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自我锻炼能力是指学生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学习兴趣与运动锻炼习惯的一种体现。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通过对体育委员与体育骨干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组织与指挥能力、安排活动内容与分组要求、简单的评价与保护帮助等,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生;体育教学;自我锻炼;兴趣习惯
回顾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参照比赛设置的,教学方法是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的组织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的评价标准又是分数制,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体验不到运动的快乐,享受不到成长的喜悦,更谈不上情投意合的交流。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还要求学生坚持参加活动与锻炼就是一句空话,养成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就更是空中楼阁。当学生走向社会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就更少了,缺乏兴趣与习惯的支持,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从何谈起。当然,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主动积极、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很多,但与他们在学校里所接受的体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课堂应该关注健康可持续性和个体兴趣的需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兴趣与习惯作为首要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一、首先要摆正师生教学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传授方法的合作者——传道、讲解原理的参与者——受业、解决难题的引导者——解惑”。只有这样,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二、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动力。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性。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而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多选择操作简便、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并采取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只有当体育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才有利于学生自我锻炼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三、改革学习评价的方法
我们以往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大都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依据学生个人的进步和表现,对学生平时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等方面采取过程性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以反映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这样,学生能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接触的运动项目与过去大大的不同了,所涉及到的运动知识也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需要培训与研究后才能跟得上。作为一名专业专职的体育教师,就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因势利导,把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紧跟时代步伐的一些活动内容与项目糅合进来。因为,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只是运动的形式。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运动项目的根本,并且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如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运动损伤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锻炼的时机选择与运动前后喝水的注意点等。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运动时自己心跳次数的检测方法以及为什么要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
五、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体育活动而言,则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因为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身体活动,身体活动讲究的就是意志和毅力,也就是严格要求与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即除了辅助于标准的动作规范、考核标准之外,还有辅助于考勤表、作业表、家庭联系卡等。反复训练是在照顾到学生年龄与情绪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趣味和竞赛等手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让学生学会运动,在运动中享受到乐趣,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在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了解,酝酿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最终使他们获得一种良好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进而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于兆杰.对当前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分析与发展思考[J].
体育世界,2006(7).
[2]李强.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1(13).
[3]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5).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2.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3.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学生;体育教学;自我锻炼;兴趣习惯
回顾我们以往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学内容是参照比赛设置的,教学方法是强调技术技能的,教学的组织是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的评价标准又是分数制,这样就导致了许多学生体验不到运动的快乐,享受不到成长的喜悦,更谈不上情投意合的交流。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还要求学生坚持参加活动与锻炼就是一句空话,养成良好的兴趣与习惯就更是空中楼阁。当学生走向社会后,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就更少了,缺乏兴趣与习惯的支持,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从何谈起。当然,学生走向社会后不能主动积极、自觉自愿地参与体育锻炼的原因有很多,但与他们在学校里所接受的体育教学有着很重要的联系。因此,学校体育的教学课堂应该关注健康可持续性和个体兴趣的需求,把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兴趣与习惯作为首要的目标,把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作为开展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从而培养学生成长成才。
一、首先要摆正师生教学关系
传统的体育教学所形成的师生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不平等的关系,教师往往是课堂教学过程的控制者、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体育成绩的判定者。新课程强调,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应该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因此,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放在第一位,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把自己的角色定位在“传授方法的合作者——传道、讲解原理的参与者——受业、解决难题的引导者——解惑”。只有这样,学生坚持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养成。
二、其次要充分利用教学手段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动力。学生在选择锻炼项目时也存在一定的兴趣差异,而这种个别差异往往又决定着知觉和选择性。学生会把不感兴趣的事情排列到知觉的对象之外,而集中在感兴趣的事情上。教师在教学内容选择时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多选择操作简便、趣味性强的运动项目,并采取情景化的教学方法,努力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只有当体育教学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主动、自觉地进行学习,才有利于学生自我锻炼兴趣与习惯的培养。
三、改革学习评价的方法
我们以往在评价学生的成绩时大都采用的是终结性评价。这样的评价方法、评价内容和评价形式比较单一,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不利于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依据学生个人的进步和表现,对学生平时的体能、知识与技能、学习态度、情意表现与合作等方面采取过程性评价。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可以反映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学习情况。这样,学生能尽早发现问题,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继续锻炼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
四、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现在的学生接触的运动项目与过去大大的不同了,所涉及到的运动知识也有许多是我们教师需要培训与研究后才能跟得上。作为一名专业专职的体育教师,就要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因势利导,把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紧跟时代步伐的一些活动内容与项目糅合进来。因为,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不会改变的,改变的只是运动的形式。因此,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抓住运动项目的根本,并且系统科学地传授给学生。如有氧运动与无氧运动的区别,运动损伤与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锻炼的时机选择与运动前后喝水的注意点等。同时,教师要让学生懂得运动时自己心跳次数的检测方法以及为什么要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
五、加强良好锻炼习惯的训练
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多方面因素作用的结果。但是对于体育活动而言,则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因为体育运动的本质,就是身体活动,身体活动讲究的就是意志和毅力,也就是严格要求与反复训练。严格要求即除了辅助于标准的动作规范、考核标准之外,还有辅助于考勤表、作业表、家庭联系卡等。反复训练是在照顾到学生年龄与情绪的情况下,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趣味和竞赛等手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总之,让学生学会运动,在运动中享受到乐趣,是学校体育教学的根本。在体育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对运动项目的了解,酝酿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欲望,在教学中通过采取多种新颖的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奋性,提高学生的锻炼兴趣,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主活动,并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最终使他们获得一种良好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自我锻炼的习惯,进而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于兆杰.对当前我国体育学习评价现状的分析与发展思考[J].
体育世界,2006(7).
[2]李强.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J].才智,
2011(13).
[3]毛振明.对十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分析[J].体育教学,2000(5).
[1.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张家港校区),2.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3.江苏省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