通飞行事故
  
  事实上,早在1973年,苏联防空军边防指挥官在收到一份警告称西方间谍机关正在准备策划米格-25歼击机叛逃国外的特别行动的密电后,就下达了明确而具体的任务: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和手段防止先进飞机叛逃。但没过几年,警惕性就降低,这份电报被遗忘了。
  1976年,第11独立防空集团军机场网络状况非常糟糕,许多机场多年来一直没有进行任何大修和中修,对歼击航空兵飞行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集团军司令部以书面形式向防空军总司令帕维尔—巴季茨基元帅汇报了这一情况。总司令随后派防空军后勤副总司令叶夫根尼—萨维茨基元帅,带上工作组到远东实地考察军事机场状况,第11集团军司令陪同元帅视察所有航空兵团。
  1976年9月6日,防空军副总司令和第11集团军司令一行乘坐的安-26飞机在中乌格拉瓦亚机场着陆,飞机已安稳降落到停机坪上,还没见到本应前往迎接的第23防空军(军部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市)军长的身影。按照军营礼仪,这种现象是绝对不应该的。当元帅一行走出飞机时,第23军军长终于出现了,在跑道上一路奔跑。这种情况在苏军中绝对不多见,即使是在和平时期,奔跑的将军也会使部下恐慌。
  军长跑到元帅和集团军司令面前,用颤抖的声音汇报说:“元帅同志,索科洛夫卡一架米格-25失踪了。”
  元帅立即追问:“怎么失踪的?”
  军长回答说:“起飞执行区域巡逻时,无线电和雷达联系突然中断了。”
  在场所有高级将领立即想到了空难或事故,飞行员可能已弹射逃生了。元帅问道:“采取了什么措施?”
  “直升机起飞了,正在寻找坠机地点,但还没有找到。”军长说。
  萨维茨基元帅非常着急,米格-25可是当时最神秘最先进的战机,任何一次事故都非同小可。元帅立即前往第23军指挥所,观察远方空情状况,察看飞行事故(暂时定性为“失踪”)后的空情变化,听取值班员汇报情况,向索科洛夫卡机场打电话询问细节,要求出动所有力量立即搜救。此前,第23军指挥所已迅速向防空军总司令巴季茨基元帅汇报了索科洛夫卡机场米格-25失踪的事件,萨维茨基元帅随后亲自向总司令详细汇报搜救情况。
  
  苏军截获法新社报文得知事件真相
  
  当时的目击者回忆说:“我们坐在那儿焦急地等待,或许能找到(米格-25)。军指挥所远方空情图上标出了在日本海水域上空进行侦察的所有侦察机的航线。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这些传统侦察飞行一直比较频繁,通常都沿苏联海岸线飞行。第11集团军司令提醒说,距离海岸线约70公里处开始出现某个空中目标轨迹,无线电技术侦察部队此前已发现这个情况,目标以直线形式在向日本北海道方向飞行。将军立即询问地区情报中心这是个什么目标,值班员汇报说从各方面情况来看,是执行完任务返回基地的P-3C‘猎户星座’侦察机的飞行轨迹。司令仔细观察目标,发现其速度约为900公里/小时,对美军间谍飞机来说,这一速度显然过高。他接着询问P-3C飞机在此区域飞行时的通常速度是多少,第23军情报处长回答说是平均550-600公里/小时。司令指出,这架飞机不是‘猎户星座’,此时他可能已预感到第513歼击航空兵团米格-25歼击机事故或许已脱离了普通飞行事故的范畴,但将军暂时没有说出自己的怀疑。”
  萨维茨基元帅对上述谈话非常感兴趣,询问是不是敌人派的什么飞机在“猎户星座”附近为其护航。军指挥所值班员回答称此前从未发现类似情况。此时,搜救工作已过了45-50分钟,指挥所电话突然响了,第11集团军司令接到一份密报,防空军无线电技术侦察兵截获一份法新社报文,内容如下:1976年9月6日14点0分,一架苏联米格-25歼击机在函馆市机场着陆。飞行员完成着陆时犯下愚蠢的错误,滑出了起飞跑道界限。当机场维修人员走近他时,飞行员打开座舱,冲天连开几枪,警告日本人:不要靠近!我要开枪了!我要求向美国空军司令部通报飞机着陆情况,我只和美国人打交道。
  第11集团军司令立即向防空军总司令巴季茨基元帅汇报了战机叛逃情况,元帅当即直接向勃列日涅夫汇报。
  
