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前,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跑者,起码在2011年之前,我不会给自己加上这样的头衔,哪怕在健身房为了减肥跑过难以计数的里程。那时,我心中的跑者形象应该是:身形瘦削、四肢颀长、目光炯炯,随时准备出发。当时我的状态是刚刚减肥成功,对更为崇尚身体对抗的运动有着难以磨灭的兴趣,身形略显庞大,尤其是馕一样的脸。
从2005年开始,我做器械练习,俗称“搬铁块儿,玩儿哑铃”。健身房里的很多朋友说,跑步太多,消耗肌肉,而且枯燥乏味,所以不喜欢。我那时听了,心头总有一个声音暗暗说:跑步,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吧?
2011年,我供职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音组准备参加北京马拉松中的迷你跑,也就是4.2公里。沙桐老师问:“你那么喜欢健身,来一把?”我立马答应。因为从2005到2011这6年当中发生了不少事,我结婚了,爱人上班的地方离家远,但离北京月坛体育场很近。在没有转播的时候,我总会先送她上班,然后到月坛体育场跑个5公里。久而久之,跑5公里真不算困难,更别说4.2公里了,但从天安门广场跑到复兴门我还真没试过。
那天天气极好,天高云淡,心情一美我就忘乎所以,跑跑颠颠到了复兴门迷你跑终点,随口问一位同事:“咱跑了多长时间啊?”同事说:“15—20分钟吧!”我一高兴就发了条微博,没多想就去忙别的事情了。回来一看,嚯,网友炸了锅,大多数说“吹牛不要脸”或者“装A和C之间的字母死全家”。我当然不服,对骂一通,索性换上装备,直接到健身房一测:“哎呀,确实差一些!”回家反思:和网友吵架对骂当然不应该,但自己为什么会那么不明就里地觉得15—20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4.2公里?说到底,还是不了解跑步啊。
跑步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最复杂的运动。说简单是因为没人不会,只要能够正常运动,都会跑步;说复杂是因为方式简单,运动规律和相关知识常被忽视,导致无法顺畅地享受提高成绩和运动感受。在这个教训之后,我反而对跑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比以前对很多运动的兴趣更为浓厚的那种,不只是知耻而后勇,而是因为我对这项最简单也最复杂的运动充满了好奇。
2012年的北京马拉松延后了一个月,我准备再次参加,这次给自己偷偷设定的目标是──挑战全马。之前的日子,跑步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母亲重病住院期间,我每天经由长安街跑去医院陪她,跑步帮助我摆脱了很多不良的情绪,获得难得的心理平静。想了很多事情,尤其是自己从业十年,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追赶。是否还能记起当初出发时的目标,抑或是自己真正的归属?在北京马拉松开跑前的周一,我从西单跑了17.3公里去北京首钢体育中心采访北京金隅男篮,球队的小伙子们听说之后,都开玩笑说:“您这可以跑北京马拉松啦!”就当是个激励吧,也许有戏,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全马经历,出现了诸多笑话:跑步的过程中想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结果没跑到半程耳机就没电了;想带帽子保暖,结果抓绒帽子捂了一脑门子汗;想带手套充专业,结果毛线手套一抓浸水海绵,直接全湿了。菜鸟就是菜鸟,跑到半程之前的确犹豫过,要不要冲击半程终点,但最后的选择是:必须全马!必须全马!必须全马!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希望挑战自己;二是想看看跑完全马自己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说实话,后半程狼狈程度让我记忆犹新,任何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很有趣。挪着步子勾着腰,半走半跑的节奏,尤其是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后的那段经历,突然出现的上下坡,破败的秋日园林,萧瑟的园中湖在面前闪过,我无法对眼前的一切做出反应。巨大的孤独感扑面袭来,就像《三国演义》里关公刮骨疗毒的钢刀划过,沙沙作响,突然就有了不寒而栗的感觉。于是很自然地,我在这段跑步过程里想起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努力追逐的工作也许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真的会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吗?家庭应该是自己人生的归属,这是不用任何质疑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却没有想到过呢?
