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种植苜蓿恢复模式在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中占重要地位。为掌握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的演变特征,选择恢复年限分别为2 a、4 a、6 a和10 a(M2、M4、M6和M10)的苜蓿种植地为
【机 构】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神东天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态研究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矿业学院
【基金项目】
:
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计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1701024),辽宁省自然资源科技创新项目(2019)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种植苜蓿恢复模式在半干旱矿区植被恢复中占重要地位。为掌握其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的演变特征,选择恢复年限分别为2 a、4 a、6 a和10 a(M2、M4、M6和M10)的苜蓿种植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分层采样与室内测定,依据颗粒体积分形理论,研究了排土场苜蓿恢复过程中土壤颗粒分形的演变特征及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各粒径含量以砂粒为主,粉粒次之,粘粒最少;随着苜蓿恢复过程,粘粒与粉粒含量整体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且在M4阶段达到最佳,砂粒反之。土壤分形维数变化在2.09—2.57,在苜
其他文献
针对高能粒子在空间环境中的辐射,本文简要介绍了空间高能质子在空间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及在物质中的传输问题,评述了国外有关高能质子的非电离能损失及线性能量转移研究,并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使生产和生活空间挤占大量生态空间,系统认识和评估我国生态空间演化的宏观格局和过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为揭示全国生态空间变化的时空过程,在对生态空间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全国尺度时序土地利用数据构建生态空间分类体系,并评估1990—2015年中国生态空间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中国生态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主要向半生态用地
目的探讨评估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预后快捷、简便、有效、实用的指标。方法选取2012年7-12月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34例创伤性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入
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的影响问题已成为近年国内外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通过对常绿阔叶林和竹阔混交林内甜槠、青冈、枳椇以及青榨槭4树种主要叶结构型性状的调查与测定,分析毛竹扩张对常绿阔叶林主要树种叶结构型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毛竹扩张不会显著改变乔木层4树种总体叶结构型性状特征。(2)不同生活型阔叶树种对毛竹扩张的响应策略不同。受毛竹扩张影响,常绿阔叶树种叶组织密度(LTD,leaf ti
星箭解锁装置夹块在进行振动试验时,一个夹块发生断裂。通过断口宏微观观察、金相组织检查、化学成分分析,确定了夹块断裂性质和原因。结果表明:分布在应力集中区的氧化膜缺陷
农户生计与农地利用的耦合是理解遗产地农户生计发展与遗产保护传承协调关系的关键路径。文章基于云南省哈尼梯田的实证调查,采用耦合协调度、LOWESS拟合等方法,对农户生计与
一架飞机在地面试车时发生起火,检查发现是软油箱连接管漏油所致。本文采用视频显微镜对软油箱连接管宏观失效特征进行检查,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开裂处断口进行微观形貌观察,结