  别连科曾坚决要求改飞米格-25
  
  在调到远东服役前,别连科在阿尔马维尔市防空军飞行和领航学校当了几年教官,飞的是苏-15,无论是作为教官还是飞行员,他的成绩都非常好。大约从1972年起,他开始频繁向干部部门打报告,要求调到更远的地方服役,改飞最先进的飞机,他甚至在报告中说出了非常具体的机型:米格—25。最初,上级根本不理会他的报告,因为类似调动必须得到防空军总司令的批准。
  当时防空军干部处负责飞行员人事工作的伊万—达尼洛夫少将坚决反对类似调动。别连科在自己无数次的请调报告中要求改飞更先进的机型,甚至明确表示想调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歼击航空兵团服役,因为该团最早装备了米格-25歼击机。叛逃事件发生后,调查结果表明,调到顿河畔罗斯托夫市对别连科驾机叛逃最为理想,此处机场相对远离国界,他可以轻易飞到土耳其或伊朗(当时伊朗还是美国的友国)上空。别连科与干部部门对抗了好长时间。当时,他改飞先进战机的愿望是正当的,请调报告被视作年轻飞行员对新型前景飞机的狂热,这种要求甚至还受到一些指挥官的欢迎。
  最后,达尼洛夫少将让步了,起草并签署了命令,把别连科调到了远东索科洛夫卡基地第513歼击航空兵团。照理说,从内地的阿尔马维尔调到远东边疆,对其他任何一位飞行员来说都不是什么好事,何况是有家室的人,不过,别连科显然非常高兴,很快就到边疆部队报到。到新部队后,别连科表现积极,受到较高评价,从有丰富飞行经验的航校教官变成了团优秀飞行员,过硬的飞行技能得到了新同事的认可,在相对较短时间内,成为团里最为积极的飞行骨干。
  
  绝密叛逃计划使家人蒙在鼓里
  
  米格-25叛逃当天,防空军副总司令和第11集团军司令飞抵索科洛夫卡机场,到别连科家调查情况。这天早上,别连科和其他人一样,上班前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上学,然后到团里执行飞行任务。
  调查发现,别连科的妻子柳德米对丈夫的计划一无所知,也从未怀疑过他,她当时在团卫生队工作。后来,别连科的母亲和亲戚也被叫到基地接受调查,克格勃在他们所在的 宾馆房间装了窃听器,结果发现,别连科的叛逃计划非常机密,最亲近的人同样对此一无所知。检查他的私人物品时发现,别连科把自己所有的文件都带走了,包括毕业文凭、身份证、驾驶证、视力鉴定书等。
  在别连科家寒酸的厨房里,有一个不大的书架,上面有十多本书,这是他最喜爱的地方,经常彻夜读书,团机密图书馆内的藏书也几乎全被他借读过。将军们翻看他的藏书,从书缝中发现一张转飞到日本北海道机场的飞行领航计算草稿,上面没有写明日本空军基地的名称,只用一两个字母标出。计算是根据飞行员区域巡逻飞行通常所加燃油储备算出的,约为米格-25燃料箱容量的一半,可额外保障30分钟的飞行。别连科计算认为,这些备用燃料足够他飞到北海道了,如果加满油箱,还会有剩余。
  初步调查发现,别连科叛逃是蓄谋已久的。深入调查表明,在1976年9月6日前不久,别连科休每年的疗养假时到过莫斯科、基辅、第比利斯、塔什于等地,花销较大,行踪诡秘。显然,别连科早已被西方间谍机关招募了。
  不过,别连科的叛逃计划并不十分理想。别连科未能在北海道军事机场顺利着陆,原因是他驾米格-25到达日本海岸线时,被日本雷达发现,日本自卫队歼击机随即升空拦截,当时云况不好,别连科利用云层掩护,打开发动机加力,摆脱了日本歼击机。但他起飞时歼击机只加了一半的油,摆脱日本人后,燃料所剩无几,而且他已迷航,被迫飞下云层到最近的函馆市民用机场着陆。如果他在与西方间谍机关商定好的军事机场成功着陆,提前等待他的人员会大力配合,让他不用关闭发动机直接把飞机开进机库,立即隐藏起来。这样,苏联还会长时间内以为他在海上失事了,不会迅速得知事情真相。自然,着陆时,空军基地内也不会有其他无关人员,更不会让媒体记者知道。另外,美国人感兴趣的不仅仅是飞机,还有导弹,米格-25是当时世界上惟一装备速度接近3马赫的导弹武器的战机。别连科叛逃前,正在第513团进行战斗飞行再培训,再过3~4周才能挂载导弹飞行,叛逃时未能携带导弹。苏军专家认为,当时别连科最多只掌握了米格-25再培训项目1/5的课程,显然是有什么意外情况促使他提前叛逃了。可能是克格勃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准备对他进行调查,他与西方间谍进行紧急联系,得到指令,提前叛逃。
  