就这样,我跑到了终点,一直琢磨的各种庆祝动作根本没能展现出来。回家一见到我爱人,抱着她哭了好几分钟,当时觉得自己欠家里的太多了。前一天上午解说NBA,下午到晚上一直为CBA开幕式奔忙;当晚 6点35还有CBA直播,结束又是深夜,这一切变得不那么重要。人更应该在繁忙与充实的前提下,找到自己最为质朴的本原和归宿。
我可以这样定义自己: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我没有减弱对各种运动的热情,但跑步让我找回了自己,也多多少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从2012年的北京马拉松开始,2013年厦门、扬州(半程)、布拉格、柏林、北京、上海、海南儋州,一气连续跑下了7全1半总共8场马拉松比赛。由于自己的努力,每次成绩都比前次有提高。此外还参加了北京奥森公益跑、上海新百伦“慢跑英雄”公益跑、首尔汉江10公里公益跑、联合国“橙色日”保护妇女公益迷你马拉松这四个短程竞速比赛,都进了前十名,多少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最让我感受到震撼的是在布拉格,我爱人被马拉松的气氛所感染,参加了10公里的比赛。在这之后的身体检查,我们才知道她是带着身孕跑完了那10公里,她自己知道时,都是那么惊喜,这大概是命运用跑步的方式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如今,宝贝已经出生,我的人生进入了完全不同的阶段,还保持着每天跑步的习惯,跑步开始和跑步结束都会好好地先看看宝宝,每一天,他都会有所不同。我还会去参加马拉松比赛,也还会想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就是生活的源头,也是每个人动力的源泉。暗暗地总会有些私心:什么时候能够参加亲子跑呢?当然,这要听凭孩子的愿望,只是作为父亲的我已经明白了跑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享受这种人生经历。
生命,本是源于运动;生命力,同样源自运动。假如在未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的队伍当中,不难想见人们的状态、周遭的环境、运动在社会中的意义会有怎样积极的改变。在他们当中,我仍然会和家庭、亲友以及我们的课外跑步小组“嘉友跑”一起,不停止我们早已迈开的步伐,不疾不徐,为爱奔跑。
现在,我想自己应该算是个合格的跑者了。
(本文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
从2005年开始,我做器械练习,俗称“搬铁块儿,玩儿哑铃”。健身房里的很多朋友说,跑步太多,消耗肌肉,而且枯燥乏味,所以不喜欢。我那时听了,心头总有一个声音暗暗说:跑步,好像也没有那么讨厌吧?
2011年,我供职的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音组准备参加北京马拉松中的迷你跑,也就是4.2公里。沙桐老师问:“你那么喜欢健身,来一把?”我立马答应。因为从2005到2011这6年当中发生了不少事,我结婚了,爱人上班的地方离家远,但离北京月坛体育场很近。在没有转播的时候,我总会先送她上班,然后到月坛体育场跑个5公里。久而久之,跑5公里真不算困难,更别说4.2公里了,但从天安门广场跑到复兴门我还真没试过。
那天天气极好,天高云淡,心情一美我就忘乎所以,跑跑颠颠到了复兴门迷你跑终点,随口问一位同事:“咱跑了多长时间啊?”同事说:“15—20分钟吧!”我一高兴就发了条微博,没多想就去忙别的事情了。回来一看,嚯,网友炸了锅,大多数说“吹牛不要脸”或者“装A和C之间的字母死全家”。我当然不服,对骂一通,索性换上装备,直接到健身房一测:“哎呀,确实差一些!”回家反思:和网友吵架对骂当然不应该,但自己为什么会那么不明就里地觉得15—20分钟就可以轻松搞定4.2公里?说到底,还是不了解跑步啊。
跑步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简单也最复杂的运动。说简单是因为没人不会,只要能够正常运动,都会跑步;说复杂是因为方式简单,运动规律和相关知识常被忽视,导致无法顺畅地享受提高成绩和运动感受。在这个教训之后,我反而对跑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是比以前对很多运动的兴趣更为浓厚的那种,不只是知耻而后勇,而是因为我对这项最简单也最复杂的运动充满了好奇。
