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比较

来源 :水土保持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t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系统评价桉树林和针阔混交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采用立地条件控制及空间代替时间法,对南亚热带桉树林(2代和1代)和针阔混交林(10~11a生和5~7a生)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生物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Ⅰ(10~11a生)有68种植物,隶属38科62属,桉树林Ⅱ(桉树2代)有41种,隶属26科39属,针阔混交林Ⅲ(5~7a生)有53种植物,隶属30科48属,桉树林Ⅳ(桉树1代)有55种植物,隶属33科51属。针阔混交林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科为杉科、樟科、金缕梅科、大戟科、山茶科、木兰科和楝科,灌木层为五加科和大戟科,草本层以禾本科、鳞始蕨科和乌毛蕨科为主。桉树林乔木层重要值较大的科为桃金娘科、芸香科、樟科、大戟科和漆树科,灌木层为冬青科、樟科、大戟科和芸香科,草本层以禾本科和里白科为主。4种试验林间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丰富度指数(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优势度指数(D)、Pielou均匀度指数(E)差异不显著(P>0.05)。针阔混交林Ⅰ乔木层和灌木层H′指数、D指数及E指数显著高于草本层(P<0.05),桉树林Ⅱ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间H′指数、D指数及E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针阔混交林乔木层均匀度指数(E)均大于桉树林。与针阔混交林Ⅲ相比,针阔混交林Ⅰ乔木层物种S,H′,D及E指数呈上升趋势,而灌木层和草本层呈下降趋势。与1代桉树林Ⅳ相比,2代桉树林Ⅱ灌木层和草本层S,H′和D指数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为桉树人工林物种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近代以来,“公民”和“市民”二重身份的紧张始终成为现代性问题的一个突出显现,卢梭第一个对这一现代性问题进行了反思与批判,他的新共和主义政治理论,围绕人的“公民性”与“市
<正> 近年来,高校校园文化问题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视,有关学术研究会和论文不断问世。从发表的论文看,有如下特点:一是研究范围广,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实践应用探索;二是出现
<正>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持续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内部控制逐步成为党政机关践行从严治党要求、全面防控风险的重要抓手。大连市委作为财政部内部控制建设重点联系单位,率先在全
物流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利润领域,其潜力日益被重视,如何有效地核算和控制成本也成为其重点。文章针对目前企业物流成本核算与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物流成本核算体系的规范
目的:探讨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早期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250例早期异位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
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桥梁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难度也越来越大,如何保证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桥梁施工任务,桥梁施工技术面临新的挑战。本文就钢管拱桥梁在高山峻岭中施工
为了减轻烤烟地膜覆盖造成的"白色污染"和揭膜用工问题,通过大田对比试验,进一步探索和验证生物降解地膜和PE地膜对植烟土壤温湿度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在烟田垄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