  谁之过
  
  叛逃事件后,苏军采取了极端措施,严格处罚责任人。但谁最应为此负责呢?对别连科坚持调动、改飞米格-25曾有怀疑,是谁帮助了他?所有责任都推到了达尼洛夫少将身上,但生活总会和人开玩笑。事故之后不久,将军病重,做胃溃疡手术,医生犯下愚蠢错误,导致血液感染,将军在痛苦中死去。此后,苏军未再处罚其他人。毕竟,别连科事件是克格勃的失败,不是人事错误。
  在苏联的坚持下,1976年11月12日,日本方面返还战机。此时,美国专家早已全面研究了米格-25,进行拆卸,得到了关键部件样品,随后重新上漆,焊接。
  别连科驾机叛逃为苏军造成巨大损失,除当时最先进的米格-25歼击机外,敌方还得到了“硅-2”敌我识别系统部件和机载雷达瞄准仪,苏军被迫紧急研制换装新型瞄准仪,更换“口令”敌我识别系统。
其他文献
军事雷达是发现作战征候的重要装备。它能截获、跟踪与锁定目标,并控制火炮或引导导弹对目标实施攻击。为此,台湾把三军雷达的建设作为台军现代化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台湾三军大多采用美制雷达系统,并不断改进更新。同时,台湾中山科学院也自行研制一些机动型地面低空防御雷达,二者互补,以提高其“制空、制海、反登陆”的作战能力。    空军:加强预警    台军根据防御作战“制空第一”的思想,强调必须做到预
期刊
编者按:前不久,参加过朝鲜战争的一群美国老兵,在华盛顿抖落出一桩隐藏了多年的秘密:当年美军不但在朝鲜半岛与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全面交战,还多次派改装的最新式喷气战斗机深入中国的沈阳、哈尔滨、满洲里和苏联的远东各基地,实施绝密的侦察行动。  这一美国政府最高机密的内幕曝光,让我们进一步看到当年美国政府的勃勃野心,看到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米格走廊”给侵略者造成的巨大心理压力。    现在终于可以
期刊
二战期间,盟军向苏联提供了许多武器装备。二战结束后,苏联部长会议副主席沃兹涅夫斯基曾表示,盟军援助的武器装备只占苏联生产总量的4%。然而,俄罗斯媒体不久前披露,美英盟军援助苏联的武器装备远远不止这个数字。    战机:18303架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向苏联发起突然袭击。由于苏军防备不足,西部边境被突破,苏军大量武器装备被毁。据统计,开战头几天,苏联西部边境及其附近机场几乎全部遭
期刊
二战期间,希特勒入侵法国,将英法联军围困到法国的海滨城市敦刻尔克。就在德军狂轰滥炸后稍事休整之际,英国海军调动所有船只,用9昼夜时间,将被围困的33万盟军和装备,通过英吉利海峡全部抢运到了英国。这次撤退,即世界战争史上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  然而,在这次大撤退发生前一年多时间里,在世界东方反法西斯战场,也发生了一场十分相似的大撤退。那是1938年,在地处长江三峡的宜昌,由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指挥
期刊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制定大航程深海作战预案    南海某海域,云低雾浓。某近海机场,一架架战机穿云破雾,直击海天深处。随着中国海军南海舰队航空兵某师新年度训练的展开,大航程深海突击等一批高难科目训练实现多项突破。  “大航程深海突击是现代战争条件下海军航空兵部队最基本的作战样式,也是对敌实施打击的最有效手段之一。”指挥员唐一平说。他们根据部队担负使命和任务的需要,把提高部队大航程深海突击作战能力
期刊
2006年3月8日是台湾当局声称的所谓“台海飞弹危机10周年”的纪念日。为此,台“国防部”于3月7日上午史无前例地公布了当年的“绝密军情”,掀起了新一轮“台海飞弹危机周年纪念”的狂潮。那么,台湾当局究竟揭了什么样的“机密”?为何在此时如此大张旗鼓地炒作呢?    “绝密”:解放军七波演习是这样进行的    台湾“国防部”军事发言人刘志坚3月7日解释说,“国防部”公开这些“绝密”的情报是希望全民了解
期刊
5月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美日国防部长和外交部长会议(美日“2+2”会议)上,美国和日本将台海问题从双方的共同战略目标中删除。  这一新动作让不少观察人士觉得意外。有人甚至认为,这一动作意味着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有了重大的改变。果真如此吗?    美日认清台海问题的危险性    有专家认为,美日的这一动作对于两岸稳定与地区和平具有积极的作用,但也不可过高看待。  将台海问题从双方的共同战略目标中删除
期刊
“这是一支任何对手都不能轻视的部队!”——来自4个国家的7名军事观察员和52名国防大学防务学院国际问题研讨班的中外学员在中国东南沿海观摩了一场精彩的军事训练表演,留下了这样的评语。  这场军事表演的主角就是中国海军陆战队。  在世界军兵种之林中,海军陆战队是一个非常特殊、声名显赫的兵种。它是由诸兵种合成、能实施快速登陆和担负海岸、海岛防御或支援任务的两栖作战部队。  世界上第一支海军陆战队是由西班
期刊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就启动了第四代主战坦克T-95的研制工作,因原本定于1995年装备部队,故命名为T-95。后来由于苏联解体、经费短缺,且一直保持低调等原因,T-95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据美国《国际展望》2006年10月23日报道,沙特军方正计划拓展渠道,采购300辆以上新一代主战坦克,以替换现役的老式法制AMX-30B坦克。俄罗斯媒体称,俄正在研制的T-95新一代主战坦克极有可能出
期刊
谈到解放战争,通常的说法是:解放军依靠“小米加步枪”打败了美式飞机大炮武装的国民党军队。然而经历过战争岁月的人都知道,“小米加步枪”只是解放军以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之敌的一个比喻。真正打起仗来,战略战术固然重要,武器更是不容忽视的条件。人民解放军之所以能赢得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辉煌胜利并解放全中国,与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相当规模的军事工业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72天打下临汾到3天攻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