2012年的北京马拉松延后了一个月,我准备再次参加,这次给自己偷偷设定的目标是──挑战全马。之前的日子,跑步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尤其是母亲重病住院期间,我每天经由长安街跑去医院陪她,跑步帮助我摆脱了很多不良的情绪,获得难得的心理平静。想了很多事情,尤其是自己从业十年,不停地向前,不停地追赶。是否还能记起当初出发时的目标,抑或是自己真正的归属?在北京马拉松开跑前的周一,我从西单跑了17.3公里去北京首钢体育中心采访北京金隅男篮,球队的小伙子们听说之后,都开玩笑说:“您这可以跑北京马拉松啦!”就当是个激励吧,也许有戏,这就是我当时的想法。
那是我人生的第一次全马经历,出现了诸多笑话:跑步的过程中想听音乐分散注意力,结果没跑到半程耳机就没电了;想带帽子保暖,结果抓绒帽子捂了一脑门子汗;想带手套充专业,结果毛线手套一抓浸水海绵,直接全湿了。菜鸟就是菜鸟,跑到半程之前的确犹豫过,要不要冲击半程终点,但最后的选择是:必须全马!必须全马!必须全马!为什么?两个原因:一是希望挑战自己;二是想看看跑完全马自己究竟会是什么样的状态。
说实话,后半程狼狈程度让我记忆犹新,任何时候想起来,都会觉得很有趣。挪着步子勾着腰,半走半跑的节奏,尤其是进入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后的那段经历,突然出现的上下坡,破败的秋日园林,萧瑟的园中湖在面前闪过,我无法对眼前的一切做出反应。巨大的孤独感扑面袭来,就像《三国演义》里关公刮骨疗毒的钢刀划过,沙沙作响,突然就有了不寒而栗的感觉。于是很自然地,我在这段跑步过程里想起了自己的家庭。自己所努力追逐的工作也许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真的会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吗?家庭应该是自己人生的归属,这是不用任何质疑的,但为什么这么多年却没有想到过呢?
就这样,我跑到了终点,一直琢磨的各种庆祝动作根本没能展现出来。回家一见到我爱人,抱着她哭了好几分钟,当时觉得自己欠家里的太多了。前一天上午解说NBA,下午到晚上一直为CBA开幕式奔忙;当晚 6点35还有CBA直播,结束又是深夜,这一切变得不那么重要。人更应该在繁忙与充实的前提下,找到自己最为质朴的本原和归宿。
我可以这样定义自己:在繁忙的工作压力下,我没有减弱对各种运动的热情,但跑步让我找回了自己,也多多少少感悟到生命的意义。于是,从2012年的北京马拉松开始,2013年厦门、扬州(半程)、布拉格、柏林、北京、上海、海南儋州,一气连续跑下了7全1半总共8场马拉松比赛。由于自己的努力,每次成绩都比前次有提高。此外还参加了北京奥森公益跑、上海新百伦“慢跑英雄”公益跑、首尔汉江10公里公益跑、联合国“橙色日”保护妇女公益迷你马拉松这四个短程竞速比赛,都进了前十名,多少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最让我感受到震撼的是在布拉格,我爱人被马拉松的气氛所感染,参加了10公里的比赛。在这之后的身体检查,我们才知道她是带着身孕跑完了那10公里,她自己知道时,都是那么惊喜,这大概是命运用跑步的方式送给我们最好的礼物。
如今,宝贝已经出生,我的人生进入了完全不同的阶段,还保持着每天跑步的习惯,跑步开始和跑步结束都会好好地先看看宝宝,每一天,他都会有所不同。我还会去参加马拉松比赛,也还会想着家庭里的每一个成员。家庭就是生活的源头,也是每个人动力的源泉。暗暗地总会有些私心:什么时候能够参加亲子跑呢?当然,这要听凭孩子的愿望,只是作为父亲的我已经明白了跑步是一件多么好的事情,应该让孩子享受这种人生经历。
生命,本是源于运动;生命力,同样源自运动。假如在未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跑步的队伍当中,不难想见人们的状态、周遭的环境、运动在社会中的意义会有怎样积极的改变。在他们当中,我仍然会和家庭、亲友以及我们的课外跑步小组“嘉友跑”一起,不停止我们早已迈开的步伐,不疾不徐,为爱奔跑。
现在,我想自己应该算是个合格的跑者了。
(本文作者系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解说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